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钢筋绑扎 > 约束边缘钢筋怎么布置

约束边缘钢筋怎么布置

发布时间:2023-08-10 18:48:41

『壹』 剪力墙转角处没有暗柱,钢筋该如何布置,是否和有暗柱一样布置

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应取墙肢截面高度的 1/4;需要和暗柱一样布置。

一、二级抗震等级筒体角部的边缘构件应按下列要求加强:底部加强部位,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应取墙肢截面高度的 1/4,且约束边缘构件范围内应全部采用箍筋。底部加强部位以上的全高范围内宜按本规范转角墙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仍取墙截面高度的 1/4。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一、二级抗震等级落地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及以上一层剪力墙的两端应按本规范的规定设置符合约束边缘构件要求的翼墙或端性,且洞口两侧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不落地的剪力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以上一层剪力墙的墙肢两端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1)约束边缘钢筋怎么布置扩展阅读:

剪力墙结构设置的相关要求规定:

1、剪力墙以处于受弯工作状态时,才能有足够的延性,故剪力墙应当是高细的,如果剪力墙太长时,将形成低宽剪力墙,就会由受剪破坏,剪力墙呈脆性,不利于抗震。

2、故同一轴线上的连续剪力墙过长时,应用楼板或小连梁分成若干个墙段,每个墙段的高宽比应不小于2。

3、每个墙肢的宽度不宜大于8m,以保证墙肢是由受弯承载力控制,和充分发挥竖向分布筋的作用。内力计算时,墙段之间的楼板或弱连梁不考虑其作用,每个墙段作为一片独立剪力墙计算。

『贰』 当约束边缘柱与外挡土墙重合时,钢筋如何布置

施工时暗柱箍筋间距100照样不能少,不因为剪力墙水平筋而变,各是各。剪力墙水平筋间距200,计入了体积配箍率是符合设计规范的,但这与施工无关,只是钢筋密了施工稍困难。

『叁』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如何配筋

肯定是不复能的。
剪力制墙的剪力由墙身承担,墙身的水平筋即抗剪钢筋。
剪力墙的弯矩由边缘构件承担,边缘构件不承担剪力。所以边缘构件的箍筋仅提供侧向约束以形成混凝土的三向受力状态,是不考虑受力的,所以全都是构造配筋。
构造钢筋能代替受力钢筋么?当然不能。
而从施工节点详图来看,墙身的水平筋自身是贯通边缘构件的,而不是锚固在一起,更不用说代替了。(见03g101-1第47页)

『肆』 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怎么布置钢筋

一般做法是加大暗柱范围,墙筋作为暗柱主筋来做。

『伍』 附加箍筋时,我应该怎么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的钢筋

  1. 你是施工方,则不需要你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的箍筋,你只需要明白 1.约束边缘构件的箍筋间距都回是较密集答的,全高一样较密间距;2.约束边缘构件的箍筋或拉钩筋都是很重要的,不可马虎;3.一定照图标注安装,不得自行修改。

  2. 你是设计人,很简单,严格按照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4 抗震墙结构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各条要求,满足剪力墙(即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的体积配箍率。

  3. 题说的“附加箍筋”,大家都不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4节 抗震墙结构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里看完章、节、条、款,找不到所谓“附加箍筋”!

『陆』 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内竖向钢筋布置问题

不是
非阴影区的竖向钢筋为剪力墙竖向分布筋钢筋的一部分,指非阴影区竖向分布筋就是剪力墙身的竖向分布筋;按墙身竖向分布筋布置钢筋
非阴影区箍筋及拉筋由设计者另行注明

『柒』 框架柱和约束边缘柱重合或相交,钢筋怎么绑

这施工图无大样的话,就是设计深度不够哈。施工图无大样时,就可以这样处理专:第一图YBZ9是约束暗柱,属在KZ3范围内的钢筋可以不要,上层再插筋起墙柱,在KZ3范围外的(YBZ9非阴影区)拉钩照样要;第二图YBZ9也是约束暗柱,与KZ4无关,YBZ8是约束转角柱,位于KZ4范围内的YBZ8钢筋可以不要,上层再插筋起墙柱,在KZ4范围外的YBZ8钢筋、拉钩照样要,并且KZ4全高范围内箍筋加密。

阅读全文

与约束边缘钢筋怎么布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房顶弯头怎么包 浏览:465
304方管焊接工艺 浏览:876
被钢板划伤出血了怎么办 浏览:495
钢铁侠饰演的动物电影叫什么 浏览:96
杭州镁合金脱脂剂哪里买 浏览:861
铁模具可以用什么代替 浏览:269
酒驾撞上护栏怎么处罚 浏览:55
1t的钢筋多少体积 浏览:238
j3不锈钢卷板什么意思 浏览:936
钢铁侠怎么造需要什么 浏览:802
中山野村钢材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82
什么材料制造钢板弹簧材料 浏览:808
碳含量越高钢材越怎么样 浏览:876
内支模架一平方多少钢管 浏览:359
汽车模具成形冲头一般用什么线割 浏览:751
钢材怎么区分是否贴牌 浏览:814
3dmax古铜色不锈钢材质怎么调 浏览:567
用什么胶粘带粘不锈钢 浏览:623
标准的钢管直径多少 浏览:661
如何解决焊接电流电压稳定性 浏览: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