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己如何建设大棚
蔬菜大棚是现在比较普及的一种种植蔬菜方式,但是搭建时大家总有很多问题没有注意到,导致某些方面很不理想。搭建大棚时有哪些要点需要注意呢?下面就看看那些方面要着重的去关注。
1、选址
选址是大棚的一个核心之一,后期种植效果及许多自然灾害都是受选址影响的。大棚的选址首先土壤肥沃是必须的,其次地势方面不能处于低洼或者容易积水的地方,土壤方面则以非砂性土壤为主,利于保温。要处于向阳的地方们不能处于风口,且地势要相对的平坦,不然极容易引起大棚的温度失衡。
2、面积
搭建的面积大家规划时基本不会很在意,觉得越紧凑越好。大棚面积应该要适当的大一些,这样中间如果有需要移动蔬菜的时候才有地方。万一发生的水灾之类的自然灾害也能有足够的排水通道。空间大了有利于空间的流通,这样让蔬菜更有更好的生活环境。还能适当的增加光照面积,让蔬菜能吸收的阳光更多。
3、材料
建设大棚时的选材是很重要的,要以高质量的材料来构建,最好能比正常的水准高20%-30%左右。一些为了节省开始的种植户已经用自己烂在田里的大棚证明了失败性。接触地面的部分尽量以木材为主,这样不容易损坏材料。选择遮盖物时除了透光性要好还要保证其保温性,这样大棚内的温度能有效的保持在比较适宜的地步。
4、防灾
防灾是大家都需要引起重视的,很多人搭建的时候都光顾着往效果方面考虑,结果一场大一点的分就让其散架了。所以固定性要好,固定点入土要深。然后就是周围的排水槽要提前准备好,要能从多个方向派出去,不能固定就往一个地方排。大棚内的土壤最好略高于周围的土壤,这样收水灾的影响会小很多。
【小结】:以上就是建设大棚时要注意的一些事项了,大棚是一个很好的方案,大家建设时不要想着给自己省钱,毕竟除了点问题损耗的钱可比你省下的多的多。欢迎随时咨询。
B. 大棚怎么搭建
搭建大棚时要先准备好需要的工具,包括施工线,打孔机,白灰,皮尺等。根据场地确定好四个角,具体的朝向和规格,建议南北的长度在80米以内,东西宽8米。确定好之后尽快防线,间隔一米一个间距,并放出拱管的位置,之后打孔。打好安装拱管,横拉,卡簧卡槽,防虫网,薄膜,最后装门。
竹木结构的大棚,也称为简易大棚,建造成本低,使用年限短,一般可使用2~3年。
水泥或塑材结构的大棚,是预先用混凝土或塑材制作拱形架,再进行安装,成本较低,一般此类拱棚较沉重,不易移动,遮光率较高,生产上已经不多见。
钢构式大棚,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大棚,它采用经过加工的钢管及配件连接在一起。建造成本较高,使用年限较长,也便于更换地块。是目前生产上主要推广的大棚模式。
日光温室大棚一般是先建造墙体,东西走向,宽8~12米,长度60~100米为宜,高度3~4米左右。再安装钢架结构,再把后坡用水泥板或其它材料制作好,然后再覆盖上大棚膜,用压膜线固定,秋冬季还要再覆盖保温被,安装卷帘机等。
大棚根据生产季节,选留放风口的位置,一般以越冬生产的日光温室大棚选在大棚的后坡前方位置留放风口;以春秋季生产为主的,一般选在最前方1.2~1.5米高的位置留放风口。大中拱棚一般在棚的两侧留放风口,联栋建造的一般选在棚的顶部及两侧留放风口。
C. 蔬菜大棚骨架被雪压弯了,材料是镀锌钢型材,怎么维修。急急急······
钢架的这个没有其他办法,只有重新安装了,建议楼主以后建大棚用菱镁制品(济南镁嘉图)的,
节省资金。该大棚骨架与目前镀锌钢管、钢筋大棚骨架相比,可节省资金60%—80%,且安装简便,可拆卸,即安即用,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省工省料。[1]
产品坚固耐用。该大棚骨架采用最新专利技术,强度高、抗雪压耐风吹;使用寿命长(正常情况使用寿命可达15年以上);耐低温潮湿、高温曝晒,耐腐蚀不变质不变形;外表圆顺光滑,不损伤塑料布。同时本产品属于化工合成制品,不生锈。钢筋骨架滴落的水锈给蔬菜花卉生产带来的水锈病至今无法解决。
D. 钢管菜棚怎样计算钢管弧度和长度
钢管菜棚其实是弓形,我认为应该取该弓形的弦的中点,过中点做垂线在垂线上找该弓形的圆心,量出半径及圆心角度数换算成弧度,在进行计算
E. 蔬菜大棚要怎么建
大棚的结构类型很多,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果按建筑材料可分为竹木结构、竹木水泥混合结构、钢架结构、装配式钢管结构等。 大棚的建造规格主要考虑有足够的强度,同时有利于保温、降温(通风),有利于操作管理,且又要降低建造的成本。所以各地应根据各自的气候特点、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建造大棚。我国由南到北,温度逐渐变低,保温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北向南通风降温的矛盾越来越重要,所以大棚的面积大小由南向北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如华北等地生产中常见的大棚一般跨度在8-12米,长度在40-60米,高度与跨度之比为1:4或1:5,一个棚的面积一般在0.5-1亩,面积以1亩的大棚居多,有钢架结构、竹木结构、竹木水泥混合结构和装配式大棚;黄淮流域一般面积不超过1亩,跨度常在6-8米;长江中下游地区每个大棚面积在0.3亩左右。大棚一般为南北延长,南偏西15°。南北延长有利于增加抗风能力和光照分布均匀。 (1)竹木结构大棚 这种大棚的棚架用料主要是竹木,取材方便,施工简单,造价低。虽然是一种较原始的建造形式,但由于成本低,建造方便,在许多资金不足的新菜区仍受欢迎,在我国大棚生产中仍占有较大的面积。这种结构大棚的缺点是竹木易腐朽,一般只能用几年,同时大棚内立柱多,遮荫面大,不便于操作和管理。这种大棚跨度一般在10-15米,长30-60米,中间高1.8-2.0米,两侧肩高1.1-1.5米。 竹木结构大棚是由立柱、拱杆、拉杆、压杆组成大棚的骨架。竹木结构立柱直径以5-8厘米为宜,立柱基部要用砖、石或混凝土墩做柱脚石,立柱埋置深度50厘米左右。从横断面看有4-8排立柱,柱间距离2-3米,柱顶用竹竿连成拱形。目前生产中常见的是6排立柱。如果一栋大棚宽15米,中柱2排,神岩戚间隔2米,腰柱2排,腰柱与中柱间距2.75米,边柱2排,边柱与腰柱间隔2.75米。横向立柱上用拱杆连接呈自然拱形,拱杆两端插入地下,深30厘米以上,拱杆是支撑塑料膜的骨架,一般用直径4厘米的竹竿。从大棚纵断面看,立柱之间距离为1-1.2米(即为拱杆的间距)。纵向每排立柱再用拉杆把立柱连接起来,对大棚骨架整体起到加固作用,一般用直径5-6厘米的竹竿或木杆作拉杆。拱架上覆盖塑料薄膜,并拉紧,膜四周埋入土中深约30厘米以上。在两拱杆间用8号铁丝或专用压枣让膜线压住薄膜,铁丝两头固定在地锚上。为增加大棚的使用寿命,可将立柱的腿涂上柏油或改成水泥墩。 为了克服普通竹木结构大棚的缺点,生产中采用悬梁吊柱的方法,可减少棚的立柱约l/2-3/4。即纵向立柱间距加大2-3倍,一般隔2个拱杆设一排立柱,不设立柱的拱杆在拉杆处设一20-30厘米长的悬柱(吊柱、小支柱)支撑拱杆。这种方法不仅节省用料,减少遮荫,而且有利于操作管理。 (2)竹木水泥混合结构大棚 为克服上述纯竹木结构大棚的缺点,将木杆立柱改为断面50平方厘米粗的水泥立柱,并改为悬梁吊柱。所以这种棚支撑力加大,用料减少,遮荫也减少,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便于操作。 (3)水泥结构大棚 为克服竹木结构易腐朽和钢筋易生锈的不足,可用弯曲的水泥柱作拱杆,造价低,较坚固,不易变形,寿命较长。在预制弧形弯曲水泥柱时,其柱内横断面上钢筋应呈三角形排列,以便水泥柱上弯曲部位承受较大面积的压力而不致断裂。这种结构,棚内一般是无柱的,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便于操作管理。 (4)钢架无立柱大棚 这种类型大棚在华北等地较普遍。主要用一定粗度的钢筋或钢管作拱架和拉杆。一般棚跨度10-16米,长50-60米,高2-2.5米,棚内无立柱,遮荫少,便于操作和管理,小型机械可在棚内操作。 (5)装配式钢管大棚 架材主要是镀锌薄壁钢管(内外热镀),经科学设计后,成批专门生产。我国有多个厂家生产不同跨度的装配式大棚,使用者可根据各自的特点选购。但游陵一般成本较高。装配式大棚各部件连接采用承插、螺钉或销连接,可装或拆,较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