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普通钢经过多少度可以淬火
普通钢经过850℃左右的温度可以淬火。下面进行详细的解释:
一、关于普通钢的淬火过程
普通钢的淬火处理是一种重要的热处理方法,旨在通过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钢材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其硬度和强度。这个过程通常涉及将钢加热到特定温度,然后迅速冷却。这个特定温度就是淬火温度。对于普通钢而言,淬火温度通常在850℃左右。
二、淬火温度的选择对钢的性能影响
淬火温度的选择对钢的微观结构和最终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温度过低可能导致钢不完全转化,影响其硬度和强度;而温度过高则可能导致钢材过度硬化和脆性增加。因此,精确控制淬火温度至关重要。对于普通钢来说,保持在850℃左右的淬火温度能够确保钢材获得最佳的硬度和强度。此外,不同的钢材类型和化学成分可能需要不同的淬火温度,这一温度应在相应的材料规格或热处理指南中明确规定。
三、淬火过程的实施细节
在实际操作中,淬火过程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钢材在加热过程中达到预定的淬火温度后,需要在此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以确保整个钢材截面温度均匀。随后,钢材迅速浸入冷却介质中进行冷却,以完成淬火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冷却速度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它影响钢材的硬度和内部结构。因此,对于普通钢的热处理,除了选择合适的淬火温度外,还需要严格控制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其他参数。淬火完成后,钢材通常还需要进行回火处理以消除应力并改善其韧性。
『贰』 淬火加热温度对硬度有什么影响
不同的钢种有不同的淬火临界温度,淬火临界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淬火的钢材造成不良的影响。加热的温度低了,硬度会不足;加热的温度过高了,会造成淬火钢材的过烧,使钢材容易开裂,脆性大,韧性不足。因此,在淬火时,应选择合适的淬火温度,并非是温度越高越好。
对将进行淬火处理的工件进行加热所达到的最高温度,也是其进行冷却处理时的初始温度,其在临界温度以上。
在临界温度以上。通常亚共析钢的淬火温度为Ac3以上30~50度;共析钢或过共析钢的淬火温度为Ac1以上30~50度。
(2)钢材淬火温度不够会怎么样扩展阅读:
随淬火温度的升高,M2高速钢的硬度、红硬性增加,但超过某一极限温度(1250℃左右)时,钢的硬度、红硬性又开始下降。与此同时随淬火温度的升高,M2高速钢的韧性逐渐降低,特别是超过1220 ℃时,韧性下降明显。
在500℃回火1.5h+4h,并未改变淬火马氏体的主要特征;片状马氏体的孪晶界上有渗碳体析出,但仍保留有孪晶亚结构。
板条状马氏体内的魏氏组织形态的渗碳体正在溶解,板条边界析出了短条状的渗碳体。板条边界残留奥氏体在回火时的分解,促进了渗碳体沿板条马氏体边界的连续析出,形成了连续分布的渗碳体薄片。
适当提高中碳钢的淬火温度,可以通过增加淬火组织中的板条马氏体比例,来改善高温回火状态下的断裂韧度。随着板条马氏体数量的增多,钢在断裂时表现出以塑性断裂机制为主的断裂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