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圆弧的板如何布置圆弧的钢筋
可以使用平行边布置受力筋,先将圆弧形的现浇板绘制好后,新建板受力筋,点击单板/多板,点击其他方式下的平行边布置受力筋,选择现浇板,选择平齐的板边,左键选择受力筋的方向即可。
Ⅱ 广联达如何布置圆形筏板横向和纵向钢筋
1、进入绘图输入-进入基础层-点击基础找到筏闭樱板基础凳搭。点击筏板基础-新建筏板基础-根据图纸设计编辑筏板信息。
2、定义完筏板后,接下来就是定义筏板钢筋(筏板主筋、筏板负筋轿粗丛)筏板主筋-新建筏板主筋-根据图纸设计编辑筏板主筋信息。
Ⅲ 请教这种圆形基础的钢筋的计算式或者如何建模
第一图上没有钢筋信息,是上、下的小、大圆台的直径和四个150×150×150预留孔、16根M30预埋螺栓版、8根M24预埋螺栓等的权尺寸、位置布置信息;
第二图是圆台混凝土基础的剖面尺寸、标高及三层正交钢筋网的配置信息;每根钢筋的平面投影长度,不必要建模计算,只须用cad绘制平面大样,量取正交每根长度,加上两端竖向弯折长度;另外加上几根圆环钢筋就完工。
以上就是计算思路。手工即可完成。
Ⅳ 圆形基础怎样布钢筋和计算下料长度
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墙端为端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 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 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 (二) 剪力墙墙柱 一、纵筋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三) 剪力墙墙梁 一、连梁 1、受力主筋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2、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二、暗梁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Ⅳ 钢筋圆形构件制作方法
先用铁板画出需要的直径,画成圆形的,再用短钢筋头竖起来按一定的间距焊住。就可以在上面加工了
Ⅵ 求解广联达算量软件里这种圆形承台的钢筋具体怎么绘制附带了它的基础的平面图以及剖面图。。
一、新建桩承台,在其下新建异形桩承台,按图纸绘制圆形承台,钢筋在其他内钢筋中按手算结果输入。
二、容按柱建立构件,新建圆柱,侧面配筋按图纸匹配竖筋和箍筋输入,地面钢筋在其他钢筋中按手算结果输入,注意:调整好钢筋属性中的搭接、锚固、节点设置
Ⅶ revit中如何画圆形钢筋族箍筋
首先~你得先把结构模型建好,注意是结构模型,例如结构柱、梁等,不是建筑模内型。可以在构件的实例属容性中勾选“结构”,即可。其次,再根据实际配筋在结构模型内部进行钢筋的布置。画钢筋还是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细心。而且revit钢筋功能也比较少,可以自己把那几个选项都点一遍试试。对于自定义构建族,记得在族编辑时勾选,允许钢筋附着到主体上。
Ⅷ 广联达圆形独立基础外侧U型筋怎么布置
用圆形筏板定义,在筏板属性中设置封边构造的U型封边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