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全通道多长多宽
最小净宽度不小于1.4m。超过一万平米的通道不得小于2.4M。 不小于3.5米。
工地安全通道进出建筑物主体通道口应搭设防护棚。棚宽大于道口,两端各长出1m,进深尺寸应符合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范围。坠落半径(R)分别为:当坠落物高度为2~5m时,R为3m;当坠落物高度为5~15m时,R为4m;当坠落物高度为15~30m时,R为5m;当坠落物高度大于30m时,R为6m。
安全通道使用注意事项
安全防护棚应采用双层保护方式,当采用脚手片时,层间距600mm,铺设方向应互相垂直;非通道口应设置禁行标志,禁止出入。
施工电梯安全通道防护棚一般是9米长,6米宽,3米高,建筑物超过10米要双层防砸防护,采用国标钢材焊接,做好预埋,做好地面硬化,两边做好安全防护图和警示标志。
『贰』 脚手架计算规则
1、综合脚手架工程量,按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以m2计算。
2、外脚手架及建筑物垂直封闭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长度,乘以室外地坪至外墙顶高度以m2计算,突出墙外面宽度在24cm以内的墙垛,附墙烟囱等不展开计算脚手架工程量,超过24cm以外时按图示尺寸展开计算,并入外脚手架工程量之内。
3、满堂脚手架工程量按室内净面积以m2计算,其高度在3.60~5.20m之间时,计算基本层,超过5.20m时,每增加1.20m按增加一层计算。
(2)钢管脚手架安全通道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脚手架的使用要求:
1、搭设高层脚手架,所采用的各种材料均必须符合质量要求。
2、高层脚手架基础必须牢固,搭设前经计算,满足荷载要求,并按施工规范搭设,做好排水措施。
3、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4、必须高度重视各种构造措施:剪刀撑、拉结点等均应按要求设置。
5、水平封闭:应从第一步起,每隔一步或二步,满铺脚手板或脚手笆,脚手板沿长向铺设,接头应重叠搁置在小横杆上,严禁出现空头板。并在里立杆与墙面之间每隔四步铺设统长安全底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脚手架
『叁』 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怎么计算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的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18.6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1.20米,立杆的横距1.05米,立杆...
『肆』 钢管脚手架中的安全通道怎样算工程量
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的计算规则计算
『伍』 脚手架搭设的安全通道如何套定额,双层跳板,钢管脚手架,定额里除了满堂脚手架还有其他项接近吗特别是
建筑物所搭设的脚手架按垂直划分以不同檐高套用相应定额 一。综合脚手架项目已综合内、外脚手架、斜道、上料平台、金属架油漆、安全网、防护栏杆、临边和洞口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多层建 - 一。综合脚手架项目已综合内、外脚手架、斜道、上料平台、金属架油漆、安全网、防护栏杆、临边和洞口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多层建筑(不能计算建筑面积的)层高在2.2m以内技术层、杂物间、车库等脚手架。用料上综合了竹制、木制、金属等因素,作为推销费用包干,不得因搭设方法或用料不同而换算。 二。单项移动脚手架是作为不能计算建筑面积而必须搭设脚手架时使用的项目。 三。同一建筑物有若干个檐高时,按垂直划分以不同檐高套用相应定额,地下室(半地下室)套用地下室脚手架定额项目。 四。天棚高度超过3.6m且天棚和墙面均有装饰时,另计满堂脚手架项目;天棚(墙面)为刷浆、勾缝、墙面(天棚)为装饰时,按满堂脚手架项目的50%计算;墙面和天棚均为刷浆或勾缝时,按满堂脚手架20%计算;除此之外,无论水平或垂直投影面积均不再计算脚手架费用。室外走廊,阳台若符合上述条件,可按上述规定计算满堂脚手架。 五。水平防护架和垂直防护架,指脚手架以外单独搭设的用于车辆通道、人行通道、施工防护措施防护架等。 拆脚手架的高空作业职员应戴安全帽
『陆』 规范中安全通道的脚手架如何搭设
规范中安全通道的脚手架应符合以下标准:
1、脚手架底步距为2m,其余每步为1.8m。
2、立杆纵距为1.5m,横距为1.2m。
3、踢脚杆、防护杆从第二步起设置分别为0.3m和平共处2m,顶排防护栏不少于二道,高度分别为0.9m、1.3m。
4、剪刀撑设置为间距为9m(6跨)一排剪刀撑。
5、连墙杆件设置为竖向每层、水平向为四跨。
(6)钢管脚手架安全通道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连墙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连墙件数量的设置,坚向间距为每层,横向间距为4跨。
2、连墙件的布置要求:
(1)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2)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
(3)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4)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连墙杆,连墙件的垂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2步)、
(5)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可采用Φ12钢筋预埋或砼中,钢筋与钢管焊接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