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抗拔桩浇筑完后,发现钢筋笼下料长度短了80cm,现在的桩顶标高比设计标高低了80cm,要怎么补救
现在别管了以后土方开挖完了,要么接桩,要么承台加厚处理。
❷ 预制管桩桩顶标高低于承台设计标高如何处理规范要求是怎么样的现场常规做法是怎样的
桩顶标高低于设计要求,可以分三种情况,一是低于2倍桩径,采用接桩,就用其它桩头完好的桩焊接;二是2倍桩径以内,可以在桩周围开挖土方,二次立模下钢筋笼接桩到设计标高,三是低于设计标高不大的可以考虑把承台降低。
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规定桩顶应嵌入承台底50~100mm,(大桩100小桩50 )。这在每个工程的结施说明或桩身大样上都会明确的。短缺不多时,可以加厚承台解决,像题述低了10CM---20CM的情况,应该请设计人来现场处理。
干成孔灌注
将标高打在孔口,直接用钢卷尺量就可以了。难以控制的是水下灌注。首先应先根据经验充盈系数判断混凝土灌注量,然后用工具探测砼面位置。探测砼面位置方法很多,我常用的有两种方法。
直接在测绳上绑测锤,测锤可以用3根18的钢筋焊在一起,重量以手感舒适为准,然后在钢筋上焊个鼻子,用来拴测绳,最后校准测绳,就可以使用了,测砼面时,应将测锤沉入混凝土中,感觉有石子的阻力即可。
❸ 钢筋笼顶标高比原地面低4米多的话怎么办
在不通知监理的情况下,做个同规格的笼子搭接上,需保证接头错开,满足锚固长度。
如果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知情的话,最好和设计部门沟通下,上述方法也可用。
你短的太多了,往上提钢筋笼的方法切不可用。
❹ 灌注桩钢筋笼在短,达不到设计标准,怎么办
一般补救办法是上面焊接加长。这种处理方法适合少数桩短处理,如果你的桩大多短的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给监理钱来摆平。钱摆平不了那就只有拆了重做了
❺ 钻孔灌注桩钢筋笼标高如何控制
为了防止钢筋笼在吊运过程中发生纵横方向(不可自动复原)的塑性变形。除了要求起吊方法正确,不可采用错误的方法(特别注意下端不 可拖地)之外,必要时还可采用临时加强刚度的措施,使用纵向抗挠屈加劲杆(一般可采用木条),对于长骨架,可在骨架内部临时绑扎两根杉木杆以加强其刚度,因为它体直,质轻,便于安装、拆卸。起吊时采用两点吊法,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点之间。起吊先提第一吊点,使骨架稍提起,再与第二吊点同时起吊。待骨架离天地面后,第一吊点停止起吊。随着第二吊点不断上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到骨架同地面垂直,停止起吊。解除第一吊点,检查骨架是否顺直。当骨架进入孔口后,应将其扶正徐徐下降,严禁摆动碰撞孔壁。然后,由下而上地逐个解去绑扎杉木杆的绑扎点。解去后,杉木杆受水的浮力自行浮出水面后即可取去。当骨架下降到第二吊点附近的加强箍接近孔口时,可用型钢穿过加强箍下方,将骨架临时支承于孔口,将吊钩移到骨架上端,取出临时支承,继续下降到骨架最后一个加强箍处,按上述办法暂时支承。此时可吊来第二节骨架,使上下两节骨架位于同一竖直线上,进行焊接。最后一个接头焊好后,可下沉骨架,如此循环,使全部骨架降至设计标高为止。
骨架最上端定位,必须由测定的孔口标高来反推定位筋的标度,并反复核对桩基保护桩使钢筋笼骨架就位准确后再焊接。
具体做法是:在定位钢筋顶端的顶吊圈内插入两根平行的工字钢。将整个定位骨架支托于护筒顶端。两个工字钢的净距应大于导管外径30CM。然后撤下吊绳,用用4根φ25短钢筋将工字钢及定位筋的顶吊圈焊于护筒上。钢筋笼下完后应在钢筋笼上拉上十字线,找出钢筋笼中心,根据保护桩找出桩位中心,钢筋笼定位时使钢筋笼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并固定,使钢筋笼定位于孔中心。一方面可以防止导管或碰撞而使整个钢筋骨架变位或落入孔中,另一方面也可起到防止骨架上浮的作用。
对于非全长配筋的桩,下好钢筋笼后勿必用槽钢栓住钢筋笼顶吊圈,并将钢筋笼焊接牢固,防止下落。
❻ 抗拔桩浇筑完后,发现钢筋笼下料长度短了80cm,现在的桩顶标高比设计标高低了80cm,要怎么补救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第5.4.5条
混凝土预制桩桩专顶标高
允许偏差为
±属50mm。
预制桩桩顶标高属于质量检验标准中的一般项目,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检验标准中主控项目分别是:桩体质量检验、桩位偏差、承载力,一般项目为:砂石水泥、钢材等原材料(现场预制时)、混凝土配合比及强度(现场预制时)、成品桩外形、成品桩裂缝、成品桩尺寸(横截面边长、桩顶对角线差、桩尖中心线、桩身弯曲矢高、桩顶平直度)、电焊接桩、硫磺胶泥接桩、桩顶标高、停锤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