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桩基承台中,x向钢筋和y向钢筋如何布置,哪个在上,哪个在下面,有什么依据
承台钢筋是先布置长向再布置短向。
『贰』 桩基承台中,x向钢筋和y向钢筋如何布置,哪个在上,哪个在下面,有什么依据
x向钢筋在上;向钢筋在下。
依据:长方向上,底板受到的基础反力引起的弯矩大,故把长向钢筋放在下面,获得较大的力臂。
桩基: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简称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简称桩基。
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
(2)方桩的钢筋怎么布置的扩展阅读:
技术特点
桩基是一种古老的基础型式。桩工技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无论是桩基材料和桩类型,或者是桩工机械和施工方法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现代化基础工程体系。在某些情况下,采用桩基可以大量减少施工现场工作量和材料的消耗。
70年代,中国曾发生了几次大地震。以其中的唐山大地震为例,凡采用桩基的建筑物一般受害轻微。这说明桩基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变形小,稳定性好,是解决地震区软弱地基和地震液化地基抗震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
桩基中桩的数量和排列应根据上部结构和荷载情况确定。柱下桩基可以用一根也可用一群桩并排列成多边形;墙下桩基常成排布置,当建筑物荷载大和占地面积小时,则要成片布置成满堂桩。
桩基上作用的荷载以竖向荷载为主时,桩都是竖直的;如有较大的水平荷载,就要布置斜桩以抵抗水平力。
由于桩基种类繁多,施工工艺差异大,加之地层变化复杂,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使桩身出现缩径,扩径,夹泥,离析,断桩等缺陷,当然施工后由机械开挖,碰撞也会引起浅部桩身缺陷。
桩身缺陷的存在会改变基桩的正常工作性状,从而对基础产生潜在危险。通过验收检测评价桩身完整性是保证基础安全的必然。大量的实践证明基桩低应变动力试验技术是判断桩身完整性十分有效的手段(方便,快速,经济及测试数量大)。
『叁』 支护桩钢筋主筋怎么布置
支护桩钢筋主筋可布置方法如下。
1、采取合理的桩基配筋布置基桩各截面的配筋,应根据桩基内力进行计算布置。
2、桂基内力可采用“n”法或其他有可靠依旁圆据的方法计算岩猜。
3、弯矩分布规律近于-条自顶向下衰减的波形曲线,且衰减很快。
4、桩身最大弯矩发生在第一个非完整波形内,一般在地面以下的3n位置。
5、桩身弯矩在第一个弯矩零点以下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其下桩身主要起传递整向力作用。
6、第一个夸矩零点位置在柱人土深度h=4/ah处。
7、根据最大弯矩处粗启型进行配筋。
8、是将基柱主筋一半部分一直伸到桩底。
『肆』 桩基承台中,x向钢筋和y向钢筋如何布置,哪个在上,哪个在下面,有什么依据
见具体工程的结构图纸的施工说明。
没有,按16G101-3图集的94页,X方向在下。
『伍』 桩基承台中,x向钢筋和y向钢筋如何布置,哪个在上,哪个在下面,有什么依据
钢筋哪个方向在上设计说明上会有提到,如果没有桩基承台的图纸上也会有说明,如果也没有可以询问设计,一般情况x方向或者长向会在下。
『陆』 桩如何布置钢筋
平面上:一般基础桩采取均匀布筋,护坡桩可以根据手里选择不均匀布筋;竖向上:可以通长,也可以不通长,根据受力情况。
『柒』 钢筋混凝土路面施工时钢筋摆放方式
针对你的一系列问题给出以下解析:
1、 首先钢筋的排列问题,道路的受力钢筋是垂直于道路,而分布钢筋平行于道路。
2、受力钢筋设置于下层,分布钢筋在上层。
3、问题的第二点理解是错误的,35d指的是钢筋的搭接长度。
4、问题的第三点指的是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对于道路来说,5公分是最小值,施工中是大于它的。
5、问题中的另外一个5公分指的是两层钢筋网片之间的垂直距离,施工时用马凳筋垫起来(提示:马凳筋在设计图纸中是不出现的,属于施工措施)。
6、道路混凝土的标号应该在C30~c50之间,小了不抗压,容易损坏,太高造价高且脆性大。
钢筋支架
钢筋标高采用支架固定,钢筋支架不仅要能够保证钢筋网的稳固,其自身也要足够稳定,以防摊铺混凝土时被推倒。
另外,钢筋支架不得嵌人基层,以避免钢筋支架阻碍cRcP面板的自由伸缩,或防止面板伸缩造成支架钢筋破坏基层。为此,采用中16钢筋弯拉制作成“厅’形,并且高度符合要求的支架。
钢筋支架横向间距约为150cm,纵向间距为120Cm,即每隔一根横向钢筋下设置支架。施工时将部分钢筋支架点焊在横向钢筋下方,然后将已焊接好的纵向钢筋绑扎在横向钢筋之上,从而形成稳固支撑的钢筋网。
只点焊部分支架主要原因是:在摊?铺混凝土时,其它部分的钢筋网会受到一定的推力,点焊在横筋上的支架较少,钢筋网受到基层表面的阻力也较小,比较容易产生滑移,可以避免产生翘曲变形。
实践证明,该钢筋支架在摊铺混凝土时,确保了钢筋网的稳固定位,而且该支架还具有加工简便、施工方便、牢固可靠与经济实用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