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框架结构构造柱钢筋的做法
框架结构构造柱钢筋的做法:
(1)上下两层构造柱很难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专
(2)钢筋焊接质量不易属保证。
(3)凿出梁主筋,影响结构受力。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使结构不被破坏,在施工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4)熟悉图纸,将建筑图与结构图结合在一起,施工时找准构造柱位置,进行构造柱筋的埋设。
(5)振捣混凝土时,构造柱筋位置可能会偏移,因此必须将构造柱筋与梁筋绑扎牢固,梁底预埋下层构造柱筋(平放),要紧贴模板牢固地固定在模板上。钢筋如图5-59所示,竖放4根,平放4根。
B. 钢筋工如何布置钢筋
1、基础底板钢筋工艺流程:
基础垫层完成→弹底板钢筋位置线→钢筋半成品运输到位→按线布设钢筋→绑扎→隐蔽验收;
2、 现浇框架钢筋工艺流程:
(1) 柱钢筋绑扎
套柱箍筋→搭接绑扎(焊接)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2) 剪力墙钢筋绑扎
立2~4根竖筋→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横筋→绑其余横竖筋
(3) 梁钢筋绑扎
1)模内绑扎: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2)模外绑扎(先在粱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
画箍筋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在横杆上面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
(4) 板钢筋绑扎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
(5) 楼梯钢筋绑扎
划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
3、 剪力墙钢筋工艺流程:
(1) 剪力墙钢筋现场绑扎
弹墙体线→剔凿墙体混凝土浮浆→修理预留搭接筋→绑纵向筋→绑横筋→绑拉筋或支撑筋
(2) 剪力墙采用预制焊接网片的绑扎
弹墙体线→剔凿墙体混凝土浮浆→修整预留搭接筋→临时固定网片→绑扎根部钢筋→绑拉筋或支撑筋。
C. 高层二次结构砌体底部加强筋如何放置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3.3.3 砌体墙应采取措施减少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
并应设置拉结筋、水平系梁、圈梁、构造柱等与主体结构可靠拉结:
1、多层砌体结构中,后砌的非承重隔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600mm配置2φ6拉结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500mm;8度和9度时,长度大于5m的后砌隔墙,墙顶尚应与楼板或梁拉结。
2、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宜与柱脱开或采用柔性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
2)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
3)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 设2φ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
6、7度时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
8、9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
D. 框架结构的楼板双层双向配筋,其钢筋的放置是怎么样的
你好!
底层配筋:
短跨在下,长跨在上;
上层配筋:
短跨在上,长跨在下;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E. 多层、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应该怎样浇筑
浇筑这种结构首先要在竖向上划分施工层,平面尺寸较大时还要在横向上划分施工段。施工层一般按结构层划分(即一个结构层为一个施工层),也可将每层的竖向结构和横向结构分别浇筑(即每个结构层为两个施工层)。而每一施工层如何划分施工段,则要考虑工序数量、技术要求、结构特点等,尽可能组织分层分段流水施工。
(1)柱浇筑。浇筑柱子时,一个施工段内的每排柱子应由外向内对称地逐根浇筑,不要从一端向另一端推进,以防柱子模板逐渐受推倾斜而造成误差积累难以纠正。柱子开始浇筑时,底部应先浇筑一层厚50~100mm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完毕,如柱顶处有较大厚度的砂浆层,则应加以处理。当梁柱连续浇筑时,在柱子浇筑完毕后,应间隔1~1.5h,待混凝土拌合物初步沉实,再浇筑上面的梁板结构。与墙体同时整浇的柱子,两侧浇筑高差不能太大,以防柱子向中心移动,楼梯宜自下而上一次浇筑完成,当必须留置施工缝时,其位置应在楼梯长度中间1/3范围内。对于钢筋较密集处,可改用细石混凝土,并加强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和结构尺寸的准确,注意施工中不要踩倒负弯矩部分的钢筋。
(2)梁和板浇筑。梁和板一般同时浇筑,顺次梁方向从一端开始向前推进。只有当梁不小于1m时才允许将梁单独浇筑,此时的施工缝留在楼板板面下20~30mm处,梁底与梁侧面注意振实,振动器不要直接触及钢筋和预埋件。楼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表面振动器或内部振动器振实,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后用长的木抹子抹平。
F. 80平米框架结构两层小楼,自己住,条形基础梁做多大合适,基础梁里的钢筋怎样设置牢靠不浪费。谢谢。
建议做条形基础设置,在地梁以下设置钢筋混凝土条形底板150厚800-1200mm宽,配筋螺纹钢筋12@150,连接钢筋圆钢6@300-400mm,其上设置地梁250*350,配筋梁上下分别3根三级螺纹钢筋16,于地梁上部梁交界处设附加筋一根同梁主筋型号的钢筋,正负零以下采用240实心砖墙并于标高-0.06m设置地圈梁240*240,配筋4根螺纹12,箍筋元6@200-250。
(本建议适合于地质条件均匀的原土地基)
G. 二层框架结构小楼地圈梁和上圈梁打多宽多高,圈梁内钢筋怎么设置的。
框架结构,以框架梁为主;圈梁属于二次结构,满足构造要求就行。圈梁宽同墙宽版,高度权250.配筋4根12钢筋纵筋,箍筋6个的间距200。
圈梁内钢筋的设置方法:
圈梁的设置需要依据抗震烈度、墙体标号、墙体高厚比来确定; 构造柱:需要抗震设防烈度、结合平面布置、层高因素。
圈梁的作用:
圈梁的作用是配合楼板和构造柱,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抵抗地震力的影响。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1、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
2、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
3、设置在基础顶面部位和檐口部位的圈梁对抵抗不均匀沉降作用最为有效。
4、当房屋中部沉降较两端为大时,位于基础顶面部位的圈梁作用较大;当房屋两端沉降较中部为大时,檐口部位的圈梁作用较大。
H. 关于框架结构的浇筑顺序
1、基础,
2、地梁
3、 然后柱子,
4、梁楼板,
5、楼梯,
6、柱子,
7、梁楼板,
8、楼梯…
1、浇筑次序,你说的第二条基本正确。“垫层--基础--基础柱--基础梁--室内回填土--1层的板--同时1层的柱与2层的梁板--同时2层的柱与3层的梁板...”,不过要注明的是±0.000处有板的情况。
2、钢筋的“接长”一般框架结构大多采用焊接,但不管哪个构件、哪个部位的焊接接头都不得大于截面总配筋量的50%。具体怎么认定的50%,还要去看看《规范》。
3、你说的“10个柱,每跨间距4.2m”,是不是“连续”“通长”的九跨,只要是“连续”的“非变截面”的,“梁”“角部”的钢筋,都是应该“通长”设置。梁的“中部”钢筋才可以按梁各部位的“弯矩变化”情况进行“非连续”配置。
4、至于“柱子8条20螺纹钢,应该预留从板面上去多少公分呢,如何错开搭接,3.6m高柱子多少搭接长度,8条即12345678分别该如何预留搭接。柱底加密钢箍高度。”等等这些内容太多了,既然你在网上提问了,说明你已经开始注意这一点了。请你从图纸上去看看《结构设计说明》,《结构设计说明》中还没有讲清楚的,再到《钢筋混凝土施工与验收规范》中的“钢筋工程”部分去看看。
5、“做防雷时,基础钢筋焊通梁、柱子后,还用做圆钢引出来焊接插入地底的镀锌扁钢或者角钢吗”?必须用“扁钢”或“角钢”焊接出来,打入地下,采用“摇表”检测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