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钢筋的横筋、纵筋是怎么区分的啊
纵筋一般指长度方向的主要受力钢筋,在混凝土构件内沿长方向布置专的钢筋,多为受力钢筋,属主要在构件中承受拉力。 :如柱子的竖向钢筋.梁的沿梁长度方向的钢筋.板的长方向钢筋.桩的竖向钢筋.墙一般用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来表示. 柱.梁一般不称横筋.都叫箍筋.横向钢筋是短方向钢筋.如板的短向 实际上:主要受力方向的钢筋应该称为纵筋.其垂直方向为横筋. 为了避免误解.建议柱子.梁.桩等可以称为纵筋.箍筋.墙称竖向筋和水平筋.板称短向筋和长向箍筋
② 双向板纵横向钢筋如何布置
双向板纵横向钢筋布置方法如下:
1、现浇板的下部钢筋短跨在下,长跨在上。上部钢筋短跨在上,长跨在下。街头位置上部钢筋在跨中1/3处,也可以搭接。下部钢筋下支座处1/3,下部钢筋也可以锚固入梁内并满足锚固长度,焊接接头位置要保证50%的截面比例。
如果100%的搭接比例搭接长度要成1.4。 板筋的起步筋位置取板受力钢筋间距的一半,从梁外侧筋外侧开始算起,一般做法就是取梁侧模外5公分。
2、从设计角度来讲,当楼板大于150mm厚时,一般是建议采用上下上层配筋的。因为楼板厚度大的情况下,通长从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上部跨中负弯矩的作用,虽然理论上没有跨中负弯矩,但是考虑现场的施工实际情况(支模、施工时人为因素等等),上部也有配置钢筋。
布置双向钢筋的时候,短跨是计算跨度,也就是主受力方向,也要取决于板的长宽比,当长宽比接近于1:1的时候,双向配筋是差不多的,因此主受力筋应当配置在外侧。
3、浇板的下部钢筋短跨在下,长跨在上。上部钢筋短跨在上,长跨在下。街头位置上部钢筋在跨中1/3处,也可以搭接。下部钢筋下支座处1/3,下部钢筋也可以锚固入梁内并满足锚固长度。
(2)梁钢筋纵横向怎么分的扩展阅读: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柱子的竖向钢筋就是纵向钢筋,水平钢筋(箍筋)就是横向钢筋;墙中与地面垂直的为纵向钢筋,与地面平行的为横向钢筋;而梁的底部和顶部沿梁跨度方向的钢筋是纵向钢筋,梁的箍筋和拉筋为横向钢筋;沿楼板短向的为横向钢筋,沿楼板长向的为纵向钢筋。
柱、墙、梁中的纵向钢筋可以抵抗拉力和压力,横向钢筋抵抗剪力。对于双向板,其纵向和横向钢筋均为主要受力筋;而单向板中的横向钢筋为受力筋,纵向钢筋为分布筋。
钢筋的检验首先要检查钢筋的标牌号及质量证明书;其次要做外观检查,从每批钢筋中抽取5% ,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创伤和叠层,钢筋表面的凸块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的允许和偏差,钢筋每一米弯曲度不应大于四米。
接下来力学性能试验,每批若小于60吨则从中抽取2根,每根截取两段,分别做拉伸和冷弯试验。在截取试件时应除去钢筋两端100-500MM,在截取试件大于60吨还需在取相应的钢筋。如果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做各项试验。
③ 纵筋是哪个方向的钢筋啊
一个月没有来知道了,今天以来回答你的问题,所谓纵筋就沿梁竖向的上下部钢筋,但是腰筋除外。
④ 请问什么是纵向钢筋什么是横向钢筋!
你问:平行于Y轴的梁的贯通筋等就是横向钢筋吗?
答:不是;平行回于Y轴的梁,梁的答纵轴方向也平行于Y轴,贯通筋平行于梁纵轴方向,所以也为纵筋
你就记住,梁的贯通筋永远都是平行于梁的纵轴方向,所以贯通筋永远是纵向钢筋
横向箍筋:即垂直于梁的纵轴方向(也就是平行于梁宽度方向)
梁箍筋应该也算横向钢筋,硬要区分横纵向,那应该叫横向箍筋
⑤ 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如何布置主次梁主要纵向横向如何如何布置,要详细,举例要说明要有为什么。
1、按03G101-1图集:主次梁相交处仅在上梁在此梁端部两边各增加3个附加箍筋,次梁上不加(T字形相交同样处理);次梁间相交不设附加钢筋;
2、除了框架梁和框架柱之外,剪力墙也属于三级抗震,现浇板不设抗震。
3、柱的插筋(绑扎)搭接长度与梁纵筋锚固长度Lae的关系:Lle=§Lae,§按搭接率分别取定,详03G101-1图集P34。
1、从梁的位置和直观来说,凡是与同框架柱相连,并作为其它梁的支点的梁为主梁;凡两端均与主梁连接的其它梁为次梁;
2、从受力角度来说,传力路径总是次梁传至主梁;承担竖向力又承担水平力的梁为主梁,只承担竖向力的梁为次梁;
3、从刚度来说,刚度相对较大的梁为主梁,刚度相对较小的梁为次梁。
4、主梁需考虑抗震,次梁不需考虑抗震。反映在梁的刚度、延性、强度上的要求不同。
(5)梁钢筋纵横向怎么分的扩展阅读:
梁和板等受弯构件中受拉力的钢筋,根据弯矩图的变化沿纵向配置在结构构件受拉的一侧。在柱和拱等结构中,钢筋也被用来增强结构的抗压能力。它有两种配置方式:一是顺压力方向配置纵向钢筋,与混凝土共同承受压力;
另一是垂直于压力方向配置横向的钢筋网和螺旋箍筋,以阻止混凝土在压力作用下的侧向膨胀,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的应力状态,从而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变形能力。由于按这种方式配置的钢筋并不直接承受压力,所以也称间接配筋。
在受弯构件中与纵向受力钢筋垂直的方向,还须配置分布筋和箍筋,以便更好地保持结构的整体性,承担因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应力,及承受横向剪力。
⑥ 梁纵向受拉钢筋是指什么位置的钢筋
是指在构件的长边方向,通过力学计算在受力部位设定满足承载力的钢筋,来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常见的受弯梁下部或上部就是受力钢筋,柱子中的受压钢筋等就是属于纵向受力钢筋。
常见的受弯梁下部或上部就是受力钢筋,一般在梁的跨中的下方及梁的支坐的上方的钢筋是受拉力;一般在梁的跨中的上方及梁的支坐的下方的钢筋是受压力。柱子中的受压钢筋等就是属于纵向受力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确定原则有三:
1) 根据构件在承受荷载作用及地震等其他因素作用下,在结构中产生的效应(强度、刚度、抗裂度)的计算结果;
2) 应≥该类构件最小配筋率;
3) 满足最小配筋要求来配置的钢筋,比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10.2.1条的规定:钢筋混凝土梁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10mm;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8mm必须满足。
梁截面的最小配筋率规定,为0.20%和45ft/fy取较大值。见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5.1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ρmin不应小于表8.5.1规定的数值。
是的。十分正确!
1、柱里必须有纵向钢筋架立起钢筋笼,这样的构造才符合混凝土构件受力的基本假设,所有的计算公式才适用,不符合基本假设构造措施时,按规范计算出的结果统统是无效的;
2、无抗震要求时,柱的纵向钢筋是承担弯矩产生的拉力的钢筋;(包括重力荷载及水平荷载对柱子产生的弯矩效应)
3、抗震要求时,它不但承担荷载弯矩产生的拉力,而且要承担地震水平作用的倾覆效应对钢筋产生的拉力;
4、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限制柱子轴压比,明显表示了不得考虑纵向钢筋承担轴压力。
所以设计人给柱中配置的纵向钢筋都是受拉钢筋。
以上是我们的设计思想,或叫抗震概念设计的思想及基本原则。至于那些纵向钢筋在混凝土实体里,某时某刻受到了些什么力,不是我们关心的事,自有专门的科研人员关心。我们只需读懂现行规范,解释清楚规范就足够了。
简支梁、连续梁的下部钢筋一般算作纵向受拉钢筋。剪力墙、框架柱之中梁的下部主筋是纵向受拉钢筋。板筋的下部钢筋是纵向受力钢筋。纵向受力钢筋一般指的是水平受力钢筋。
受拉区是针对构件而言的。。一般梁都是下部受拉。
如果非要问钢筋的受拉区。。。当然是弯曲的外侧受拉了。。- -!
工程专业名词:在混凝土构件的梁、板、墙、中,沿顺长方向布置的承受拉力的钢筋。
一,梁纵向受拉钢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6种:
1.梁上角贯通纵筋,旧时称架立筋;
2.梁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俗称扁担筋;
3.梁支座上部二排非贯通纵筋,俗称二排扁担筋;
4.以N打头引导的受力腰筋;(如以G打头引导则为构造腰筋;)
5.梁下部二排纵筋:以前叫二排主筋;
6.梁底部纵筋,以前叫主筋。
二,板纵向受拉钢筋总分为2种:
1.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俗称扣筋或盖子筋;
2.板底部纵向钢筋。
三,墙纵向受拉钢筋也分为2种:
1.墙竖向垂直分布钢筋;
2.墙横向水平分布钢筋。
严格来讲,根据受力情况和结构体系,利用结构力学进行受力分析、计算,绘制出弯矩包络图,然后一目了然地看出。不论梁或柱,受力杆件哪些部位为受拉区或受压区,位于受拉区的纵向受力钢筋为受拉钢筋,位于受压区的纵向受力钢筋为受压钢筋。
一般情下,对于简支梁来说,梁跨下部钢筋受拉,但具体部位,与上部荷载的位置、形式有关;简支梁梁跨上部钢筋受压,具体部位与上部荷载位置、形式有关。
对于框架梁来说,梁跨中下部和梁端支座处上部钢筋受拉,但具体部位,与上部荷载的位置、形式有关;简支梁梁跨中上部和梁端支座处下部钢筋受压,具体部位与上部荷载位置、形式有关。
框架柱的弯矩受上部、侧向荷载情况不同,比较复杂,不好凭空判断得出,还是看弯矩包络图最准确。
在混凝土构件的梁、板、墙、中,沿顺长方向布置的承受拉力的钢筋。 一,梁纵向受拉钢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6种: 1.梁上角贯通纵筋,旧时称架立筋; 2.梁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俗称扁担筋; 3.梁支座上部二排非贯通纵筋,俗称二排扁担筋; 4.以N打头引导的受力腰筋;(如以G打头引导则为构造腰筋;) 5.梁下部二排纵筋:以前叫二排主筋; 6.梁底部纵筋,以前叫主筋。 二,板纵向受拉钢筋总分为2种: 1.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俗称扣筋或盖子筋; 2.板底部纵向钢筋。 三,墙纵向受拉钢筋也分为2种: 1.墙竖向垂直分布钢筋; 2.墙横向水平分布钢筋。
梁纵向受拉钢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6种:
1.梁上角贯通纵筋,旧时称架立筋;
2.梁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俗称扁担筋;
3.梁支座上部二排非贯通纵筋,俗称二排扁担筋;
4.以N打头引导的受力腰筋;(如以G打头引导则为构造腰筋;)
5.梁下部二排纵筋:以前叫二排主筋;
6.梁底部纵筋,以前叫主筋。
不是,纵向受拉钢筋指剪力墙竖向钢筋。剪力墙、暗柱的竖向钢筋一部分受拉,一部分受压。
⑦ 什么方向是受力钢筋,什么方向是分布钢筋怎么区分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按结构计算,承受拉力或压力的钢筋,是所配置钢筋中的主要部分,如纵筋,又叫纵向钢筋。纵筋是混凝土构件中最主要受力的钢筋,在混凝土构件内沿长方向布置的钢筋,多为受力钢筋,主要在构件中承受拉力或压力。
如柱子的竖向钢筋。梁的沿梁长度方向的钢筋、板的短方向钢筋、桩的竖向钢筋。墙一般用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来表示。
分布钢筋就是与受力钢筋垂直均匀布置的构造钢筋,分布钢筋位于受力钢筋内侧及受力钢筋的所有转折处,并与受力钢筋用细铁丝绑扎或焊接在一起,形成钢筋骨架。
区分:
独立基础在地基反力作用下,一般可视作围绕柱中心四面的向上受弯、受剪的悬臂构件,两个方向的钢筋都是受力筋,无分布筋。
这与钢筋混凝土条形板式基础不同,条形板式基础的两翼是悬臂构件,所以平行于两翼方向的横向筋是受力筋,与其垂直的纵向筋是分布筋。
(7)梁钢筋纵横向怎么分的扩展阅读:
钢筋调直可采用机械调直和冷拉调直。当采用冷拉调直时,必须控制钢筋的伸长率。对于HPB235级钢筋的冷拉伸长率不宜大于4%;对于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E级钢筋的冷拉伸长率不宜大于1%。
受力钢筋确定原则有三:
1) 根据构件在承受荷载作用及地震等其他因素作用下,在结构中产生的效应(强度、刚度、抗裂度)的计算结果;
2) 应≥该类构件最小配筋率;
3) 满足最小配筋要求来配置的钢筋,比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9.2.1条的规定:钢筋混凝土梁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10mm;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8mm必须满足。
分布钢筋作用:
(1)对四边支撑的单向板,可承担在计算中未计及但实际存在的长跨方向的弯矩;
(2)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内力;
(3)承受并分散板上部荷载产生的内力;
(4)与受力钢筋组成钢筋网,便于在施工中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
⑧ 梁的纵向钢筋分几种
梁钢筋分上部钢筋和中部钢筋和下部钢筋;上部分:通长钢筋、架立钢筋、支座负筋回(净跨长三分之一长)、答支座二排负筋(净跨四分之一长),梁中部侧面是抗钮钢筋或构造钢筋(腰筋),下部有通长筋,支座负筋、支座二排负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