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板面附加钢筋如何放置
看弯钩的方向,弯钩向右和向下的为板面附加筋,向左和向上的为板底附加筋,钢筋间距按说明来,板筋间距190,附加筋间距380
2. 板筋中的附加钢筋与支座钢筋是什么
在支座处的附加钢筋时为了保证支座的负弯矩,进行加密处理就行。
3. 板底附加钢筋如何布置
问题一:请教一下,下图中的“底板钢筋附加钢筋”和“附加钢筋”是怎样的排列方式? 直径14和12的间隔放,14、12之间间隔是100,同种钢筋间隔200
问题二:广联达中,单根板底附加钢筋怎么样布置? 在单构件里直接定义,在其他中的修改名称为板底附加钢筋,选择钢筋号什么的
问题三:板底的附加钢筋 在实际施工之中是怎么布置的 阴角板附加钢筋应该施工图说明或
般两向构造负筋按间距布满形网格
问题四:板底附加筋如何布置 地下室底板15000多平方米,几百条梁每条都有附加筋,用单构件输入实在是太难得算根数,能不能设置一种可自义长度的板底受力筋如同板面负筋一样,不要说采用板面负筋代替。负筋则有这两种钢筋,如果在计算设置中修改负筋弯折与分布筋等公共属性则其它楼层的板也修改了
问题五:筏板局部有板底附加钢筋怎样布置正确 筏板基础都至少有两层钢筋,结施图上都会标注明白。
怎么布置,只能按图施工,细部构造,依照11G101-3第79页(梁板式筏板)或83页(平板式筏板)大样布置。不能听网友说或自己做主布置。
问题六:板筋附加钢筋的问题 板支座负筋处标明附加钢筋 如图 请看本张图下面的说明(要不然就在鼎构总说明里面),首先这些板要配一次钢筋,然后再加个附加筋,所以叫附加。
问题七:如何理解楼板附加筋的分布筋怎么布置 这个是结构设计师为了能够使结构更加简单明了
将所有楼面钢筋用同一的型号间距表示
而实际上超过这同一型号的配筋就标注成附加钢筋
问题八:工程中筏板结构附加钢筋如何布置 10分 筏板基础的钢筋间距不应小于150mm,宜为200~300mm,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采用双向钢筋网片配置在板的顶面和底面。
当筏板的厚度大于2m时,宜沿板厚度方向间距不超过1m设置与板面平行的构造钢筋网片,其直径不宜小于12mm,纵横方向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对梁板式筏基,墙柱的纵向钢筋要贯通基础梁而插入筏板中,并且应从梁上皮起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问题九:板底加强筋怎么布置,板底加强筋怎么布置知识 如果想画到图上也是可以的你好:板底的附加筋一般不考虑画,在单构件里直接定义上规格,定义后用自定义布筋布置来画、长度、根数就可以了
问题十:怎么设置板的附加钢筋与通长钢筋间隔布置 板底钢筋任何时候多是通长布置
板面负筋
当板跨不大,但因为邻跨跨度负筋长度弯折比连续更费材料,或者仅仅节约一点点却加工量很大时候
当屋面板总长度很长需要设置温度钢筋的时候
当屋面板为坡屋面的时候
当楼面,屋面有设备基础的时候
以上要负筋拉通
4. 请问 现浇板板角附加钢筋设置要求 有没有哪个规范确切说明呢
有,《砼来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章→源第1节→第7条:现浇楼盖周边与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整体浇筑的单向板或双向板,应在板边上部设置垂直于板边的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跨中相应方向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该钢筋自梁边或墙边伸入板内的长度,在单向板中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五分之一;在双向板中不宜小于板短跨方向计算跨度的四分之一;在板角处该钢筋应沿两个垂直方向布置或按放射状布置;当柱角或墙的阳角突出到板内且尺寸较大时,亦应沿柱边或墙阳角边布置构造钢筋,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应从柱边或墙边算起。上述上部构造钢筋应按受拉钢筋锚固在梁内、墙内或柱内
5. 板筋附加钢筋的问题 板支座负筋处标明附加钢筋 如图
请看本张图下面的说明(要不然就在结构总说明里面),首先这些板要配一次钢筋,然后再加个附加筋,所以叫附加。
6. 双层双向板筋和双向附加筋如何摆放
双向来:就是底筋、面筋的纵横方向配筋源,即在底板、面板的X和Y两个方向来布置钢筋,每层钢筋在纵横两个方向上都有。双层双向:就是指纵横两个方向的同时,又是双层的。布置:在布置双层双向钢筋时,板底部的短方向钢筋应该放在下部,长向的放在上面;对于面层钢筋,短方向钢筋应该放在最上面,长向钢筋在短向钢筋的下面。一般设置了双层双向钢筋就可以不设置板负筋。
7. 板的附加钢筋 是什么
附加钢筋就是设计受力钢筋承载力不足而另外添加的钢筋,分为附加内纵向和附加横向钢筋。
附加钢筋其实就是容设计受力钢筋承载力不足另外添加的钢筋,分为附加纵向和附加横向钢筋(吊筋和箍筋),加密区箍筋和现浇板(双筋板)上另外添加的板筋就是附加钢筋。附加钢筋就是在结构受力方面有没有都行的钢筋,与结构受力无关,分布钢筋就是附加钢筋的一种。
(7)跨板钢筋中怎么附加钢筋扩展阅读:
1、腰筋
是梁的高度超过一定高度后,防止梁侧向扭曲的构造配筋,这就是上面说的构造配筋,是按国家规范强制要求而布设的。
2、预埋锚固筋
就是插筋,是为了新旧混凝土面的接槎牢固或满足受力要求而预先插设的。
3、抗扭筋
属于腰筋的一种,是用以承受扭矩的钢筋,需要有“箍筋”和“纵筋”构成。
4、附加吊筋
主次梁相交,在主梁内次梁钢筋下部布设的吊筋,解决次梁与主梁相交处主梁内部混凝土剪应力过大的问题。
8. 板配筋双层双向 附加筋加在什么地方啊分布筋是不是和附加筋交叉放置是面层上面还是下面
按板布置的时候选单板或者多板或者区域都行,然后选XY方向,出来对话框选第一个双向布置,里面是底筋和面筋,直接输A12-200和B12-200就行了。
箍筋表示方法及含义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8)跨板钢筋中怎么附加钢筋扩展阅读:
建筑工程梁板钢筋绑扎施工一般要求:
1.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
2.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其余同柱。
3.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篷、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断裂。
4.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图9-119);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图9-120)。
9. 附加钢筋
我认为11G101—1说得好第一排“非通长筋”及与跨中直径不同的通长筋从柱(梁)边起伸出至Ln/3位置专;……他就没有属用“附加钢筋”、“负弯矩筋”的字眼。致所以用,可能是从受力部位、作用力的关系,才称之谓:“附加钢筋”、“负弯矩筋”。
“还有其他的要求吗?”没有呀!
“比如我可以用钢筋头焊接成一个附加钢筋,因为规范没有规定说他不允许焊接......”什么连接都可以!绑扎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都行啊!只要钢筋直径允许、只要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您的问题补充:
我可以追加分值,但是请按:
1、附加钢筋的要求:按受力角度不同,予以布置。
2、附加箍筋的作用:即为“梁的附加箍筋”解决受力作用需要予以加强的部位。如次梁搁在主梁上加密箍不能满足,则予用附加吊筋解决之。
3、附加钢筋的受力:即为“非通长筋”“反附加吊筋”起到抵抗负弯矩力的作用。附加箍筋、附加吊筋解决集中力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