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钢筋标注表示什么意思
梁钢筋标注方法
一、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 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 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 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五、 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
N2B12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2根12的受扭纵向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
G2B12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2根12的纵向构造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
N是受扭筋的意思,G是构造筋的意思!
没有标注N 的就是构造钢筋G,G是15D,N是LaE
Ⅱ 钢筋标注中‘10@150’ 是什么意思(10不是钢筋直径),如图
表示10mm直径的源一级钢筋间隔150mm放置,第一个符号表示钢筋类型,10表示钢筋直径,@150表示钢筋间距。
钢筋平法标注中,集中标注表达某构件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某构件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某构件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优先。
原位标注指在梁跨的局部,截面、标高、配筋信息有不同于集中标注的单独标注,在梁的上部标明支座筋和架立筋,在梁的下部标明下部筋、箍筋、拉筋、腰筋、梁跨截面变化、位置变化、标高变化,还包含其它特殊改变的数值及文字说明。
(2)钢筋标注种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集中标注主要标注的有5个方面:
1、梁编号,截面尺寸。
2、梁上下通长筋以及架立筋。
3、钢筋直径、级别、加密区、肢数。
4、梁顶面标注高差。
5、梁侧面纵筋、构造腰筋以及抗扭腰筋。
Ⅲ 钢筋标注的含义
你这就是说明,墙板竖向钢筋是一隔一交替间隔布置的。
如下图示意
下图是墙板竖向钢筋的立面示意图
请记得及时采纳,谢谢
Ⅳ 钢筋标注字母代表些什么意思,求解
如题求图中紫色圈圈内 箭头指向的 字母
第一行:DL类型代号是地梁(但不符合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要求),2C是序号,(1)是1跨,200×600是截面尺寸,宽200mm,高600mm。
第二行:HRB400级,公称直径8mm,(@)间距200的双肢箍。
第三行:分号“;”表示地梁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全跨相同,表示地梁上部配置3根HRB400级,公称直径20mm纵筋,下部配置3根HRB400级,公称直径20mm纵筋。
第四行:因梁腹板高度≥450,且受扭(N),所以地梁两个侧面共配置4根HRB400级,公称直径12mm受扭纵向钢筋,每侧各配置2根HRB400级,公称直径12mm受扭纵向钢筋。
同理:
第一行:DL类型代号是地梁(但不符合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要求),2d是序号,(1)是1跨,300×600是截面尺寸,宽300mm,高600mm。
第二行:HRB400级,公称直径8mm,(@)间距200的双肢箍。
第三行:分号“;”表示地梁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全跨相同,表示地梁上部配置3根HRB400级,公称直径20mm纵筋,下部配置3根HRB400级,公称直径20mm纵筋。
第四行:因梁腹板高度≥450,且受扭(N),所以地梁两个侧面共配置4根HRB400级,公称直径12mm受扭纵向钢筋,每侧各配置2根HRB400级,公称直径12mm受扭纵向钢筋。
Ⅳ 结构图中钢筋的标注意思
梁编号的注写形式来:梁编号=梁代号源+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悬挑)(XXA)——一端有悬挑、(XXB)——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
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5)钢筋标注种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
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所有纵筋,当梁支座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例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间,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2Φ25+2Φ22。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Ⅵ 建筑施工中钢筋标注中B和T代表什么
一般如果是成对出现,那就是底和顶的意思。其中B是底,T是顶。
如承台钢筋有B&T:XΦ16@150;Y12@150,就是说明底板和顶板配筋都是X方向是16的间距150,Y方向是12的间距150。
一般采用引出线的方法,具体有以下两种标注方法:
1。标注钢筋的根数、直径和等级 :3Ф20
3:表示钢筋的根数 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20:表示钢筋直径
2。标注钢筋的等级、直径和相邻钢筋中心距Ф8 @ 200:
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8:表示钢筋直径 @:相等中心距符号 200:相邻钢筋的中心距(≤200mm)
(6)钢筋标注种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余热处理钢筋:热轧后立即穿水,进行表面控制冷却,然后利用芯部余热自身完成回火处理所得的成品钢筋。
带肋钢筋:表面通常带有两条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的钢筋。
月牙肋钢筋:横肋的纵截面呈月牙形,且与纵肋不相交的钢筋。
纵肋:平行于钢筋轴线的均匀连续肋。
横肋:与纵肋不平行的其他肋。
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与钢筋的公称横截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
带肋钢筋的相对肋面积:横肋在与钢筋轴线垂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与钢筋公称周长和横肋间距的乘积之比。
钢筋加工一般要经过四道工序:钢筋除锈;钢筋调直;钢筋切断;钢筋成型。
当钢筋接头采用直螺纹或圆锥螺纹连接时,还要增加钢筋端头镦粗和螺纹加工工序。钢筋配料与代换钢筋代换
(1)以另一种钢号或直径的钢筋代替设计文件中规定的钢筋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应按钢筋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钢筋代换后应满足规定的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等构造要求。
以高一级钢筋代换低一级钢筋时,宜采用改变钢筋直径的方法而不宜采用改变钢筋根数的方法来减少钢筋截面积。
(2)用同钢号某直径钢筋代替另一种直径的钢筋时,其直径变化范围不宜超过4mm,变更后钢筋总截面面积与设计文件规定的截面面积之比不得小于98%或大于103%。
(3)设计主筋采取同钢号的钢筋代换时,应保持间距不变,可以用直径比设计钢筋直径大一级和小一级的两种型号钢筋间隔配置代换。
Ⅶ 建筑施工中钢筋标注中B和T代表什么
建筑图纸钢筋标注中的B是英文字母bottom的首字母,意思就是钢筋骨架底部钢筋。而字母T是英文TOP的首字母,代表钢筋骨架的顶部钢筋。
Ⅷ n在钢筋标注中代表什么
N表示抗扭钢筋;
N4ф来12
表示源此梁有4根直径12的抗扭钢筋,梁两侧各2根。
有时会遇到G4ф12
的,G表示构造钢筋,布置方法和上面一样。
1、对于单跨梁可以删除,那是设计矛盾。
2、对于多跨梁,原位标注仅适用于本跨梁;集中标注适用于其它跨梁。
3、抗扭N是计算配筋,而非构造配筋。
4、G(纵向构造钢筋),对支座内锚固长度没有限制;N(抗扭纵筋),其在支座内必须满足受拉最小锚固长度要求,而且受扭纵向钢筋可兼做纵向构造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