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混凝土的灌注
1.混凝土灌注分干孔灌注和水下灌注
干孔灌注一般可直接由孔口倾倒,通过混凝土自重捣实,必要时也可利用捣振工具捣实。水下灌注,则通过灌注导管连续灌入混凝土成桩。
2.水下导管灌注混凝土的工艺过程
在桩孔内下入钢筋笼并进行二次清孔之后,将底口敞开的导管下入充满水的桩孔内,在导管的上端(水位以上)用铁丝悬挂一个用混凝土制成的隔水塞,在塞上面的漏斗内装足量的混凝土,然后剪断铁丝,使隔水塞和混凝土拌和物顺管而下,将管内的水向下挤出管口,混凝土下到桩孔底部后,埋住导管下端一定深度,以防桩孔内的水进入导管内。随着后续混凝土拌和物的不断灌入,桩孔内的混凝土不断升高,相应提升并逐渐拆卸导管,直到灌入的混凝土达到设计标高,形成连续的混凝土桩身,如图3-16所示。
图3-16 水下导管灌注混凝土的工艺过程
3.灌注导管
灌注导管用钢管制作,其技术规格及适用桩孔孔径见表3-10。
表3-10 灌注导管用钢管制作,其技术规格及适用桩孔孔径
灌注导管技术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节导管平直,其长度偏差不得超过管长的10%。
2)导管连接部位内径偏差不大于2mm,内壁应光滑平整。
3)法兰盘螺眼分布均匀,每个螺眼至导管中心距相等。
4)将单节导管连接为导管柱,其轴线偏差不得超过0.1%。
5)橡胶圈或胶皮垫密封性能可靠,保证在水下作业时导管内不渗漏。橡胶密封圈的直径为Φ4~6mm,胶皮垫的厚度以3~5mm为宜。
6)导管顶部应设置漏斗和储料斗(槽)。漏斗设置的高度,应适应操作的需要,并应在灌注到最后阶段时,能满足对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度的需要。
7)新投入使用的灌注导管应先在地面进行连接组拼,检查导管柱是否弯曲,连接的可靠性,测量核对导管柱的实际长度;进行压力充水试验,检查导管的密封性。充水试验的压力,宜不小于0.5~0.7MPa。
4.漏斗设置高度和容积
灌注到最后阶段时,能满足对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度的需要,保证上部桩身的灌注质量。混凝土柱的高度,一般在桩顶低于桩孔中的水位时,应比该水位至少高出2.0m,在桩顶高于桩孔中的水位时,应比桩顶至少高出2.0m。漏斗设置高度(即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度)的计算,可参考图3-17和式(3-7)。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式中:hc为漏斗至预计灌注的桩顶混凝土面(包括预加高度)所需高度,m;Hw为预计灌注的桩顶混凝土面至孔内水位的高度,m;γw为孔内泥浆或水的容重,kN/m3,一般为23~24kN/m3;P为超压力,kPa,与导管作用半径有关,见表3-11,P不宜小于75kPa;γc为混凝土拌和物容重,kN/m3。
漏斗与储料斗(槽)可用4~6mm钢板制作,要求不漏浆,不挂浆,流动顺畅彻底。
漏斗与储料斗(槽)应有足够的容量储存混凝土(即初存量),以保证首批灌入的混凝土量(称初灌量)能达到埋管1~1.2m的高度。漏斗与储料斗(槽)的初存量计算,可参考图3-18和式(3-8)。
图3-17 漏斗高度计算图
图3-18 储料斗容量计算图
表3-11 超压力与导管作用半径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式中:V为漏斗和储料斗(槽)容量,即初存量混凝土,m3;h1为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管高度Hm时,导管内混凝土柱与导管外水柱压力平衡所需的高度, ;γw为水或泥浆的容重,kN/m3;γc为混凝土拌和物容重,kN/m3;h2为孔内混凝土面距孔底高度,m;Hm为应达到的最小埋管高度,m;Hc为导管底口至孔底的高度,m;Hw为孔内水面至初次灌注需要的混凝土面高度,m,Hw≈H-Hc,H为实际桩孔孔深,m;D为实际桩孔直径,m;d为导管内径,m。
5.隔水(栓)塞
隔水(栓)塞在混凝土开始灌注时起隔水作用,减少初灌混凝土被稀释的量,隔水塞置于漏斗与导管之间。隔水(栓)塞可采用硬栓(木制的或混凝土预制的)、软栓(麻袋内装麻刀、锯屑等)、球栓或带有方向装置的板栓(夹胶皮)等各种形式。隔水(栓)塞用8号铁丝悬挂于导管内水面以上约50~300mm处。
6.导管的安放
导管吊放入孔,应将橡胶圈或胶皮垫安放周正,严密,确保密封良好,导管在桩孔内的位置应保持居中,防止导管跑管,撞坏钢筋笼并损坏导管,导管底部距孔底高度不宜超过500mm。
7.灌注混凝土注意事项
1)配制0.2~0.3m3水泥砂浆,灌入隔水(栓)塞以上的导管内,以便剪断铁丝后隔水(栓)塞在导管内下行顺畅,不被卡住。
2)配制满足初灌量需要的首批混凝土,运送至漏斗和储料斗(槽)内储存。严禁储存量不足。
3)导管的埋深应不小于表3-12的要求,且最大埋深不宜超过导管下部的第一根导管长度。
表3-12 导管的埋深
4)灌注应连续不断地进行。每斗混凝土的灌注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提升拆卸导管所耗时间应严格限制,一般不超过15min。各岗位人员应密切配合,齐心协力,不得中途中断灌注作业。混凝土的灌注速度,一般可控制在10~12m/h。
5)混凝土运到灌注孔口时,应进行检查,如有泌水离析或塌落度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应在不提高水灰比的原则下重新拌和;重新拌和后仍不能达到要求,严禁灌入孔内。
6)后续的混凝土应徐徐地灌入,防止在导管内攒成高压气囊,将导管连接处胶垫挤出,而使导管漏水;或将空气压入混凝土内,增大混凝土含气量,影响混凝土强度。
7)灌注中应经常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并适时提升拆卸导管,保持导管的合理埋深。探测次数一般不宜少于所使用的导管节数,并应在每次提升导管前,探测一次管内外混凝土面高度。特别情况下(局部严重超径、缩径、漏失层位,灌注量特别大的桩孔等)应增加探测次数,同时观察返水情况,以正确分析和判定孔内情况。
每次探测数据和拆除的导管长度应填入“混凝土配制灌注记录表”并在现场绘制“管外混凝土高度—灌注量”“管内混凝土高度—灌注量”和灌注导管提升曲线。
8)拆除的导管应用清水冲洗干净,取下密封圈垫,置放妥当。灌注接近桩顶部位时,漏斗及导管的高度应按规范(JGJ94-2008)的规定执行。应控制最后一次混凝土灌入量,使灌注的桩顶标高比设计标高增加约0.5m。
9)深入到桩顶以下的护筒,可在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即予提起。在提起过程中,要防止提起过快过猛,造成填土杂物或淤泥侵入混凝土,影响桩身质量。
10)灌注结束后,各岗位人员必须按职责要求整理冲洗现场,清除设备、工具上的混凝土积物。
11)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观察孔内情况,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分析和正确判断发生故障的原因,制定处理故障措施。
❷ 钢管混凝土的压注工艺流程
堵塞钢管法兰间隙——清洗管内污物、润湿管壁——安设压注头和闸阀——压注管内混凝土——从排浆孔振捣混凝土——关闭压注口闸阀稳压——拆除闸阀完成压注。
❸ 钢花管是如何打入土层中
旋转进入的。一般钢花管由空气压缩机提供动力利用冲击器打入土中,有少量带有边翼的钢花管可使用转动机进行固定,以转动的方式旋转进入土层中,常见的一般由脚手架钢管经过简单加工制成,带有边翼的一般由大型钢构公司特质加工而成。
先根据桩基的具体长度来组装相同长度的混凝土注浆管,然后把组装好的混凝土注浆管绑定在钢筋笼里面。接着把混凝土注浆管顶部连接注浆机器,底部连接上注浆器。再开始注浆之前,先注入清水测试一下。注意观察,有没有出现渗水或者其它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钢花管的特点:
(1)合理利用土体的自稳能力,沧州新浩达钢管有限公司将土体作为支护结构不可分割的部分,结构合理;
(2)结构轻型,柔性大,有良好的抗震性和延性,破坏前有变形发展过程;
(3)密封性好,完全将土坡表面覆盖,沧州新浩达钢管有限公司没有裸露土方,阻止或限制了地下水从边坡表面渗出,防止了水土流失及雨水、地下水对边坡的冲刷侵蚀;
(4)土钉数量众多靠群体作用,即便个别土钉有质量问题或失效对整体影响不大沧州新浩达钢管有限公司。有研究表明:当某条土钉失效时,其周边土钉中,上排及同排的土钉分担了较大的荷载;
(5)施工所需场地小,移动灵活,支护结构基本不单独占用空间,能贴近已有建筑物开挖,这是桩、墙等支护难以做到的,故在施工场地狭小、建筑距离近、大型护坡施工设备没有足够工作面等情况下,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