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空间数据无缝镶嵌技术
空间地理数据的表示主要有栅格和矢量两种不同的形式。栅格形式是将地理表层空间划分为一系列网格,空间目标由这些网格的位置及其量化值来表示; 矢量形式则是将地理空间的一切事物、概念进行抽象,形成点、线、面,再由点、线、面来组成各类空间目标。由于数据获取、数据表达、地图投影等方面的原因,在计算机世界里,地理信息往往被表示成不连续的子空间,为了更好地模拟客观世界,人们需要处理成连续无缝的数据( 朱欣焰等,2002) 。
塔里木河流域地域广阔,地理坐标介于东经 73°10' ~94°05',北纬 34°55' ~43°08'之间,东西跨越了 4 个六度带,而通过数据采集系统所采集的各种基础图件都是分幅的,采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如果将这些数据直接进行入库将在跨带处产生缝隙,不能形成逻辑意义上完整的河流表现,也无法完成基于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分析。因此,必须采用相应的数据处理与建库技术,实现塔河整个流域数据的无缝集成管理,使之形成统一的整体。
空间数据的无缝管理是一个建立在用户与空间数据库接口基础上的概念,它是空间数据库中空间数据集成的结果,即在用户的接口上实现对空间数据按空间、时间和专题的透明访问。空间透明或空间无缝是指对空间数据集按空间三维进行集成,形成地理空间上无缝连接的整体集成信息。时间透明是指对空间数据库中的数据按时间维进行集成,形成在时间上连续的整体集成信息。专题透明是指对空间数据库中的数据按属性维进行集成,形成在某一属性上连续的整体集成信息。空间数据无缝镶嵌技术主要应用在大范围、跨带区域数据的管理上。例如,在进行塔里木河整个流域范围内的水资源分析时,需要调用出整个流域的水系数据。每一条水系均要求有完整而统一的信息表示,而这些数据在采集时可能是分区域、分专题采集的,用户在分析时要求系统能够自动进行数据的镶嵌处理,形成无缝隙、统一坐标体系的数据。
要实现空间数据的无缝镶嵌,就需要从基础数据的获取开始,进行精心设计和组织,分离出数据物理层和数据逻辑层,在统一的空间框架之下,将物理层归化到逻辑层,以消除逻辑层的缝隙,从而实现用户级的逻辑无缝空间数据库。
本系统通过采集数据标准定义、空间数据框架设计等方面来实现空间无缝数据库的构建。
对采集的数据从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数据精度等方面进行规范。对不同投影和坐标系统的空间数据在投影和坐标系统上统一采用相同的标准,例如,对矢量数据要求转换为无投影的地理坐标表示,栅格数据统一采用两套坐标表示,即平面直角坐标和地理坐标,以满足不同用户的管理需求和精度要求;规定了采用经纬度表示时数据的精度和表示方式。
建立无缝空间数据的关键,在于在合适的空间信息框架上实现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的融合。框架是基础,融合是手段。空间信息框架的选择,需要满足多尺度和大区域表示两个方面。大区域的表示,系统采用大地线尺度空间表示,根据确定的空间框架在综合数据库中按对象建立了各种数据的存储表空间。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的融合,可通过各类数据的元数据来实现。因此,系统也建立了相应的元数据库,并具有动态维护功能。
2. 遥感地图栅格图像拼接(我有一组(46张jpg图片)某市的栅格图片,怎么用ArcGis把他们拼接起来)
因为JPG没有坐标信息
在你给的图中,具有具有图幅编号
1、根据文件名生成标准图幅,知道图框坐标
2、利用图框坐标进行配准
3、如果两幅裁剪时未能按标准图幅,需要手动,但是坐标错误(需找控制点)。
3. arcgis栅格图像拼接步骤
具体步骤如下来:自
1、首先打开arcmap软件,加载需要拼接的两个影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