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钢筋长度方向的偏差
钢筋工程施工工艺 一、钢筋放样钢筋加工前,由技术人员依据结构施工图、规范要求、施工方案及有关洽商对各种构件的每种规格钢筋放样并填写《钢筋配料单》,《钢筋配料单》中注明钢筋的规格、形状、长度、数量、应用部位等。《钢筋配料单》经项目技术部负责人审核签字认可后,开始加工。 二、钢筋下料钢筋加工前须由专业人员编制配料单,进行放样,经试验加工合格后再批量加工。1、钢筋弯钩或弯曲1.1 钢筋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对直弯钩、对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大于下料尺寸。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下表。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钢筋直径(mm)<68~1012~1820~28一个弯钩长度(mm)4d6d5.5d5d1.2 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少于钢筋的直径的5倍。1.3 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箍筋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箍筋的调整值见表,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而定。箍筋长度方法箍筋直径(mm)4~56810~12量外包尺寸40506070量内皮尺寸80100120150~1701.4 Ⅰ级钢筋末端需做180°弯钩,其圆弧曲线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Ⅱ级钢筋末端须作90°或135°弯折时,弯曲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平直部分长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箍筋的末端应作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长度取钢筋直径10倍与75mm最大值。2、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程度c、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3、钢筋焊接参照本节焊接工程内容有关规定。 三、钢筋加工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使用铁刷子也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3、采用冷拉方法调直的钢筋的冷拉率:Ⅰ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4%,Ⅱ、Ⅲ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1%,预制构件的吊环不得冷拉,只能用Ⅰ级热轧钢筋制作。4、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5、钢筋加工制作在场区内加工场完成,用塔吊吊至施工部绑扎就位。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大小必须符合图纸设计要求。6、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大小必须符合图纸设计要求,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满足如下规定:项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四、钢筋接头形式钢筋接头的部位及同一断面的数量按设计及图集03G101的要求设置。不同部位、规格钢筋连接采用如下形式: ⑴ 墙、柱直径≥14的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直径≤12的钢筋采用绑扎;⑵ 梁直径22、25的钢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直径20以下的钢筋采用单面焊。⑶ 板直径≥20的钢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直径16、18的钢筋采用单面焊,直径≤14的钢筋采用绑扎。1、钢筋绑扎接头⑴ 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及接头位置须符合抗震规范要求。⑵ 钢筋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⑶ 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须做弯钩,Ⅱ级钢筋、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⑷ 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Ⅰ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⑸ 钢筋搭接处,须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⑹ 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须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L1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须符合下列规定: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钢筋绑扎1、地下室底板钢筋绑扎1.1 工艺流程:清理垫层→基础钢筋绑扎→画线或弹线→绑扎底板下层受力钢筋绑扎→预留、预埋→
❷ 请问框架柱钢筋变小,截面变小,钢筋变少,上部钢筋如何设置
框架柱钢筋变小,截面变小,钢筋变少,上部钢筋只能按左第1图往下1.2LaE(或1.2La非抗震,图在65页上。不截图了)。
❸ 柱截面尺寸变小钢筋怎么处理
1、假如600变500是一侧缩小100,梁高大于600,那么把多余的4跟22钢筋直锚,高度为伸过梁底1.2倍锚固长度,其余钢筋与上部连通,钢筋在梁内调整为上部位置。
2、假如600变500是两侧各缩小50,梁高大于300,处理方法同第一条。
3、如果不能满足前两个条件,则需要把变截面处钢筋在梁面筋下部弯钩,上部钢筋重新预埋,下部钢筋弯钩长度为柱缩小长度加200,上部钢筋锚固为1.5倍锚固。
由于柱筋每侧减少数量为1根在提前一层考虑上层钢筋错开的问题,应在压力焊时注意焊接钢筋长度,保留的4根22钢筋全部保留较高的钢筋,原角筋较矮的钢筋接的等于层高的钢筋,原角筋较高的钢筋接的等于层高减去焊接错开长度的钢筋。
(3)钢筋直筋长度小于1怎么设置扩展阅读:
上部钢筋设置要求规定:
1、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末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
2、计算所需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可根据板的厚度在30°-45°之间选取;弯起钢筋的倾斜段应与冲切破坏锥面相交,其交点应在集中荷载作用面或柱截面边缘以外(1/2-2/3)h的范围内。
3、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❹ 土建软件GTJ2018中的十个问题及解决方法
解惑专区
问题1
柱汇总计算报错提示:直筋长度的计算结果小于0?
方法一:调整为【纵筋销固】就可以计算出来钢筋量。但是设置插筋和纵筋锚固计算出来是有量差的,可以在编辑钢筋中把手算的长度手动添加下或者是在单构件输入界面去手动添加下。
方法二:如果发现与柱子相交有比较高的基础构件,例如条形基础,把条形基础利用楼层一图元存盘出去,让柱子正常汇总计算然后锁定,再把条形基础用楼层-图元提取进来。
方法三:如果是构造柱,在工程设置一计算设置一砌体结构一是否属于砖混结构中,否改为是,再汇总计算。
方法四:选中柱-【屑性】-【钢筋业务属性】--【计算设置】-修改“抗震柱纵筋露出长度”为0。
问题2
汇总后,为什么报表中柱的体积为0?
方法一:查看柱的计算式,看计算式中是否扣墙的体积。
方法二:查看工程设置,计算规则中柱与墙的扣减关系,看是否是按附墙柱的计算规则计算的,若是则修改相应的计算规则,如图:
方法三:柱属性中材质为空,没有选择导致。
问题3:
如何识别梁原位标注?
完成识别梁操作并调整支座正确后,点击识别梁--点选识别原位标注倒三角中的自动识别原位标注,软件则会自动识别,识别后弹出校核原位标注窗口,双击提示检查是否需要识别,若需要识别可以将未识别的点选识别或在原位标注中手动输入,若不用识别可以忽和友略。
问题4:
什么是约束边缘暗柱和构造边缘暗柱,暗柱以外XXmm的非阴影区剪力墙拉筋怎么处理?
针对于约束边缘和构造边缘暗柱的定义:“约束边缘暗柱"是指用箍筋约束的柱,其混凝土用箍筋约束,有比较大的变形能力在剪力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暗柱,有阴影区和非阴影区之分。
“构造边缘暗柱”是构造边缘暗柱相对约束边缘暗柱,其对混凝土的约束较差。只有阴影区,没有非阴影区。详见11G101-1p72页。
如图所示的约束边缘暗柱,阴影区为内边长为300*300的L型暗柱,非阴影区为200*200的一字型暗柱(L型两边各一个)
针对于约束边缘和构造边缘暗柱在软件中处理:
解决方案一:在软件中通常把非阴影区的部分定义为暗柱的截面,即把它和暗柱本身当做一个暗柱处理,钢筋是在暗柱的截面编辑器中绘制。
解决方案二:新建参数化柱。在参数化图形中,选择对应形状中最后一种形式,按照图纸将尺寸对应输入;然后,在属性中输入相应的钢筋信息。
解决方案三:这一部分直接在表格输入里手算。
问题5:
为什么附墙柱体积没有并入墙体积?
原因一:柱的标高高于墙,附墙柱只会考虑相交的部分并入,不相交部分不考虑,单独算;
原因二:工程中定义的柱子的砼标号是C35的,但是混凝土墙的砼标号是C30的。查看计算式,柱子体积有量,现在把柱子砼标号改为C30的,然后重新汇总计算一下即可;
原因三:需要看一下规则选项,有的地区默认柱和墙是分开计算的;
原因四:柱的材质是预拌混凝土,改成现浇的即可。
问题6:
绘制人防门框墙的时候提示:人防门框墙必须布置到直行剪力墙上为什么?
方法一:使用智能布置按照墙断中点布置就可以了。
方法二:人防门框墙的标高和剪力墙的标高不一致的原因,将人防门框墙的底标高改成与剪力墙一致即可。
问题升棚哪7:
如何点选识别柱大样?
步骤一:完成提取柱大样边线一提取柱大样标注一提取柱大样钢筋线操作后,点击选项卡【建模】--[识别柱大样】--【点选识别】,在绘图区域鼠标左键点击需要识别的柱大样边线CAD图元,会弹出【识别柱大样】信息窗体,并且在所选截面范围内显示柱大样临时图元,如图:
步骤二:当在【识别柱大样】信息窗体中完善了柱大样信息确定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或点击鼠标右键,信息窗体关闭并且在相应的楼层生成柱构件。
问题8:
绘图输入查看构件的工程量和报表界面查看工程量不一样?
原因:2018软件单独计算选中图元报表界面的量是刷新不了的,必须整楼计算之后报表界面才可以刷新过来。
方法一:整楼汇总计算吵码之后在查看绘图界面和报表的量一样。
方法二:新建空白工程,进行合并即可。
问题9:
为什么梁生成侧面纵筋时生成不了?
原因一:腹板高是:梁高-板厚-BHC-箍筋直径-(纵筋直径/2),由于错误理解为梁高-板厚,所以生成不了,最后将腹板高重新计算,再生成,即可;
原因二:板标高比梁标高低,将梁分成两部分了软件无法判断膜板高度的;梁宽的范围刚好是梁的宽度这样也是生成不了的,梁宽的范围需要大于梁宽;
原因三:梁的属性中已经输入了梁的侧面通长筋;
原因四:点击确定后没有框选梁,需要框选梁,鼠标右键;
原因五:2018里面生成侧面钢筋的时候,腹板高度里面输入500~600,生成的条件是不包括500的包括600,所以需要输入499-600;
原因六:一道梁分了很多跨,每跨的钢筋信息不一样,有的是两排有的是一排,如果是按照梁腹板高为条件生成侧面钢筋的话,钢筋排数不一样梁腹板高取值也不一样,所以有的可以生成侧面钢筋有的生成不了,具体按照下图考虑;
原因七:梁没有认上相邻的板,设置的条件是扣减板厚的,所以没有生成。
问题10:
如何将暗柱体积并入墙计算?
在工程设置-计算规则一暗柱体积与砼墙体积的扣减选择3附墙柱体积并入墙体积,砼墙体积与暗柱的扣减也选择3附墙柱体积并入墙体积。
本期问题汇总
柱汇总计算、柱的体积为0、识别梁原位标注、约束边缘暗柱和构造边缘暗柱处理、附墙柱体积计算、人防门框墙绘制、点选识别柱大样、构件工程量、梁生成侧面纵筋、暗柱体积并入墙计算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❺ 请问框架柱钢筋变小,截面变小,钢筋变少,上部钢筋如何设置
应在板边上部设抄置垂直于板边的构造钢筋。
现浇楼盖周边与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整体浇筑的单向板或双向板,应在板边上部设置垂直于板边的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跨中相应方向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该钢筋自梁边或墙边伸入板内的长度,在单向板中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五分之一。
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中单位宽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
(5)钢筋直筋长度小于1怎么设置扩展阅读:
上部钢筋设置要求规定:
1、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末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
2、计算所需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可根据板的厚度在30°-45°之间选取;弯起钢筋的倾斜段应与冲切破坏锥面相交,其交点应在集中荷载作用面或柱截面边缘以外(1/2-2/3)h的范围内。
3、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❻ 请问框架柱钢筋变小,截面变小,钢筋变少,上部钢筋如何设置
16G101-1图集68页上有图示。
一般是采用重新插筋的做法。
请采纳
❼ 集中标注的通长钢筋小于支座原位标注的钢筋直径构造怎么做
小直径通长筋可与大直径支座负筋搭接,详下图示意。
具体详图集11G101-1第79与第55页,以上为图集的部分截图
❽ GGJ2013构造柱直筋长度计算结果小于零,怎么办
主要原因:1.梁的截面输入有误,如梁截面为300*500,在原位标注中第一跨变截面误输为300*3500,计算出错;2.柱子钢筋输入问题,上一层钢筋直筋大于下层钢筋直筋时,软件会减去本层露出长度,减去上层露出长度,减去截面尺寸,长度小于0,计算出错。
❾ 柱中箍筋设置有何规定
当h>800mm时,不宜小于8mm。
箍筋应根据计算确定,箍筋的最小直径与梁高h有关,当h≦800mm时,不宜小于6mm;当h>800mm时,不宜小于8mm。
梁支座处的箍筋从梁边(或墙边)50mm处开始设置。支承在砌体结构上的钢筋混凝土独立梁,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s范围内应设置不少于两道的箍筋,当梁与混凝土梁或柱整体连接时,支座内可不设置箍筋。
(9)钢筋直筋长度小于1怎么设置扩展阅读:
箍筋的相关要求规定:
1、Ⅰ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135°、90°、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
2、HR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有30°、45°、60°三种,其弯起增加值是指钢筋斜长与水平投影长度之间的差值。
❿ 钢筋下料小知识
1.钢筋下料怎么算
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几何形状和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等条件进行计算。
1、提到钢筋下料计算,一般都会涉及“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这两个概念。一般特殊角度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或教科书上都有,但是非特殊角度,譬如70°、80°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在现成的文献内查不到。
2、各相关文献上的“弯曲调整值”或“量度差值”取弯曲直径=2.5d演绎得到的。现如今的纵向钢筋弯曲成型的弯曲直径也不仅仅限于2.5d,已经有12d,16d等各种不同弯曲直径的要求,现有文献上很少考虑这种变化了的要求。
3、钢筋在弯曲成型时,外侧表面纤维受拉伸长,内侧表面纤维受压缩短,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保持不变。 4、电脑的应用和AutoCAD业已在业界普及,专业计算器的编程计算功能也日益强大。
鉴于上述几点因素,我们认为依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用AutoCAD或徒手绘制一些简单的计算辅助图形,直接进行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可以含裂有效指导钢筋下料。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 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 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 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 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 8.5d-2.25d=6.25d 90°直弯钩增加11.21d的推导(d≤25mm,弯心曲直径≥12d) 现行规范规定,抗震框架纵向钢筋锚固需要≥0.4laE+15d,同时规定,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6d;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8d,首先我们推导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需要的展开长度。
弯心半径6d,弯心直径是12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3d, 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3dπ*90°/360°=10.21d。 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 15d-7d+10.21d-7d=11.21d 这个11.21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90°直弯钩增加10.35d的推导(d>25mm,弯曲直径≥16d) 弯曲半径8d,弯曲直径是16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7d 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7dπ*90°/360°=13.35d 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 15d-9d+13.35d-9d=10.35d 这个10.35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按照本图的演算,所谓的“‘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是2*9d-17d*π/4=18d-13.35d=4.65d。
我们指出“‘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是上世纪60年代的学者为“做学问”而人为制造出来的不能自圆其说的“数据腔扒”’,而且大多数编著者都将其未作解析就“笑纳”到自己的书稿之中,所以, 许多在施工一线的朋友觉得“不好用”,后面的表格就是依据某经典教科书给出的数据编制而成的,对于箍筋还是可用的,对于纵向钢筋就不合适,且对于非“特殊”角度,也未给出“‘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的数据,现在建筑师万花齐放,角度是按照地形需要结合建筑美学确定,往往不是“特殊”角度,也就查不到某个具体“非特殊”角度的“‘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的数据,所以已经是摒弃“‘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这些“人造”概念的时候了,一步一步老老实实对中心线长度进行几何计算,是钢筋下料计算的正确途径。即使不会AutoCAD,对照施工图,运用初等几何知识,徒手画个草图,借助计算器计算也是很容易完成的 矩形箍筋26. 5d的伍老昌推导(d≤10mm,弯心直径≥2.5d) 弯心内直径是2.5d,箍筋中心线直径是3.5d, 每个90°圆心角对应的圆弧弧长是3.5dπ*90°/ 360°=2.749d 每个箍筋共有3个90°圆弧,总长度=3*2.749d=8.247d取8.25d 每个135°圆心角对应的圆弧弧长是3.5dπ*135°/ 360°=4.1234d, 每个箍筋共有2个135°圆弧,总长度和=2*4.1234d=8.247d取8.25d 每个箍筋的圆弧长度和=8.25d +8.25d=16.5d ……………(1) 沿梁宽平直段=2(b-2c-2*1.25d) ……………………………(2) 沿梁高平直段=2(h-2c-2*1.25d) ……………………………(3) 沿135°方向平直段=2*10d=20d………………………………(4) 箍筋下料长度为(1)+(2)+(3)+(4) =16.5d+2 (b-2c-2*1.25d) +2(h-2c-2*1.25d)+20d =16.5d+2b+2h-8*1.25d+20d =2b+2h-8c+26.5d……………………………………………(5) 利用前面我们给出的135°弯钩的增加长度,也可以得到这个结果,即 (2)+(3)+8.25d+2*(11.873d+2.25d) =2(b-2c-2*1.25d)+2(h-2c-2*1.25d)+8.25d+28.246d =2b+2h-8c+26.496d =2b+2h-8c+26.5d……………………………………………(5) 矩形截面多肢箍下料长度及各箍内宽、内高尺寸计算 已知条件:梁截面宽度为b,梁截面高度为h,箍筋肢数为n箍 ,箍筋直径d箍,梁纵向钢筋根数为n纵,纵向钢筋外直径d纵外,梁保护层为c。
求:多肢箍各箍的宽度和总长度。 解:首先,设纵向钢筋间距为l纵,依据各纵向钢筋间距分匀的要求,有: l纵=(b-2c-d纵外*n纵)/(n纵-1) ……………………………(6) 式中:n纵——取梁底或梁顶单排钢筋数量,取较多者。
其次,求外箍下料长度L外箍和外箍内宽度尺寸: L外箍=2(b+h-4c)+26.5d箍 ………………………………………(7) 外箍筋的内宽度尺寸=b-2c ………………………………………(8) 注:2肢、4肢、。
2.钢筋翻样相关知识
钢筋翻样相关知识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结构施工图的基本规定及识读:1、结构施工图的基本规定;2、结构施工图的识读;3、结构施工图的平法表示法;4、结构施工图识读训练。
二、钢筋工程的相关知识:1、钢筋混凝土工程基本知识;2、钢筋基本知识;3、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构造基本知识。
三、钢筋下料计算的基本方法:1、钢筋下料计算的基本知识;2、梁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3、板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4、柱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5、基础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6、钢筋的代换
四、钢筋的加工:1、钢筋的除锈;2.钢筋的调直;3、钢筋的切断;4、钢筋的弯曲成形及成品保护;5、钢筋的连接;6、预应力钢筋;7、钢筋加工的安全要求。
五、钢筋的绑扎:1、钢筋绑扎基本知识;2、基础钢筋的绑扎;3、柱钢筋的绑扎;4、梁钢筋的绑扎;5、板钢筋的绑扎;6、剪力墙钢筋的绑扎;7、楼梯钢筋的绑扎;8、钢筋绑扎的安全要求。
六、特殊形状钢筋的下料计算;
七、钢筋工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八、钢筋工程的检查与验收 。
3.钢筋下料怎么下的
钢筋弯曲调整值与弯钩计算
一、弯曲调整值的概念
对于单根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是不同的,预算长度是按照钢筋的外皮计算,下料长度是按照钢筋的中轴线计算。例如一根预算长度为1米长的钢筋,其下料长度不需要1米,是小于1米的,因为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变长,如果按照1米下料,肯定会长出一些。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的差值也就是钢筋的弯曲调整值,也称为量度差值。它实际上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是由于量度的不同,例如下面这根钢筋,预算的长度是100+300=400mm,而实际上在下料时只需要截取100-d/2+300-d/2长的一段钢筋即可弯制成下面的形式。二是由于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长度会变化:外皮伸长、内皮缩短、中轴线不变。
二、弯曲调整值的计算
在这里用到一个弧度和角度的换算公式:1rad=3.14*r*2/360,即一度角对应的弧长是0.01745r。另外《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204-2002)规定180度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2.5d,在下面的推导中D取2.5d。
1、180度弯钩的计算
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AE水平段的长度+CD水平段长度=300+3d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水平长度=300-D/2-d+0.01745*(D/2+d/2)*180+3d=300+6.25d,弯曲调整值=L1-L2=3.25d
2、90度弯钩的计算
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0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竖直长度=300-D/2-d+0.01745*(D/2+d/2)*90+100-D/2-d=300+100-1.75d,弯曲调整值=L1-L2=1.75d
3、135度弯钩的计算
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d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D段弧长+DE段长度=300-D/2-d+0.01745*(D/2+d/2)*135+10d=300+10d+1.9d,弯曲调整值=L1-L2=1.9d
三、弯钩长度的计算
1、计算弯钩时的原则是无论下料长度还是预算长度都按照中轴线计算。可以想一下,我们做预算时直钢筋180度弯钩时取的长度是6.25d,历来我们都是这么做的,没有人问为什么,而实际上6.25d取的钢筋的中轴线长度。其实箍筋、拉筋末端135弯钩的长度计算也是一个道理,规范规定的长度是10d,而我们计算时取11.9d,同样也是遵循上面的原则。
2、需要指出的是,无论箍筋弯钩还是拉筋弯钩,弯折角度都是135度,这在03G101-1第35页有明确的说明。因此如果在计算拉筋弯钩长度时取12.5d是错误的。
四、弯曲调整值的应用
1、尽管我们对这个名词可能不了解,但实际上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在应用它。例如上面所说的180度的弯钩平直段长度本来是3d,而计算时取6.25d;135度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而计算时取11.9d。
2、当我们知道了90度弯钩的弯曲调整值以后就可以根据预算长度计算下料长度了:
如下图:梁截面尺寸a=300、b=500
计算箍筋的预算长度(按外皮计算):
L1=(a-25*2+b-25*2)*2+(2*11.9+8)d
这里对于8d是否有疑问,实际上这涉及到保护层的概念。钢筋的保护层指的是主筋外皮到构件外边缘的尺寸,而我们要计算箍筋的外皮长度,因此,上式中每“-25”就多减了一个箍筋的直径,因此在后面要加上8d。
计算箍筋的下料长度(按中轴线计算):
L2=(a-25*2+b-25*2)*2+(2*11.9+8)d-3*1.75d .
这里就利用了90度弯钩的弯曲调整值,箍筋有三个180弯钩,应该减去“3*1.75d”。在施工中有个计算箍筋长度的公式是“2A+2B+26.8d”就是这样推导出来的,当然,这里A、B都是指箍筋的内皮长度。
4.钢筋下料长度计算规则
一、直钢筋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
上述公式中,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搭接长度都可以通过结构施工图纸、《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6G101图集得到准确的数据,而弯钩增加长度需要结合“弯曲处内皮缩短,外包尺寸伸长,而中心线尺寸不变”按照16G101图集的规定进行计算。
二、弯起钢筋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
三、箍筋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有许多形状各异、功能不同的钢筋,比如纵筋、分布筋、拉结筋、箍筋、弯起钢筋、架立筋、马凳筋等等,这些钢筋共同组成了结构构件的钢筋骨架,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
(10)钢筋直筋长度小于1怎么设置扩展阅读
(1)箍筋一般为光圆钢筋,弯弧内直径可取箍筋直径的2.5倍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度,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应为135度(这个是大部分的情况)。
(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可取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可取箍筋直径的10倍。
明确了以上的要求,再结合弯曲调整计算方法,就可以得到不同情况下的箍筋下料长度,(d为箍筋直径):
抗震结构:135度弯钩箍筋的下料长度 = 2(c+e)+26.5d 或 2(a+b)+18.5d。
一般结构:135度弯钩箍筋的下料长度 = 2(c+e)+16.5d 或 2(a+b)+8.5d。
以上就是不同情况下钢筋计算的基本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熟悉图纸和规范以及标准图集,严谨认真,算无遗漏,才能准确无误地做好钢筋下料计算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