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规范的钢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标准值是多少
1. 现行规范中,HPB300级钢材的屈服强度特征值为300MPa,抗拉强度标准值也为300MPa,即300N/mm²。
2. HRB400级钢材的屈服强度特征值为400MPa,抗拉强度标准值同样为400MPa,即400N/mm²。
3. HRB500级钢材的屈服强度特征值为500MPa,抗拉强度标准值保持500MPa,即500N/mm²。
4. HRB600级钢材的屈服强度特征值为600MPa,抗拉强度标准值维持600MPa,即600N/mm²。
5. 根据GB/T 1499.1-201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取消了HPB235牌号。
6. 根据GB/T 1499.2-2018《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取消了HRB335牌号,并新增了HRB600牌号。
7. 现行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版)尚未进行修订,与GB/T 1499.1-2017和GB/T 1499.2-2018未完全配套。特别是缺少抗拉强度设计值,但根据条文说明,预计抗拉强度设计值应为522N/mm²(此数值仅供参考,具体以未来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修订为准)。
请注意,以上信息基于当前可用的规范版本,并将随着规范更新而变化。如有进一步的规范更新,建议查阅最新的官方发布文件。
㈡ 怎样测量钢材的屈服强度
钢材的屈服强度试验通常使用拉伸试验方法来进行。以下是一般的步骤:
样品准备:从待测试的钢材中切割出具有特定尺寸的试样。通常采用标准尺寸的圆柱形试样,长度在约50-200毫米之间,直径或宽度在约10-20毫米之间。
夹持样品:将试样夹持在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上。确保夹具正确固定样品,以防止样品在试验过程中滑动或变形。
开始试验:逐渐施加拉力,以使试样受到拉伸力。应以相对较慢且均匀的速度施加力,以避免过快引起冲击加载。力的应用通常是逐渐增加,直到试样发生塑性变形。
测量力和变形:试验机会同时测量施加在试样上的拉力和试样的伸长或变形。这些数据通常会被记录下来以绘制力与变形的曲线,称为应力-应变曲线。
确定屈服强度:应力-应变曲线中的屈服强度通常通过两种方法确定。一种是根据0.2%偏移法,屈服强度定义为应力-应变曲线与平行于初始线的0.2%偏移线相交的点;另一种方法是根据比例极限法,屈服强度定义为应力-应变曲线达到最大斜率的点。
完成试验:继续施加拉力,直到试样断裂。在断裂后,还可以测量和记录断口的形貌和其他特征,以进一步分析材料的性能。
㈢ 新规范的钢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标准值是多少
屈服强度的标准值设定为235MPa,而抗拉强度的标准值需保证不低于95%的可靠性。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在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应力极限,即材料开始产生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值。对于那些没有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通常以产生0.2%残余变形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也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屈服极限。当外力超过屈服强度时,材料将发生永久性变形,无法恢复。例如,低碳钢的屈服强度通常为207MPa,当受力超过这一极限时,材料将永久变形;若受力小于该值,材料可恢复原状。
在建设工程中,屈服强度的判定标准有三种:
1. 比例极限应力:这是指应力-应变曲线保持线性关系时的最高应力,通常用σp表示。当应力超过σp时,认为材料开始屈服。
2. 弹性极限:这是指材料在加载后能够完全弹性恢复的最高应力,通常以ReL表示。当应力超过ReL时,材料开始屈服。
3. 屈服强度:这是指在材料发生一定残留变形后的应力,通常以Rp0.2表示,即0.2%残留变形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
以上信息参考了网络关于屈服强度的解释。
㈣ 新规范的钢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标准值是多少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取自现行国家标准的钢筋屈服点,具有不小于95%保证率的抗拉强度。R235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是235MPa,HRB335钢筋为335MPa,HRB400钢筋为400MPa。
对于钢筋(砼结构):抗拉强度实测值/屈服强度实测值≥1.25
对于钢材(钢结构):抗拉强度实测值/屈服强度实测值≥1.176
(4)测量钢材的屈服强度用什么规范扩展阅读
关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还有一个参数,这个参数就是屈强比!屈强比就是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比值。范围是0~1之间。屈强比是衡量钢材脆性的指标之一。屈强比越大,表明钢材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差值越小,钢材的塑性越差,脆性就越大!
材料的破坏是从屈服点开始的。屈强比越低,那么材料从开始破坏到断裂的时间越长,屈强比越高,材料从开始破坏到断裂的时间越短。能量在屈服点到断裂点之间被大量转化为热能。
㈤ 钢材质检报告实测屈服强度是不是要比理论屈服强度高 钢材才合格
钢材质检报告实测屈服强度不量与理论相比较,而是与国家钢材标准相比较,并不低于规范要求的最低值,满足指标要求的钢材才合格。
㈥ 钢材屈服强度的标准值是多少
钢材在检测中涉及多种强度参数,其中屈服强度是关键指标之一。屈服强度在材料力学中表示金属材料在产生塑性变形而不增加力时的应力水平。根据定义,屈服强度又分为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
上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在屈服期间首次出现力下降时的最大应力值。而下屈服强度则是在屈服阶段,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最小应力。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则是指在塑性延伸等于规定的引伸计标距百分率时对应的应力值,常用于描述材料的塑性性能。
不同类型的钢筋钢材在进行屈服强度试验时,根据国家标准GB/T 1499.1-2017到GB/T 41324-2022,检测要求各不相同。GB/T 1499.1-2017与GB/T 1499.2-2018侧重检测下屈服强度ReL;GB/T 13788-2017更注重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0.2;GB/T 700-2006检测上屈服强度ReH;GB/T 699-2015同样检测下屈服强度ReL;而GB/T 1591-2018与GB/T 3077-2015则主要关注上屈服强度ReH。在某些情况下,当屈服现象不明显时,可采用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0.2来代替。
了解这些基本参数与检测要求,对于评估钢材的力学性能、确保结构安全至关重要。未来将持续分享更多材料检测知识,敬请期待!
㈦ 钢材检测中的屈服强度、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规定塑性延伸强度
钢材检测中,屈服强度是关键性能指标,分为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它们代表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开始发生塑性变形但力不再增加时的应力点。上屈服强度是试样屈服前的最大应力,下屈服强度则是排除初始瞬时效应后的最小应力。规定塑性延伸强度(如Rp0.2)则是指材料在特定塑性延伸率(如0.2%)时对应的应力。
各类钢筋和钢材在测试时,其屈服强度标准依据相关国家标准有所不同。例如,热轧光圆钢筋(GB/T 1499.1-2017)和带肋钢筋(GB/T 1499.2-2018)检测下屈服强度ReL;冷轧带肋钢筋(GB/T 13788-2017)则关注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0.2。其他钢材如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699-2015)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2018)等,检测的屈服强度标准也各异,上屈服强度ReH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下屈服强度ReL或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0.2代替。
总结来说,钢材检测中,每种钢材的具体性能测试要求都基于其特定的国家标准,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上是本期内容,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