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梁的钢筋工程量怎么算啊
框架梁钢筋计算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 Lae时,必须弯锚,算法为:hc-保护层+15d;取0.4LaE+15d。
下部通长钢筋计算: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同上框架梁下部纵筋可在柱支座外内力较小处搭接,即距边缘Ln/3范围内连接。抗震框架梁须避开箍筋加密区。
箍筋和拉筋的计算: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2d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弧形梁箍筋加密区范围按弧形梁中心线,箍筋间距按弧形梁凸面度量。
由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梁柱交接处的框架节点应为钢结构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刚接即梁的两端与框架柱(KZ)固定相连。框架梁的作用除了直接承受楼屋盖的荷载并将其传递给框架柱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根,就是它和框架柱刚接形成梁柱抗侧力体系,共同抵抗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水平方向的力。
据建筑材料的不同,框架结构可分为:混凝土结构框架、钢框架、钢-混凝土框架。即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建筑钢材或者钢-混凝土制作框架梁或框架柱。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10第7.1.3条规定,两端与剪力墙刚接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照框架梁设计。
B. 造价问题:梁内钢筋工程量计算
1、用的比较多的平法算钢筋量
钢筋的净用量=∑Li×gi(kg)
钢筋长度计算的通用计算公式:(按折线长度计算)
钢筋长度=构件图示长度-两端的保护层厚度+弯钩长度增加值+弯起长度增加值+搭接增加长度+锚固增加长度
A、钢筋的锚固、搭接与钢筋的类别和砼强度等级有关。
B、钢筋的弯钩:Ⅰ级钢筋应带180°的弯钩,每个弯钩的增加值为6.25d。Ⅱ级钢筋带90°的弯钩,按弯折长度计算。
C、钢筋的弯起增加值与弯起角度有关:一般弯起角度为45°;当梁较高时,可取60°;当梁较低量时,可取30°。
2、钢筋长度=净长+节点瞄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
3、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
4、算钢筋的时候要看设计说明梁是以哪个(柱还是承台)为支座,遇中间支座是否连续通过。
5、如果你还有不明白,或者不会计算,建议找人代算,有代算公司,也有代算私人,你也可以去平台委托,费用不等。
1、你可以搜索下小蚂蚁算量,能做工程量计算、预算,高质、高效
2、你可以在网上搜下预算造价单位,有一些单位做的比较好
3、你可以去第三方平台委托别人做,平台上注意防骗,你可以找单位、也可以找个人来做。
1、如果你只是计算工程量的话,选择算量公司划算
2、如果你是要造价,想省钱,可以现在找专业的算量公司计算工程量,然后再让人去套价,这样价格要低很多(上述的第二点最划算)。
3、工程量计算时,需要看清工程CAD图纸,按照工程所在地的定额计算工程量。
C.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中达咨键饥凳询为大家解答。
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直钢筋净长=L-2C;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
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
(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下部钢筋长度=净跨肢宏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
(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d)×2+(梁高-2×保护层+2d)×2+14d或24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4)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更多关于工程/稿旅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D. 求大神教怎么算梁钢筋用量,最好有详细步骤,谢谢。
上部来钢筋=(净长+两端的锚固长度自-2*保护层厚度)*根数;下部钢筋=(净长+两端的锚固长度-2*保护层厚度)*根数;上部负弯距钢筋=(净长距/3+两端的锚固长度-1*保护层厚度)*根数;箍筋 =[(净长一2*50)/间距-1]*箍筋的长度;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E. 梁中钢筋计算方法
梁中间支座的钢筋计算,第一排为支座相邻两跨中较大跨的1/3*2+支座宽,第二排为支座相邻两跨中较大跨的1/4*2+支座宽。
F. 怎么计算梁的钢筋工程量
钢筋公式
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LaE时,必须弯锚,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左、右支座负筋: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内1/5,如果一共两排,第一排为通长筋,则第二排按LN/3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上排长度=2*净跨长/3+支座宽
下排长度=2*净跨长/4+支座宽
注:净跨长为左右较长的跨
架立筋长度=净跨-左负筋伸入长度-右负筋伸入长度+
150*2
注: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
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下部钢筋
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
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到四级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斜段角度:高度
主梁高>800mm
a为60度
主梁高<=800mm
a为45度
G. 帮忙算算1根梁的钢筋用量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9.2.1第3条: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和1.5d;梁下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当下部钢筋多于2层时,2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2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举个例子:如梁宽300mm,保护层为25mm。箍筋采用8mm,那么对于纵筋22mm的,上部钢筋最多可以放4根,下部钢筋最多可以放5根。上部钢筋计算:1.5d=1.5×22=33mm>30mm。25×2+22×4+33×3+8×2=253mm<300mm,如果采用6根,则计算结果>300mm。下部钢筋计算:d=22mm<25mm。25×2+22×5+25×4+8×2=276mm<300mm,如果采用7根,则计算结果>300mm。用自己制作的excel表格计算结果如下:
H. 梁钢筋怎么算
你是算重力
还是算设计配筋?
重量:
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LaE时,必须弯锚,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左、右支座负筋: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内1/5,如果一共两排,第一排为通长筋,则第二排按LN/3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上排长度=2*净跨长/3+支座宽
下排长度=2*净跨长/4+支座宽
注:净跨长为左右较长的跨
架立筋长度=净跨-左负筋伸入长度-右负筋伸入长度+
150*2
注: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
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下部钢筋
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
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到四级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斜段角度:高度
主梁高>800mm
a为60度
主梁高<=800mm
a为45度
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I. 支撑梁钢筋量计算
一、梁钢筋计算与对量
1、梁钢筋的"平法"应用理论
2、框架梁的钢筋计算
框架梁钢筋主要分为:(1)上部贯通筋(2)左(右)支座负筋(3)中间支座负筋(4)中间跨负筋(5)架立筋(6)侧面筋(7)拉筋(8)下部贯通筋(9)下部伸入支座筋(10)下部不伸入支座筋(11)吊筋及次梁加筋(12)箍筋
框架梁钢筋计算
(1)上通筋计算:
1、当所设置的通长钢筋直径小于梁支座负筋时与支座负筋100%搭接Lle。
2、当通长筋直径与支座负筋相同时,在跨中1/3范围内搭接。
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 Lae时,必须弯锚,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当框架梁端支座为梁时,该端支座的梁上部纵筋锚固与向跨中的延伸长度可按非框架梁端支座构造,也不需加密区。
屋面框架梁配筋构造:
J. 梁的钢筋算量。需要步骤
φ12:L0=0.3-0.02×2+10×0.012×2
个数为n=L1÷0.4
L=L0×n
(8)在所有钢筋长度计算完毕之后,将各型号钢筋的长度分别汇总,再计算钢筋重量。
钢筋重量计算方法为:钢筋长度×每延米重量
每延米重量计算公式为:0.00617×d²(d为钢筋直径),单位为kg/m
如本题中:Φ25的每延米重量为0.00617×25²≈3.856kg/m
Φ20的每延米重量为0.00617×20²=2.468kg/m
所以用所计算出来每种型号钢筋长度再乘以每延米重量就为每种型号钢筋的重量。
(9)在提取钢筋材料计划的时候,需要在计算出钢筋量后再乘以损耗系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