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钢筋的工程量怎么计算
钢筋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钢筋工程在工程造价中也占有很重要的比重。而且由于钢筋价格比较高,一个工程含钢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了这个工程的造价高低。因而,钢材位于建筑工程的三大材之首。因此,能否正确的计算一个工程的钢筋工程量,直接影响到能不能正确的确定一个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而且,在一个建筑工程之中,钢筋工程量的计算,要占到整个工程的工程量计算工作量的50%以上,所以说,虽然是简单的钢筋工程量计算,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却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那么,在建筑工程中,应该怎样计算钢筋,计算钢筋都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或者说哪些因素对计算钢筋工程量有影响呢?主要有以下参数是计算钢筋工程量需要掌握的。
1、钢筋的连接
首先,影响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因素就是钢筋的连接。钢铁厂生产的钢筋都是按照一定的规格尺寸出厂的,这里有钢筋直径的不同规格和长度的不同规格,对于钢筋直径的规格,一般来说对钢筋的计算和使用时没有影响的,因为设计单位大部分也是按照钢铁厂生产的出厂规格选用钢筋的。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按照正常的直径规格进行计算就可以了。对于不同的钢筋长度,由于大部分钢铁厂是按照一定的长度定尺制作生产,并按照定尺长度出厂。例如常见的有8m、9m、12m等定尺长度,而我们实际在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钢筋是形状各异的,有长有短不可能统一的,这样就需要对钢筋进行截断和连接,因而也就产生了一个钢筋的连接问题。
钢筋的连接,分为绑扎连接、焊接和机械连接。不同的钢筋等级、不同的钢筋直径和表面形状、不同的设计混凝土强度、抗震等级要求和不同的钢筋连接形式,所要求的钢筋连接长度是不同的,这些在钢筋混凝土施工规范、规程和钢筋混凝土平法标注图籍G101中,都有详细的说明。
那么,在建筑工程中,应该怎样计算钢筋,计算钢筋都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或者说哪些因素对计算钢筋工程量有影响呢?主要有以下参数是计算钢筋工程量需要掌握的。
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有些书籍中也称作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钢筋骨架是被浇筑在混凝土之中的,由于钢筋的化学成分比较活跃,在空气中比较容易被锈蚀,为了保证钢筋的耐久性能,同时也是为了混凝土构件对钢筋有着可靠和有效的握裹力,必须要求在钢筋骨架的四周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将钢筋包裹住,钢筋主筋或者受力筋外皮到混凝土构件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也就是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该保护层的厚度,必须要满足钢筋混凝土施工规范和规程的要求。
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仅直接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箍筋长度,同时也影响主筋或者受力筋的计算长度。
钢铁厂出厂的钢筋产品,有两种供货形式,一种是以直条形式供应的钢筋,另一种是以盘圆形式供应的钢筋。对于直条形式供应的钢筋,我们可以直接下料、加工使用,而对于盘圆形式供应的钢筋,我们不能直接进行下料、加工,在下料之前,首先需要对钢筋进行调直。 钢筋调直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使用钢筋调直机械进行调直,另一种调直方式是利用慢速卷扬机进行拉伸。
以盘圆方式供应的钢筋,一般直径都不大,以直径为10mm以下的热轧光圆一级钢筋HPB235为主。特别是直径为6mm和8mm的钢筋,主要的供货形式是盘圆。
在计算直径为6mm的盘圆钢筋时,应该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大多数钢铁厂出产的这种型号的钢筋,都是直径为6.5mm的,基本是在钢材市场上买不到直径为6mm的钢筋。因而,在这里一定要注意钢筋重量的换算和调整,直径为6mm的钢筋2,22kg/m,而直径为6.5的钢筋2.61kg/m,两者相差2.61-2.22=0.39kg/m。虽然这个数字不时很大,但是它已经占这部分钢筋工程的17.57%,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数字了。也有人说,盘圆钢筋的直径是6.5mm的,但是一经慢速卷扬机的拉伸,就变成直径为6mm的钢筋了。其实在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可以这样想一下,如果这种理论成立,那么直径为8mm的钢筋经过拉伸以后岂不是变成直径为7.5mm的钢筋了?那不是就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了。所以,作为工程的造价预算人员,对这部分钢筋的计算是应该按照直径为6.5mm的钢筋做调整的。特别是作为施工单位的预算员,更应该注意不要丢掉这部分工程量。当然,如果你是建设单位做审核预算工作的预算人员,施工单位不管你要这部分工程量,你也可以不给。但是,本人不赞成这样的做法,作为工程预算人员,不论是建设单位做,还是在施工单位做,都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本人特别不赞成克扣施工单位的各种做法。
5、钢筋的弯曲调整值
由于钢材的材料特性,钢筋在弯曲加工的时候,在弯曲的部位,钢筋的形状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钢筋的中轴线长度不变,钢筋的外皮长度会伸长,变得大于钢筋中轴线的长度,钢筋的内皮长度会缩短,变得小于中轴线的长度。
在一般通常看到的设计施工图中,我们所看到的对钢筋长度的标注尺寸,主筋、受力钢筋所标注的长度,都是钢筋的外皮长度。而箍筋的长度,一般都是指钢筋的内皮长度。而在建筑工地实际施工下料时,我们是利用了钢筋在弯曲时内皮变短,外皮变长,中轴线长度不变的钢筋特性,按照钢筋的中轴线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所以,就有了预算按照外皮线,下料按照中心线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依据的。
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中,对钢筋工程量计算是这样规定的: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搭接长度的,按规定搭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搭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搭接增加系数之内,不另计算搭接长度。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各省市的预算定额中,对于钢筋工程的计算,和全统定额都是大致相同的,就是说,在定额的钢筋工程计算中,没有一定按照钢筋外皮计算的规定和说法。我们主张工程预算要按实计算,那就应该是预算算量和施工工地下料算量应该是一样的。实事求是的计算钢筋的工程量。
当然本人也不是反对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做法,特别是对于主筋、受力筋的计算,由于设计图纸标注的是外皮尺寸,按照设计图纸的标注长度计算,也就是按照外皮长度计算钢筋工程量,减少了很多繁琐的换算,确实是比较简单和容易一些,而且这部分工程量又不是很大,是可以忽略的,所以这样的计算方法也未尝不可。
影响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因素
若想要准确的计算钢筋的工程量,首先要清楚哪些因素对钢筋工程的工程量计算结果有影响。不搞清楚这些影响因素,很难准确的计算钢筋的工程量。影响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因素无非是结构的因素和构造的因素两个方面。
1、结构的因素
建筑工程的设计抗震等级和建筑工程所在地区规定的抗震设防烈度、混凝土构件的强度等级、钢筋本身的级别和直径大小、钢筋施工时所采用的搭接形式、设计图纸规定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因素,都对钢筋的工程量计算有一定的影响。
2、各种混凝土构件之间关系的因素
在建筑工程中,各种钢筋混凝土构件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之间有着相互的制约关系,不搞清楚各种构件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可能正确的计算钢筋的工程量的。
在建筑工程中,各种钢筋混凝土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所谓的依赖关系,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谁是谁的支座的问题,因为这个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直接影响到钢筋工程量的计算,例如:在通常的设计中,基础或者基础梁是柱子的支座;在计算柱子的钢筋时,就需要考虑柱子钢筋在基础中的锚固长度。而且基础梁的箍筋在这里必须是连续通过的,柱子的箍筋只能计算到基础或者基础梁的顶部。同样的道理,柱子是梁的支座,梁是板的支座。计算梁的钢筋时,要考虑梁内钢筋在柱子中的锚固长度,在梁柱交接的节点处,柱子的箍筋连续通过,而梁的箍筋只能计算到柱子的侧面。计算板的钢筋时,垂直于梁的钢筋要考虑锚固到梁中,平行于梁的钢筋应该在梁的截面以外开始布置。
上面啰里啰唆的说了好多废话,可能有些网友又要着急了,造价预算是要计算的,只讲些理论的东西好像没有多大的用处吧,那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具体应该怎样计算。
在建筑工程中,一切都要从基础做起,没有基础的建筑,那是空中楼阁。也许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将来可以做得到,但是至少我们现阶段还不能实现。我们现在的建筑工程,还是要从基础做起。那么我们的钢筋工程量计算,也就从基础构件的钢筋计算过开始吧。
建筑工程的基础,分为深基础和天然浅基础,从基础的类型又分为:各种桩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和筏板基础。对于钢筋工程两计算来说,除了天然浅基础中的毛石基础和砖砌体基础以外,都有钢筋用量的计算。下面我们就分别看看各种基础构件中的钢筋,应该怎样来计算它们的工程量。
一、 桩基础和桩承台的配筋计算
桩基础主要分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和在施工现场施工的灌注桩。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是在钢筋混凝土构件厂成批量生产的构件,钢筋工程量的计算和其他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是相同的。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说明。下面我们重点说说施工现场浇筑的灌注桩以及桩承台的钢筋工程量计算问题。
施工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桩,主要有钻孔灌注桩、挖孔灌注桩等各种不同的成孔方式的灌注桩。成孔方式的不同,在预算中造价是不同的,但是对于我们计算钢筋工程量可以说几乎是没有区别的。
Ⅱ 独立基础柱的钢筋量计算(有图)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
(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XM,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
(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35m计算。
(2)设备基础的柱标高有的是03有的事25如何设置计算钢筋工程量扩展阅读
计算方法
⑴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
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⑵独立基础垫层模板
垫层模板=垫层周长×垫层高度
⑶独立基础体积
独立基础体积=各层体积相加(用长方体和棱台公式)
⑷独立基础模板
独立基础模板=各层周长×各层模板高
(5)基坑土方工程量
基坑土方的体积应按基坑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基坑底面积应以基坑底的长乘以基坑底的宽,基坑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6)槽底钎探工程量
槽底钎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积计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独立基础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钢筋
Ⅲ 钢筋混凝土基础钢筋工程量如何计算
(1)根据现浇、预制构件分别进行计算,并考虑钢种和规格,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质量计算工程量,单位为吨。
(2)计算时须考虑钢筋塔接长度,如未规定塔接长度,则已包括在钢筋损耗率之内注意不再单独计算塔接长度。
(3)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按个进行计算。
钢筋混凝土如何拆除
1、施工准备:
(1)确保施工现场水通、电通。在切割过程中冷水具有对切割设备本身进行降温及避免扬尘的作用。
(2)在切割区域周围有序组织排水,防止施工用水污染周围环境。
2、分块放线:
(1)依据施工图纸及现场实体的勘测,技术人员需对将要切除的混凝土实体进行设计排版,将实体分层、分块切除。
(2)排版过程中必须考虑吊装设备的起重能力。排版前计算切割块的重量,满足起重设备的荷载要求,进行合理的排版分块。
(3)将切割排版图分发给测放人员及施工人员。要求用墨线弹出准确的切割线并加以保护。
3、切割设备就位:
(1)根据切割线选择合理的位置,安装切割设备。
(2)固定采用在混凝土实体上钻孔,用膨胀螺栓紧锢设备底座的方法。
4、混凝土切割:
对原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金刚石碟式锯片切割,将原混凝土全部拆除,采用分段分块作业,切除时控制切割深度,不切入原结构。对原复杂混凝土结构,采用金刚石绳锯切割和金刚石筒锯钻孔机排孔钻切组合作业。
Ⅳ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求助各位,如何计算钢筋的工程量
房屋建筑工程钢筋量计算,要按最新的国家建筑标准图集11G101中的构造进行识图分析,具体计算规则还要依据工程所在地所采用的定额中规定的钢筋计算规则进行抽样计算。
计算钢筋工程量时,其最终原理就是就算钢筋的长度。
钢筋长度=净长+搭接+锚固+弯钩。
搭接+锚固与砼标号、抗震等级、结构类型、钢筋型号有关,具体可查11G。
现在一般大型工程都采用“广联达”或“鲁班”等工程量计算软件进行计算,这些软件中都安装了最新的钢筋计规则,使用都只需学会使用、并正确识图即可计算出钢筋数量。
Ⅳ 钢筋混凝土基础钢筋工程量是如何计算的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
一、梁
(1)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夹角=60°;≤800mm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二、剪力墙
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
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
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
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剪力墙墙身
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墙端为端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
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暗梁面积;
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
(二)剪力墙墙柱
一、纵筋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三)剪力墙墙梁
一、连梁
1、受力主筋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2、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二、暗梁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三、柱
(一)、基础层
一、柱主筋
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二、基础内箍筋
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二)、中间层
一、柱纵筋
1、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顶层
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参看03G101-1第37、38页)
一、角柱
角柱顶层纵筋长度:
一、内筋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_Lae):梁高-保护层+12,5
直锚(_Lae):梁高-保护层
二、外筋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梁高-保护层+柱宽-保层}
柱顶部第一层:_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保证65%伸入梁内)
柱顶部第二层:_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注意:在GGJ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_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_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二、边柱
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_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_Lae):梁高-保护层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_1.5Lae
注意:在GGJ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_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_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三、中柱
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_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_Lae):梁高-保护层
注意:在GGJV8.1中,处理同上。
四、板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一、受力筋
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二、负筋及分布筋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第五章常见问题
为什么钢筋计算中,135o弯钩我们在软件中计算为11.9d?
我们软件中箍筋计算时取的11.9D实际上是弯钩加上量度差值的结果,我们知道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该是1.9D,下面我们推导一下1.9D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
按照外皮计算的结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线计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这里D取的是规范规定的最小半径2.5d,此时用后面的式子减前面的式子的结果是:1.87d≈1.9d。
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c.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Ⅵ 独立柱基的钢筋如何算量
跟做其它部位时一样,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分别计算。
1、首先看图纸设计的独立基础平版面尺寸,如有一边大于或等权于2500mm(见附图),那么,它的主要受力钢筋在这个尺寸方向上应该是按平面尺寸的0.9倍计算,但外周第一根钢筋是全长的,计算公式是:L-2a(其中L为基础边长;a为单边保护层厚度);
2、如果独立基础的每个边长都小于2500mm,那么就按全长计算钢筋长度。
3、基础底板钢筋计算完成后,再计算独立柱钢筋。柱筋分纵向受力钢筋、箍筋与拉钩,按图示尺寸计算就可以了,关键是计算高度,一般计算至+-0.000标高处。
Ⅶ 钢筋混凝土基础钢筋工程量如何计算
钢筋混凝土基础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根据基础配筋图纸、所采用的图集、分布计算,也可以利用配筋软件计算,根据工程基础配筋预算单计算。
一、区分计算规则
1、根据现浇、预制构件分别进行计算,并考虑钢种和规格,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质量计算工程量,单位为吨。
2、计算时须考虑钢筋塔接长度,如未规定塔接长度,则已包括在钢筋损耗率之内注意不再单独计算塔接长度。
3、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按个进行计算。
二、预应力筋计算要求
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须另行计算。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长度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共增加0.3m计算。
2、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自锚时应将长度增加0. 35m。
3、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时,如孔道长不超过20m,则计算时增加钢筋长度1m;如超过20m,则长度增加1.8m;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应将计算长度增加0. 35m。
三、弯钩长度
1、Ⅰ级钢筋末端设置大于90°弯钩时,圆弧弯曲直径应大于2.5倍钢筋直径,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3倍钢筋直径。
2、HRRB335级与HRB400级钢筋弯弧内径不小于4倍钢筋直径。
3、考虑弯起增加值,通过钢筋斜长与水平投影的差值进行计算。
四、箍筋长度
1、使用Ⅰ级钢筋或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弯钩弯曲直径不应大于受力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倍箍筋直径。
2、对于有抗震要求的结构构件,其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计算时可按构件断面外周长加上增减值取值。
五、锚固修正
1、HRB335、HRB400及RRB400级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将其锚固长度乘以修正系数1.1;如有环氧树脂涂层,则乘以1.25。
2、如锚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钢筋直径3倍且设置箍筋时,修正系数可以取0.8,但须检验锚固长度是否小于250mm,并检验纵向受压筋锚固长度不小于受拉筋锚固长度的0.7倍。
(7)设备基础的柱标高有的是03有的事25如何设置计算钢筋工程量扩展阅读: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二、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三、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
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XM,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
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35m计算。
Ⅷ 独立柱基的钢筋如何算量
基础底板净长-(保护层×2)/布筋间距+1=根数根数×长度(一级钢+2个弯钩)×理论重量=单层钢筋用量双向配筋按以上方法分别计算汇总 底边长-基础保护层厚度*2=钢筋长。
补充:构造柱一般用来连接砌块墙和砖墙,两边要留槎以便牢固墙体(非混凝土墙),结构图纸中又时间也设构造柱并注明编号(GZ),一般用C20非泵送混凝土浇注,砌筑非混凝土时施工,上下留设插筋。
独立柱顾名思义就是周围没什么和它接触的东西(墙),就一个柱子挺在那里,常见于地下室车库结构
Ⅸ 柱基础钢筋怎么计算
柱基础钢筋就是复柱插筋。制
(抗震框架柱)柱插筋长度=弯折段长度(12d)+直段长度+弯曲调整直(可忽略不计)。直段长度计算比较麻烦一点,要结合底层的层高来计算,反正就是柱插筋露出基础面的长度至少要1/3的层高,而且还要加上搭接长度(或者是机械连接、焊接连接的长度)。还要考虑搭接率的问题,一般搭接率不能超过50%,所以柱的钢筋就是角筋比中间筋长一点。
要准确计算的话建议楼主去看一下11G101图集,下面附一张11G101的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