A. 各种化学成分在钢里分别有什么用
1. 碳(C):碳是决定钢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的重要元素。
2. 硅(Si):硅能增强钢材的抗腐蚀性和抗氧化能力。
3. 锰(Mn):锰对钢材的淬透性有显著影响,并能改善钢材的热加工性能。例如,16Mn钢的屈服点比A3钢高40%。含锰11%-14%的钢材具有极高的耐磨性,适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铲齿衬板等。然而,锰含量的增加会削弱钢材的抗腐蚀能力,并降低焊接性能。
4. 磷(P):磷会恶化钢材的焊接性能,降低其塑性,并影响冷弯性能。
5. 硫(S):硫会导致钢材产生热脆性,并降低其延展性和韧性。
6. 铬(Cr):铬能显著提升钢材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会降低其塑性和韧性。
7. 镍(Ni):镍能提高钢材的强度,同时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8. 钼(Mo):钼能够细化钢材的晶粒,提高淬透性和热强性能。
9. 钛(Ti):钛是钢材中的强脱氧剂,能提高钢材的内部组织致密性,细化晶粒。
10. 钒(V):钒是钢材中的优良脱氧剂。
11. 钨(W):钨能显著提高钢材的红硬性和热强性,常用于制造切削工具和锻模。
12. 铌(Nb):铌能细化钢材晶粒,减少钢材的过热敏感性和回火脆性,从而提高强度。
13. 铜(Cu):铜能提高钢材的强度和韧性。
14. 铝(Al):铝能提高钢材的冲击韧性,同时还具有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能。铝与铬、硅联合使用,能显著增强钢材的高温不起皮性能和耐高温腐蚀能力。然而,铝的加入会影响钢材的热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
15. 硼(B):在钢材中加入微量的硼可以改善钢材的致密性和热轧性能,从而提高强度。
16. 氮(N):氮能提高钢材的强度,低温韧性和焊接性能,但也会增加操作时效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