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顶托伸出长度200还是300
顶托伸出长度是300。伸出长度问题,脚手架规范里规定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插入立杆内长度不得小于150mm, 模板安全技术规范也有规定:支模钢管立柱顶部应设可调支托, U 型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
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 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顶托丝伸出长度我们一般是300mm。
建筑用可调顶托的主要用途
在施工的过程与钢管和脚手架配合使用,起到调节脚手架和管架的高度、平衡支撑重物、承重的作用,在平面施工商砼浇筑的施工过程中用的最多,随着近几年房地产和立体交通的飞速发展,可调顶托的用量也有突飞猛进的进展。可调顶托价格多少,成为用户关心的问题。
⑵ 模板支撑的立杆间距和上下水平杆间距具体是多少
一般立杆间距有600~1200mm的,水平杆的间距一般在1~1.5mm左右。 现在很多都是靠经验来排的。具体参考《专建筑施工属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
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立杆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螺杆外径不低于36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2)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多少扩展阅读
水平杆构造要求:
1、在立杆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2、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杆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杆,顶部水平杆与模板支撑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50cm。
3、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杆,最大步距不大于1.8m。
⑶ 各大虾谁知道门式脚手架顶托螺杆伸出长度的规定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第9.1.4规定门式钢管脚手架用作模板支撑和满堂脚手架时,可调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200mm。
规定伸出长度原因:为了安全考虑。建筑施工现场对可调顶托、可调底座使用较为普遍,尤其是用在模板支撑体系里面。目前一般只有在使用的外露部分长度上面有个200mm的说法,在模板规范和门式脚手架规范里有只言片语。
由于当前建筑材料市场上,可调顶托、可调底座的产品规格型号相差较大。求助各位兄弟,有否有相关规范,对可调顶托,可调底座的各部分组成由明确要求,如螺栓部位长度直径,钢板厚度、尺寸等。以及可调顶托,可调底座的使用长度范围等。
现场材料进场验收、以及模板支撑体系的验收实在不好操作。
(3)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多少扩展阅读:
建筑用丝杠的配置,各地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大同小异,配置各有不同,配置的情况可以从五个方面去区分:
底盘:底盘的厚薄和大小,各地规格及各厂家不尽相同。焊接配置:可以从两方面来说,焊接工艺有电焊和摩擦焊。电焊对焊接要求高,外观不太美观,产量低,但结实不容易底盘脱落;摩擦焊焊接快速易操作,但不能焊接太长的丝杠,产量高,容易出现底盘脱落。
加强筋:丝杆与底盘的连接部分是否有加强筋,一般是根据工程的要求,丝杠较长的顶托都直接配有加强筋,较短的底托很少配有。丝杠的长短,一般从40—70之间,丝杠的粗细一般有φ28、φ30、φ32、φ35。
配有托调节螺母可以分为两种生产工艺:铸铁件和冲压成形件。螺母每个型号调节螺母都有轻重大小之分。螺母的外形有两种:碗形螺母和蝶形螺母。
⑷ 钢筋混凝土模板的支撑要求是什么
模板支撑系统的构造要求
一、立柱支撑要求
1、立柱底部应垫实木板,并在纵横方向设置扫地杆。
2、立柱底部支承结构必须能够承受上层荷载,当楼板强度不足时下层 的立柱不得提前拆除,同时应保持上层立柱与下层立柱在一条垂直线上。
3、立柱高度在 2m 以下时必须设置一道大横杆,保持立柱的稳定性; 当立柱高度大于 2m 时,应设置多道大横杆,大横杆步距为 1.8m。
4、满堂红模板支柱的大横杆应纵横两个方向设置。同时每隔 4 根立柱 设置一组剪刀撑,由底部至顶部连续设置。
5、立柱的间距由计算确定,当使用钢管扣件时,间距一般不大于 1m, 立柱的接头应错开,不同一步距内和竖向接头间距大于 50 ㎝。
二、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构造与安装规定
1、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2、木立柱底部应设垫木,顶部应设支持头;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 底座,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 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 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 200 ㎜, 螺杆外径与立柱管内径间隙不得大于 3 ㎜,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必。
3、在立柱底部距地面 200 ㎜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 序设置扫地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 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在 8-20m 时在最顶步距两道水平拉杆中间应加 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大于 20m 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 加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当无 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三、采用扣件式钢管作立柱支撑时,其构造安装规定
1、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 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 50 ㎜。
2、钢管支架立柱间距、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支撑 支撑 板的支架立柱构造与安装规定的要求,当立柱底部不再同一高度时高 梁、板的支架立柱构造与安装规定 处的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小于两跨,高低差不得大于 1 米,立杆距边坡 上方边缘不得小于 0.5 米。
3、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 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 500 ㎜,各种接头 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三分之一。
4、严禁将上端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5、满堂模板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 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 10 米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 剪刀撑,其宽度宜为 4~6 米。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 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 45~60 度。当建筑层高 在 8~20 米时,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还应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 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当建筑层高超过 20 米时,在满足以上规定的基础上应将所有“之”字撑全部改为连续式剪刀撑。
6、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 5 米时,应在立柱周围外侧和中间有结构的部 位按水平间距 6~9 米、竖向间距 2~3 米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⑸ 支模架顶托双钢管规定
法律分析:顶托调节范围:脚手架顶托的调节范围在20cm以内。架顶托伸出长度: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插入立杆内长度不得小于150mm。 模板安全技术规范也有规定:支模钢管立柱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 mm ,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顶托丝伸出长度我们一般是300mm。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⑹ 门式脚手架顶托螺杆伸出长度有何规定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第9.1.4规定门式钢管脚手架用作模板支撑和满堂脚手架时,可调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200mm。
门型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不宜超过45米。落地双排外竹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得超过25米。 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沿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设置连续剪刀撑,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为5-7根,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m,剪刀撑水平夹角为45~60度。剪刀撑杆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
(6)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多少扩展阅读
门型脚手架搭设,拆卸方便效率高于一般使用的钢管扣件脚手架相比可提高工效50%-60%,并且可节省大量劳力。门式脚手架使用单位面积重量比扣件式钢管架低50%,每次拆耗成本是钢管架的1/2,是竹木架的1/3,工效和效益是显著的,且建筑物越高效益越好。
脚手架各杆件之间力的传递是通过节点处的连接扣件来完成的,因此,扣件必须有足够的抗滑能力和抗旋转能力(扭转刚度),扣件的紧固程度直接影响着脚手架的承载能力。
当达到50N·m后,再增加扣件的紧固扭力矩,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将提高很少。同时,无限度的增加扣件的紧固扭力矩会导致扣件的损坏,所以规定扣件的紧固扭力矩不得小于40 N·m,不大于65N·m。
⑺ 支模架顶部自由端设置,规范有要求么
有。目前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具体要求到的分别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碗扣架、盘扣架、盘销式钢管架。
1、扣件式钢管作高大模板支架时,宜在支架立杆顶端插入可调托座,可调托座螺杆外径不应小于36mm,螺杆插入钢管的长度不应小于150mm,螺杆伸出钢管的长度不应大于300mm,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不应大于500mm。
(7)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多少扩展阅读:
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其中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施工方案包括支模区域立杆、纵横水平杆平面布置图,支撑系统立面图、剖面图,水平剪刀撑布置平面图及竖向剪刀撑布置投影图,梁板支模大样图,支撑体系监测平面布置图及连墙件布设位置及节点大样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