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现浇梁满堂支架计算时,单根钢管承重是怎么计算的
1、计算箱梁沿桥长方向每米重量多少
2、计算箱梁沿宽度方向最重的荷载是多少
3、地基补强计算,考虑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找出荷载最重的点进行计算(单点承载力)
4、荷载持续时间考虑三天
5、将现浇箱梁砼总重量和施工荷载(人员、设备、模板、不均匀加载)加上,换算到支撑点力
6、如果支撑点力过大,承载能力不足,就必须加密支撑点
7、注意水平连杆(横向和纵向)还有斜杆将各支撑点连成整体
8、注意梁底采用可调节的螺旋杆(顶撑)
9、浇注砼时尽量让支架沉降一步到位,即首先从跨中开始加载
10、加载要对称(横向纵向都要做到)
11、浇注砼是用以台精密水准仪观测沉降情况
12、注意观察支撑点的沉陷
㈡ 如何计算钢管的承载力
此钢管按受弯构件考虑,应按弯曲正应力和剪应力进行验算,即:专弯距除以(截面属模量*截面塑性发展系数)<=钢材抗弯设计值;(剪力*半个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除以(截面惯性距*净截面模量)<=钢材的抗剪强度;满足上面要求就能达到受力要求
㈢ 方管跨度与承重怎么计算
方管跨度与承重计算方法:P=(4*n*Pi^2*E*I)/[(L/2)^2],n立柱的数量,pi^2就是拍的2次方,E弹性模量,I惯性矩,L立柱长度,计算压应力通过竖向压力作用在不锈钢方管的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压应力。
压力(单位N)除以方管横截面面积(单位m平方)。只要压应力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即可。不锈钢方管受压,要计算稳定性,稳定性的计算较为复杂。要看连接的方式是两端固接还是一端固接另一端铰接。
方管承重数据分析
M=Pac/L(M:弯矩,P集中力,a集中力距支座距离,c集中力距另一支座距离,L跨度,L=a+c) ,W=b*h*h*h/12(仅用于矩形截面) ,f=M/W≤材料的许用应力(弹性抗拉强度/安全系数)。
一般是50根每包方管在现货方面以大规格居多在10*10*0.8-1.5~~500*500*10-25,方管按用途分为结构方管,装饰方管,建筑方管,机械方管等。
㈣ 钢管支架承重计算
钢管架承重支撑荷载计算
采用Φ 48×3.5mm 钢管,用扣件连接。
1.荷值计算:
钢管架体上铺脚手板等自重荷载值 0.4KN/㎡
钢管架上部承重取值 2.0 KN/ ㎡
合计: 2.4 KN/ ㎡
钢管架立杆轴心受力、稳定性计算
根据钢管架设计,钢管每区分格为 1.5× 1=1.5 ㎡,立杆间距取值 1.5 米,
验算最不利情况下钢管架受力情况。则每根立杆竖向受力值为: 1.5× 2.4=3.6
KN
现场钢管架搭设采用Φ 48 钢管, A=424 ㎜ 2
钢管回转半径: I =[(d 2+d12)/4]1/2 =15.9 ㎜
钢管架立杆受压应力为:
=N/A=4.25/424=10.02N/ ㎜ 2
安钢管架立杆稳定性计算受压应力:
长细比:λ =l/I =1500/I=94.3; 查表得: ?=0.594
δ =N/ ? A=4.25/424*0.594=16.87N/ ㎜ 2< f = 205N/ ㎜ 2
钢管架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
横杆的强度和刚度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如下:
δ=Mmax/ w=(2400*1500)/(10*5000)=132/ ㎜ 2< f = 205N/ ㎜ 2
其中δ 横杆最大应力
Mmax 横杆最大弯矩
W 横杆的截面抵抗距,取 5000 ㎜ 3
根据上述计算钢管架横杆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Wmax=ql 4/150EI=(2200*1500 4 /1000)/(150*2060*100*12.19*1000)
= 2.99 ㎜ < 3 ㎜
其中 Wmax 挠度最大值
q 均布荷载
..
.
l
立杆最大间距
E
钢管的弹性模量, 2.06 × 100 KN/ ㎜ 2
I
截面惯性距, 12.19 × 100 ㎜ 4
根据上述计算钢管架横杆刚度满足要求 .
扣件容许荷载值验算。
本钢管架立杆未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㈤ 钢结构承重如何计算
其基本公式为:W(重量kg)=F(断面积mm2)×L(长度,m)×ρ(密度专g/cm3)×1/1000
圆钢重量(公斤)=0.00617×直径属×直径×长度
方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长度
六角钢重量(公斤)=0.0068×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钢材实际重量是指钢材以实际称量(过磅)所得的重量,称之为实际重量。实际重量要比理论重量准确。
(5)钢管的承重怎么算扩展阅读:
钢材的理论重量是按钢材的公称尺寸和密度(过去称为比重)计算得出的重量称之为理论重量。这与钢材的长度尺寸、截面面积和尺寸允许偏差有直接关系。
静载计算不单单要考虑钢材重量,还要考虑,墙体地面及屋顶的荷载。同时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活载的设计值也是不一样的,如果要安装较大型机械设备,还要考虑安放位置等等。
另外,钢材连接形式也是要考虑的,焊接和机械螺栓固定的受力是不一样。
参考资料:网络-钢结构
㈥ 一根钢管能承受多重
1一根钢管能承受多重,很难笼统地界定。
2对钢管的强度和稳定性(专整体稳定性)都有属影响,当钢管受拉时,其破坏是强度破坏,它能承受的轴向拉力设计值为N=A*f,其中:A是钢管的截面面积,f是钢材的强度设计值,由于钢管壁厚的减小,必然导致钢管截面面积的减小,从而导致钢管承受的轴向拉力值的减小。当钢管受压时,其破坏是稳定性破坏,它能承受的压力设计值为:N=φ*f*A。其中:φ是钢管的整体稳定系数,可以根据它的长细比由钢结构设计规范的附表查到,长细比的计算公式是:λ=l/i,l是它的计算长度,i是截面的回转半径,由于钢管壁厚的减小,必然导致i的减小,因为i=sqrt(I/A),这里的I是钢管的截面惯性矩,A为截面面积。 所以由于壁厚的减小,导致了长细比的增大,从而导致了稳定系数φ的减小,最终导致了稳定承载力设计值的减小。总的来说,壁厚的减小,对受压承载能力的影响比受拉承载能力的影响大。
3你根据上面的公式去计算。
㈦ 钢管承载力计算
钢管的受力只能叫抗压承载力,而不能叫抗压强度。其基本值为:钢材抗压强度×钢管截面积,在这个基础上,要考虑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这个系数是由受压构件的长细比来求得的。长细比即:受压构件的计算长度/截面回转半径。如果是标准尺寸的截面,可以在手册上查到回转半径的值,否则就要自己计算。根据以往的经验,长细比一般控制在40~60比较经济。
以上只是简单的介绍,想知道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看一下《钢结构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