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灌注桩混泥土凝固发现钢筋笼上浮怎么办
灌注桩混泥(凝)土凝固后才发现钢筋笼上浮是不可能的,浇注后就应发现上浮;
对于回房屋建筑基础的灌答注基桩,钢筋笼有一些上浮,是不符合验收规范的,但是,基本不会影响房屋的安全,而对于抗拔桩、抗滑桩、承受水平荷载的桩,其安全影响很大,不可忽视;
总之,应邀请设计人到现场确认或处理。
2. 灌注桩钢筋笼上浮怎么预防
灌注桩钢筋笼上浮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有如下几种:1、混凝土灌注速度太快;、导管埋设太深;3、混凝土坍落度太小等。
正在灌注混凝土时发现钢筋笼上浮,立即停止灌注,迅速拆卸导管,使导管尽量少埋深,如钢筋笼仍不能达到设计标高,将导管上下小幅度的串动直至钢筋笼达到预定的设计标高为止。 钢筋笼上浮后如未及时处理,最终导致桩内钢筋笼长度不能达到设计长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包括对竖向承载力有影响,对抗震、水平力影响等。
水下混凝土浇注钢筋笼上浮事故的原因是操作不当,如钢筋笼固定不牢、提升导管过 猛、导管埋深不当等,以及混凝土品质差,如坍落度、含砂率、粘聚性、初凝时间等不合要求。 采用对策是注意保证灌注导管位于钢筋笼中心,控制导管埋深、灌注速度及提升导管的速度,配 制品质好的混凝土,以及采用“倒剌”方法和专用吊钩等预防措施。
除以上原因外,有可能与浇注混凝土过慢、混凝土初凝过快以及混凝土浇注期间停顿时间太长等有关,这样会引起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增大,混凝土表面形成硬壳,混凝土在导管翻出后将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升,同时也带动钢筋笼上移。
钢筋笼上浮原因可能有:
1、灌注过程中,导管在活动过程中磕挂钢筋笼,尤其是小直径的桩 2、混凝土坍落度偏小
避免上浮的预防措施:
1、用一端弯曲的钢管套入主筋至第一道加箍圈,上部在地面被压住 2、下笼前将最上部钢筋笼虚筋向外掰开一定角度
上浮的影响:
1、如果上浮不多,不至于有多大不利影响 2、只不过原有加密箍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3. 怎么预防灌注桩钢筋笼上浮
施工过程中,钢筋笼因灌注时的冲击而发生位移,称之谓“浮笼”。浮笼与灌注有回关,其成因是答高速下落的混凝土到桩底后高速改变方向,对笼底部造成冲击;或是灌注过程中停顿后再灌注时,导管中的混凝土到一定的高差时才下落,重力的突然释放造成冲击。
对钢筋笼来说,底部构造细节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最下面的箍筋。为了防止浮笼,主筋在底部不要在一个平面上,将相邻的主筋相差100至150mm,最下面的箍筋分成4段,彼此错开50~80mm。
对混凝土来说,一定要注意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是和易性的指标,但坍落度不等于和易性,不可追求坍落度而丧失和易性,特别是骨料是碴石时。
对于灌注来说,初灌时,导管中要有隔离装置,防止导管中的混凝土柱突然降落。
灌注封底后在浇第二车时,要连续下料,下料不畅时要防止混凝土在漏斗中的堆积。
对于导管来说,起始灌注时导管的底端与桩底的距离不可过大和过小。
当提管后,就不会再发生浮笼。
4. 灌注桩钢筋笼上浮怎么解决
1、用14以上的钢筋加固,两边,对角加固,焊接在护筒边上,焊牢点。
2、控制回砼流动度答,太干的不太好灌注,造成砼与钢筋笼摩擦阻力大,容易浮笼,我们工地上这种情况最多。
3、工地上常备NOF/NOS减水剂,要聚羧酸(原材为树脂)高效的,不要奈系的,主要原因是奈系(原材为工业奈)的不环保,且有怪味,对身体影响大。
4、常见的14方的大车,一次加减水剂不得超过4KG,加完减水剂后,适量加少量清水,搅拌5分钟就可以了。
5. 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钢筋笼上浮该如何处理,如何去预防
一、产生原因分析:
(1)当混凝土灌注至钢筋笼下,若此时提升导管,导管底端距离钢筋笼仅有1m左右的距离时,由于浇注的混凝土自导管流出后冲击力较大,推动了钢筋笼上浮。
(2)由于混凝土灌注过钢筋笼且导管埋深较大时,其上层混凝土因浇注时间较长,已近初凝,表面形成硬壳,混凝土与钢筋笼有一定握裹力,如果此时导管底端未及时提到钢筋底部以上,混凝土在导管流出后将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升,同时也带动钢筋笼上移。
二、防治措施:
(1)吊放好钢筋笼后应及时把钢筋骨架上端在孔口处与护筒相接固定。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掌握混凝土浇注标高及导管埋深,当混凝土表面接近钢筋笼底时,应放慢混凝土灌注速度,并应使导管保持较大埋深,使导管底口与钢筋笼底端间保持较大距离,以便减小对钢筋笼的冲击。当混凝土埋过钢筋笼底端2~3m时,应及时将导管提至钢筋笼底端以上,但注重导管埋入混凝土表面应不小于2m,不大于6m。
(2)当发现钢筋笼开始上浮时,现场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混凝土标高,马上起拔拆除部分导管,导管拆除一部分后,可适当上下活动导管,每上提一次导管,钢筋笼在导管的抽吸作用下,会自然回落一点,坚持多上下活动几次导管,直到上浮的钢筋笼全部回落为止。
6. 桩基灌注,钢筋笼上浮怎么处理
一般桩基上浮的来原因是混凝土坍落度小自,泥浆过稠,砼浇筑过快,拔管不及时造成的。当钢筋笼上浮时,在有导管埋深的情况下,一般采用快拔慢插导管的方法进行调节,并及时拆管,当导管口超过笼子4米,基本不会再出现浮笼。请灌注中,一定要注意前两车坍落度,并及时拆管。
7. 混凝土灌注桩浇筑混凝土时,如何限制钢筋笼的移位、上浮等问题
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在钢筋笼的制作中,将对称的4根主筋的下部各加长3~4m,延长至孔底,并将加长钢筋末端弯起或加工成圈状,加强混凝土灌注初期对钢筋笼下部的握裹力。在设计要求允许范围内,适当减少钢筋笼下部的箍筋和加强筋的数量。钢筋笼就位后,在钢筋笼顶部用钢筋或钢管将上部主筋与钻台架连接顶牢,或将钢筋笼顶部固定在钢护筒上,防止钢筋笼上浮。
在清孔和混凝土灌注之前把泥浆的比重控制适当的范围内,在1.5~2.0 之间,要求作泥浆用的粘土塑性指数不小于15。且清孔应尽量彻底。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防止混凝土拌合物从漏斗顶溢出落入孔中,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结,加大泥浆比重。泥浆比重过大,孔中液体对钢筋笼浮力增大,而且在混凝土面上形成较厚的浮浆,使孔内混凝土顶面标高探测不准确,并在混凝土上升时浮浆会裹着钢筋笼上升。
混凝土配制时严格控制其流动性(坍落度)和初凝时间,选用初凝时间较长的水泥品种,适当加大混凝土的水灰比,水灰比采用0.5~0.6,含砂率采用40%一50%,而且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不大于40mm,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达到18~22cm 范围之间,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易性)。混凝土灌注前严格检查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坍落度等,如不符合要求进行第二次拌和,严禁不合格的混凝土灌入孔内。尽量缩短混凝土总的灌注时间,防止顶层混凝土进入钢筋笼时其流动性变小,在不利的施工条件下,推广用缓凝剂,以推迟混凝土的凝结过程,增加其和易性。
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合理计算确定首批混凝土数量和漏斗的高度,要求导管底口埋入首批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m,在灌注¢1.5m桩时保证有2.7m3 的蓄料斗;灌注¢1.2m
桩时保证有2.0m3 的蓄料斗,及采取下料后导管回插10cm 的方法来保证埋管深度,防止混凝土流出导管底口时流速过快导致钢筋笼上浮。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不断进行,
每斗混凝土灌注间隔时间尽量缩短,严格限制拆除导管所耗时间,一般不超过去时15s,灌注中途不得停工。
当钻孔内混凝土顶面上升到接近钢筋笼下端时,是比较容易产生钢筋笼上浮的阶段,为防止钢筋笼被混凝土顶托上升,除保证首层混凝土进入钢筋笼时有足够的流动性外,采取以下措施:1.当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底面时,应保证导管有较大的埋深,但一般不得大于6m,使导管底口与钢筋笼底端保持较大距离,最好有3m以上并放慢混凝土灌注速度,减小混凝土的冲击力,以降低混凝土从导管底口出来后向上翻升时钢筋笼所受到的顶托力。2.当孔内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3~4cm 时,提升导管,并保证导管在混凝土内的埋深在1.5m 以上,钢筋笼被该段非流动混凝土压持住(混凝土对钢筋笼骨架的握裹力)。在继续灌注混凝土时,随着混凝土面的上升,导管底口以下钢筋笼受到混凝土的握裹力也随之增大。一般情况下,有了这段安全埋置距离,钢筋笼便不会上浮。
8. 钻孔灌注桩施工时,怎么预防钢筋笼上浮
○1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
○2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就可以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9. 水下灌注混凝土桩钢筋笼上浮,怎么预防和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把钢筋笼固定在护筒或者其他固定物上面,必要时可以用挖机压着,其次在灌注混凝土是控制好速度,特别是第一斗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