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钢筋绑扎 > 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长度怎么计算公式

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长度怎么计算公式

发布时间:2023-06-12 15:12:27

⑴ 梁钢筋怎么算

你是算重力
还是算设计配筋?
重量:
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LaE时,必须弯锚,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左、右支座负筋: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内1/5,如果一共两排,第一排为通长筋,则第二排按LN/3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上排长度=2*净跨长/3+支座宽
下排长度=2*净跨长/4+支座宽
注:净跨长为左右较长的跨
架立筋长度=净跨-左负筋伸入长度-右负筋伸入长度+
150*2
注: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
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下部钢筋
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
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到四级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斜段角度:高度
主梁高>800mm
a为60度
主梁高<=800mm
a为45度
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⑵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计算钢筋长度:
钢筋的按照形状来分有:直钢筋、弯起钢筋和箍筋三种。回
A、直钢筋:
钢筋长答度=构件长度+弯钩长度增加值-两端的保护层厚度
B、弯起钢筋:
钢筋长度=构件长度+弯钩长度增加值+弯起长度增加值-两端的保护层厚度
C、箍筋:
箍筋长度=单根箍筋长度×箍筋数量
单根箍筋长度=箍筋内周长+长度调整值
=构件截面的周长-4×保护层厚度+长度调整值
箍筋数量=箍筋布置范围长度÷箍筋间距+1

⑶ 钢筋计算公式

一、柱钢筋
1.柱纵筋单根长度=柱基础内插筋+柱净高+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搭接长度(Lle):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
a.柱基础内插筋长度=基础高-基础保护层+弯折长度
搭接长度(Lle):如果考试时候题中说明为不考虑,不用计算
弯折长度: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max(6d,150)
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15d
b.柱净高长度:基础顶面——顶层梁地面之间的垂直高度
c.顶层锚固长度:
①中柱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
②边、角柱锚固长度:
⑴内侧钢筋锚固长度同中柱
⑵外侧钢筋锚固长度:1.5LaE(考试用)
2.柱箍筋:
单根长度=(b-2c+h-2c)*2+2* max(10d,75)
b.柱宽;h.柱高;c.柱保护层
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加密区长度:
①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hn/3(hn本层柱净高)
②非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max(hc,hn/6,500)(考试用)
③柱梁节点加密区长度为:梁高+max(hc,hn/6,500)(考试用)
④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钢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二、梁钢筋
1.梁上部纵筋长度=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
左(右)锚固长度:
当hc-保护层<LaE时,弯锚,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
当hc-保护层≥LaE时,直锚,锚固长度= max(LaE,0.5hc+5d)
保护层:是柱保护层
2.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左(右)锚固长度:同梁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在中支座中的锚固能直锚的时候直锚)
3.上部端支座负筋:
第一排=1/3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
第二排=1/4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
左(右)锚固长度:同梁上部钢筋
4.上部中间支座负筋:
第一排=1/3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
第二排=1/4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
5.架立筋单长=净跨长-净跨长/3*2+150*2
6.箍筋
单长(2肢箍)=(长-2保+宽-2保)*2+2* max(10d,75)
根数
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2
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2*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加密区长度:一级抗震:max(2Hb,500)
二级——四级抗震:max(1.5Hb,500)
7.侧面纵向钢筋(腰筋)
构造筋长度(G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N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锚固长度
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钢筋
8.拉筋: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计算工程量时用¢6.5来计算)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
拉筋单长=梁宽-2*保+2* max(10d,75)
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区间距*2)+1]*(腰筋根数/2)
9.附加吊筋:
吊筋单根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sin45°(sin60°)+2*20d
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45度;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60度.
备注:主次梁相交处,注意附件的箍筋
10.屋面框架梁
屋面梁上部通长筋=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
左(右)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梁高-保护层(保:为柱的保护层)
三、板钢筋
1.板底受力筋单根长度=净跨长+左伸长度+右伸长度+弯钩长度*2
板面受力筋单根长度=净跨长+锚固长度*2
板底受力筋根数=板面受力筋根数=分布范围/板筋间距+1
伸出长度:端支座为梁、圈梁、剪力墙时,伸出长度= max(1/2支座宽,5d)
端支座为砌体墙时,伸出长度=max(1/2墙厚,120,板厚)
180°弯钩长度=6.25d(当钢筋为一级钢时,末端需加180°弯钩)
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la时,直锚,直锚长度=la
支座宽-保护层<la时,弯锚,弯锚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
分布范围=净跨长-1/2板筋间距*2
2.端支座板负筋长度=锚入长度+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
中间支座板负筋长度=左标注长度+右标注长度+弯折长度*2(注意标注的长度是否含支座宽)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板负筋间距+1
锚入长度:支座宽-保护层≥la时,直锚,直锚长度=la
支座宽-保护层<la时,弯锚,弯锚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
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保护层为板的保护层)
布筋范围:净跨长-1/2板筋间距*2
3.分布筋单根长度=净跨(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
搭接长度:分布筋与负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
端支座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
中间支座分布筋根数=(左侧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右侧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四、独立基础钢筋
1.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时
X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X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
X方向底板钢筋根数=(Y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
S为X方向独立基础钢筋的分布间距
Y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Y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
Y方向底板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
S为X方向独立基础钢筋的分布间距
2.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时
X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
①外侧钢筋单根长度=X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
外侧钢筋根数:2根
②其余钢筋单根长度= X方向的基础边长-保护层**.1* X方向的基础边长
其余钢筋根数=(Y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
Y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
①外侧钢筋单根长度=Y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
外侧钢筋根数:2根
②其余钢筋单根长度= Y方向的基础边长-保护层**.1* Y方向的基础边长
其余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

⑷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和公式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
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直钢筋净肢宏长=L-2C;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
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
(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稿旅固值;
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键饥凳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
(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d)×2+(梁高-2×保护层+2d)×2+14d或24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4)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⑸ 钢筋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钢筋的比重计算公式就是:X*X*0.00617(X为钢筋直径)。

按照数学方法计算体积,再乘以密度。“半径的平方”用“直径的平方除以4”表示,除直径外,都用数字直接计算,得到1米的重量是【0.00617千克/(毫米的平方)】乘以直径的平方,就可以了。

⑹ 梁两侧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长度如何计算,依据是什么请教高手.

梁两侧纵向构造钢筋用G表示,其搭接和锚固长度可取15d,
梁两侧纵向抗扭钢筋用N表示,其搭接锚固长度为Ll或lle,锚固长度为la或lae。
具体做法可参见03G101-1

⑺ 梁的钢筋工程量怎么算啊

框架梁钢筋计算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 Lae时,必须弯锚,算法为:hc-保护层+15d;取0.4LaE+15d。

下部通长钢筋计算: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同上框架梁下部纵筋可在柱支座外内力较小处搭接,即距边缘Ln/3范围内连接。抗震框架梁须避开箍筋加密区。

箍筋和拉筋的计算: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2d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弧形梁箍筋加密区范围按弧形梁中心线,箍筋间距按弧形梁凸面度量。

(7)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长度怎么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由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梁柱交接处的框架节点应为钢结构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刚接即梁的两端与框架柱(KZ)固定相连。框架梁的作用除了直接承受楼屋盖的荷载并将其传递给框架柱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根,就是它和框架柱刚接形成梁柱抗侧力体系,共同抵抗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水平方向的力。

据建筑材料的不同,框架结构可分为:混凝土结构框架、钢框架、钢-混凝土框架。即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建筑钢材或者钢-混凝土制作框架梁或框架柱。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10第7.1.3条规定,两端与剪力墙刚接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照框架梁设计。

⑻ 梁箍筋怎么算

梁箍筋公式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8d+23.8d

b×h=构件横截面宽×高;

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d——箍筋直径。

外包宽度= b-2c+2d

外包长度=h-2c+2d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

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有弯钩(半圆形、直角形或斜弯钩)。弯钩的弯曲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2.5倍。对一般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圆形箍筋的接头必须釆用焊接,焊接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矩形箍筋端部应有135°弯钩,弯钩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20cm。

(8)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长度怎么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

=250-2×25+2×6=212(mm)

外包长度=h-2c+2d

=500-2×25+2×6=462(mm)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

=2*(212+462)+110=1458(mm)

≈1460(mm)(抗震箍)

⑼ 钢筋计算公式是什么

1、端支座负筋长度:

第一排钢筋长度 = 本跨净跨长/ 3 + 锚固(相邻两跨都有负筋时取长跨净跨长/ 3 +锚固)。

第二排钢筋长度 = 本跨净跨长 / 4 + 锚固(相邻两跨都有负筋时取长跨净拆颤蠢跨长/ 4+锚固)。

注:锚固长度同梁上部贯通筋锚固; 当梁的支座负筋有三排时,第三排钢筋的长度计算同第二排。

2、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第一排钢筋长度 = 2 * Ln/3 + 支座宽度。

第二排钢筋长度 = 2 * Ln/4 + 支座宽度。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9)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长度怎么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梁支座上旅陪部纵向受力钢筋,有贯通与非贯通之分。一般结构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通常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

支座负筋指位于梁支座上部承受负弯矩作用力的纵向受力钢筋,俗称扁担筋、压梁铁。有些地方称之为盖筋。支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担筋。端支座负筋和中间支座负筋就是梁两端的和中间的钢筋。洞液

阅读全文

与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长度怎么计算公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长三角钢铁集团怎么样 浏览:898
徐州月饼模具在哪里买 浏览:656
钢管r19是什么意思 浏览:738
钢材模具密度是多少 浏览:327
没有焊接笔如何自己制作焊接笔 浏览:399
不锈钢和铜哪个更吸热 浏览:273
200w蕊片如何焊接 浏览:351
钢筋挤压连接技术有什么和什么区别 浏览:890
为什么说中国人民解放军是钢铁长城 浏览:241
75钢管理论重量是多少 浏览:362
两用电焊机烧不锈钢是什么气 浏览:931
直销市政护栏需要多少钱 浏览:406
氧焊混合阀管断了 浏览:169
钢板什么切割切面最平 浏览:326
钢材复合板是指什么 浏览:818
网红面包模具哪里买 浏览:935
钢材索氏体怎么做 浏览:508
工艺管道焊接管台如何计算工作量 浏览:681
藤椅钢管弯了怎么恢复 浏览:829
ysl方管206号色 浏览: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