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楼板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各表示甚么意思
表示为该楼板是双层钢筋,上部钢筋为上面的钢筋,下部钢筋为下面的钢筋。
『贰』 板钢筋表示方法
帮忙说出
图中一至四
钢筋分别表示什么?是不是直钩的表示为版面钢筋?弯钩表示为板底钢筋?答:理解准确。一、四是该板块双层双向板,上部(T)一层板面筋;二、三是该板块双层双向板,下部(B)一层板底筋。这样90°直弯钩的表示为板面钢筋;45°短斜撇表示为板底钢筋。
图中的二、三
钢筋标示怎么理解??是不是都是板面钢筋??在哪里
分隔??
答:图中的二、三
钢筋表示都是板面钢筋。2100之间上部板面筋搁到钢筋梁边;3550之间上部钢筋一端从梁内侧算起伸出900,作另一板块的上部负弯筋。因右向板块中(3550与2100有一根梁,已分成了三块板块,配筋也各异)。
『叁』 什么是板的上部钢筋,板的下部钢筋
一般在筏板基础或板标注中双层双向布置钢筋,双层即上部筋与下部筋。
上部筋、下部筋
板的上部配置负筋,主要承担支座处板的拉力,所以,负筋也叫面筋。同时,板的下部配置底部受力筋,也叫底筋。
『肆』 钢筋绑扎钢筋附号朝示什么,比如BX表示底板还还是上层筋
B表示底部钢筋,如:板的下部筋、梁的下部筋、筏板的下部筋等。
丅表示顶部钢筋,如:板的上部筋、梁的上部筋、筏板的上部筋等。
X表示图纸上从左到右的方向,一般是长方向。
y表示图纸上从上到下的方向,一般是短方向。
BX表示底部X向钢筋,By表示底部y向钢筋。
TX表示顶部X向钢筋,Ty表示顶部y向钢筋。
下面是16G一101第39页的截图,供您参考。
『伍』 结构图板的钢筋如何看是上部还是下部
可以参照图集标注说明,一般情况下,T表示上部钢筋,B表示下部钢筋,X表示左右方向钢筋,Y表示上下方向钢筋。
结构图是指以模块的调用关系为线索,用自上而下的连线表示调用关系并注明参数传递的方向和内容,从宏观上反映软件层次结构的图形,结构图分建筑图和组织结构图。
建筑结构图
一、结 构
1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结构专业设计文件应包含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内部归档)。
2 图纸目录 应按图纸序号排列,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重复利用图和标准图。
3 结构设计总说明 每一单项工程应编写一份结构设计总说明,对多于项工程宜编写统一的结构施工图 设计总说明。如为简单的小型单项工程,则设计总说明中的内容可分别写在基础平面图和各层结构平面图上。 结构设计总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本工程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
2 设计0.000 标高所对应的绝对标高值;
3 图纸中标高、尺寸的单位;
4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要求和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5 建筑场地类别、地基的液化等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及设计地震分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
6 人防工程的抗力等级;
7 扼要说明有关地基概况,对不良地基的处理措施及技术要求、抗液化措施及要求、地基土的冰冻深度,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
8 采用的设计菏载,包含风荷载、雪荷载、楼屋面允许使用荷载、特殊部位的最大使用荷载标准值;
9 所选用结构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及相应的产品标准,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应说明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长方法,预应力构件的锚具种类、预留孔道做法、施工要求及锚具防腐措施等,并对某些构件或部位的材料提出特殊要求;
10 对水池、地下室等有抗渗要求的建(构)筑物的混凝土,说明抗渗等级,需作试漏的提出具体要求,在施工期间存有上浮可能时,应提出抗浮措施;
11 所采用的通用做法和标准构件图集;如有特殊构件需作结构性能检验时,应指出检验的方法与要求;
12 施工中应遵循的施工规范和注意事项。
二、基础平面图
1 绘出定位轴线、基础构件(包括承台,基础梁等)的位置、尺寸、 底标高 、构件编号,基础底标高不同时,应绘出放坡示意。
2 标明结构承重墙与墙垛、柱的位置与尺寸、编号,当为混凝土结构时,此项可另绘平面图,并注明断面变化关系尺寸。
3 标明地沟,地坑和已定设备基础的平面位置、尺寸、标高,无地下室时±0.000标高以下的预留孔与埋件的位置、尺寸、标高。
4 提出沉降观测要求及测点布置(宜附测点构造详图)。
5 说明中应包括基础持力层及基础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地基的承载能力特征值,基底及基槽回填土的处理措施与要求,以及对施工的有关要求等。
6 桩基应绘出桩位平面位置及定位尺寸,说明桩的类型和桩顶标高、入土深度、桩端持力层及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成桩的施工要求、试桩要求和桩基的检测要求(若先做试桩时,应单独先绘制试桩定位平面图),注明单桩的允许极限承载力值。
7 当采用人工复合地基时,应绘出复合地基的处理范围和深度,置换桩的平面布置及其材料和性能要求、构造祥图;注明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等有关参数和检测要求。
当复合地基另由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设计时,主体设计方应明确提出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值的控制要求。
三、 基础详图
1 无筋扩展基础应绘出剖面、基础圈梁、防潮层位置,并标注总尺寸、分尺寸、标高及定位尺寸。
2 扩展基础应绘出平、剖面及配筋、基础垫层,标注总尺寸、分尺寸、标高及定位尺寸等。
3 桩基应绘出承台梁剖面或承台板平面、 剖面、垫层、配筋,标注总尺寸、分尺寸、标高及定位尺寸,桩构造详图(可另图绘制)及桩与承台的连接构造详图。
4 筏基、箱基可参照现浇楼面梁、板详图的方法表示,但应绘出承重墙、柱的位置。当要求设后浇带时应表示其平面位置并绘制构造详图。对箱基和地下室基础,应绘出钢筋混凝土墙的平面、剖面及其配筋,当预留孔洞、预埋件较多或复杂时,可另绘墙的模板图。
5 基础梁可参照现浇楼面梁详图方法表示。
6 附加说明基础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抗渗等级、垫层材料、杯口填充材料。钢筋保护层厚度及其他对施工的要求。 注:对形状简单、规则的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基础粱和承台板,也可用列表方法表示。
四、 结构平面图
1 一般建筑的结构平面图,均应有各层结构平面图及屋面结构平面图。具体内容为:
1)绘出定位轴线及梁、柱、承重墙,抗震构造柱等定位尺寸,并注明其编号和楼层标高;
2)注明预制板的跨度方向、板号、数量及板底标高,标出预留洞大小及位置;预制梁、洞口过梁的位置和型号、梁底标高;
3)现浇板应注明板厚、板面标高、配筋(亦可另绘放大比例的配筋图,必要时应将现浇楼面模板图和配筋图分别绘制),标高或板厚变化处绘局部剖面,有预留孔、埋件、已定设备基础时应示出规格与位置,洞边加强措施,当预留孔、埋件、设备基础复杂时亦可放大另绘;
4)有圈梁时应注明位置、编号、标高,可用小比例绘制单线平面示意图。
5)楼梯间可绘斜线注明编号与所在详图号;
6)电梯间应绘制机房结构平面布置(楼面与顶面)图,注明梁板编号、板的厚度与配筋、预留洞大小与位置、板面标高及吊钩平面位置与详图;
7)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内容与楼层平面类同,当结构找坡时应标注屋面板的坡度、坡向、坡向起终点处的板面标高,当屋面上有留洞或其他设施时应绘出其位置、尺寸与详图,女儿墙或女儿墙构造柱的位置、编号及详图;
8)当选用标准图中节点或另绘节点构造详图时,应在平面图中注明详图索引号。
2 单层空旷房屋应绘制构件布置图及屋面结构布置图,应有以下内容:
1)构件布置应表示定位轴线,墙、柱、大桥、过梁、门樘、雨篷、柱间支、连系梁等的布置、编号、构件标高及详图索引号,并加注有关说明等;
2)屋面结构布置图应表示定位轴线(可不绘墙,柱)、屋面结构构件的位置及编号、支撑系统布置及编号、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节点详图索引号,有关的说明等。
五、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
1 现浇构件(现浇梁、板、柱及墙等详图)应绘出:
1)纵剖面、长度、定位尺寸、标高及配筋,梁和板的支座;现浇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应绘出预应力筋定位图并提出锚固要求;
2)横剖面、定位尺寸、断面尺寸、配筋;
3)需要时可增绘墙体立面;
4)若钢筋较复杂不易表示清楚时,宜将钢筋分离绘出;
5)对构件受力有影响的预留洞、预埋件,应注明其位置、尺寸、标高、洞边配筋及预埋件编号等;
6)曲梁或平面折线梁宜增绘平面图,必要时可绘展开详图;
7)一般的现浇结构的梁、柱、墙可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法”绘制,标注文字较密时,纵、横向梁宜分二幅平面绘制;
8)除总说明已叙述外需特别说明的附加内容。
『陆』 钢筋的配筋图,符号的表示方法
一般采用引出线的方法,具体有以下2种标注方法:
1、标注钢筋的根数、直径和等级 :3Ф20。
3:表示钢筋的根数
Ф:表示直径的符号
20:表示钢筋直径
2、标注钢筋的等级、直径和相邻钢筋中心距:Ф8 @ 200。
Ф:表示钢筋直径的符号
8:表示钢筋直径
@:相等中心距符号200:相邻钢筋的中心距(≤200mm)
(6)板上部钢筋怎么表示扩展阅读:
配筋是指为增强混凝土承载力而在混凝土中设置钢筋并进行设计、加工、配置的作业过程。
(1)自然环境下配筋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呈现早期发展较快,后期发展缓慢的特点,这与混凝土收缩徐变发展规律相一致;
(2)配筋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均小于素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当配筋率较低时,其对收缩徐变的影响较小,在工程应用中,可以按素混凝土来对待;当配筋率较高时,其对收缩徐变的减小作用需进行具体的试验研究;
(3)通过对配筋混凝土的有限元分析以及和试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出,配筋混凝土的收缩应变分析中应考虑徐变的作用,忽略徐变的作用将对收缩应变产生较大的误差;配筋率的大小对徐变的影响也不同,配筋率越高,徐变越小,相同配筋条件下,不同加载龄期下混凝土徐变相近。
梁配筋
(1)当连续梁跨高比≤9时,由于梁承受弯矩较小,配筋基本受最小配筋率控制,裂缝宽度和烧度都较小;
(2)当跨高比≥10时,随着钢筋强度的提高,纵筋计算配筋率明显减小;
(3)当跨高比较大荷载较大时,配筋可能受裂缝宽度和挠度的限制,与釆用HRB400钢筋相比,不能体现HRB500钢筋的强度优势,宜选用钢筋;
(4)跨高比在10~14之间时,与采用HRB400钢筋相比,采用HRB500钢筋节约钢筋较为明显,宜采用HRB500钢筋。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
光圆钢筋实际上就是普通低碳钢的小圆钢和盘圆。变形钢筋是表面带肋的钢筋,通常带有2道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横肋的外形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种。用公称直径的毫米数表示。变形钢筋的公称直径相当于横截面相等的光圆钢筋的公称直径。
钢筋的公称直径为8-50毫米,推荐采用的直径为8、12、16、20、25、32、40毫米。钢种: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
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变形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钢筋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余热处理钢筋:热轧后立即穿水,进行表面控制冷却,然后利用芯部余热自身完成回火处理所得的成品钢筋。
带肋钢筋:表面通常带有两条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的钢筋。
月牙肋钢筋:横肋的纵截面呈月牙形,且与纵肋不相交的钢筋。
纵肋:平行于钢筋轴线的均匀连续肋。
横肋:与纵肋不平行的其他肋。
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与钢筋的公称横截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
带肋钢筋的相对肋面积:横肋在与钢筋轴线垂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与钢筋公称周长和横肋间距的乘积之比。
『柒』 图纸上,楼板的上下钢筋如何区分
一、方向不同:
上部钢筋弯钩朝向是向右和向下,下部钢筋的朝向是专向左和向上。
二、布置方法不属同:
1、下排钢筋:短跨的钢筋布置在下部,长跨的布置在上部。
2、上排钢筋:短跨在上面,长跨的在下面。
(7)板上部钢筋怎么表示扩展阅读
楼板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光圆钢筋实际上就是普通低碳钢的小圆钢和盘圆。变形钢筋是表面带肋的钢筋,通常带有2道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横肋的外形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种。
『捌』 请问一下,这种板的钢筋表示方法怎么理解
LB4h=150表示来4号楼面板,厚度自150mm。
B∶X&YΦ8@150表示下部纵筋(HRB400),钢筋直径为8mm,两向(X向Y向)纵筋配置相同,间距各为150mm;(夲人水平有限,钢筋符号打勿出,以“Φ”代之,下同。见谅。)
T∶X&YΦ8@200表示上部贯通纵筋(HRB400),钢筋直径为8mm,两向(X向Y向)纵筋配置相同,间距各为200mm。
『玖』 顶板钢筋的表示方法
左跨板底钢筋为:H向直径10钢筋间距150mm,V向直径12钢筋间距为150mm;左跨板面钢筋为:H向直回径答16钢筋间距180mm,V向直径16钢筋间距为140mm; 右跨板底钢筋为:H向直径10钢筋间距150mm,V向直径12钢筋间距为150mm;左跨板面钢筋为:H向直径16钢。
『拾』 板的钢筋如何看是上部筋还是下部筋
底筋是板下边的主筋,如果是一级钢筋会有向上的180的半圆弯钩,如果是二级或版者是三级的主筋端权部会有45度的小弯折,代表主筋的起、止位置。面筋是板上边的通长主筋,端部一般有90度的弯折,在计算时是从支座边缘伸入支座内一锚固长度。
在配筋图中B开头表示底部钢筋;T开头表示上部钢筋。
有时设计就画了线表示钢筋大小没在图上没注明哪个方向的钢筋应放在底部,这种情况很常见。在设计说明里有特别说明。
结构图板的钢筋,表示方法是下部受力筋弯钩表示是向上向左,180度(一级钢)或45度(二级及以上),上部受力筋弯钩表示是向下向右,180度(一级钢)或45度(二级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