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钢材的表面外观质量应符合哪些规定
1 当钢材的表面有锈来蚀、麻点或划痕等自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值的1/2;
2 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应符合现有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规定的C级及C级以上;
3 钢材端边或断口处不应有分层、夹渣等缺陷。
❷ Q235B钢板符合什么标准
Q235B钢板是一种低碳钢。符合国家标准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Q235B是国内最常见的钢材之一,价格低廉,能够胜任大多数对性能要求不高的产品。Q235B有一定的伸长率、强度,良好的韧性和铸造性,易于冲压和焊接,广泛用于一般机械零件的制造。主要用于建筑、桥梁工程上质量要求较高的焊接结构件。
Q235B钢板所表示的含义:
①由Q+数字+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组成。它的钢号冠以“Q”,代表钢材的屈服点,后面的数字表示屈服点数值,单位是MPa例如Q235表示屈服点(σs)为235 MPa的碳素结构钢。
②必要时钢号后面可标出表示质量等级和脱氧方法的符号。质量等级符号分别为A、B、C、D。脱氧方法符号:F表示沸腾钢;b表示半镇静钢;Z表示镇静钢;TZ表示特殊镇静钢,镇静钢可不标符号,即Z和TZ都可不标。例如Q235-AF表示A级沸腾钢。
③专门用途的碳素钢,例如桥梁钢、船用钢等,基本上采用碳素结构钢的表示方法,但在钢号最后附加表示用途的字母。
另外Q235A和Q235B的区别:钢材皆属于碳素钢。在国家标准GB700—88中,对Q235A和Q235B的材质区分主要在钢材的含碳量方面,材质是Q235A的材质含碳量在0.14—0.22﹪之间;Q235A的板材不做冲击实验,而Q235B是做常温冲击实验,V型缺口。相对来说,材质是Q235B的钢材的机械性能要远远优于材质是Q235A的钢材。
一般情况下,钢厂在成品型材出厂之前都在标识牌上做了标识。用户可以在标识牌上判别其材质是Q235A,还是Q235B,或其他材质。设计压力P≤1.6MPa;使用温度为0~350℃;钢板厚度>=20mm。
❸ 钢材的元素含量国家标准
法律分析:
1. D级钢应含有足够细化晶粒的元素,并且在质量证明书中明确这些元素的含量。当使用铝进行脱氧时,钢中的酸溶铝含量不应小于0.015%,或者总铝含量不应小于0.020%。
2. 钢中的残余元素铬、镍、铜含量应各自不超过0.30%,氦含量不应超过0.008%。如果供方能够保证,这些元素可以不进行分析。
3. 氮含量允许超出5.1.1.2的规定值,但是每增加0.001%,磷的最大含量应减少0.005%,熔炼分析中氮的最大含量不应超过0.012%。如果钢中的酸溶铝含量不小于0.015%或总铝含量不小于0.020%,则氮含量的上限可以不受限制。在质量证明书中应注明固定氮的元素。
4. 经需方同意,A级钢的铜含量可以不大于0.35%。在这种情况下,供方应进行铜含量的分析,并在质量证明书中注明其含量。
5. 钢中的砷含量应不大于0.080%。使用含砷矿石冶炼的生铁所炼制的钢,砷含量由供需双方协商规定。如果原料中不含砷,可以不做砷的分析。
6. 在确保钢材力学性能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前提下,各牌号A级钢的碳、锰、硅含量可以不作为交货条件,但其含量应在质量证明书中注明。
7. 在供应商品连铸坯、钢锭和钢坯时,为了确保轧制钢材各项性能达到本标准要求,可以根据需方要求规定各牌号的碳、锰含量下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
5.1.1.1 D级钢应含有足够细化晶粒的元素,并且在质量证明书中明确这些元素的含量。当使用铝进行脱氧时,钢中的酸溶铝含量不应小于0.015%,或者总铝含量不应小于0.020%。
5.1.1.2 钢中的残余元素铬、镍、铜含量应各自不超过0.30%,氦含量不应超过0.008%。如果供方能够保证,这些元素可以不进行分析。
5.1.1.2.1 氮含量允许超出5.1.1.2的规定值,但是每增加0.001%,磷的最大含量应减少0.005%,熔炼分析中氮的最大含量不应超过0.012%。如果钢中的酸溶铝含量不小于0.015%或总铝含量不小于0.020%,则氮含量的上限可以不受限制。在质量证明书中应注明固定氮的元素。
5.1.1.2.2 经需方同意,A级钢的铜含量可以不大于0.35%。在这种情况下,供方应进行铜含量的分析,并在质量证明书中注明其含量。
5.1.1.3 钢中的砷含量应不大于0.080%。使用含砷矿石冶炼的生铁所炼制的钢,砷含量由供需双方协商规定。如果原料中不含砷,可以不做砷的分析。
5.1.1.4 在确保钢材力学性能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前提下,各牌号A级钢的碳、锰、硅含量可以不作为交货条件,但其含量应在质量证明书中注明。
5.1.1.5 在供应商品连铸坯、钢锭和钢坯时,为了确保轧制钢材各项性能达到本标准要求,可以根据需方要求规定各牌号的碳、锰含量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