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一个长宽高的地基都是1.2米的混凝土结构怎么布置钢筋
1、独立基础钢筋有长有短,它的长宽都都是1.2米以内,需要在钢筋的长度基础上要减去混凝土的长度。
2、4周的钢筋长度减去保护层之外,其余的就需要按照90%来设置。因为独立基础的钢筋一根是长的,一根是短的。
3、布置的时候一般来说采取的是间隔布置的方法,也就说需要错位放即可。
B. 在没有钢筋的混凝土地基上如何插上钢筋
后做的钢筋插筋不要自己乱搞。
按照规范:
GB 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JGJ123-2000既有建筑地基基础专加固技术规范
一般属采用植筋就行。但是要考虑清楚钢筋受力。以及不同混凝土、不同直径钢筋、不同植筋胶影响下的植筋长度。
但是你这里很可能出现插筋需要弯锚的情况。这种情况还是需要砸的。不能随便用树脂搞,抗拔不够的。或者可以联系设计方,看看能否把大直径钢筋替换为小直径,加大密度,这样锚固长度会小,也许打孔直锚就够。
当然,前提是不能违背GB101上面关于不同部位竖向钢筋的底部做法。特别是主受力纵向结构构件。
这不是小事。
C. 钢筋混凝土基础的主要形式
基础主要有哪几种结构形式
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和桩基础。
条形基础:当建筑物采用砖墙承重时,墙下基础常连续设置,形成通长的条形基础
刚性基础:是指抗压强度较高,而抗弯和抗拉强度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础。所用材料有混凝土、砖、毛石、灰土、三合土等,一般可用于六层及其以下的民用建筑和墙承重的轻型厂房。
柔性基础:用抗拉和抗弯强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基础称为柔性基础。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制作。这种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比较大、地基比较柔软、用刚性基础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
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为框架结构或单独柱子时,常采用独立基础;若柱子为预制时,则采用杯形基础形式。
满堂基础: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很大、地基承载力很低、独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要求时,常将这个建筑物的下部做成整块钢筋混凝土基础,成为满堂基础。按构造又分为伐形基础和箱形基础两种。
伐形基础:是埋在地下的连片基础,适用于有地下室或地基承载力较低、上部传来的荷载较大的情况。
箱形基础:当伐形基础埋深较大,并设有地下室时,为了增加基础的刚度,将地下室的底板、顶板和墙浇制成整体箱形基础。箱形的内部空间构成地下室,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多用于高层建筑。
桩基础:当建造比较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时,若地基的软弱土层较厚,采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常采用桩基。桩基的作用是将荷载通过桩传给埋藏较深的坚硬土层,或通过桩周围的摩擦力传给地基。按照施工方法可分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灌注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