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结构施工图里面钢筋设计中laf,lif.sb.sc代表什么意思
laf是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是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sb是箍筋的最大间距,sc是箍筋的间距。
钢筋锚固长度是指受力钢筋通过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将所受的力传递给混凝土所需的长度,用来承载上部所受的荷载。
钢筋搭接长度是指两根钢筋通过搭接接头传力所需的长度。
箍筋应根据计算确定,箍筋的最小直径与梁高h有关,当h≦800mm时,不宜小于6mm;当h>800mm时,不宜小于8mm。
(1)钢筋设计是什么扩展阅读
结构施工图基础详图:
1、砌体结构无筋扩展基础应绘出剖面、基础圈粱、防潮层位置,并标注总尺寸、分尺寸、标高及定位尺寸。
2、扩展基础应绘出平,剖面及配筋、基础垫层,标注总尺寸、分尺寸、标高及定位尺寸等。
3、桩鞋应绘出桩详图、承台详图及桩与承台的连接构造详图。桩详图包括桩顶标高、桩长、桩身截面尺寸、配筋.预制桩的接头详图,并说明地质概况、桩持力层及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成桩的施工要求、桩基的检测要求,注明单桩的承载力特征值(必要时尚应包括竖向抗拔承载力及水平承载力)。先做试桩时,应单独绘制试桩详图并提出试桩要求。承台详图包括平面、剖面、垫层、配筋,标注总尺寸、分尺寸、标高及定位尺寸。
4、筏基、箱基可参照现浇楼面梁、板详图的方法表示,但应绘出堆重墙、柱的位置。当要求设后浇带时,应表示其平面位置并绘制构造详图。对箱基和地下室基础,应绘出钢筋混凝土墙的平面、剖面及其配筋。当预留孔洞、预埋件较多或复杂时,可另绘墙的模板图。
5、基础粱可参照现浇楼面梁详图方法表示。
注:对形状简单、规则的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基础梁和承台板.也可用列表方法表示。
㈡ 主筋箍筋的配筋设计 是什么意思
箍筋就是箍筋,主筋是主筋。应该是说“主筋、箍筋的配筋设计”。专主筋和箍筋是梁或柱的重属要钢筋,需要经过计算确定,并满足规范的要求,特别是抗震框架结构,经受力计算出来后,还必须满足框架结构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要求。这种工作就是“主筋、箍筋的配筋设计”。
㈢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选用钢筋的原则是什么
应该是: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
首先,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是主要的受力构件(拉压弯剪扭),主要承受弯矩产生的拉力和部分剪力,所以必须要保证所配钢筋的面积一定要足够,也就是要安全
同样,也要兼顾适用性和经济的原则,结构设计其实就是在保守和适当中寻求一种良性平衡
㈣ 钢筋图设计原理
1 梁柱受力主筋位置的设计1.1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框架柱的受力主筋和框架梁的受力主筋位置发生矛盾:(1)框架梁的截面宽度等于框架柱的边长。
(2)框架梁的一边和框架柱重合。1.2 节点设计的原则: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是“强剪弱弯、强柱弱梁”,首先保证框架柱受力主筋的位置。1.3 解决的办法:(1)框架梁主筋在框架柱内侧通过。
(2)为保证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在框架梁靠近柱侧四角增加4根钢筋作为架立钢筋。框架梁与框架柱主筋的关系及工程做法1.4 经济效果分析:通过上述方法保证了框架结构受力构件的受力主筋的位置,得到了设计师的认可,便于施工。2 墙梁节点钢筋设计2.1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梁或者次梁直接搁置在核心筒墙体暗梁或过梁上,如果框架梁的截面和暗梁或过梁的截面高度相等,就造成框架梁主筋和核心筒暗梁或过梁主筋位置互相矛盾。2.2 节点设计的原则:根据固定端框架梁的弯距形式,框架梁在支座位置上铁受拉,下铁受压;墙体暗梁或过梁受扭。2.2.1 尽量保证暗梁或连梁箍筋的完整性。2.3 解决的方法:2.3.1 过梁下铁设置不超过六根主筋分为两排布置,框架梁下铁布置在过梁下铁第一排和第二排钢筋之间且框架梁的接头位置全部位于支座附近,接头按照50%的比例错开。2.3.2 框架梁上铁直接搁置在过梁上铁上,保证框架梁主筋的锚固长度满足规范要求。根据GB50204-2000规范中规定,过梁的箍筋尺寸取负误差,框架梁箍筋的尺寸取正误差,从而保证过梁和框架梁保护层厚度。2.3.3 将过梁或暗梁截面降低或减小5cm,框架梁上铁直接锚固在过梁上,保证框架梁及楼板钢筋的保护层的厚度。2.4 效果分析:2.4.1 通过调整框架梁下铁受力主筋接头位置,确保了过梁箍筋不被破坏。得到了设计师的认可。2.4.2 在规范许可范围内,征得设计师确认将过梁及暗梁截面降低5cm同时应用正负误差原理,避免了工程上通常出现得核心筒墙体根部混凝土超高的问题。在节约商品混凝土的同时为精装修提供了条件。3、主梁和次梁节点:3.1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主梁和次梁的节点非常重要,主次梁钢筋的设计位置就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根据常规做法,次梁上铁钢筋在主梁钢筋之上,板筋在次梁主筋之上,如果主次梁节点钢筋设计不合理,就会造成板筋或次梁上铁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小,不利于结构的抗震。某工程存在次梁支座在主梁上的情况,故现场主梁上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现浇楼板钢筋保护层(本工程为15mm)+现浇楼板钢筋ф10+次梁主筋直径(28mm)=53mm>35mm(设计要求的钢筋保护层厚度)。4、主梁延伸出的悬挑梁和主梁上的次梁的关系4.1次梁的上层钢筋在主梁钢筋的上侧,由主梁延伸出的悬挑梁上层钢筋自然就在次梁的下侧,从而造成悬挑梁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大;因为钢筋设计和操作工人控制等因素造成现场悬挑梁构件上铁钢筋保护层过大,对悬挑构件的受力显然是不合理的。悬挑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是是施工控制的关键;4.2但现场施工对于上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的保证存在一定困难,故在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悬挑梁保护层厚度过大的不利因素同时施工单位需要密切注意悬挑梁的上铁保护层,尽量做到误差最小。5、劲性柱主筋和框架梁主筋的锚固长度的关系5.1 随着我国钢结构的发展,劲性混凝土结构在工程的应用中越来越广泛。框架梁主筋和H型钢柱的节点设计成为结构工程施工节点设计的重点。5.2 因为施工条件的限制,现场施工中某些部位的钢筋锚固长度不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的锚固长度,故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节点深化设计。实例如下:框架梁通过框架端柱,其锚固长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直锚长度,现场施工必须进行弯锚或采取机械锚固措施,因为该框架柱上层钢筋的连接点在跨中部位,由于弯锚端钢筋过长(施工现场外围挡安全措施距离结构面仅50cm)使该钢筋的连接现场不能实现。故上层钢筋不能进行弯锚,否则现场施工很难操作。5.3解决的办法:现场施工采取了两种解决办法,都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一是图集中明确规定的焊接同直径钢筋的方法(见图3),二是在钢筋端部增设直螺纹连接套筒,增加钢筋的握裹能力,通过现场制作试拉钢筋混凝土试块,结果表明端部增设直螺纹套筒的施工方法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且施工方便。
㈤ 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
钢筋混凝土结构讨论的对象是针对混凝土、钢筋所构成的构件及组成的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效应,这些效应(轴力、弯矩、剪力、冲切、扭矩)在混凝土里、在钢筋里产生的应力,这个应力不能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而且还要有安全储备(对不同重要性的对象有不同的安全储备)。
在构件计算中要加入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之间的关联;也考虑了一定的塑性阶段发展;构件之间的连接是按规范指定的接合支承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理论是建立在结构设计原理基础上采用半经验半概念的极限状态模式。总之,‘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是运用结构设计原理于实际工程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