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悬挑梁钢筋做法
悬挑梁钢筋做法是怎样的?
1、梁顶面的纵向受力筋应按计算确定,而且不少于两根。钢筋沿梁角配置,其伸入支座的长度应满足锚固要求,其余钢筋不应在梁的上部截断,且满足以下要求: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为45°;梁截面高h≥800 mm时,可弯起60°;梁截面高较小时,可弯起30°;
2、弯起钢筋应根据施工对钢筋骨架的稳定和结构计算确定,当悬臂长度大于1.5 m时,无论计算是否需要,均要设置一排(从根部算起)弯起钢筋。若悬臂端有集中力作用时,宜设置多排弯起钢筋。梁底部架立筋应不少于两根,其直径不小于12 mm。
Ⅱ 钢筋混凝土过梁的形式及做法盘点
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现在人口居住地越来越集中,房地产的发展越来越快速,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现在的房子也是越建越高。高层的建筑越来越多,为了保证这些建筑的安全性和坚固性,必须采用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的过梁是用来承受重力的,框架结构少不了钢筋混凝土过梁,毕竟房子建起来是让人住的,房子的承载能力必需要强,下面就让小编带你们去认识一下钢筋混凝土过梁吧。
梁的形式:
常见的过梁形式之一用钢筋混凝土制成,钢筋混凝土过梁承载能力强,可用于较宽的门窗和洞口,对房屋不均匀沉降或震动有一定的适应性,应用较广泛。
钢筋混凝土过梁有现浇和预制之分,预制装配式施工速度快,很受欢迎。过梁断面通常采用矩形,以利于施工。梁高应按结构计算确定,且应配合砖的规格尺寸,如普通粘土砖墙内取60mm、120mm、180mm、240mm等,过梁宽度一般同砖墙厚,其两端伸入墙内支承长度不小于240mm。
由于钢筋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大于砖的导热系数,在寒冷地区为了避免在过梁内表面产生凝结水,可采用L形界面或组合式过梁,也可全部把梁包起来。
过梁的断面形式有矩形和L形,矩形多用于内墙和混水墙,L形多用于外墙和清水墙。在寒冷地区,为防止钢筋混凝土过梁产生冷桥问题,也可将外墙洞口的过梁断面做成L形。
三、钢筋混凝土做法:
1、过梁每一侧深入墙内长度250mm。
2、过梁制作的宽度应缩尺,例如:90墙体过量宽度可采用80cm即可,以免由于制作时的误差造成截面宽度过大或者由于砌筑抹灰误差由于过梁突出墙面造成无法抹灰。
3、过梁制作地方:
A:每隔两层打两层过梁
优点:运输方便,无需使用升降机
缺点:使用时需要在楼层内搬运成堆,特别是放线时需要搬运。数量过多成堆容易损坏。打过梁时需要搬运过梁模板、钢筋。
B:在地面空地打过梁
优点:容易控制过梁数量,损坏少。无需搬运过梁模板、钢筋。
缺点:搬运过梁时较麻烦,随楼层越来高运输困难。
4、两栋楼可使用一套过梁模板即可,当楼层内同一规格的过梁数量较多时可适当增加过梁模板的数量,以免造成制作过梁时模板不能及时拆除。
5、过梁模板应先涂刷脱模剂之后再打混凝土,以保证过梁拆模板方便且制作出的过梁平整表观效果好。混凝土倒入模板后应反复振捣。
6、过梁的钢筋放在上部,砌筑时应注意过梁的放置位置,有钢筋的一侧应放在下部,因为过梁为受弯构件。
7、留设过梁的洞口应注意其洞口是否有电管,以免电管无法穿越过梁。提过梁时应在楼层中检查一遍,留有电管的孔洞应设置双排过梁。
原来我们住的简简单单的房子中的一条小小的梁有这么大的作用啊,平时看着这些钢筋混凝土过梁还会觉得有些碍眼,但是现在看来这些钢筋混凝土过来还挺可爱的,如果没有这些钢筋混凝土过梁那么高层建筑根本建不起来,因为高层的建筑的承载力是有很高要求的,多谢这些钢筋混凝土过梁才能让我们住在高处享受高处的风景啊。
Ⅲ 条形基础梁钢筋做法
条形基础梁钢筋做法,示例如下:
1.基槽开挖。
测量好用白灰做好标记,挖土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开挖尺寸比基础尺寸每边各留出300mm工作面,作为侧面支模的位置,人工辅助修坡修底,沿房屋纵向,由一端逐步后退开挖,挖出的土立即运出场外。
安排两个小组,分别从两端向中间合拢,规定时间内浇筑完成。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垂直振捣,动作要快,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进行。
分层浇筑时每层不超过振动棒长的1.5倍,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3~5cm,以加强两层接触。
可才用并列或交错式振捣以免漏震,振动棒不得触动钢筋。歼岁掘
6.砌砖基。
砖头应采用耐腐蚀的青砖,砂浆应为MU7.5的水泥砂浆,采用一顺一丁砌法,灰缝在10mm左右,接茬留在中间做成。
砖基砌到顶上的三皮时,应按间隔1m留一个120×120mm的洞眼,作为上部地圈梁支模用,地圈梁模板拆除后及时把洞眼补上。
7.扎地雀旁圈梁钢筋和构造柱插筋。
地圈梁的钢筋搭接可以不烧焊,梁的上部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三分之一的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的位置宜设置在梁端三分之一跨度范围内。上下两排钢筋的接头要互相错开。
8.立地圈梁模板。
9.浇地圈梁砼。
混凝土要连续浇筑,避免中断,浇筑时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踩踏钢筋
10.拆地圈梁模板。
混凝土浇筑完成24h或强度达到1.2mpa即可拆除地梁两侧侧模,梁底不能拆除。拆除侧模不能破坏地梁混凝土观感。
11.基础回填。
回填土的材质要符合要求,回填土要分层回填,每个开间的高度要一致,杜绝一次倒满,夯实时两个开间最好同时进行,避免对基础墙产生侧压力。
12.安装预应氏核力空心板。
安装时,要注意接缝的严密情况,安装时对各部分模板进行精度控制,安装完毕后进行全面检查,若超出容许偏差及时纠正。
Ⅳ 钢筋混凝土梁的制作过程(施工工艺和操作流程)
钢筋绑扎工艺流程核对钢筋半成品→划钢筋位置线→运钢筋到使用部位→绑扎基础回钢筋(墙体答、顶板钢筋)→预埋管线及铁件→垫好垫块及马凳铁→隐检。
模板安装工艺流程准备工作(确定组装模板方案)→搭设内外支撑→安装内外墙模板(安装顶板模板)→合模前钢筋隐检→预检。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
(4)钢筋梁怎么做扩展阅读:
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绑扎时采用八字扣或交错变换方向绑扎,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
底板如有基础梁,可预先分段绑扎骨架,然后安装就位,或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成型。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时,绑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或钢筋支架,(间距以人踩不变形为准,一般为1m左右1个为宜)。在马凳上摆放纵横两个方向定位钢筋,钢筋上下次序及绑扣方法同底板下层钢筋。
Ⅳ 房子的梁怎么做
在以前是粗壮的木头做梁,而现在科技在进步,都用钢筋水做梁。先支起盒子板,扎好钢筋架,再用水泥混凝土浇筑,等凝固好了就是房梁了。
Ⅵ 梁钢筋绑扎实操施工要点
梁钢筋绑扎实操施工要点如下:
(1)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
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2)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支座,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支座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返拍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支座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3)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宣用套扣姿凯法绑扎。梁中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箍筋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位长度为 10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 5d。
(4)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5)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漏册羡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6)弯起钢筋与负弯矩钢筋位置要正确;梁与柱交接处,梁钢筋锚入柱内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7)纵向受力钢筋为双排或三排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 25 mm 的短钢筋,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 25m 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宜与纵向钢筋规格相同,以保证设计要求
(8)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高度遇有垫梁、边梁(卷梁)时,必须支承在垫梁或边梁受力钢筋之上,主筋两端的搁置长度应保持均匀一致: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支承在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之上。
Ⅶ 钢筋混凝土梁怎么形成过程
第一、基础地梁做法(常用砖胎模):承台垫层浇捣→测量放出承台边线→排砖回撂底→砌筑答承台砖胎模→测量放出梁口→梁底垫层浇捣→测量放出梁边线→排砖撂底→砌筑梁砖胎模→砖胎模外侧回填土至底板垫层底(夯实)→砖胎模内侧水泥砂浆抹灰
第二、主体梁做法(常用木模板):弹出柱边线→标出水平线并进行复合→搭设模板支架→用线锤引出梁边线→安装梁底楞→安装梁底模板→梁底起拱→安装梁侧模板(梁高较大时应模内绑扎梁钢筋→安装另一侧模板)→安装上下锁楞、斜撑楞、腰楞和对拉螺栓→复合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模板连接牢固
Ⅷ 28的钢筋大梁,怎么扎比较快又方便
可以采用沉梁法:
1、首先将梁下部钢筋穿好,然后根据梁高计算出核心区内需加版柱箍权筋数量,将所需柱筋(未绑扎的)套到柱主筋上;
2、在箍筋四角分别用一根18的钢筋(长度取最高框架梁高)作为导筋,将节点区箍筋按要求间距绑在导筋上固定成短钢筋笼;
3、再穿梁的上部钢筋使钢筋笼与梁筋同时绑扎,绑扎完毕后,将梁筋骨架与柱筋钢筋笼一起落入梁、柱模板内;
4、将变形的柱箍筋钢筋笼调整好。
Ⅸ 钢筋1o1图集悬挑梁怎么做
16G101-1图集第92页有纯悬挑来梁XL及各类梁的自悬挑端的配筋构造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