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问此图中梁上部原位标注在中间的钢筋是什么意思
请问此图中梁上部原位标注在中间的钢筋是什么意思?
答:此图中,梁上部原位标注回在中间的钢筋答(425),是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11G101-1中4.2.1平面注写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4.2.4原位标注的内容规定如下:
1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㈡ 我想请教一下,梁中具体的都会出现什么钢筋,各种钢筋的名字是什么,都布置在第几排,(在平法中怎么表示
采用由上到下,由侧面到中间的原则;
(1)梁上部通长筋:为抗震而设计,《混泥土规范》中规定框架梁上部至少有2根直径不小于14mm的通长筋位于框架梁上部的角部。早期的标准图集中称为“贯通筋”,区别在于新图集修改更贴切,更符合实际工程项目中出现的情况。在平法中梁上部通长筋在集中标准的必注项,位置为梁箍筋后面的就是梁上部通长筋了。
(2)架立筋:当梁跨中上部通长筋根数少于箍筋肢数必须用架立筋来固定箍筋形成钢筋骨架,在平法中为梁上部通长筋后面+(XX),括号里的XX就是架立筋。
(3)梁支座负弯矩钢筋:为抵抗支座负弯矩而设置,有延伸长度限制,根据弯矩包络图来截断,03G101-1图集给了出了总结数字框架梁的所有支座和非框架梁的中间支座第一排1/3Ln,第二排1/4Ln(Ln为支座两边较大跨净跨值),在平法中为原位标注。
(4)梁中间位置的腰筋,分2种;一种是不需要经过受力计算,按构造要求设置的“G”打头的构造腰筋,另外一种是“N”开头的抗扭腰筋。
(5)腰筋的拉筋;拉筋是同时拉住主筋和箍筋,直径按梁宽尺寸来,间距为箍筋非加密区的2倍。
(6)梁下部纵筋:为抵抗正弯矩而配置,为集中标注中的选标注项。如果在集中标注中标注就位于梁上部通长筋的后面“;xx”。“;”后面的就是下部通长筋,大多数情况下是用原位标注的。
(7)箍筋:作用是为抗剪而设计的。框架梁分加密区和非加密区。加密区长度由抗震等级决定。一级抗震为2H,二,三,四级抗震为1.5H,H为梁高。
(8)吊筋,在应力集中部位设置,具体做法是在次梁跟主梁相交时,配置在主梁上,由主梁的高度决定吊筋的高度尺寸。
(9)附加箍筋:主梁次梁相交时候,在次梁的两侧配置在主梁上。
(10)其他附加钢筋:设计承载力不足时候加附加钢筋。
PS:以上回答只是个抛砖引玉,更多的知识要靠楼主自己去看规范,看标准图集。
㈢ 梁的上部钢筋是什么,和架力筋有什么区别
一、梁的上部钢筋梁是简支梁和挑梁。
二、上部钢筋架力筋的区别是:作用回各不相同。
1.在没有扭矩答时:
简支梁:上部钢筋抗压和架立作用,下部钢筋抗拉。
挑梁:上部钢筋抗拉,下部钢筋抗压。
连续梁:端部支座上部钢筋抗压,下部钢筋抗拉;中间支座上部钢筋抗拉,下部钢筋抗压。
2.在有扭矩时,所有的梁的上部钢筋下部钢筋都受拉
㈣ 粱钢筋这几个标注分别是什么意思啊
1、标于梁支座处的,就是支座处的钢筋;标于梁下中间的就是梁底钢筋。专
2、由于没有看属到集中标注,所以可以理解都是原位标注。就是标注的地方就是有这么多钢筋的。
3、梁与梁交接处的像元宝的钢筋是吊筋,主要用于梁与梁交叉处的主梁上。
4、要全面看懂图纸,还是要全面学习建筑方面的知识,最起码要能看懂16G101-1的图集。
㈤ 梁的标注中怎么看什么是上部钢筋什么是下部钢筋
集中标注位置(有根引出线):分号前面的是上部钢筋,分号后面的是下部钢筋,
原位标注位版置(梁线上下权):标注在梁下方的是下部钢筋,标注在梁上方是上部钢筋
7d20表示有7根底筋,2/5表示底钢筋(7d20)分两排放,上排2根,下排5根。这7根都是下部钢筋,全部放在下部,但是是分两排,上下排的净间距是25mm
㈥ 梁上部中间的钢筋什么意思,4根通常的,那这两根怎么办,按跨长多少算。。左右支坐的钢筋不是也是4贯通
表示梁受压区为6根16的钢筋,4根是通常设置的,2根只在跨中三分之一处存在
㈦ 梁上部纵向钢筋是什么
1、梁上部纵筋得分端部和中部,端部是受拉的,所以得加支座筋。
2、中部内是受压的,但抗压容主要靠混凝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