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航空母舰是怎么造出来的
先是设计、放样。比较先进的都是无纸化设计,并且不同部门可以共用同一个平台,提高回造船效率。以前答都是手工绘制图纸。这方面日本、美国都比较领先,韩国也可以,国内近几年也有所改善,造船速度明显加快。
然后再是钢板的切割、材料预处理、并且预制成构件。造航母都是用特种钢,钢材本身和切割、焊接,比普通民用或军用船难度都要高一些。
再然后是在干船坞里进行装配,龙骨、胁骨、蒙皮、甲板、甲板上层建筑,使用龙门起重机将各种预制的构件拼装到一起,再焊接成整体。
再然后就可以下水了,下水之后要舾装,就是将船上的设备,像雷达、天线、武器、各种机电、管路等安装。现在比较先进的或对于大型船只,将部份管路或机电设备(比如动力)在装配的过程中就已经安装了。
再然后就是试航,一般像这种大型船只1年的试航,1年的修改。
然后就能服役了。
㈡ 海洋里沉没的二战军舰,为什么上面的钢一度成了各国打捞的宝贝
核能的发现和应用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影响,有好有坏,首先它保证了整个世界长期的稳定,毕竟核威慑在哪摆着呢。谁都不想挨一次核弹的攻击,所以遇事都比较克制。
坏处呢,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核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超乎我们的想象,好好利用可以为我们带来光和热,如果用来干坏事,核能也可以摧毁整个人类文明。
自从各种条约结束核武器试验以来,加上一些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很短,空气中的本底辐射一直在减少。
钴-60的半衰期为5.26年,这意味着钢本身的放射性会越来越弱,1945年以来的钴-60现在的放射性水平已经降为最初的0.008%。
再过几十年,这种放射性对钢的影响就会彻底消失。
㈢ 军舰船身主要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几个重要部位是什么做的
军舰船身当然是钢铁,大型舰艇的船体需要的更是一种特种钢,主要成分还是铁。这是因为舰体大了,受到的形变力就相对较大,尤其对抗风浪的时候,舰艇上下活动的幅度大,因此如果舰艇的钢材脆弱就经不起风浪,随时拦腰折断。所以大型舰艇的钢材韧度要求极高。舰艇通常通过拼接合成,小的有两段,大的有三四段,因此舰艇焊接部队较为关键。另外舰艇中,舰首是最重要的部位,舰首的形状和重量除了决定船体的流体力学和抗风浪能力之外,还有就是舰艇的安全。不管是民用还是军用,舰首一般十分坚固,这就是因为是用来防撞的。泰坦尼克号,如果当时没有转弯,而采用坚固的舰首撞击冰山,或许也不会沉。其次就是舰艇中部,舰艇的中部是龙骨的重要部位,龙骨是用于承受舰艇重力,在颠沛的海面上,舰首一般会不断上昂,这时候就是利用龙骨链接舰艇中部分担重力。
㈣ 国产航母的特种钢到底有多难做为什么会这么难
航母用的特种钢是相当难做,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可以制造。印度的“国产航母”之所以拖了那么久没造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其所用的特种钢要么是产量不足,要么是美俄等国家禁止出口或者少量出口。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航母上的一颗螺丝钉换一辆名车所言非虚。
㈤ 拆除前4艘濒海战斗舰
1. 前4艘濒海战斗舰的采购单价已经超过15亿美元,这些舰艇刚刚服役不到10年,就开始批量退役,并且立即进行了拆除工作。这种行为在全球600年来的海军史上都非常罕见。
2. 超级大国军方为了隐藏这项拆除工作,选择在夜间进行。但是,总有好奇的人去偷拍,结果拆除现场的情况被全球公开了。
3. 被拆除的这4艘濒海战斗舰是超级大国海军采购的全铝合金舰体的前4艘。即使在傍晚开工,拆船现场也有其亮点。普通的钢材制造的军舰拆除时需要用气焊枪切割船壳,而濒海战斗舰的切割面却锃明挂亮,没有气割后的痕迹,这反映出其全铝合金舰体强度可能整体不足。
4. 除了前4艘濒海战斗舰在服役不到10年就批量拆毁,明显过于败家之外,后续十几艘濒海战斗舰的建造合同仍在执行,而且单舰造价还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性。
5. 超级大国海军只能一边批量拆除这些“半新舰”,一边继续接受更新的“新舰”。其他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停止后续建造,但在超级大国,由于30艘濒海战斗舰的建造合同是在十几年前定案的,现在无法取消。
6. 濒海战斗舰的吨位相对较小,铝合金舰体相对较轻,因此成了部分内陆州议员眼中的香饽饽。一些内陆小造船厂通过本州的参议员做超级大国海军的工作,争取到濒海战斗舰的建造合同。
7. 由于建造合同的争取,濒海战斗舰几乎成了超级大国造船业目前最大的“定点扶贫项目”。有些内陆小船厂过于偏远,但是在本州参议员的努力下,仍然拿下了合同。
8. 这些濒海战斗舰造出来后,需要通过内陆水道辗转开到海里去,航渡过程需要几个月,甚至遇到冬季结冰,被冻在路上的情况,交船的行程在路上走了大半年。
9. 超级大国海军接收这些舰艇后,发现腐蚀问题无法解决,武器系统连对手的小炮艇也打不过,每年的花费都相当惊人,最终只能是一边接新船一边拆掉还没服役几年的“老舰”。
10. 曾经有一个好办法,就是将这些濒海战斗舰卖给中东的土豪们。双方曾经签订过一个1100亿美元的超级一揽子军购合同,包括4艘濒海战斗舰,但是由于土豪们钱包打瘪了,这个合同没有履行几个,这些舰艇只能先偷偷拆了。
11. 如此高端的材料,如果全用来生产铝锅铝盆,肯定不错。
㈥ 造军舰用多厚的钢材
船体采用潜艇耐压板,板厚达22~28 mm;船体板水下部分了防鱼雷与潜艇导弹的轰击,采用钢板厚度达150~203 mm。也有制成双层或3 层船体的。
建造1 艘大型航空母舰需要钢板品种规格繁多,一般钢种分船体板、装甲板及结构板3 大类。
2.1 船体用钢板
船体用潜艇耐压板,屈服强度通常为450 MPa和550 MPa。450 MPa 板经正火交货,而550 MPa 板需调质交货,板厚达22~28 mm。采用高强钢板可以减轻船体重量,且增加抗弹能力。船体板水下部分为了防鱼雷与潜艇导弹的轰击,采用钢板厚度达150~203 mm。也有制成双层或三层船体,当外层板受到破损时,内层船体功能尚在,不致沉殁而没有战斗力。
2.2 装甲用钢板
装甲板多用于防雾和核心部位,如司令台是全舰的指挥部,用装甲板保护,也是航空母舰用板最厚部分,最厚达330 mm 的装甲板,性能类似于坦克板。再如核能或柴油机房受到了破坏后即失去航行能力,因此也需要用装甲板附加保护,还有炮台和上述挂甲都用防弹装甲板。
2.3 结构用钢板
结构板主要用于飞机跑道、隔仓及船体结构等,一般飞机跑道用钢板厚度为40~50 mm,要求不平度达5 mm/m 以下,不然会影响飞机升降的质量,而且板面越大越好,尽量减少焊缝。结构板要求高强度,减小钢板厚度,使船体总重量减轻。航母用的钢材特别是飞行甲板用钢要求极高,特别是对于材料的屈服度要求,可比核潜艇。民用船只一般只需要强度为250 MPa 的材料即可,普通军用船只也就是300 MPa 以下,而且近年来,成本控制的进一步要求,一般军舰采用民用标准的很多,材料要求进一步降低,甚至出现了使用铝材建造上层,但对于航母的飞行甲板标准却是各国均没下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