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柱钢筋和梁钢筋是纵向受拉的还是受压的
柱子、梁等的受力筋除极少情况外,都是受拉钢筋;板的受力筋没有不是受拉的。
不是专业结构设计的朋友都以为柱子的纵筋都是受压的,这是极错的,甚至有人说柱子的纵筋搭接长度应靠规范规定乘0.7(这是错用规范条文)。特别是框架柱的纵筋,不得用它来弥补混凝土承压能力不足!
教科书上有计算柱子轴向受压包括了钢筋,目的是教授学子的理论知识,不是应用。
用脑子想想嘛,钢筋混凝土的道理精髓,就是利用便宜的混凝土的强大承压能力同时要利用钢筋的极高抗拉能力,巧妙联合起来为人类所用。可以这样说,所有埋进混凝土的钢筋,都是要利用它抗拉的!同志哥,一吨钢筋价钱比一吨混凝土贵20倍啊!所以要各用所值!
『贰』 柱中受力钢筋是纵向受拉钢筋吗
是的。十分正确!
1、柱抄里必须有纵向钢筋架立起钢筋笼,这样的构造才符合混凝土构件受力的基本假设,所有的计算公式才适用,不符合基本假设构造措施时,按规范计算出的结果统统是无效的;
2、无抗震要求时,柱的纵向钢筋是承担弯矩产生的拉力的钢筋;(包括重力荷载及水平荷载对柱子产生的弯矩效应)
3、抗震要求时,它不但承担荷载弯矩产生的拉力,而且要承担地震水平作用的倾覆效应对钢筋产生的拉力;
4、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限制柱子轴压比,明显表示了不得考虑纵向钢筋承担轴压力。
所以设计人给柱中配置的纵向钢筋都是受拉钢筋。
以上是我们的设计思想,或叫抗震概念设计的思想及基本原则。至于那些纵向钢筋在混凝土实体里,某时某刻受到了些什么力,不是我们关心的事,自有专门的科研人员关心。我们只需读懂现行规范,解释清楚规范就足够了。
『叁』 柱纵向钢筋受力情况
实物框架柱在房屋使用中,所有活荷载都是时刻在变化的,其受力情况内不能确定。但是在设计计容算时,柱子的纵筋是受弯矩控制的,所以它是用来承受拉力的,而不用它承受压力!它的配置,常常是受框架结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控制的。
『肆』 框架柱纵筋受什么力
受压,受剪切破坏力。
『伍』 什么是框架柱,梁是不是都受力和受压这些问题一直弄不明白
框架柱就是在框架结构中承受梁和板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基础,是主要的竖向支撑结构。
梁受力,纵向钢筋在构件中都受力。梁的底部纵向钢筋在构件中是受力。柱的纵向钢筋在构件中是受拉压。
框支梁与框支柱用于转换层,如下部为框架结构,上部为剪力墙结构,支撑上部结构的梁柱为KZZ和KZL。框支柱与框架柱的区别也就是所用部位不同,然后结构设计时所考虑的也就不尽相同了。
简单一点就是:框支柱是框架梁上的柱,用于转换层。框支柱与框架柱的区别在于框架柱与基础相连,框支柱与框架梁相连.
框支柱以下的柱都是框架柱,而不与剪力墙相连的梁则为框架梁。
『陆』 钢筋混凝土梁,板,柱,在使用荷载作用下,主要承受哪些内力
框架梁: 上部负筋. 承担荷载负弯矩效应产生的拉应力;上部通长筋. 也是负筋,同时是满足规范抗震构造措施的钢筋;架立筋.架起箍筋形成钢筋笼以保证梁中所有受力钢筋的固定位置。下部纵筋. 承担荷载正弯矩效应产生的拉应力;腰筋. 满足抵抗荷载扭矩效应产生的拉应力或规范构造措施;箍筋及弯曲钢筋. 抵抗荷载剪力效应产生的拉应力。
板: 支座上部负筋. 承担荷载负弯矩效应产生的拉应力;下部纵筋. 承担荷载正弯矩效应产生的拉应力;上、下分布筋. 保证板中所有受力钢筋的固定位置。
框架柱: 纵向钢筋. 抵抗房屋重力荷载及水平荷载以及地震水平作用等的弯矩效应产生的正应力并满足规范抗震构造措施;箍筋. 固定纵筋的位置、约束柱身混凝土满足规范抗震构造措施。
钢筋规格:梁、柱纵筋直径不得小于12MM,箍筋直径8~12mm;板受力筋不得小于8mm,分布筋6mm。
钢筋等级:按计算及规范最低要求,并考虑与混凝土等级匹配,照规范的混凝土用热轧光圆或热轧带肋钢筋(预应力混凝土见另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