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钢筋有哪些规范
1、JG163-2004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
2、JG.T3057-1999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
3、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内收规程;
4、JGJ107-2003钢筋机容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
② 钢筋施工技术规范有哪些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③ 建筑工程钢筋施工规范有哪些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04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2003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33-2001
外墙外保温模橡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2004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 50327-2001
机械喷涂抹灰施工规程JG-J/T 105-96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 29-2003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126-2000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 74-2003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 50214-2001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 27-2001
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 109-96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 85-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200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03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 108-96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91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9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9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01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03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98-2000
贯入法旦物旁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136-2001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00
建筑结构检蚂敏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 14-2004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有哪些版本扩展阅读
质量标准
钢筋工程施工应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中有关钢筋部分规定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保证项目
1、钢筋的材质、规格及焊条类型应符合钢筋工程的设计施工规范,有材质及产品合格证书和物理性能检验,对于进口钢材需增加化学性能检定,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焊工必须持相应等级焊工证才允许上岗操作。
4、在焊接前应预先用相同的材料、焊接条件及参数,制作二个抗拉试件,其试验结果大于该类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时,才允许正式施焊,此时不可再从成品抽样取试件。
基本项目
1、钢筋、骨架绑扎,缺扣、松扣不超过应绑扎数据的10%,且不应集中。
2、钢筋弯钩的朝向正确,绑扎接头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3、所有焊接接头必须进行外观检验,其要求是:焊缝表面平顺,没有较明显的咬边、凹陷、焊瘤、夹渣及气孔,严禁有裂纹出现。
④ 钢筋焊接的规范
钢筋焊接的规范:
1、接头应尽量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应避开结构受力较大的关键部位。抗震设计时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范围,如必须在该区域连接,则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2、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层高内的同一受力钢筋上宜少设连接接头,不宜设置2个或2个以上接头。
3、接头位置宜互相错开,在连接范围内,接头钢筋面积百分率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4、在钢筋连接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横向构造钢筋或箍筋。
5、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杆)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6、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5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28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有哪些版本扩展阅读
常用的钢筋焊接方法有:
一、闪光对焊:用对焊机使两段被焊钢筋接触,通过低电压的强电流,钢筋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变软后,轴向加压顶锻,形成对焊接头,将钢筋沿轴向接长。根据对焊工艺闪光对焊分为连续闪光焊和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后者用于焊接大直径钢筋。
二、电弧焊:用弧焊机使焊条与焊件间产生高温电弧,使焊条和电弧燃烧范围内的焊件熔化,凝固后便形成接头或焊缝。
三、电渣压力焊:在上、下被焊钢筋间放一小块导电剂(钢丝小球、电焊条等),装上药盒和填满焊药,用交流电焊机接通电路引弧燃烧,在断电同时,用手动加压机构进行加压顶锻,排除夹渣、气泡,形成接头。这种焊接多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内竖向钢筋的接长。
⑤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介绍行业标准JGJ18—2012中主要修订内容的技术背景,解读大家关注的第五章“质量检查与验收”。希望土建专业人员学习和贯彻好JJG18-2012,确保钢筋焊接质量。
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6、4.1.3、5.1.7、5.1.8、6.0.1和7.0.4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同时废止。1)焊接细晶粒热轧钢筋
细晶热轧钢筋定义为热轧过程中通过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形成的细晶热轧钢筋。其金相组织主要是铁素体加珠光体,不能存在其他可能影响使用性能的组织(如基圆上的回火马氏体组织)。晶粒度不厚于9级。
冶金和建筑研究机构对细晶粒钢筋的焊接做了大量的试验。在本标准的评审会上,专家考虑到钢筋气动焊接和钢筋电渣压力焊接的大线能量会对接头热影响区的金相组织和晶粒尺寸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表4.1.1中,这两种焊接方法中未包括含F的细晶粒热轧钢筋,专家同意将细晶粒热轧钢筋的适用范围限定为线能量相对较小的电弧焊和闪光对焊。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多加注意,区别对待;同时,希望钢厂轧制钢材时,在细晶粒钢筋表面轧制出F亮痕。
2)钢筋电渣压力焊的钢筋直径下限从14mm延伸到12mm。
钢筋电渣压力焊在土木工程中应用广泛。从2009年开始,来自陕西、重庆、四川、河南等地的多家施工单位纷纷来信来电,有的还带着检测数据。经过分析比较,要求将JGJ18—2003中规定的电渣压力焊用钢筋的下限直径由14mm延长至12mm,以便用于钢筋混凝土柱、墙中,既方便施工,又节省钢材和人力。在本标准的修订中,进行了实验和试用,在效果良好的基础上,对原标准进行了修改,如上述规定。
3)“箍筋闪光对焊”单独分段。
箍筋闪光对焊最早始于贵州,十几年来在四川、陕西、广东、北京等地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在本次标准修订中,将箍筋闪光对焊列在原“钢筋闪光对焊”中,补充了技术内容,提高了箍筋的刚度,节省了弯钩钢筋,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该技术更快更好的发展。
4)增加钢筋的CO2气体保护焊。
CO2气体保护焊具有许多优点,在钢结构制造中已应用多年,但在钢筋工程中的应用才刚刚开始。该技术被添加到本标准中以促进其应用。
5)增加半自动钢筋固态压力焊和钢筋氧气液化石油气熔融态压力焊新技术。
宁波从国外引进半自动钢筋固态气动焊接设备,并在梅山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二桥、象山港大桥等工程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2010年3月,在技术论证会上,专家们肯定了成果,同时提出了设备国产化的建议。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研制出了国产设备,试用效果良好。获得“半自动钢筋固态气动焊接成套设备”和“一种钢筋常温直角切割刀片”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010年4月,贵州省科技厅在贵阳召开“钢氧液化石油气实验研究及工程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专家鉴定,采用上述工艺设备后,焊接成本明显降低,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政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贵阳,90%以上的钢筋都是通过这种技术进行热连接的,每年的接头数量在1000万个以上。
6)增加了钢筋埋弧螺柱焊。
将埋弧焊和螺柱焊很好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埋入式T型接头钢筋埋弧焊螺柱焊新工艺。在北京鸟巢工程和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工程中应用于32mm钢筋,取得了非常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7)提高接头的外观质量。
各种钢筋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要求很多,其中有两点是共同的:①接头轴线偏差(偏心);②关节弯曲角度。这两个项目的指标在本次标准修订中进行了修订:
(1)原规程JGJ18—2003规定钢筋焊接接头轴线偏差不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大于2mm。新修订的JGJ18—2012中规定接头处的轴线偏差不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大于1mm。与以上相比,1mm的差异增加了对焊工(尤其是焊工)的要求和难度;但这对防止钢筋焊接接头在拉伸试验中发生脆性断裂有很大帮助。如果画两张图,假设钢筋直径为20mm,一张图中有两个中心偏心距为2mm的重叠圆,另一张图中有两个中心偏心距为1mm的重叠圆。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后者的两个圆的面积加起来要比前者大得多。
②原规程规定,接头弯曲角度不得大于3°。新修订的《JGJ18-2012》中规定,接头处的弯曲角度不得大于2°,与上述规定类似。一度之差,增加了对焊工(焊工)的要求和难度。但这对于防止焊接接头在拉伸试验中发生脆性断裂是很有帮助的。画两个图,假设钢筋直径为20mm,一个是接头处弯曲角度为2°,一个是弯曲角度为3°。可以看出,钢筋焊接接头进行拉伸试验时,弯曲角度为3°的试样一侧提前达到屈服点,然后开裂;而弯曲角度为2°的试样两侧受力更均匀。
8)增加了“焊接安全”规定。
在钢筋焊接施工现场,焊接火花飞溅,造成火灾事故和重大损失的情况屡见不鲜。本标准修订中增加了“焊接安全”一章,将焊接作业区域的消防安全列为强制性条文,非常重要。建设单位应采取措施严加防范。
JGJ18—2012中的第5章是“质量检查与验收”,这是施工检测、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非常关注的一项技术内容。
1)取消了1.1倍的规定。
在JGJ18—2003的注释5.1.7中,有1.1倍的规定,在本规程的修订中取消了。原因:钢筋闪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中,焊缝面积与钢筋截面积相同;焊缝金属的抗拉强度与补强后的母材一致;此外,HRB400钢筋逐渐成为施工现场的主导钢筋,其实际抗拉强度并不比国标中540MPa的标准值高多少。所以焊接工程师问,如何使焊接接头获得钢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
2)修订的核心是控制脆性断裂。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结构工程师要求钢筋焊接接头在荷载作用下尽可能避免脆性破坏。因此,这次修订质量检验规定的指导思想是控制焊接接头的脆性断裂。虽然5.1.72条中列出了“另外两个试样在焊缝或热影响区断裂,呈脆性断裂”,但应进行复验,此处未规定脆性断裂试样的抗拉强度。看似是放宽了复验的条件,但实际上规定作为复验的结果,6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达到母材抗拉强度的标准值,且有4个及以上试件在母材中断裂,呈韧性断裂,应评定为复验合格。相反,如果有三处脆性断裂,无论多强,复检都会评定为不合格。这一要求相当严格,它限制了标准中脆性断裂的发生。
3)关键是提高焊接操作技术。
要通过钢筋焊接接头的拉伸试验或复验,关键是提高焊接操作技术,精心操作。首先是减少钢筋轴线的偏差(偏心),尽量使两根钢筋的弯曲角度最小,最好完全在一条直线上。
除上述两项指标外,还应注意其他焊接缺陷的发生,如咬边、裂纹、夹渣、氧化膜、过卷等。我们应该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接头拉伸试验不合格。
钢焊接接头首次抽样检验结果,3个试样均在焊缝处断裂,呈脆性断裂,L个试样抗拉强度小于钢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自然,该检验批的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应评定为不合格。或者,复验结果为6个试件中有1个试件抗拉强度未达到钢材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或3个试件发生脆性断裂,则该检验批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复验评定为不合格。
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应组织焊工,在有经验的焊接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加强技术培训,交流新老焊工技术,进行焊工考试,努力提高焊工的整体操作技术水平。
5)测试无效
在《规范》第5.1.7条的解释中,最后一段写道:如果一个试件在钢筋的母材中断裂,它是脆性的;或试样在母材中断裂,其抗拉强度小于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时,该试验应视为无效,应检验母材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
可以清楚地看到,以上两种情况并不是焊接工艺不好造成的,而是与钢母材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密切相关。因此,本次检测应视为无效,同时通知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检查钢厂出厂合格证上的钢筋品牌,是否错将HRBF钢筋作为HRB钢筋使用;仔细检查钢筋母材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是否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如果钢材母材质量合格,应重新进行钢筋焊接接头的拉伸试验。
⑥ 钢筋验收有哪些规范
钢筋在我们生活当中并不陌生,我们住的房子、办公室、公共场所等大大小小的建筑物都离不开钢筋,它是一顿大楼的骨架,整顿大楼的安全钢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既然钢筋对我们大家的安危如此的重要,那么钢筋的验收规范及标准是值得大家去探讨的,接下来小编将系统完整地介绍一下钢筋验收的规范及标准。
钢筋验收规范详情
第一条钢筋所用材料类型必须符合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和规范,产品的物理性能以及合格证书符合国家的相关规范,进口钢筋必须进行相关化学性能实验,化学检定合格后才可以投放到工程项目中使用。
第二条钢筋的基本规格,间距、形状、接头位置、尺寸、保护层的厚度符合相关规定的设计要求和施工项目规则的规范。
第三条施工过程中如果进行钢筋的更换,新的钢筋必须了解其材料的基本性能,严格执行国标中钢筋设计的各种规定,不能使用等尺寸和低强度的钢筋来代替高强度的钢筋,施工项目中重要部位的钢筋替换,必须取得相关设计单位的批准,有相关内容的书面材料证明即可。
第四条利用钢尺检测钢筋受力时的弯折小于九十度角时,在弯折的九十度处弯弧内的直径至少是钢筋直径5倍以上。同一类型的钢筋应在同一生产设备中抽查大于3次以上。
第五条在加工钢筋过程中保证其尺寸和形状符合国家的基本设计要求,受力钢筋长度尺寸允许偏差在10mm以内,弯起钢筋弯折范围的允许误差在20mm以内,用钢尺检测是至少抽查3个。
第六条钢筋在每一个检验批次内要求每一个标准都要求符合标准,在每一个随机的抽样检测中必须符合真实性。
钢筋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保障,现如今的钢筋质量有待考证,在钢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不符合国家规范的情况也并不少见,施工项目和验收工作不是协调配合的,这样的项目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隐患。对于这种严重的安全问题,有关部门应该重视钢筋验收规范及标准,严禁不符合标准的钢筋流入每一个施工项目中,从源头抓管理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安全负责。
⑦ 钢筋规范有哪些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1.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钢筋连接采用焊接连接,焊接方法为电弧焊和闪光对焊,以电弧焊为主。
2.钢筋焊接施工之前,应清除钢筋、钢板焊接部位以及钢筋与电极接触处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直和切除。
3.带肋钢筋闪光对焊、电弧焊时,应将纵肋对纵肋安放焊接。
4.钢筋闪光对焊应选择合适的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工艺参数确定后不得随意改变。
5.本工程电弧焊采用搭接焊形式,在不具备搭接焊条件时,采用帮条焊,焊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焊接时,引弧应在帮条或焊缝处进行,不得烧伤主筋。
②焊接地线与钢筋应紧密接触。
③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应光滑,焊坑应填满。
④接头应采用双面焊缝,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单面焊。
⑤搭接焊时,两连接钢筋轴线应一致。双面焊缝长度不得小于5d,单面焊缝长度不小于10d.
⑥帮条焊时,帮条直径、级别应与被焊钢筋一致,双面焊缝帮条长度不得小于5d,单面焊缝不得小于10d.帮条与被焊钢筋的轴线应在同一平面上,主筋端面间隙应为2——5mm.
⑦焊缝高度应等于或大于0.3d,并不得小于4mm,宽度应等于或大于0.8d,并不得小于8mm.
⑧搭接焊、帮条焊的接头,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焊缝表面应平顺,无裂纹、夹渣和较大焊瘤等缺陷。
⑨在任一焊缝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在受拉区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率不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