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钢筋绑扎 > 屋面框架梁角部加强钢筋如何设置

屋面框架梁角部加强钢筋如何设置

发布时间:2023-06-15 19:22:46

『壹』 框架梁的箍筋如何配置《规范》有何要求

5 抗震设计时,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符合表6.3.2-2的要求;当梁端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
6.3.4 抗震设计时,框架梁的箍筋尚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 框架梁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要求:

2 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支座边缘50mm处;

3 在箍筋加密区范围内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于300mm;

4 箍筋应有135°弯钩,弯钩端头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倍的箍筋直径和75mm的较大值;

5 在纵向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钢筋受拉时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钢筋受压时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6 框架梁非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不宜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

6.3.5 非抗震设计时,框架梁箍筋配筋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

2 截面高度大于800mm的梁,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其余截面高度的梁不应小于6mm。在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最大直径的0.25倍。

3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表6.3.5的规定;在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尚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在纵向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尚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4 当梁的剪力设计值大于0.7ftbh0时,其箍筋面积配筋率应符合下式要求:

5 当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其箍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纵向受压钢筋最大直径的0.25倍;
2)箍筋应做成封闭式;
3)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5d且不应大于400mm;当一层内的受压钢筋多于5根且直径大于18mm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小直径);
4)当梁截面宽度大于400mm且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梁截面宽度不大于400mm但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贰』 屋面框架梁伸入剪力墙部分的钢筋怎么配筋

构造一说是柱外侧配筋率>1.2%时,柱外侧钢筋要伸到梁内。构造二正相反。
剪跨比短柱不好的理由及设计中应该采取的措施
(1)框架的柱端一般同时存在着弯矩M和剪力V,根据柱的剪跨比λ=M/`Vh_o`来确定柱为长柱、短柱和极短柱`h_o`为与弯矩M平行方向柱截面有效高度。λ>2(当柱反弯点在柱高度`H_o`中部时即`H_o`/`h_O`>4)称为长柱;1.5<λ≤2称为短柱;λ≤1.5称为极短柱。
试验表明:长柱一般发生弯曲破坏;短柱多数发生剪切破坏;极短柱发生剪切斜拉破
坏,过种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柱,柱端的剪力一般较大,从而剪跨比λ较小.易形成短柱或极短柱,产生斜裂缝导致剪切破坏。柱的剪切受拉和剪切斜拉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在设计中应特别注意避免发生进类破坏。
(2)高层建筑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外框架内核心筒结构等结构中.由于
设置设备层.层高矮而柱截面大等原因,某些工程中短柱难以避免。如果同一楼层均为短
柱,各柱之间抗侧刚度不很悬殊,这种情况下按有关规定进行内力分析和截面设计构造,结构安全是可以保证的。应避免同一楼层出现少数短柱,因为这少数短柱的抗侧刚度远大
于一般柱的抗侧刚度.在水平地震作用或风荷载作用下吸收较大水平剪力,尤其在框架(纯框架}结构中的少数短柱,一旦地震超设防烈度的情况下,可能使少数短柱遭受严重破坏,同楼层柱各个击破,这对结构安全将是极大危险。
因此,当剪力墙或核心筒作为主要抗侧力结构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外框架内核心筒
结构中出现短柱,与纯框架结构中出现短柱应有所不同,重视的程度应有所区分。纯框架
结构的楼梯问甲台处当设置柱闫梁时常使支承该梁的柱形成短柱,为避免出现短柱可在平
台靠踏步处设粱.而梁两端设置从楼层框架梁上支承的小柱,平台板外端不再设梁而楼梯跑板外伸悬挑板。
(3)有抗震设计的框架短柱应按下列要求:
1)必须验算柱的剪压比,其受剪截面应符合:
V≤`(1)/(r_RE)`(0.15`β_cf_cbh_o`) (5-23)
式中 V 柱计算截面的剪力设计值;
`f_c`一一混凝土轴心受压强度设计值;
b——矩形截面的宽度;
`h_o`——柱截面计算力向有效高度;
`β_c`——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不大于c50时取l.O;c80时取O.8;在c50和c80之间时可按线性内插取用;
`γ_RE`------承载力抗震高速系数,取0.85.

2)柱的轴压比,当剪跨比λ不大于2但不小1.5时,应比《高规》表6.4.2数值减小O.05;剪跨比λ小于1.5时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可采用型钢混凝土柱或芯柱。
3) 抗震等级为一级和特一级时,其单侧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
4) 加密区范围箍筋的何种配箍率应按《高规》第6.4.7条1款规定;且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其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2%,设防烈度为9度时不应小于1.5%.
5) 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箍盘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肢距不大于200mm.间距不应大于100mm.一级时尚不应大于6倍的纵向钢筋直径.
6) 短柱尚应满足《高规》中有关框架柱,框支柱的各项规定.

『叁』 楼板角部加强筋怎样放置请附图,谢谢

有图集可以参考,倒八字型放置,钢筋间距不小于三公分

『肆』 建筑屋面钢筋做法

钢筋的连接方式分为绑扎、机械连接(套筒式挤压机械连接、滚压直螺纹钢筋机械连接、锥螺纹机械连接)、焊接(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电弧焊等)<br>上下柱的钢筋宜采用焊接,当钢筋直径在22MM以内时,也可以采用搭接。。<br>钢筋采用焊接可以节约钢材,改善结构性能,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工艺要求较高。。它的反面应该就是绑扎的优缺点。。<br>钢筋机械连接的优点 冷挤压 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对中度高,钢筋连接质量优于母材的力学性能,连接速度快,安全可靠,无明火作业,无着火隐患,不污染环境,实现文明施工等优点。

2.顶板保护层要求

2.1预制水泥砂浆垫块

2.2屋面框架梁底、侧壁保护层必须采取有效防滑脱控制措施。

3.屋面框架梁

3.1阳角屋面框架梁

『伍』 屋面框架梁钢筋布置。

屋面框架抄梁1 一跨 400宽 900高
箍筋为8个毫的 加密区间距100 非加密区间距200 4支箍
上部贯通筋为2根18的角筋+2根12的贯通筋;底部贯通筋分为两排 底排钢筋为6根25的钢筋 底部二排筋为2根22的钢筋
8根抗扭钢筋为12的 这个地方应该注写有误 一般的抗扭钢筋为梁两侧中部各1根或者2根 只有构造钢筋才会多根布置,一般间距不超过200,代号为G
关键的钢筋代号省略了 所以我也就是根据一般常识进行读取
另外,这只是一根梁的集中标注,还要看梁平面图的原位标注,两部分相加(原位标注比集中标注多出的钢筋为架力筋或者非贯通筋),才是一根梁的完整配筋
建议细看03G101图集 里面详细解释了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的识别方法,
现在我所看过的就有03G-09G系列平面标注图集,听说出了10G但我还没见过,总之,平面标注系列图集出来以后,减轻了设计者的工作量,但是增加了施工人员的烦恼,给我的感觉是博大精深,错综复杂,前后还有轻微的互相抵触的地方,常常闹得人头昏脑胀
总之一句话 想将这套图集搞通透 非一日可成

『陆』 搭板钝角,锐角加强钢筋大家是怎么布置的

钢筋砼布置中,抄如果横纵向受袭力筋不是垂直的时候,钝角处单位配筋率会小于锐角处,而钝角处的钢筋相对薄弱,在集中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剪切破坏。施工中应该注意
1 桥面钝角加强筋应该绑扎于桥面现浇层钢筋网下,与板的钝角平分线垂直布置;
2 板顶钝角加强筋应该设在底板受力钢筋之上并绑扎,与板的钝角平分线平行布置。
补充:公路桥梁混凝土及预应力桥涵设计规范中9.2.7有规定,往后面翻有条文说明。

『柒』 框架结构板的配筋有什么规范要求。尤其是边筋和角筋。

9 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

9. 板
(Ⅰ)基本规定
9.1.1 混凝土板按下列原则进行计算:
1 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2 四边支承的板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大于2.0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2)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2.0,但小于3.0时,宜按双向板计算;
3)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小于3.0时,宜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构造钢筋。

9.1.2 现浇混凝土板的尺寸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板的跨厚比: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不大于30,双向板不大于40;无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于35,无梁支承的无柱帽板不大于30。预应力板可适当增加;当板的荷载、跨度较大时宜适当减小。
2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厚度不应小于表9.1.2规定的数值。

9.1.3 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不大于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 当板厚大于150mm时不宜大于板厚的1.5倍,且不宜大于250mm。

9.1.4 采用分离式配筋的多跨板,板底钢筋宜全部伸入支座;支座负弯矩钢筋向跨内延伸的长度应根据负弯矩图确定,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
简支板或连续板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长度宜适当增加。

9.1.5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体积空心率不宜大于50%。
采用箱型内孔时,顶板厚度不应小于肋间净距的1/15且不应小于50mm。当底板配置受力钢筋时,其厚度不应小于50mm。内孔间肋宽与内孔高度比不宜小于1/4,且肋宽不应小于60mm,对预应力板不应小于80mm。
采用管型内孔时,孔顶、孔底板厚均不应小于40mm,肋宽与内孔径之比不宜小于1/5,且肋宽不应小于50mm,对预应力板不应小于60mm。

(Ⅱ)构造配筋
9.1.6 按简支边或非受力边设计的现浇混凝土板,当与混凝土梁、墙整体浇筑或嵌固在砌体墙内时,应设置板面构造钢筋,并符合下列要求:
1 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且单位宽度内的配筋面积不宜小于跨中相应方向板底钢筋截面面积的1/3。与混凝土梁、混凝土墙整体浇筑单向板的非受力方向,钢筋截面面积尚不宜小于受力方向跨中板底钢筋截面面积的1/3。
2 钢筋从混凝土梁边、柱边、墙边伸入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l0/4,砌体墙支座处钢筋伸入板边的长度不宜小于l0/7,其中计算跨度l0对单向板按受力方向考虑,对双向板按短边方向考虑。
3 在楼板角部,宜沿两个方向正交、斜向平行或放射状布置附加钢筋。
4 钢筋应在梁内、墙内或柱内可靠锚固。

9.1.7 当按单向板设计时,应在垂直于受力的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宽度上的配筋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的受力钢筋的15%,且配筋率不宜小于0.15%;分布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当集中荷载较大时,分布钢筋的配筋面积尚应增加,且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当有实践经验或可靠措施时,预制单向板的分布钢筋可不受本条的限制。

9.1.8 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应在板的表面双向配置防裂构造钢筋。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0%,间距不宜大于200mm。防裂构造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钢筋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楼板平面的瓶颈部位宜适当增加板厚和配筋。沿板的洞边、凹角部位宜加配防裂构造钢筋,并采取可靠的锚固措施。

9.1.9 混凝土厚板及卧置于地基上的基础筏板,当板的厚度大于2m时,除应沿板的上、下表面布置的纵、横方向钢筋外,尚宜在板厚度不超过1m范围内设置与板面平行的构造钢筋网片,网片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纵横方向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

9.1.10 当混凝土板的厚度不小于150mm时,对板的无支承边的端部,宜设置U形构造钢筋并与板顶、板底的钢筋搭接,搭接长度不宜小于U形构造钢筋直径的15倍且不宜小于200mm;
也可采用板面、板底钢筋分别向下、上弯折搭接的形式。

(Ⅲ)板柱结构
9.1.11 混凝土板中配置抗冲切箍筋或弯起钢筋时,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 板的厚度不应小于150mm;
2 按计算所需的箍筋及相应的架立钢筋应配置在与45°冲切破坏锥面相交的范围内,且从集中荷载作用面或柱截面边缘向外的分布长度不应小于1.5h0(图9.1.11a);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且应做成封闭式,间距不应大于h0/3,且不应大于100m。

3 按计算所需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可根据板的厚度在30°~45°之间选取;弯起钢筋的倾斜段应与冲切破坏锥面相交(图9.1.11b),其交点应在集中荷载作用面或柱截面边缘以外(1/2~2/3)h的范围内。弯起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且每一方向不宜少于3根。

9.1.12 板柱节点可采用带柱帽或托板的结构形式。板柱节点的形状、尺寸应包容45°的冲切破坏锥体,并应满足受冲切承载力的要求。
柱帽的高度不应小于板的厚度h;托板的厚度不应小于h/4。
柱帽或托板在平面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均不宜小于同方向上柱截面宽度b与4h的和(图9.1.12)。

阅读全文

与屋面框架梁角部加强钢筋如何设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钢板什么切割切面最平 浏览:326
钢材复合板是指什么 浏览:818
网红面包模具哪里买 浏览:935
钢材索氏体怎么做 浏览:508
工艺管道焊接管台如何计算工作量 浏览:681
藤椅钢管弯了怎么恢复 浏览:829
ysl方管206号色 浏览:429
东吴证券三方存管银行有哪些 浏览:167
取钢板多久康复治疗 浏览:273
经常用水清洗的钢板用什么漆 浏览:959
铝合金成品变形缝多少钱 浏览:253
数控模具平底刀怎么磨好看又耐用 浏览:143
108井钢管是什么材质 浏览:972
钢铁护腕怎么使用 浏览:992
铝合金栏杆怎么装防护栏 浏览:977
手机上的小电阻是怎么焊接的 浏览:620
钢管围蔽套什么定额 浏览:77
建筑钢管48什么价格表 浏览:849
铝合金急救箱多少钱 浏览:304
铝合金街门怎么安装在毛坯砖上 浏览: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