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监理工程师对钢筋隐蔽工程验收要点有哪些
监理工程师对钢筋隐蔽工程验收要点:
1、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
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
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
4、设计变更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等;
5、预应力筋锚具和连接器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及护套等;
6、预留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形状及灌条孔、排气兼泌水管等;
7、锚固区局部加强构造等。
参考资料:
http://www.civilcn.com/shi/sgjs/1366288233181976.html
⑵ 预应力箱梁钢筋的检验应注意哪些
预应力箱梁钢筋包括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
普通钢筋的检验对照图纸,主要检查规格、数量、尺寸、间距、保护层等内容,如果有焊接的情况,还要检查焊接质量,包括长度,焊缝是否饱满,所使用的焊条是否符合要求等。
预应力箱梁一般为后张法施工,浇筑混凝土前主要为管道安装,检验内容为波纹管的定位及管道线形,锚具安装是否牢固可靠等等……
具体检验内容建议你参照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和 检验评定标准。
⑶ 建筑工程钢筋验收要点有哪些
主要看细抄部结构是不是符合图纸及图集上的构造要求,搭接锚固钢筋接头是不是符合要求等等。大面的间距钢筋直径及钢筋等级看一眼就行了一般不会错。
钢筋相对来说是最复杂的多看看图集图纸及相关的规范,强条才能比较准确的确定对错。现在由于工人素质问题错误比较多。
⑷ 桥梁钢筋验收规范标准是什么
(一)在桥涵施工中,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中的非预应力钢筋必须符合现行的《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塌宽运带肋钢筋》(GB1499)、《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和《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的相关规定。其力学、工艺也要符合相关规定。
(二)钢筋必须按照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定以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而且设立识别标志。钢筋在运输工程中,应该尽量避免锈蚀和污染。钢筋宜堆置仓库内,当露天堆置时,应垫高并加遮盖。
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和锤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应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的老绣皮的钢筋禁止使用。钢筋在除锈时通常可用在冷拉或者调直的过程中除锈,少量的除锈可以采用电动除锈机或者喷砂,局部除锈可采用人工用钢丝刷或者砂轮等方法进行,亦可将钢筋通过沙箱在王府搓动除锈。如果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麻坑、斑点或者已经伤蚀截面时,应该降低等级使用或者剔除不用。
在施工中,当以另一种强度、牌号或者直径的钢筋代替设计中所规定的钢筋时,应该充分了解设计者的意图和代用钢筋材料的性能,并须要符合现行桥涵中的相关规定。重要结构中的主钢筋在代用时,应由原设计单位做相应的变更设计。
对于预制结构中的吊环,按规定应采用未经冷拉的R235热轧钢筋制作。
钢筋的加工
(一)钢筋的调直与污垢的清除要求
钢筋的调直和污垢的清除应该符合下列要求:
①钢巧桥筋的表面团梁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②钢筋应平直,无局部的折弯,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该调直。
③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R235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HRB335、HRB400号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二)计算下料长度
按照相关规定和经验总结,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如下:
①钢筋的下料长度=构件的长度-保护层的厚度+弯钩部分增加的相应长度;
②有弯起的下料长度=构件直段长度+构件的斜段长度+弯钩部分增加的相应长度-弯钩的调整值;
③箍筋下料长度=箍筋的计算周长+弯钩部分增加的长度±弯曲段的调整值。
(三)钢筋切断
钢筋下料切断时,首先根据配料单对钢筋的种类、直径、根数和尺寸等进行复核,然后,依据钢筋原材料的长度按照配料单进行长短搭配,做到统筹安排下料。依据经验,下料时,应该先切长度较长的料,尽量的减少接头的数量、降低材料的浪费,尽量少使用短尺,避免误差的积累。当刚进材料的直径较大时,采用氧炔焰进行切割。要求钢筋的切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者弯起的现象;钢筋的长度应该做到准确,其允许的偏差控制在±10mm范围内。
加工成型
①合理配料
配料计算时按照长短搭配、统筹排料的原则,减少材料的损耗,并且应该预先确定各种钢筋材料的下料长度调整值。
②加工成型线
根据钢筋的弯曲的类型和相应刚进材料的下料调整值、弯曲段的曲率半径、扳距等,应该制定一套完整可行的划线方法,确保划线的简单和准确。
③根据钢筋弯制角度和钢筋直径确定扳距的大小。
(五)质量要求
①钢筋的形状应该和设计图纸相符合,且同一平面内没有翅曲现象。
②钢筋的折弯处表面没有裂纹的存在。
③钢筋弯曲成型后,允许偏差为:全长±10mm;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20mm;弯起钢筋的弯起高度±5mm;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5mm。
钢筋的链接
(一)钢筋的焊接
轴心手拉应力或者存在小偏心受拉的钢筋的接头,不适合采用绑接的方式。在普通混凝土中使用的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适合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对于钢筋的纵向的焊接,应采用闪光对焊,对于HRB500的钢筋的接头必须采用闪光对焊。当施工现场没有闪光对焊装置时,可采用电渣压力焊、电弧焊或者气焊等代替闪光对焊。钢筋交叉焊接,且无阻点焊接时,亦可使用手工电弧焊。对于T形预埋件接头与钢板之间焊接时,也可采用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电渣压力焊仅适用与竖向的钢筋的连接,对于水平钢筋或者斜钢筋的连接,禁止使用。钢筋的接头形式、焊接方法、使用范围等应该符合现行的《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
当使用电弧焊时,钢筋接头处两钢筋搭接端应该预先折向一侧,确保两结合钢筋的轴线的一致性。接头双面施焊时,施焊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施焊时,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搭接钢筋的直径)。
施工现场中,对于所有的各种钢筋、钢板都应该有相应的材料证明书和实验报告单。焊条和焊剂应该有合格证,各种焊接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现行的《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各种焊接材料应该分类存放和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止腐蚀、受潮变质的措施。
(二)钢筋绑扎
①除了在普通混凝土中使用的直径小于25mm的钢筋可以绑接外,对于轴心承受拉应力或者存在小偏心的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该采用焊接的方式。
②绑扎接头的布置应该错开,布设在两接头之间的间距大于1.3倍的搭接长度的内应力较小的部位。
③绑扎接头禁止布置在构件的最大弯矩处,其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应该大于10d。
④承受拉应力或者压应力的钢筋的绑扎接头长度,应该设定为受拉钢筋绑扎接头长度的0.7d
⑤对于直径小于12mm的承受Ⅰ级压应力的钢筋末端,可以不做弯钩,当时,这时的搭接长度不应该小于30d,而受拉区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
五、钢筋的安装
(一)浇筑混凝土前钢筋检查
①在钢筋和模板之间应该、设置垫块,并且垫块之间应该相互错开,垫块和钢筋之间应该绑扎紧密。
②应该对钢筋的间距、数量和型号等进行复查。
③在桥体进行浇筑前,对安装好的预埋件和预留孔等进行仔细的检查。查看其是否有遗漏,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二)焊接骨架及焊接网片的外观检查质量要求
①焊点处的融化的金属应该均匀。
②在对热轧钢筋进行电焊时,压入的深度应该为较小钢筋直径的30%-45%;对冷拔低碳钢丝电焊时,压入的深度应该为钢筋较小直径的30%-35%。
③对于点焊,避免存在漏焊、裂纹、灼伤和多孔性缺陷的存在。
⑸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所用的预应力筋应满足哪些要求为什么
预应力筋(Prestressing tendon)通常由单根或成束的钢丝、钢绞线或钢筋组成。有粘结预应力筋是和混凝土直接粘结的或是在张拉后通过灌浆使之与混凝土粘结的预应力筋;无粘结预应力筋是用塑料、汕脂等涂包预应力钢材后制成的,可以布置在混凝土结构体内或体外,且不能与混凝土粘结,这种预应力筋的拉力永远只能通过锚具和变向装置传递给混凝土。
预应力筋由单根、多根钢筋、钢丝或钢绞线制成。在先张法生产中,为了与混凝土粘结可靠,一般采用螺纹钢筋、刻痕钢丝或钢绞线。在后张法生产中,则采用光面钢筋、光面钢丝或钢绞线,并分为无粘结预应力筋和有粘结预应力筋。后张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表面涂有沥青、油脂或专门的润滑防锈材料,用纸带或塑料带包缠,或套以软塑料管,使之与周围混凝土隔离,和普通钢筋一样直接安放在模板中灌筑混凝土,等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进行张拉。无粘结筋常用于预应力筋分散配置的构件或结构如大跨度双向平板、双向密肋楼盖等。后张有粘结预应力筋是指先放置在预留孔道中,待张拉锚固后通过灌浆而恢复与周围混凝土粘结的预应力筋。有粘结筋常用于预应力筋配置比较集中,每束的张拉力吨位较大的构件或结构。
⑹ 钢筋验收包括哪些内容
钢筋验收包括的内容如下:
(1)钢筋进场时,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光圆钢筋实际上就是普通低碳钢的小圆钢和盘圆。变形钢筋是表面带肋的钢筋,通常带有2道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横肋的外形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种。
⑺ 钢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内容有哪些
在我国的建筑领域当中钢筋工程是主要的工种之一,加工好的钢筋本来也就是需要通过一系列技术性的安装措施才能够为主体工程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钢筋工程其实也分为焊接,加工,连接等几个不同的内容的,因此, 钢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 内容主要就是包括对原材料,连接完成以后的表面和钢筋的套筒连接头等这些进行验收。 一、钢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内容有哪些? 1、钢筋原材料(含钢筋、钢丝、预应力筋、钢铰线、钢板、型钢及焊条、焊剂等)应符合现行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并按规定备齐出厂合格证明,检验报告和进场复检报告。 2、根据施工图纸检查钢筋的品种、规格、形状、尺寸、位置、数量、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负筋的位置应正确。 3、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接头百分率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接头质量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箍筋加密范围、钢筋锚固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应正确。 4、检查钢筋保护层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5、检查钢筋应绑扎牢固,无松动变形现象。 6、钢筋的调直、平直、冷拉、切断、弯曲、焊接等半成品加工质量,应符合规范、规程、标准和设计要求,经检验合格的半成品,应按工程使用部位和规格、形状分类堆放,并用标识牌,注明钢筋编号、规格、尺寸和使用部位。 7、钢筋表面应洁净,不得有颗粒状、片状锈蚀和飞边、翘边、裂纹、损伤及泥浆油漆污,如有均须进行处理。 8、剥肋滚轧直螺纹套筒连接接头质量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9、钢筋工程有设计变更项目时,必须先办理设计变更单手续,并坚持自检、互检、专业检验制。 二、钢筋工程包含的主要内容? 1、钢筋的冷加工 2、钢筋焊接连接 3、钢筋机械连接 4、钢筋的配料与代换
⑻ 土建钢筋验收规范有哪些
钢筋在我们生活当中并不陌生,我们住的房子、办公室、公共场所等大大小小的建筑物都离不开钢筋,它是一顿大楼的骨架,整顿大楼的安全钢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既然钢筋对我们大家的安危如此的重要,那么钢筋的验收规范及标准是值得大家去探讨的,接下来小编将系统完整地介绍一下钢筋验收的规范及标准。
钢筋验收规范详情
第一条钢筋所用材料类型必须符合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和规范,产品的物理性能以及合格证书符合国家的相关规范,进口钢筋必须进行相关化学性能实验,化学检定合格后才可以投放到工程项目中使用。
第二条钢筋的基本规格,间距、形状、接头位置、尺寸、保护层的厚度符合相关规定的设计要求和施工项目规则的规范。
第三条施工过程中如果进行钢筋的更换,新的钢筋必须了解其材料的基本性能,严格执行国标中钢筋设计的各种规定,不能使用等尺寸和低强度的钢筋来代替高强度的钢筋,施工项目中重要部位的钢筋替换,必须取得相关设计单位的批准,有相关内容的书面材料证明即可。
第四条利用钢尺检测钢筋受力时的弯折小于九十度角时,在弯折的九十度处弯弧内的直径至少是钢筋直径5倍以上。同一类型的钢筋应在同一生产设备中抽查大于3次以上。
第五条在加工钢筋过程中保证其尺寸和形状符合国家的基本设计要求,受力钢筋长度尺寸允许偏差在10mm以内,弯起钢筋弯折范围的允许误差在20mm以内,用钢尺检测是至少抽查3个。
第六条钢筋在每一个检验批次内要求每一个标准都要求符合标准,在每一个随机的抽样检测中必须符合真实性。
钢筋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保障,现如今的钢筋质量有待考证,在钢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不符合国家规范的情况也并不少见,施工项目和验收工作不是协调配合的,这样的项目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隐患。对于这种严重的安全问题,有关部门应该重视钢筋验收规范及标准,严禁不符合标准的钢筋流入每一个施工项目中,从源头抓管理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安全负责。
⑼ 预应力钢筋进场应按规范进行哪些检验
预应力筋进场时,应对其质量证明文件、包装、标志和规格进行检验,并版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丝检权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从每批钢丝中先抽查5%,且不少于5盘,进行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检查,检查不合格,则将该批钢丝全数检查。从检查合格的钢丝中抽查5%,且不少于3盘,在每盘钢丝的两端取样进行抗拉强度、弯曲和伸长率试验。试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则该盘钢丝报废,并从同批次未试验过的钢丝盘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丝为不合格。
(2)钢绞线检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盘,并从每盘所选的钢绞线端部正常部位截取一根试样,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试验。如每批少于3盘,应全数检验。检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则不合格盘报废,并再从该批未试验过的钢绞线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为不合格。
(3)精乳螺纹钢筋检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对其表面质量应逐根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每批中任选2根钢筋截取试件进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则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试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