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在构造方面采取了哪些抗震措施
柱:
1)柱截面尺寸:柱的平均剪应力太大,会使柱产生脆性的剪切破坏。平均压应力或轴压比太大会使柱产生混凝土压碎破坏,为了使柱有足够的延性,柱截面尺寸应符合以下要求:柱截面的长边应小于柱净高的1/4,且柱截面的宽度不宜小于300mm;当剪压比保持较低时,可获得较好的延性,为此柱端截面的平均剪应力一般宜小于3N/mm。
2)柱纵向钢筋的配置:柱中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筋:为了保证柱有足够的延性,柱的最小配筋率必须满足《抗震规范》要求;纵向钢筋的接头,一级框架应采用焊接接头;二级宜采用焊接接头,而底层柱根应焊接;三级可采用搭接,而底层柱根宜焊接;直径大于32mm的钢筋必须采用焊接。在纵向钢筋连接区段内宜加密箍筋,防止纵向钢筋的压曲,增加粘结强度。
3)柱的箍筋:在地震力的反复作用下,柱端钢筋保护层往往首先碎落,这时,如无足够的箍筋约束,纵筋就会向外膨曲,柱端破坏。箍筋对柱的核心混凝土起着有效的约束作用,提高配箍率可以显著提高受压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从而有效增加柱的延性。因此设计人员应遵照《抗震规范》对框架柱的箍筋构造要求。
梁:
1)梁截面尺寸:为了防止梁发生斜裂缝破坏、斜压型脆性破坏,框架梁截面尺寸必须满足如下要求:梁的截面宽度与高度之比为b/h≥0.25,且b不宜小于200mm,也不宜小于1/2柱宽;同时应满足高跨比ln/h≥4;梁最大平均剪应力为V/bh0≤0.20fc。其中,b、h、h0分别为梁截面宽度、高度、有效高度;V为梁端组合剪力设计值;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2)梁的配筋率:为了保证梁的变形能力,使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能使梁端截面的受压区相对高度满足以下要求:一级框架x≤0.25h0;二级框架x≤0.35h0,同时,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
3)梁的箍筋:为了保证梁有足够的延性,提高塑性铰区压区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值,并防止在塑性铰区内最终发生斜裂缝破坏,在梁端纵筋屈服范围内加密封闭式箍筋,对提高梁的变形能力十分有效。同时,为了防止压筋过早压曲,应严格遵照《抗震规范》限制箍筋的间距。
4)梁内纵筋锚固:在反复恒载作用下,在纵向钢筋埋入梁柱节点的相当长度范围内,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力将发生严重破坏,因此应注意在地震作用下框架梁中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一般应比《结构规范》中所规定的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大。
『贰』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应考虑哪些抗震要求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应考虑的抗震要求】建筑布置在抗震设计中,应提倡平回面和立面简单、规则、答对称的原则,合理的建筑布置是最重要的。规则包括了对建筑的平面和立面外形尺寸、抗侧力构件质量分布、承载力分布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要求。在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时,要考虑以下抗震要求:
1、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否则应考虑其不利影响;
2、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尽量重合;
3、质量大的跨间不宜布置在结构单元的边缘,质量大的设备宜布置在距刚度中心较近的部
位;
4、尽量少采用大悬挑结构;
5、围护结构宜采用轻质材料。
『叁』 如何提高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自上个世纪以来,全球发生了多次对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产生严峻挑战的破坏性地震。近两年来,我国各地地震频发,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的高震级地震,给人们的财产及生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破坏。加强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对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而言,即使不是唯一途径,也应当是主要途径。房屋有没有抗震设计,具不具备抗震性能,其结果是不一样的。因为只要房屋建筑在地震中能够不倒塌,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就会很小。我国抗震设计规范对房屋抗震能力有明确的规定,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房屋结构的抗震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屋抗震标准已成为购房者置业参考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应当按照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对于医院、学校等一些人员密集场所的房屋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