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钢筋绑扎 > 钢筋算量里墙体如何显示方向

钢筋算量里墙体如何显示方向

发布时间:2023-07-28 23:46:01

① 广联达剪力墙怎么画

问题一:求广联达达人这个剪力墙怎么画?在线等 点 定义-骇 剪力墙-点 暗柱--点 新建构建--点 新建参数化构建--出现一个对话框--选T型--输入截面信息,确定
再输入钢筋信息。

问题二:广联达钢筋算量中剪力墙桥扰怎么绘制钢筋 图不太清楚。 是基础插筋? 基础插筋不用绘制。 标高吻合软件自动计算的,只是要选择相应的插筋形抚。
飘出来的80cm建议单构件。

问题三:广联达三排钢筋的剪力墙怎么画? 你试试在剪力墙水平/竖向钢筋前面的()内修改试试、通常软件默认的是“2”即两排、你修改之后看看是否能计算

问题四:剪力墙怎么画 广联达 把CAD图导入到广联达,在端柱或者暗柱那里的新建那里点新建异型柱,然后点在CAD中绘制截面图,然后跟着边线画就可以了,最后自己布钢筋,这种方法的准确率最高,,只是有点麻烦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问题五:如图,广联达这敏携旦段要怎么画?这段是筏板基础出来到剪力墙 手算或者自定义墙

问题六:广联达剪力墙与暗柱的绘制 1、剪力墙画的时候要把暗柱包裹,包括突出的那块暗柱也要包隐毁裹住;
2、因为导入图形算量时,一般不导入暗柱,如果不绘制剪力墙,内外墙无法区分,外墙不封闭,建筑面积、散水等构件无法智能布置,房间不能布置,套定额时,工程量表达式不好选择;

问题七:剪力墙外侧纵筋有附加筋,广联达怎么绘制?求高人指点谢谢拜托 在属性中其他钢筋里输剪力墙的附加筋,很简单的,你这个长度长度知道了,有垂直加强筋和水平加强筋,你这个属于垂直加强筋,输上间距就可以了!

问题八:广联达这种剪力墙该怎么输入,怎么画 这个很好画,拐点部位按暗柱处理

问题九:广联达图形算量中画的剪力墙怎么带剪头 表示墙体的起点至终点方向,按下键盘的shite键即可显示

问题十:在广联达钢筋算量里这个剪力墙怎么绘制 无图无真相。

② 钢筋标注中,X,Y分别代表哪个方向,是Y代表受力筋方向吗

X是垂直向,Y是水平向,是与测量的坐标系一样。

板底钢筋:短边的钢筋在下。

板顶钢筋:短边的钢筋在上。

横肋与钢盘轴线的夹角β不应小于45度,当该夹角不大于70度时,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的方向应相反。

横肋与间距l不得大于钢筋公称直径的0.7倍;横肋侧面与钢筋表面的夹角α不得小于45度;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末端之间的间隙(包括纵肋宽度)总和不应大于钢筋公称周长的20%。

当钢筋公称直径不大于12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55;公称直径为14mm和16mm,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0;公称直径大于16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5mm。

(2)钢筋算量里墙体如何显示方向扩展阅读:

钢筋绑扎时,钢筋交叉点用铁丝扎牢;板和墙的钢筋网,除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保证受力钢筋位置不产生偏移。

梁和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接头的搭接长度及接头位置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按国家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强制要求布设、不用经设计人员重新计算的配筋,就是构造配筋,如单向受力板中长向配筋、柱子核心区加密等墙拉筋:是构造柱与墙体的拉结钢筋,保证在地震水平力作用下,墙体能连接成整体,不至于甩出后伤人。

③ 钢筋算量怎么算,我想知道步骤,手工的

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
箍筋计算按照净跨算
梁的支座不计算箍筋
计算通长钢(贯通筋)的时候梁的一端有柱那还有一端是墙的话钢筋需要锚固
锚固的长度与支座的宽度有关系,两端不一定长度相等
箍筋计算按照净跨-50*2计算
中间有柱时扣柱,计算方法同上一条
结构各类构件的连接关系问题,也就是谁时谁的支座的问题
基础是柱、墙的支座,柱是梁的支座,梁是板的支座、次梁以主梁为支座。
纵向钢筋锚入支座;横向钢筋(箍筋)不进支座,进入支座也是构造要求不是受力要求。柱、墙进入支座的插筋之箍筋不起箍筋作用,只起稳定作用,只要一个大的方框箍就行,真正上面柱中起箍筋作用时需要隔一拉一。梁进入支座时也是纵筋进入,但连梁到了顶层要求箍筋进入支座,因为顶层连梁上部受力筋在表皮,锚固不可靠,要靠箍筋把它约束住,不崩出去。
梁箍筋的计算长度是每跨的净跨长减去100MM,也就是说,梁的箍筋是从柱边50MM开始布置的,柱中不布置梁箍筋,但柱箍筋必须布置且加密; 这一点在中国抗震设计规范中有明确规定;
梁钢筋的锚固问题只与 梁下部存不存在支座 有关,与支座究竟是 柱还是墙或者是其他主梁 无关;
梁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长度问题与梁的类型(框架梁\次梁)和支座类型(边支座\中支座)有关;
框架梁在边支座的锚固长度是0.4倍LAE(LAE为一个锚固长度)+弯钩15D(D为钢筋直径);如果边支座的宽度本身不小于钢筋的一倍锚固长度,框架梁的钢筋则可以不必弯钩进行直锚,但此时直锚长度必须不小于一倍锚固长度;框架梁底筋在中支座的的锚固长度为一倍LAE,面部通长筋在跨中1/3区域内连接(冷接或焊接或机械连接),须满足连接长度规范;
次梁在边支座的锚固长度是直段12D+弯钩15D,在中支座的锚固长度是12D; 记住了,这就是框架梁与次梁的区别;
关于梁中架立筋\构造腰筋\抗扭腰筋的连接长度,是一般人容易出错的一个问题:梁中架立筋和构造腰筋的连接长度不论什么梁一律是15D,抗扭腰筋的方式同梁中主筋一样,遵守受力主筋的连接规范;
主梁箍筋的加密长度问题,一般人只知道是梁高的1.5倍,此识有误.实际是,一级抗震结构,主梁箍筋加密长度是梁高的2.0倍,二三四级抗震结构,才是梁高的1.5倍.

算量方法:
一、梁
(一)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二、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 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 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二、 剪力墙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 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 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 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 剪力墙墙身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墙端为端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 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
(一)、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例:(8000*3840)/(600*600)
(二) 剪力墙墙柱
一、纵筋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三) 剪力墙墙梁
一、连梁 1、受力主筋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2、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二、暗梁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三、 柱
(一) 、基础层
一、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二) 、中间层
一、柱纵筋 1、 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顶层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参看03G101-1第37、38页)
1、角柱角柱顶层纵筋长度:
1)、内筋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2)、外筋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保证65%伸入梁内) 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2、边柱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 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3、中柱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
四、 板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 、分布筋 、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 (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一、受力筋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二、负筋及分布筋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第五章 常见问题为什么钢筋计算中,135o弯钩我们在北科软件中计算为11.9d? 我们北科软件中箍筋计算时取的11.9D实际上是弯钩加上量度差值的结果,我们知道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该是1.9D,下面我们推导一下1.9D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按照外皮计算的结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线计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这里D取的是规范规定的最小半径2.5d,此时用后面的式子减前面的式子的结果是:1.87d≈1.9d。
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抽样常用公式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 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 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二、 剪力墙
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
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
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
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 剪力墙墙身
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墙端为端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
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
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
(二) 剪力墙墙柱
一、纵筋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三) 剪力墙墙梁
一、连梁
1、受力主筋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2、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二、暗梁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三、 柱
(一) 、基础层
一、柱主筋
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二、基础内箍筋
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二) 、中间层
一、柱纵筋
1、 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顶层
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参看03G101-1第37、38页)
一、角柱
角柱顶层纵筋长度:
一、内筋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二、外筋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保证65%伸入梁内)
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二、边柱
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
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三、中柱
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
四、 板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 、分布筋 、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 (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一、受力筋
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二、负筋及分布筋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第五章 常见问题
为什么钢筋计算中,135o弯钩我们在软件中计算为11.9d?
我们软件中箍筋计算时取的11.9D实际上是弯钩加上量度差值的结果,我们知道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该是1.9D,下面我们推导一下1.9D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
按照外皮计算的结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线计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这里D取的是规范规定的最小半径2.5d,此时用后面的式子减前面的式子的结果是:1.87d≈1.9d。

④ 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中墙钢筋如何分内侧及外钢筋呢

1、内、外抄侧钢筋型号、规格相同---没法区分。
2、内、外侧钢筋型号、规格不同---画完后汇总计算,在报表中选择按构件分类,一目了然。

假如你一定要分开,有两种办法:
1、手算,这个你应该能区分。
2、广联达输入时直径不要变,但型号改变,这样计算汇总后其不影响工程量,又能区分,例如:本来是内外侧均为直径16的二级钢,你在输入时把外侧输入成直径16的三级钢。这样就行了。
输入举例:原来(2)B12@200,你区分是这么输入(1)C12@200+ (1)B12@200。

⑤ 广联达钢筋算量中怎样识别内外墙

识别内外墙需要CAD草图中的墙体属性里面区分了内外墙,或者笼统识别完以后在把外墙选中编辑属性改成外墙。

⑥ 剪力墙配筋怎么看

问题一:pkpm中怎么看剪力墙配筋 上面是暗柱配筋,指一端配筋总和,下面是水平钢筋,地上部分里结果没有后头的数字,指的是指定间距内,双侧水平筋配筋总和,比如H1.5,指定间距200,那么双侧配筋总和150,水平筋直径10就够了

问题二:pkpm satwe 中剪力墙计算配筋 H0.9-18(双侧/m)是什么意思,该怎么配,详细点告诉下哈,大虾们,谢谢!!! H是horizon的缩写,即水平方向。
H0.9的意思就是水平方向配筋,为间距范围内双侧配筋总配筋面积为0.9平方厘米。
间距范围是可以在总参数中调整的,我记得默认是200毫米。(当然如果你实际配筋间距和设置的不同,计算的时候换算一下就是了。)
也就是说,200范围内2根钢筋截面积一共0.9平方厘米,每根钢筋截面积要达到45平方毫米。直径8的钢筋截面积为50.3平方毫米,所以配[email protected] 即可。
后面的18是竖直方向配筋,表示每米长度范围内,双侧总配筋面积要求达到18平方厘米,也就是单侧900平方毫米。例如你可以配[email protected] ,钢筋配筋面积为每米1026平方毫米。
既然存在竖直方向的受力筋,说明这是挡土墙。
需要注意的是,SATWE模块不能进行裂缝计算,所以这个计算结果是没有考虑裂缝情况的。而挡土墙配筋往往是裂缝控制,尤其通常还要控制到0.2的裂缝宽度。
因此,这个竖向钢筋的计算结果仅能作为参考,建议还是手算或者用其他软件验算裂缝配筋。

问题三:在图纸上如何区分剪力墙和砌体墙? 罚施平面图上,剪力墙是黑色图案填充的(同砼柱子图案),砌体墙不用图案填充。结施平面图上剪力墙有代号编号,砌体墙没代号,仅有轮廓虚线。

问题四:剪力墙边缘构件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 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
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2 就是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 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 (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email protected] (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
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应该填0.25%(或者0.20%)。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 ,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 ,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 ,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至于边缘构件配筋,一般是看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梁弹性挠度、柱轴压比、墙边缘构件简图” 一项里面的“边缘构件”,按此配筋,如果出现异常配筋,比如配筋率过大的情况,就用第十五项:“剪力墙组合配筋修改及验算”一项进行组合墙配筋计算,
(As=2440,1440可能不正常,As=939,452正常)
第十五项 : 当然还要满足规范要求,《高规》7.2.17和7.2.18条规定。
一般可采用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二项的配筋文件(但要复核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里的边缘构件计算面积),将构造配筋部分删除,剩下很少的计算配筋,对应墙体编号配筋即可。
H1.5-4.5:1.5是墙水平分布筋的面积cm2,4.5是地下室外墙或人防外墙竖向钢筋的面积cm2。
剪力墙配筋输出符号说明: * * Dt,Dl --- 墙厚度、长度(m) * * aa --- 墙一端钢筋合力点到边缘的距离(mm) * * As --- 墙一端暗......>>

问题五:如何识别建筑平面图中的剪力墙 砖混结构中,外墙及楼梯间还有室内的主墙都 是受力墙。框架结构中只有剪力墙是受力墙,至于识别,最好是看图纸,剪力墙有特殊标识的,再就是经验

问题六:怎么在图纸上看剪力墙有多厚 看剪力墙的断面图,配筋图都可以看见墙体的厚度。

问题七:剪力墙配筋图怎么看啊?图上哪个是箍筋,哪个是拉筋?还有这个暗柱在暗柱定位图上的Lc=600是什么意思? 钢筋上有弯钩的就是箍筋,一个钢筋两头弯的是单肢箍,两个弯头在一起的就是四肢箍。
一点一点的是主筋,拉筋不画的要看图纸说明的(拉筋就是水平筋,长度到墙的两端)Lc=600就是超出丁缘构件部分的长度。

问题八: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剪力墙钢筋 假设此楼层是不是加强层,剪力墙厚度为200,问题如下:1.剪力墙下面的“H0.8”根据帮助文件那里说是指Swh范围内水平分布筋面积,我想问问“Swh范围内”是不是指SATWE参数设置里面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同时这个面积是指两侧的吧? 假如是,那根据“H0.8”我�[email protected] (面积为392,我在SATWE里面设置墙水平分布筋间距为200的),这样对吗? 两侧面积加起来低于0.8cm2呀!!! 各位大侠你们觉得该怎么配!2.我找了半天都没见到竖向分布钢筋的计算结果面积,我想问是不是剪力墙上面显示“0”表示暗柱按构造配筋,那么墙的竖向分布钢筋面积就按照SATWE参数设置里面的“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计算过程是不是:1000X200X0.3%=600mm2,这样那配 Φ[email protected] (面积为628)这样对吗? 或者我的想法是错误的,那该怎么计算墙的竖向分布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那么单侧就是0.8/2=0.4cm^2,而一根8为0.503,已远大于0.4,所以Φ8@200足够,不必加大。竖向:计算过程是:1000X200X0.3%=600mm^2,但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300mm^2.Φ[email protected] (面积393mm^2)足够,而不需要Φ[email protected] (面积为628)。根据satwe的说明书,关于边缘构件的竖筋面积,是应该以“墙边缘构件简图”为准的,而“混凝土构件配筋简图”中的相应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直接使用。

问题九:1剪力墙钢筋布置图纸怎么看. 题问1剪力墙,意思是问1片墙肢,是吧。先在墙柱定位平面图上看,指定某墙的编号,它一般都有两个边缘构件,标有名称,记住这个名称代号,之后,在“墙柱配筋大样图”上查到这个名称的大样表,上面就是它的配筋大样。表格各栏有竖向分布筋直径、间距;水平分布筋直径、间距;拉钩直径、间距;边缘柱纵筋直径、根数、和箍筋及拉钩筋的直径、间距及箍筋的套法示意简图;以及边缘构件的尺寸Lc等具体数字。
值得提醒的是 1.边缘构件阴影区的箍筋没有加密区,全高一样的较密;2.边缘构件阴影区的拉钩筋的间距是和箍筋一样的(不同于墙身的拉钩);3.水平分布筋通常是包围着这个墙肢的,有搭接,有收头无所谓‘锚固’。

问题十:这是一剪力墙的SATWE配筋计算结果,请问如何根据计算结果配筋? 表示剪力墙一端暗柱的实际配筋总面积。同柱子配筋一样!~

⑦ 广联达钢筋算量绘制坡屋面中梁、板、墙最简单的操作步骤,及各构件如何调

梁,可以通过修改梁段属性。。定义梁起始端和末端的标高。。画成斜梁
板,专可以通过三点定义斜板。。属。先画一块整板,从屋面顶端分割。。。定义斜端标高。。
墙,把板。。斜坡画好了过后。。直接把墙布置上去,在“平齐板顶”。。。墙就OK了

⑧ 广联达在画剪力墙的墙钢筋时,是怎么表示水平筋以及竖向钢筋

对墙的配筋,图纸上会有明确的说明,水平筋是什么,垂直筋是什么,一般就在结构墙图的下部,在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里面,定义构件的时候就可以看见,要求输入水平筋和垂直筋了,直接按照图纸输入就好了!

⑨ 广联达钢筋算量画图的步骤是什么啊

1、首先打开cad软件,绘制一条多段线,作为钢筋。

(9)钢筋算量里墙体如何显示方向扩展阅读:

为了提高作图速度,用户最好遵循如下的作图原则:

1、作图步骤:设置图幅→设置单位及精度→建立若乾图层→设置对象样式→开始绘图。

2、绘图始终使用1:1比例。为改变图样的大小,可在打印时于图纸空间内设置不同的打印比例。

3、当处理较小区域的图案时 ,可以减小图案的比例因子值 ;相反地 ,当处理较大区域的图案填充时 ,则可以增加图案的比例因子值 。

4、为不同类型的图元对象设置不同的图层、颜色及线宽,而图元对象的颜色、线型及线宽都应由图层控制(BYLAYER)。

5、需精确绘图时,可使用栅格捕捉功能,并将栅格捕捉间距设为适当的数值。

6、不要将图框和图形绘在同一幅图中,应在布局(LAYOUT)中将图框按块插入,然后打印出图。

7、对于有名对象,如视图、图层、图块、线型、文字样式、打印样式等,命名时不仅要简明,而且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以便于查找和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CAD

阅读全文

与钢筋算量里墙体如何显示方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304不锈钢接头缝隙如何焊接 浏览:242
345钢板怎么焊 浏览:663
焊接325钢管的电焊条要多少 浏览:264
最新硬币是什么合金 浏览:696
彩钢板1米是多少钱一平米 浏览:409
薄板钢板怎么吊 浏览:878
什么叫钢材重复轧制 浏览:724
ps不锈钢色怎么调亮 浏览:174
4x6方管15厚度是多少钱一根 浏览:196
黄金戒指焊接死口怎么办 浏览:149
不锈钢狼牙棒1米长多少钱啊 浏览:432
钢管坡口机多少钱 浏览:469
电动车铝合金和碳合金车架哪个好 浏览:552
油价钢铁下跌有利于什么行业升 浏览:690
铁合金和高碳钢哪个好 浏览:26
撞了护栏没有赔钱怎么办 浏览:615
奉贤方矩管 浏览:508
彩钢板的钢板材质是什么 浏览:876
报材料1平方多少钢管构件 浏览:721
宜宾道路防撞护栏多少钱 浏览: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