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梁底筋不伸入支座什么情况下使用
为连续框架梁支座区为负弯矩,梁底上层钢筋均可不伸入支座。
结构设计应更多地考虑荷载、作用的不确定性,如台风、地震作用及基础的不均匀沉降等,都有可能使梁底钢筋在支座处受较大的拉力。另外从结构的整体性来讲,梁柱钢筋在节点处全部绑扎牢固,符合框架结构的刚节点的基本要求,比梁柱钢筋在节点处没形成刚节点的情况,其受力性能更好。故梁底钢筋应全部伸入支座,并达到锚固要求。
② 板底钢筋要求锚足支座是什么意思
您好,板底钢筋要求锚足支座是什么意思?
就是支座多宽就锚入多少减保护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9.1.4 采用分离式配筋的多跨板,板底钢筋宜全部伸入支座;支座负弯矩钢筋拍圆向跨内延伸配镇的长度应根袭卖塌据负弯矩图确定。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谢谢。
③ 钢筋在支座的锚固有何要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结构构件应合理地选择尺寸,配置纵向受回力钢筋和箍答筋避免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混凝土的压溃先于钢筋的屈服,钢筋的锚固粘结破坏先于构件破坏。
无柱帽柱上板带的板底钢筋,宜在距柱面为2倍纵筋锚固长度以外搭接钢筋,端部宜有垂直于板面的弯钩。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梁的主筋和腰筋,应按受拉钢筋的要求锚固在柱内,且支座上部的纵向钢筋在柱内的锚固长度,应符合钢筋混凝土框支梁的有关要求了。
(3)什么钢筋必须锚入支座扩展阅读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能够受力,主要是依靠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作用,因此钢筋的锚固是混凝土结构受力的基础。如锚固失效,则结构将丧失承载能力并由此导致结构破坏。钢筋的锚固指梁、板、柱等构件的受力钢筋伸入支座或基础。
受力钢筋依靠其表面与混凝土的粘接作用或端部构造的挤压作用而达到设计承受应力所需要的长度。弯折锚固长度包括直线段和弯折段。锚固长度对于建筑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关系到整个工程施工的成功与否。
④ 钢筋的锚固要求有什么样的规范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规定了钢筋的锚固要求,具体如下: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6.1.10条计算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锚固区的正截面和斜截面受弯承载力时,锚固长度范围内的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在锚固起点处应取为零,在锚固终点处应取为fpy,两点之间可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0.1.3条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正弯矩钢筋宜全部伸入支座;支座负弯矩钢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0.1.5条简支板或连续板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为下部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1.19锚固长度 anchorage length 受力钢筋依靠其表面与混凝土的粘结作用或端部构造的挤压作用而达到设计承受应力所需的长度。
5、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8.3.1条的规定: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受拉钢筋(普通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应按下列公示计算:Lab=α×(fy/ft)×d。
式中:Lab为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fy为锚固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t为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α为锚固钢筋的外形系数,光圆钢筋取0.16,带肋钢筋取0.14;d为锚固钢筋的直径。
(4)什么钢筋必须锚入支座扩展阅读: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规程:
当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大于25mm时,锚固长度应再乘1.15的修正系数。
在地震区还应根据抗震等级再乘一个系数:抗震等级一、二级时系数为1.15;三级时系数为1.05;四级时系数为1.0。
混凝土中的纵向受压钢筋,当计算中充分利用其抗压强度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相应受拉锚固长度的70%。
当纵向受拉普通钢筋末端采用弯钩或机械锚固措施时,包括弯钩或锚固端头在内的锚固长度(投影长度)可取为基本锚固长度的60%。
以上是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在施工图中的设计说明部分一般都有对钢筋锚固长度的要求,可以根据图中的要求进行检查。
⑤ 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全部都锚入支座吗因为两个梁上部配筋不同
1、梁受拉钢筋在端支座的弯锚,其弯锚直段≥0.4lae,弯钩段为15d并应进入边柱的“竖向锚固带”,且应使钢筋弯钩不与柱纵筋平行接触的原则(边柱的“竖向锚固带”的宽度为:柱中线过5d至柱纵筋内侧之间);
2、受力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不应全走保护层的原则,当水平段走混凝土保护层时,弯钩段应在尽端角筋内侧“扎入”钢筋混凝土内;
3、当抗震框架梁往中柱支座直通锚固时,纵筋应过中线+5d且≥lae的原则;
4、梁受拉纵筋受力弯钩为15d、柱偏拉纵筋弯钩、钢筋构造弯钩为12d的原则;
5、墙身的第一根竖向钢筋、板的第一根钢筋距离最近构件内的相平行钢筋为墙身竖向钢筋与板筋分布间距1/2的原则;
6、当两构件配筋“重叠”时不重复设置且取大者的原则;
7、节点内钢筋锚固不应平行接触的原则。
⑥ 钢筋在哪些情况下需要锚固
锚固用在 不同构建的连接处
比如
柱子生于基础 那么柱子钢筋就要锚入基础中
梁的支座是柱子 那么梁的钢筋就要锚入柱内
等等等
你还是应该看看 平法图集 多到现场看看学习学习
⑦ 钢筋的什么部位应作锚固
各构件接触的地方一般都要做锚固,如板与墙的锚固,梁与墙或柱的锚固专,柱与基础的属锚固等。
钢筋的锚固长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构件的受力钢筋伸入支座或基础中的总长度,可以直线 锚固和弯折锚固。弯折锚固长度包括直线段和弯折段。
板下部筋一般要求是不小于5D 到梁中 ;板上部筋一般要求满足图纸要求的锚固长度;楼层梁上部筋要求平直段满足0.4LAE并伸到柱墙对边 弯折段满足15D 屋面梁上部要求比较高 得看具体的节点做法,一般要弯折至梁底。梁下部筋要求和楼层梁上部筋一样。 梁钢筋直锚时要求满足图纸规定的锚固长度,当支座较大时还要过支座中心不小于5D.4.柱墙比较简单,在基础中一般要求坐底并弯折,弯折多少由基础厚度来确定,但不小于150.顶部要锚入梁板中,从梁板底算起不小于图纸要求的锚固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