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变截面梁(梁高不同)的钢筋怎么布置
变截面梁(梁高来不同)的钢筋布源置方法如下:
当现变截面梁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中单位长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
变截面梁的下部钢筋短跨在下,长跨在上。上部钢筋短跨在上,长跨在下。街头位置上部钢筋在跨中1/3处,也可以搭接。下部钢筋下支座处1/3,下部钢筋也可以锚固入梁内并满足锚固长度。
一般是建议采用上下上层配筋的。因为楼板厚度大的情况下,通长从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上部跨中负弯矩的作用,虽然理论上没有跨中负弯矩,但是考虑现场的施工实际情况(支模、施工时人为因素等等),上部也有配置钢筋。布置变截面梁的时候,短跨是计算跨度,也就是主受力方向。
变截面梁的下部钢筋短跨在下,长跨在上。上部钢筋短跨在上,长跨在下。街头位置上部钢筋在跨中1/3处,也可以搭接。下部钢筋下支座处1/3,下部钢筋也可以锚固入梁内并满足锚固长度。
B. 梁的下部纵向钢筋锚固长度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规定: 在混凝土中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a×(f1/f2)×d。
式中:f1为钢筋的抗拉设计强度; f2为混凝土的抗拉设计强度; a为钢筋外形系数,光面钢筋取0.16,带肋钢筋取0.14; d为钢筋的公称直径。
另外,当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大于25mm时,锚固长度应再乘1.15的修正系数。在地震区还应根据抗震等级再乘一个系数:抗震等级一、二级时系数为1.15;三级时系数为1.05;四级时系数为1.0。混凝土中的纵向受压钢筋,当计算中充分利用其抗压强度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相应受拉锚固长度的70%。
(2)梁跨中钢筋的长度怎么设置扩展阅读
1、钢筋锚固长度规范:在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中,受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值的限制,强度过高的钢筋发挥不出其全部作用。因此,高于Ⅲ级的钢筋的锚固长度取值按Ⅲ级钢筋即可。
2、当梁较高时,为了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而产生竖向裂缝,同时加强钢筋骨架的刚度,在梁的两侧沿梁高每隔200mm处各设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腰筋,两根腰筋之间用φ6或φ8的拉筋连系,拉筋间距一般为箍筋的2倍。
C. 梁底有2排钢筋,每排4根,怎么放 二排钢筋是梁的总长度多少
梁底有2排钢筋,每排4根,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二排钢筋按梁的总长放,两端锚固在柱、梁内。二排钢筋与一排钢筋间距为主筋保护层厚度的尺寸。
D. 梁钢筋怎么布置
问题一:梁钢筋怎么布置的 10分 KL117的集中标注虽然标注了2Φ25的通长筋+2Φ12的架立筋,但跨中上部有原位标注4Φ25,那就应该按原位标注4Φ25配筋,实际上没有了2Φ12的钢筋。至于打上的括号,不符合11G101上的规则,应该由设计人解释清楚,既不照101标注又无注释,就是设计是失误。
问题二:这个梁的钢筋是怎么布置的?中间那个216+114怎么布置? 支座两侧各一根16,中间一根14,长度为梁净跨三分之一
问题三:图上梁截面钢筋怎么布置 通长钢筋3根28,因为全长是4支箍筋,所有还要在中部加上一根12的钢筋,这样才能把箍筋的角部架起来。
梁两端上部配10根28,分2层,上层钢筋7根,下层钢筋3根。
梁两端的钢筋中有3根和中部的通长钢筋是一样的,你想想怎么能把箍筋架起来就行了。
中部的直径为12的钢筋和两端的其中架箍筋的那个28的钢筋采用搭接,搭接长度看图集和规范。
问题四:大梁钢筋如何布置 一般情况下,
下部是受拉主筋,上部是受压主筋,箍筋抗剪
问题五:这个梁,钢筋怎么布置 意思你要看懂平法,然后剖面就自然会画了
问题六:11G101中梁钢筋布置求解 问题1: 还有1-1中集中表述的2C25是通长钢筋,在梁的上部角上;
问题2: 原味标注的钢筋是包含贯通钢筋。 不为什么,是规定;
问题3 :不用分辨远点标注的钢筋是否输入贯通钢筋,必须包含贯通钢筋。
问题七:广联达中如何查看梁的钢筋布置形式 如果你想直观一点,就在汇总计算后,查看钢筋三维来观看。还有可以通过“编辑钢筋”来查看钢筋信息。
问题八:主次梁钢筋上部筋如何布置 主次梁上部齐平的啊,高度不一样,次梁是放置在主梁上面的,上部钢筋就按丹一样的布置撒,满足间距要求和保护层就可以了,具体施工上你就不用考虑了,施工方自己晓得怎么处理
问题九:梁钢筋2Φ22;3Φ22+6Φ25 3/3/3,怎么布置 你给的信息,是看不出这钢筋是集中标注还是表示通长筋
顶钢筋,2根22
底钢筋分三排,有下向上依次是 3根25 3根25 3根22
问题十: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如何布置钢筋,上下布置的钢筋分别起到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谢谢! 这样吧 我系统的给你讲解下吧 首先梁的钢筋分为以下几种
贯通钢筋、架立钢筋、弯起钢筋、吊筋、纵向受力钢筋、箍筋、腰筋。
1.贯通钢筋、分为上部贯通和下部贯通、主要目标是提升连续梁的整体性属于构造钢筋!
上部贯通钢筋:受上部压力、负弯矩、局部受剪力、在特殊条件下受扭。
下部贯通钢筋:受弯(拉力)、支座反力、特殊条件受扭。
架立钢筋:主要和箍筋形成钢筋骨架的构造钢筋。(简支梁)。位于梁的上部外边缘。
其主要承载上部压力、特殊条件受扭。(简支梁没有负弯矩)。
弯起钢筋:主要承受正负弯矩和剪力、弯起钢筋是最经济的钢筋在最少配筋满足最大需求。
分为上部区域:主要承受负弯矩、上部压力。弯起区域:主要承受斜剪力、和混凝土存在有机结合防止裂缝。中间下部区域:主要承受弯矩。(也是主要承受横向扭力的钢筋之一)
吊筋是将作用于混凝土梁式构件底部的集中力传递至顶部,是提高梁承受集中荷载抗剪能力的一种钢筋,形状如元宝,又称为元宝筋。
主要承受剪力(连续梁支座处)或者是主次梁交接处。
纵向受力钢筋:位于梁底部!主要承受梁的弯矩(拉力)。也是计算设计的主要钢筋之一。
箍筋:和受力钢筋、架立钢筋形成钢筋骨架瞒住其整体性的钢筋。
主要承受剪力、横向扭转、因为它的重要性所以在交接处都设有箍筋加密。是良好的解决弯起钢筋计算麻烦的设计问题的钢筋。
腰筋:主要是防止混凝土开裂的构造钢筋、当梁的高度大于800时设立。
E. 主梁与次梁之间钢筋的锚固(弯锚)长度怎样确定
钢筋锚固的原则:(仔细看看吧)1、梁受拉钢筋在端支座的弯锚,其弯锚直段≥0.4laE,弯钩段为15d并应进入边柱的“竖向锚固带”,且应使钢筋弯钩不与柱纵筋平行接触的原则(边柱的“竖向锚固带”的宽度为:柱中线过5d至柱纵筋内侧之间);2、受力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不应全走保护层的原则,当水平段走混凝土保护层时,弯钩段应在尽端角筋内侧“扎入”钢筋混凝土内; 3、当抗震框架梁往中柱支座直通锚固时,纵筋应过中线+5d且≥Lae的原则; 4、梁受拉纵筋受力弯钩为15d、柱偏拉纵筋弯钩、钢筋构造弯钩为12d的原则;5、墙身的第一根竖向钢筋、板的第一根钢筋距离最近构件内的相平行钢筋为墙身竖向钢筋与板筋分布间距1/2的原则;6、当两构件配筋“重叠”时不重复设置且取大者的原则;7、节点内钢筋锚固不应平行接触的原则。1、 变截面柱墙插筋锚固为1.5Lae2、 墙上柱纵筋锚固为1.6Lae3、 上柱比下柱多出的钢筋锚固为1.2Lae4、 下柱比上柱多出的钢筋锚固为1.2Lae5、 上柱直径大于下柱时应将下层柱的连接位置移到柱的上端,上柱连接位置下移。6、 顶层边角柱外侧钢筋全部伸入梁板内,长度为梁底以上1.5Lae。也可采用12D(此时屋面梁上部弯折长度须为1.7Lae,避免节点顶部钢筋拥挤)和1.5Lae+20D(当柱外侧配筋率>1.2%)7、 顶层中柱12D,当直锚长度大于锚固长度时可采取直锚。8、 暗柱和墙顶层锚固为Lae (自板底)。9、 框支柱部分纵筋延伸到上层剪力墙楼板顶,能通则通,弯锚部分伸入梁或板内Lae10、 墙水平筋伸入端柱的长度取定:当满足直锚时为LAE,当不能满足直锚时为伸至端柱对边加弯折15D,平直段长度须>=0.4LAE11、剪力墙水平筋应伸至墙端,并向内水平面弯折。12、转角剪力墙外侧水平筋应连续通过。1、楼层框架梁钢筋端支座采用直锚时为>=Lae且>=0.5支座宽+5D。2、楼层框架梁钢筋端支座采用弯锚时为伸至柱纵筋内侧+15D弯折。平直段长度必须>=0.4Lae,这是对设计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此条件,须用较小规格钢筋代替。3、框架梁中间支座伸入支座内>= Lae且>=0.5支座宽+5D。5、楼层高低跨梁低跨梁钢筋伸入高跨梁内为Lae,屋面高低跨梁低跨梁钢筋伸入高跨梁内为1.6Lae。6、屋面框架梁上部钢筋在端支座的弯折长度为:1)伸到梁底;2)1.7 Lae;3) 1.7Lae+20D(梁上部纵筋配筋>1.2%)。7、井字梁、次梁和纯悬挑梁下部钢筋伸入支座12D,当为光面钢筋时,直锚长度为15D.弧形次梁下部钢筋伸入支座为Lae。8、纯悬挑梁、井字梁和次梁上部钢筋以及连梁端部为小墙肢时的上下钢筋取值同楼层框架梁。9、连梁满足直锚时伸入墙内的长度为Lae且>=600.斜向交叉暗撑及斜向交叉构造钢筋锚入墙内为LAE。10、侧面构造筋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均为15D,当梁侧面为抗扭腰筋时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钢筋。11、梁架立钢筋的搭接长度为150。12、基础梁外伸时钢筋弯折长度为12D,无外伸时为梁高1/2,多出部分钢筋弯折长度为15D。13、高低基础梁低跨钢筋伸入高跨内Lae。14、基础梁底部负弯矩钢筋自柱中心线向跨内延伸的长度为跨度/3且>=1.2LA+梁高+0.5柱宽。15、基础次梁无外伸时上部钢筋伸入支座(基础主梁)内为>=12D且>=支座宽1/2。基础次梁下部钢筋>=LA,外伸时上下部钢筋弯折12D。16、板上部钢筋伸入支座内为LA,底筋伸入支座内>=5D且到支座中心线。17、梁板式筏形基础底板上部钢筋和中部钢筋>=12D且到梁中心线,下部钢筋伸到梁箍筋内侧+弯折15D。18、筏板外伸时上下钢筋弯折12D,U型封边筋长度:筏板厚-2*保护层+2*12D。交错封边纵筋弯折长度:板厚1/2-保护层+75。19、梁腋下部斜纵筋为伸入支座梁下部纵筋根数-1且不少于2根。锚入梁内为LAE。柱梁相互关联结构工程所需要计算的钢筋量柱钢筋计算和对量
F. 请教下一根梁按构造配筋要怎么配置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直线,一根一根画,细心,认真。标注位置,对齐,统一美观。不重不漏。 集中标注 井字... 一般都是按构造配。 Satwe 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 ...
G. 跨度5米的大梁怎么配钢筋
1、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梁截面240×500,纵筋二级钢(HRB335),箍筋一级钢(HPB235)。
2、梁上部纵筋2根直径10mm钢筋;梁下部纵筋5根直径25钢筋分两排布置,下排3根,上排2根;梁侧面设置4根直径10mm腰筋(梁两侧各设置2根),用直径6mm间距300拉筋拉结;箍筋直径8mm间距150梁全长布置。
梁中一般配制下面几种钢筋: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弯起钢筋、架立钢筋、纵向构造钢筋。
1、纵向受力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的数量一般不得少于两根(当梁宽小于100mm时,可为一根)。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25时,保护层厚度为25mm。
2、箍筋
箍筋主要是承担剪力的,直径不小于6mm,箍筋直径尚应不小于d/4(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大直径)。
3、弯起钢筋
弯起钢筋与梁轴线的夹角(称弯起角)一般是45°;当梁高h>800mm时,弯起角为60°。
H. 梁中拉筋如何设置急!!!谢谢拉
1.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有个通长钢筋与贯通筋有点区别,通长筋就是指在所标的区段内通长设置,直径可以不相同,可以采用搭接连接形式,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个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抗拉强度,而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
架立筋是构造配置的非受力钢筋,主要是用于固定箍筋和受力筋位置的,当配置有负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的跨中,两端与负筋来搭接,但也可以是贯通全梁,一般在梁的上部。
2.构造筋是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按规范要求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3.附加筋是按结构或构造的要求,在特定部位附加的加强钢筋。如:集中力处抗剪作用的吊筋或附加箍筋,洞口周围补强的附加绑扎短钢筋,现浇板转角处的抗裂的辐射筋等都是属于附加筋。
腰筋是纵向构造钢筋,在梁腹板(粱高减去楼板厚度)高度大于等于450mm的时候,需要配置腰筋。腰筋沿梁高两侧布置。平法中表示用G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