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筑的钢筋与钢筋之间 的间距 国标规定是多少
如果是梁钢筋的最小间距的话:《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9.2.1 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3 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和1.5d;梁下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当下部钢筋多于2层时,2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2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
(1)上下层钢筋距离多少扩展阅读:
一般钢筋混凝土工程常用的钢筋:
(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3)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2010
(4)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2013
(5)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2008
(6)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2000
(7)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2002
(8)预应力混凝土用低合金钢丝YB/T038-93
(9)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10)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ASTMA416-98A
(11)冷轧扭钢筋JG3046-1998
(12)冷拔螺旋钢筋DBJ14-BG3-96
钢筋表面不得允许有裂纹、结疤和折叠。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钢筋表面上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
尺寸、外形、重量和允许偏差:
1)公称直径范围及推荐直径
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6~25mm,标准推荐的钢筋公称直径为6、8、10、12、16、20、25、32、40、50mm。
2)带肋钢盘的表面形状及尺寸允许偏差
带肋钢筋横肋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
横肋与钢盘轴线的夹角β不应小于45度,当该夹角不大于70度时,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的方向应相反;
横肋与间距l不得大于钢筋公称直径的0.7倍;
横肋侧面与钢筋表面的夹角α不得小于45度;
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末端之间的间隙(包括纵肋宽度)总和不应大于钢筋公称周长的20%;
当钢筋公称直径不大于12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55;公称直径为14mm和16mm,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0;公称直径大于16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5。
3)长度及允许偏差
a、长度:钢筋通常按定尺长度交货,具体交货长度应在合同中注明;钢筋以盘卷交货时,每盘应是一条钢筋,允许每批有5%的盘数(不足两盘时可有两盘)由两条钢筋组成。其盘重及盘径由供需双方协商规定。
b、长度允许偏差:钢筋按定尺交货时的长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0mm。
c、弯曲度和端部:直条钢筋的弯曲变应不影响正常使用,总弯曲度不大于钢筋总长度的0.4%;钢筋端部应剪切正直,局部变形应不影响使用。
梁与板
①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1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②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③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及高度。
④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⑤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
⑥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⑦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3)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4)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5)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6)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7)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根据设计要求,板筋采用钢筋马凳纵横@600予以支撑。
㈡ 地面打30公分厚混凝土用多粗的钢筋间距多少上下两层间距多少请回答一下谢谢
常规用20的间距1.5米
㈢ 双层双向楼面120mm的钢筋上下层间距应该多少合适
你好,您的问题回复如下,首先板厚120mm,钢筋保护层厚度按照上下个15mm,您双层钢筋网片下铁下皮到上铁上皮的距离应该是90mm,具体根据您所用钢筋的直径计算一下!答题不易请采纳谢谢!
㈣ 卫生间钢筋扎两层的间距
间距要符合施工图集
钢筋(Rebar)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内截面为圆形容,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 钢筋主要用于各种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分为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三种。
㈤ 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净距在梁上部和下部各为多少
梁的上部和下部纵向受力钢筋的净距根据钢筋的直径和钢筋排数不同而不同,具体如下:
1、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和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
2、梁下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
3、当下部钢筋多于2层时,2层以上的钢筋水平方向的中矩应比下面2层的中矩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
(5)上下层钢筋距离多少扩展阅读
规定梁钢筋净距的要求,是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间距太密,不利于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
根据梁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净间距的要求,可以确定梁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的最大根数。
如,当梁的宽度为300mm,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0mm,箍筋为直径8mm的2肢箍时,
1、14mm直径的钢筋在梁上部最多放6根,在梁下部最多放6根。
2、16mm直径的钢筋在梁上部最多放5根,在梁下部最多放6根。
3、18mm直径的钢筋在梁上部最多放5根,在梁下部最多放6根。
4、20mm直径的钢筋在梁上部最多放5根,在梁下部最多放5根。
5、22mm直径的钢筋在梁上部最多放5根,在梁下部最多放5根。
6、25mm直径的钢筋在梁上部最多放4根,在梁下部最多放5根。
㈥ 现浇楼板钢筋用多大,钢筋间距多少
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一:
负筋长度1,面层负筋二级钢直径10毫米,间距200毫米,板厚度100毫米.5米,直径10毫米,间距300毫米。分布筋一级钢直径8毫米,底层钢筋双向二级钢直径8,或直径10毫米,间距200毫米,间距150毫米c20混凝土。
解决方案二:
分布筋一级钢8厘。负筋长度1M,间距200MM,板厚厚度100MM---120MM,底层钢筋双向一级钢8厘,面层负筋二级钢10厘间距200MM,间距200MM这个是双向板。
解决方案三:
得看设计的荷载。如果是自建多层住宅,这么大跨度,板厚不应小于120,板筋最好双向10个的三级钢,间距150左右;扣筋8个或10个的三级钢间距150左右,长度最好1.2米 。分布筋6个的一级钢就好。
解决方案四:
直径6MM的一级钢,间距150-200MM之间,双层双向,板厚一般为100-120MM,应该没问题。
解决方案五:
楼板厚度10~12cm 钢筋3级钢 直径8 毫米 钢筋间距。楼板厚度10~12cm 钢筋3级钢 直径8 毫米 钢筋间距10~15cm 保守点的话钢筋双层双向好了。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用钢筋和混凝土制成的一种结构。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用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先制成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在现场拼装而成。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对模板的要求
(1)设计模板体系时,要保证模板体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并且地基、基础牢固,模板龙骨、支撑间距要根据选用材料的实际规格经计算后确定。以避免因模板变形、移动、下沉或地基和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砼裂缝。
(2)按确定的龙骨、支撑间距绘制各房间的配模图确保上下层支撑对齐;对于快拆体系的顶板模板,必须按快拆体系的要求进行支搭,严禁先拆后顶;支撑下端要加垫木板。
(3)安置布料杆的房间要根据布料杆的重量,其支撑、龙骨间距减小。
(4)梁板(含拱、壳)结构的模板拆除,必须有可靠的强度依据,(必须留置同条件试块)并经技术主任(或工程师)的批准。
(5)设有后浇带的工程,后浇带部位设置独立的模板支撑系统,待后浇带砼浇筑完成并达到强度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及支撑。要杜绝在未浇注砼前就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而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㈦ 梁的上、下排筋中一排与二排的间距是多少
双排钢筋之间的间隔是25mm,所以中间的垫铁用25mm短钢筋截支垫。以净距25为准的,施工图说明也从不交代。施工沿袭下来的操作习惯是,上下两层钢筋都是用Φ25的短钢筋夹在其间固定的(这是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
二排筋与一排筋越接近,二者合力中心的位置越高,所产生的抗力越大。但二者有最小间距要求,以保证混凝土对两排筋均实现可靠粘接。设计时,梁的有效高度也是按以上原则考虑的。因此,两排筋通常只有最小净距要求,而无最大间距规定。
梁工程量计算方法
梁的体积=梁的截面面积*梁的长度
现浇混凝土梁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并入梁体积内。
①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②圈梁与梁连接时,圈梁体积应扣除伸入圈梁内的梁的体积。
③在圈梁部位挑出的混凝土檐,其挑出部分在300px以内时,并入圈梁体积内计算;挑出部分在300px以外时,以圈梁外皮为界限,挑出部分为挑檐天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