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脚手架的工程量如何计算啊
你好,
外墙脚手架按外墙外边线长度(如外墙有挑阳台,则每只阳台计算一个侧面宽度,计入外墙面长度内,二户阳台连在一起的也只算一个侧面)乘以外墙高度以平方米计算。外墙高度指室外设计地坪至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高度,坡屋面至屋面板下(或椽子顶面)墙中心高度。
B. 脚手架搭设施工计算公式是什么
工程量:
外墙外边线长度×外脚手架高度。
长度:
按外墙专外边线长度计算,凸出墙面属宽度大于240㎜的墙垛等,按图示尺寸展开并入外墙长度内。
C. 外脚手架的工程量如何计算啊
外脚手架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1)外脚手架均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以平方米(m2)计算,门窗洞口及空洞面积均不扣除,凡砌筑高度(除定额注明者外)在1.5m以上的各种砖石砌体均需计算脚手架。
(2)外墙脚手架的垂直投影面积以外墙的长度乘室外地面至墙中心线的顶面高度计算。内墙脚手架的垂直投影面积以内墙净长乘内墙净高计算,有山墙者以1/2高度为准。
(3)建筑物外墙沿高、内墙净高和围墙高度在3.6m以内的墙,按里脚手架计算。建筑物外墙沿高、内墙净高和围墙高度在3.6m以上的砌体,按外墙脚手架计算。山墙部分从室外地面(内墙以室内地面或楼层面层)至山尖的1/2处的高度超过3.6m时,其整个山墙部分按外脚手架计算;云墙高度从地面至云墙突出部的1/2高度超过3.6m者,整个云墙按外脚手架计算。
拓展资料:
地基与基础
2.1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p≤fg
式中 p----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N/A;
N----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取N=
A----基础底面面积;
fg----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g =kc.fgk=
kc----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对碎石土、砂土、回填土应取0.4,对粘土应取0.5;对岩石、砼应取1.0。
由此可得A=
2.2脚手架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
2.3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要求放线定位。
D. 怎么计算脚手架的工程量
满堂脚手架增加层==[室内抄净高度-5.2]/1.2(m)。
建筑物外墙脚手架:凡室外地坪至檐口的砌筑高度在15m以下的,按单排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在15m以上,或虽不足15m但外墙门窗及装饰面积超过外墙表面积60%以上,或采用竹制脚手架的,均应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其中檐口高度是建筑物室外地坪至檐口滴水的高度,有女儿墙算至女儿墙顶面,带挑檐者算至挑檐下皮。前后檐高度不同时,以较高者为准。同一建筑物檐口高度不同时,应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脚手架工程量。
(4)外墙钢管脚手架工程量如何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凡厚度在两砖(490mm)以上的砖墙,均按双面搭设脚手架计算,如无施工组织设计规定时高度在3.6m以内的外墙,一面按单排外脚手架计算,另一面按里脚手架计算,高度在3.6m以上的外墙,外面按双排外脚手架计算,内面按里脚手架计算,内墙按双面计算相应高度的里脚手架。
在旧有的建筑物上加层:加二层以内时,其外墙脚手架按1.4条规定乘以0.5系数计算,加层在二层以上时,按上述办法计算,不乘以系数。
E. 脚手架的工程量怎么计算
1、外脚手架—按外墙面垂直投形面积计算。
长度:外墙外包线。
高度:挑檐——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屋面板面。
女儿墙——设计室外地坪至女儿墙压顶面。
2、里脚手架
⑴内墙砌筑里脚手架、粉刷脚手架—净长×净高。
⑵围墙(砌筑脚手架、粉刷脚手架)。
长度:围墙中心线。
高度:设计室外地坪至围墙顶。
3、满堂脚手架—按室内地面净面积(净长×净宽)计算,不扣除柱、附墙垛所占面积。
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钢管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为立杆式脚手架、桥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悬吊式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爬式脚手架。
不同类型的工程施工选用不同用途的脚手架。桥梁支撑架使用碗扣脚手架的居多,也有使用门式脚手架的。主体结构施工落地脚手架使用扣件脚手架的居多,脚手架立杆的纵距一般为1.2~1.8m;横距一般为0.9~1.5m。
脚手架与一般结构相比,其工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1、所受荷载变异性较大;
2、扣件连接节点属于半刚性,且节点刚性大小与扣件质量、安装质量有关,节点性能 存在较大变异;
3、脚手架结构、构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杆件的初弯曲、锈蚀,搭设尺寸误差、受荷偏心 等均较大;
4、与墙的连接点,对脚手架的约束性变异较大。 对以上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积累和统计资料,不具备独立进行概率分析的条件,故对结构抗力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其值系通过与以往采用的安全系数进行校准确定。因此,本规范采用的设计方法在实质上是属于半概率、半经验的。脚手架满足本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是设计计算的基本条件
F. 外墙脚手架怎么计算工程量呢你知道计算方式吗
一、建筑物外脚手架工程量按以下规则计算。
1.外脚手架搭拆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的凹凸(包括凸出阳台)总长度乘以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计算搭设面积以m2计算。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面积不扣除。
2.外脚手架使用工程量按脚手架搭设面积乘以脚手架在施工现场的有效使用天数以"100m2·10天"为单位计算。
3.脚手架搭设高度的确定。
(1)有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按照经审核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的规定确定;无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时,可按平均的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与建筑物的顶板面的结构标高(有女儿墙时计至女儿墙顶)的高度差,再加上1.5m综合取定。地下室外墙脚手架搭设高度为从设计室外地坪至底板垫层底高度。
(2)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如果沿建筑物的顶层板外墙外边线的结构标高(有女儿墙时计至女儿墙顶)出现不同时:间断变化时(标高变化不连续,如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可按不同高度分段计算脚手架的搭
设高度;连续变化时(如坡屋面)按照平均标高计算脚手架的搭设高度。
(3)当屋顶楼梯间、设备房平面面积大于屋顶平面面积的三分之一时,其脚手架工程量并入整个建筑物,高度计至屋顶楼梯间、设备房顶板结构标高(有女儿墙时计至女儿墙顶)。
(4)当屋顶楼梯间、设备房平面面积小于屋顶平面面积的三分之一时,其脚手架工程量按其自身高度单独计算,按相应高度的单排脚手架子目执行。
(5)建筑物上部外墙缩入或者裙楼上部塔楼缩入时,计算脚手架搭拆时应该分段计算搭设面积,但搭设高度步距应统一自室外地坪标高算起。
(6)裙楼外墙边线与塔楼外墙边线间的距离1.5m的裙楼区段,单独按规定计算该区段脚手架,高度计至裙楼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当裙楼外墙边线与塔楼外墙边线间的距离≤1.5m的裙楼区段,与该区段塔楼脚手架一并计算,
高度计至塔楼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
4.单排脚手架与综合脚手架的区分。
(1)当沿建筑物外墙外边线的建筑物脚手架的搭设高度小于15m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大于15m时,按综合脚手架计算。
(2)建筑物上部墙体外边线挑出1.5m以上时,按照上层的外墙外边线凹凸长度乘以建筑物总高度计算外脚手架搭设面积;下部墙体缩入部分按照围护结构的垂直投影面积按相应自身高度的单排脚手架计算。
(3)凹入部分的采光开井:当外口宽度(外墙结构间距)≤3.5m时,按凹入部分内侧外墙垂直投影面积计算单排脚手架,采光井外口不论有无连梁,均与外墙一并计算综合脚手架;当外口宽度(外墙结构间距)3.5m时,按凹入部分内侧外墙垂直投影面积以m2计算综合脚手架,采光井外口有连梁的,与外墙一并计算综合脚手架,无连梁的不计算脚手架。
(4)石墙砌筑不论内外墙,高度超过1.2m时,计算一面综合脚手架;墙厚大于40cm时,计算一面综合脚手架及一面单排脚手架。
(5)大型设备基础高度超过2m时,按其外形周长乘以基础高度以面积(m2)计算单排脚手架。
(6)屋顶女儿墙内面超过屋面高度1.2m时,可按其内面垂直投影面积以m2计算单排脚手架。
(7)围墙高度超过1.2m时,按相应垂直投影面积以m2计算单排脚手架,围墙单面装饰的按单面计算,双面装饰的按双面计算。
G. 如何计算脚手架的工程量 计算公式
1 砌筑脚手架
1.1 不论何种砌体,凡砌筑高度超过1.2m以上者,均需计算脚手架.
1.2 砌筑脚手架的计算按墙面(单面)垂直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1.3 计算脚手架工程量时,门窗洞口及穿过建筑物的车辆通道空洞面积等,均不扣除.
1.4 外墙脚手架按外墙外围长度(应计凸阳台两侧的长度,不计凹阳台两侧的长度),乘室外地坪至砌体中心线顶面或女儿墙顶面高度,有山墙的,加山墙面积,再乘以1.05系数计算其工程量.
1.5 天井四周墙砌筑,如需搭外架时,(1)天井短边净宽b≤2.5m时按长边净宽乘以高度再乘以1.2系数计算外脚手架工程量;(2)天井短边净长在2.5m3.5m时,按一般外脚手架计算.
1.6 独立砖柱、突出屋面的烟囱脚手架按其外围周长加3.6m后乘以高度计算.
1.7 如遇下列情况者,按单排外脚手架计算:
1.7.1 外墙檐高在16m以内,并无施工组织设计规定时;
1.7.2 独立砖柱与突出屋面的烟囱;
1.7.3 砖砌围墙.
1.8 如遇下列情况者,按双排外脚手架计算.
1.8.1 外墙檐高超过16m者;
1.8.2 框架结构间砌外墙;
1.8.3 外墙面带有复杂艺术形式者(艺术形式部分的面积占外墙总面积30%以上),或外墙勒脚以上抹灰面积(包括门窗洞口面积在内)占外墙总面积25%以上,或门窗洞口面积占外墙总面积40%以上者;
1.8.4 空斗墙(不分内外墙);
1.8.5 片石墙(含挡土墙、片石围墙)、大孔混凝土砌块墙,墙高超过1.2m者;
1.8.6 施工组织设计有明确规定者.
1.9 同一栋建筑物内:有不同高度时,应分别按不同高度计算外脚手架;不同高度间的分隔墙,按相应高度的建筑物计算外脚手架;如从楼面或天面搭起的,应从楼面或天面起计算.
1.10 凡厚度在两砖(490mm)以上的砖墙,均按双面搭设脚手架计算,如无施工组织设计规定时:高度在3.6m以内的外墙,一面按单排外脚手架计算,另一面按里脚手架计算;高度在3.6m以上的外墙,外面按双排外脚手架计算,内面按里脚手架计算;内墙按双面计算相应高度的里脚手架.
1.11 在旧有的建筑物上加层:加二层以内时,其外墙脚手架按1.4条规定乘以0.5系数计算;加层在二层以上时,按上述办法计算,不乘以系数;
1.12 内墙按内墙净长乘以实砌高度计算里脚手架工程量.下列情况者,也按相应高度计算里脚手架工程量:
1.12.1 砖砌基础深度超过3m时(室外地坪以下),或四周无土砌筑基础,高度超过1.2m时;
1.12.2 单层地下室外墙(高度从地下室室内地坪标高算起);
1.13 电梯井按井底板面至顶板面高度,套用相应定额子目以座计算.
2 现浇混凝土脚手架
2.1 现浇混凝土需用脚手架时,应与砌筑脚手架综合考虑.如确实不能利用砌筑脚手架者,而定额子目中又无脚手架工料,则可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或按实际搭设的脚手架计算.
2.2 两层及二层以上地下室的外墙脚手架按双排外脚手架计算.
2.3 现浇混凝土基础运输道:
2.3.1 深度大于3m(3m以内不得计算)的带形基础按基槽底面积计算;
2.3.2 满堂基础运输道适用于满堂式基础、箱形基础、基础底宽度大于3m的柱基础及宽度大于3m的设备基础,其工程量按基础底面积计算.
2.4 现浇混凝土框架运输道,适用于楼层为预制板的框架柱、梁,其工程量按框架部分的建筑面积计算.
2.5 现浇混凝土楼板运输道,适用于框架柱、墙、梁、板整体浇捣工程,工程量按浇捣部分的建筑面积计算;如以预制板为主,局部浇捣的混凝土楼板(厕所、浴室),不得计算楼板运输道费用;砖混结构工程的现浇楼板按相应定额子目乘以0.5系数.
2.6 计算现浇混凝土运输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应按如下规定:
2.6.1 基础混凝土不予计算;
2.6.2 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的工程,定额须乘以0.5系数;
2.6.3 砖混结构工程,定额乘以0.25系数.
2.7 装配式构件安装,两端搭在柱上,需搭设脚手架时,其工程量按柱周长加3.6m乘以柱高度计算,并按相应高度的单排外脚手架定额的50%计算.
2.8 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如无脚手架利用时,按(柱外围周长+3.6m)×柱高度按相应外脚手架计算.
2.9 单独浇捣的梁,如无脚手架利用时,应按(梁宽+2.4m)×梁的跨度套相应高度(梁底高度)的满堂脚手架计算.
2.10 当采用满堂脚手架时套用《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分册》B.7脚手架工程相应定额子目.
3 构筑物脚手架
3.1 烟囱、水塔、独立筒仓脚手架,分不同内径,按室外地坪至顶面高度,套相应定额子目.水塔、独立筒仓脚手架按相应的烟囱脚手架,人工乘以系数1.11,其他不变.
3.2 钢筋混凝土烟囱内衬的脚手架,按烟囱内衬砌体的面积,套单排脚手架.
3.3 贮水(油)池外池壁高度在3m以内者,按单排外脚手架计算;超过3m时可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计算,如无施工组织设计时,可按双排外脚手架计算;池底钢筋混凝土运输道参照基础运输道;池顶钢筋混凝土运输道参照楼板运输道.
3.4 贮仓及漏斗:如需搭脚手架时,按本分册相应子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