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钢筋砼梁板出现裂缝
裂缝形成原因
钢筋混凝土梁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材料或气候因素、施工不当、设计和施工错误、改变使用功能或使用不合理等。通常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收缩裂缝。混凝土尚处于未完全硬化状态时,如干燥过快,则产生收缩裂缝,通常发生在表面上,裂缝不规则,宽度小。
(2)水泥水化硬化时的裂缝。水泥在水化及硬化的过程中,散发大量热量,使混凝土内外部产生温差.超过一定值时.因混凝土的收缩不一致而产生裂缝。
(3)温变裂缝。现浇钢筋混凝土梁随着温度变化会产生热胀冷缩变形。
(4)设计欠周全。如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不够,梁的跨度过大,高度偏小,或者由于计算错误,受力钢筋截面偏小、配筋位置不当、节点不合理等。都会导致混凝土梁出现结构裂缝。
(5)施工质量造成的裂缝。
① 由于混凝土标号偏低、受力钢筋截面偏小、截面尺寸不符合设计等而导致混凝土梁出现裂缝。
② 由于施工不当、模板支撑下沉,或过早拆除底模和支撑等形成的裂缝。 ③ 由于施工控制不严,在梁上超载堆荷,而导致出现裂缝。
(6)预制钢混凝土梁在运输、吊装过程中,由于支撑不合理、吊点位置不符,以及较大的振动或冲击荷载,也会导致钢筋混凝土梁出现裂缝。
(7)在使用过程中,改变原来的使用功能,如将办公室改为仓库、屋面加层、使用不当、增大梁上荷载等均会出现裂缝。
『贰』 砼产生裂缝的几种原因
原因:
1、砼的搅拌、运输、浇捣、振实各道工序中的任何缺陷和疏漏,都可能是裂缝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2、模板构造不当,漏水、漏浆、支撑刚度不足、支撑的地基下沉、过早拆模等都可能造成砼开裂。施工过程中,钢筋表面污染、砼保证层太小或太大,浇筑中碰撞钢筋使其移位等都可能引起裂缝。
特点
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叁』 钢筋混凝土梁中为什么会出现斜裂缝
钢筋复混凝土梁在弯矩和剪力作用下,制可能出现垂直裂缝或斜裂缝。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十分复杂,因素众多,归纳起来有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或非荷载因素引起的裂缝。由荷载作用所引起的裂缝,主要是针对由弯矩、轴向拉力、偏心拉(压)力等引起的垂直裂缝,或称正截面裂缝。剪力或是扭矩引起的斜裂缝。在混凝土结构中,除了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外,还有许多非荷载因素如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基础不均匀沉降、混凝土塑性坍落等引起的裂缝。对此类裂缝应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尽量减小或避免其产生和发展。【提高构件抗裂能力的方法】加大构件截面尺寸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或在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等来实现,但最根本的方法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一般情况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εtu=0.0001~0.00015,则混凝土即将开裂时,根据应变协调决定的各构件中钢筋的拉应力σs≈(0.0001~0.00015)×2.0×105=20~30N/mm2。可见此时钢筋的应力是很低的,即对于钢筋混凝土的抗裂能力而言,钢筋所起的作用不大,所以用增加钢筋的办法来提高构件的抗裂能力是极不经济的,也是不合理的。
『肆』 混泥土的梁出现贯穿性裂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一、设计构造
在设计时考虑不周,结构构件断面突变或因开洞、留槽引起应力集中;在构造处理不当时,现浇主梁在搁次梁处如果没有设置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以及各种结构缝设置不当等因素均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
二、地基变形
建筑工程基础不均匀沉降是造成钢筋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
1、房屋建于土质差别较大或软弱土质上。
2、建筑物基础深浅不一。
3、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重、结构刚度差别较大。
4、建筑物平面形状复杂、立面变化过大、长度过大等原因造成基础不均匀沉降。裂缝的大小、形状、方向与地基变形的情况有关,由于地基变形的应力相对较大,使得裂缝一般是贯穿性的,危害较大。
三、施工方面
施工工艺不当是造成钢筋混凝土开裂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由于施工原因造成裂缝出现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1、水泥、砂、石等质量不好是引起裂缝较常见的因素。若工程上用了这些不合格的材料就会导致“豆腐渣工程”,所以说只有把好材料的质量关,工程质量才会在根本上得到保证;
2、混凝土是一种人造混合材料,其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成型后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程度。因此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灌、振实各道工序中的任何缺陷和疏漏,都可能使裂缝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3、水分蒸发、水泥结石和混凝土干缩通常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原因。混凝土养护,特别是早期养护质量与裂缝关系密切。早期表面干燥可使其内外湿度较大更容易产生裂缝;
4、模板构造不当,漏水、漏浆、支撑刚度不足、支撑的地基下沉、过早拆模等都有可能造成混凝土开裂。施工过程中,钢筋表面污染,混凝土保护层太大或太小,浇灌中碰撞钢筋使其移位等都可能引起裂缝。
四、结构受荷
在施工中和使用中由于结构受荷都可能出现裂缝。例如早期受震、构件堆放、运输、吊装时的垫块或吊点位置不当、施工超载、张拉应力值过大等均可能产生裂缝。而最常见的是钢筋混凝土梁、板等受弯构件,在使用荷载作用下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
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承受了30-40%的设计荷载,就可能出现裂缝,肉眼一般不能察觉,而构件的极限破坏荷载往往都在设计荷载的1.5倍以上。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钢筋混凝土构件是允许带裂缝工作的(这类裂缝也称为无害裂缝)。在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中,分别不同情况规定裂缝的最大宽度为0.2-0.3mm,对那些宽度超过规范规定的裂缝,以及不允许开裂的构件上出现裂缝则是有害的,需加以认真分析,慎重处理。
五、温湿度变化
当温度变化时,由于材料热胀冷缩,房屋各部分构件将产生各自不同的变形,引起彼此制约而产生应力。因屋面混凝土与墙体的线膨胀系数不一致,屋面变形较大,当屋盖和墙体之间构造处理不当,会使墙体受拉,当其剪力和拉应力大于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时,产生温差裂缝。
普通混凝土在空气中硬结,湿度发生变化时,体积会有所收缩,由此而在构件内产生拉应力,在早期混凝土强度较低时,混凝土收缩值最大。因此,若构件早期养护不良,极易产生收缩裂缝。
『伍』 梁出现裂缝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1、施工操作不当使支座负筋位置下降,钢筋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容易造成板面沿梁边通长裂缝;
2、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捣振不均匀,出现漏捣区域,从而在梁板内部产生不密实区,最终引发裂缝,混凝土捣振过振也会出现混凝土离析现象,使混凝土强度等级达不到要求,在后期混凝土使用中引发裂缝。
3、梁板表面保护层厚度不达标,导致梁板中钢筋容易受到腐蚀并发生体积膨胀,这会诱发梁板纵向裂缝发生;
4、混凝土养护不当是引发砼收缩开裂的主要原因,混凝土浇筑面没有及时覆盖、浇水湿润;面层水分会迅速蒸发,混凝土很容易收缩开裂。
处理
1、可以使用自动低压灌浆的方法进行修复。包括材料、机具、施工的一项综合技术。灌浆修复后裂缝内部被AB-1灌浆树脂填充饱满,其抗拉及粘接强度较高,不会产生再次开裂。
2、选用柔性材料进行修复,这种开放式的修复方法是一种全新的概念,与以往刚性修复对比,它更适用于活动量较大的裂缝处理。
(5)钢筋砼梁底出现裂纹是怎么回事扩展阅读
1、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
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当无设计要求时,控制在25℃以内);
4、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
5、在拌合混凝土时可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6、设置后浇缝,当大体积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以适当设置后浇缝,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
7、大体积混凝土可采用二次抹面工艺,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陆』 钢筋混凝土梁跨中从上到下裂缝是什么原因
钢筋混凝土梁跨中从上到下裂缝的原因:
1、浇筑混凝土时振捣不到位。
2、箍筋配置与图纸、图集不符。
3、底部受力钢筋偷工减料。
4、由于施工人员的疏忽,受力钢筋锚固弄错。
5、受到严重的外力。
概念分析
纵向钢筋是平行于混凝土构件纵轴方向所配置的钢筋。配置于截面受压区的钢筋称为纵向受压钢筋;配置于截面受拉区的钢筋称为纵向受拉钢筋。
当梁较高(Hw≥450mm)时,为了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而产生竖向裂缝,同时加强钢筋骨架的刚度,在梁的两侧沿梁高每隔200mm处各设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腰筋 ,两根腰筋之间用φ6或φ8的拉筋连系,拉筋间距一般为箍筋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