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操作经验技巧总结
一、工程设置
1、工程信息
根据设计说明输入结构类型、设防烈度以及抗震等级。尤其是计算规则的输入。要根据图纸对于钢筋图集的说明。
2、计算设置
框架梁与非框架梁交接部分增加箍筋的数量应为6(详图纸说明);
拉筋配置中直径为6的一级钢筋要改为6.5;
板中负筋是否含支座要根据板配筋图进行修改;
剪力墙、板拉筋以及马凳筋的布置构造要根据图纸选择双向布置或者梅花布置;
板中分布钢筋:若图纸采用直径为6的一级钢筋要改为6.5。
3、搭接设置
采用绑扎或者电渣压力焊要根据结构设计说明进行修改。
4、楼层设置
根据施工图进行修改。此外,对于各个构件的混凝土等级要根据结构图说明进行修改。
二、绘图输入
1、轴线
根据一层建筑平面图进行轴网的绘制;画图如需辅助轴网,要用两点、平行或者点角进行绘制。
如遇到一项工程有两个单独的轴网又必须定义在一个界面时,应该使用点的命令,找到两个轴网相交的部位,进行绘制。
如果轴网比较复杂,必须导入CAD图时候,应该注意导入的CAD的尺寸是否和绘制的尺寸一致。如不一致,需要进行修改。
2、柱
进入绘图界面,软件默认的是首层的。如图纸基础有柱构件,应该切换到基础界面。
绘制基础柱构件,应该根据图纸大样图或者结构说明,在柱构件属性中其他属性改变插筋信息。其他楼层不需要更改。
当柱构件是偏轴绘制时,只需要选择柱构件,在界面中选择查改标注进行修改。
柱构件的钢筋信息根据柱的定位图进行输入。
构造柱可以按照结构说明中给定的信息,进行智能布置,智能布置时应按照图纸修改智能布置的信息。如果智能布置比较麻烦,可以按照上述柱构件的绘制方法进行绘制。
3、墙
暗柱的绘制:剪力墙的绘制应该先绘制暗柱,暗柱的绘制应该根据剪力墙的大样图进行输入钢筋信息,一般定义暗柱的时候,首选参数化暗柱,如没有对应的图型,需选择异形暗柱。
剪力墙的绘制:剪力墙的钢筋信息需根据剪力墙大样图进行输入。绘图时应注意,剪力墙的端点要包括暗柱。这样方便图形算量导图。
砌体加筋:砌体加筋我们不需要设置,只需在计价软件的时候,用建筑面积*0.6(砖混)或者建筑面积*1.4(框架)即可。
4、门窗洞
门:根据门窗表和建筑图剖面图进行绘制
窗:根据门窗表和建筑图剖面图进行绘制
连梁:定义连梁,输入钢筋信息即可。注意要进行原位标注一下,这样连梁才能被识别。
过梁:过梁一般存在于门窗洞口的上侧,定义过梁的信息只需要根据结构设计说明中过梁的尺寸,应用的部位即可。
5、梁
1) 按照结构施工图中梁的施工图,进行定义梁构件;定义时,只需填写梁集中标注的信息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梁的标高。
2) 原位标注的信息,只需要点击需要标注的部位,进行输入即可。应该注意的是,如遇变截面、增加抗扭钢筋或者构造钢筋等信息时,应该在下部钢筋中输入,点击索引按钮,即可弹出相应输入的信息。
3) 如果遇到非框架梁或者较短的梁没有原位标注时,我们也应该点击原位标注,使得该梁由粉红色变成绿色,这样此梁才算被识别。
4) 绘图时,梁应该与柱构件交接的部分交接完整。
5) 进行原位标注时,如果跨数和定义跨数不一致的时候,应该点击重提梁跨的下拉按钮。进行增减支座。
6)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绘图时,应该确定好梁的位置。比如结构施工图中二层梁平法识图,定义梁构件时,我们应该定义在首层界面。
现浇板:
1) 按照板的结构布置图,进行定义板,注意施工图中一共有多少种板。画的时候把名称改成相应的名称,便于以后检查。
2) 基础层中有马凳筋信息的,要输入马凳筋信息。
3) 绘图时,同样应该注意板的标高。
4) 顶层如果是坡屋面,要用三点定义斜板的功能进行定义。应用动态观察可以查看效果。
板洞:
一般用在顶层,有上人孔的地方。直接定义即可。
板受力筋:
1) 板受力筋图纸上一般指的是底筋、上部筋和跨板受力筋(支座钢筋)和屋面温度筋。软件中指的是底筋,面筋和跨板受力筋(支座钢筋)和屋面温度筋。
2) 定义时,要根据板的配筋图进行绘制,名称宜改为:板厚+钢筋信息,这样便于以后检查。面筋的设置只要把类别更改为面筋即可。
3) 绘图时,首先要选择单板、多板或者自定义范围(根据图纸决定哪个方便用哪个)如果只存在底筋,我们只要选择垂直或者平行分别定义即可。如果是双层配筋,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方式。
4) 板的绘图一般采用矩形绘图或者直接绘图两种方法。
5) 跨板受力筋的长度在定义时不需要修改,在绘图时进行重新输入即可。
板负筋:
1) 施工图中板负筋称为支座钢筋
2) 板负筋的定义:名称只需要定义钢筋信息即可。
3) 板负筋的绘制,通常采用画线布置的方法。
4) 绘制完板负筋后,可以用查看布筋的命令进行查看是否重复布置。
7、基础
基础梁:
基础梁的绘制方法和梁绘制方法相似,不做说明。值得注意的基础梁的钢筋信息和梁钢筋信息时相反的。定义时,不要输入错误即可。
筏板基础:
1) 筏板基础绘制方法和板类似,主要有直线绘制和矩形绘制两种方法。
2) 筏板基础中有马凳筋信息的,应该按照施工图中给定的马凳筋信息进行输入。
3) 绘制完筏板之后,筏板一般都会超过地梁外边线一定距离。如果每边超出的距离一样,我们可以使用偏移命令中的整体偏移进行绘制,如果每边超出距离不一样,我们可以使用偏移命令中的多边偏移进行绘制。
筏板主筋:
类似于板受力筋,在此不做说明;
筏板负筋:
类似于板负筋,在此不做说明;
独立基础:
1) 定义之前应该仔细观察独立基础的详图;
2) 定义时,应该新建一个独立基础,在此基础上通常情况新建参数化独立基础单元。之后输入相应的尺寸和钢筋信息即可。
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的定义和绘制方法同独立基础。
桩承台:
桩承台的定义和绘制方法同独立基础,唯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配筋形式和桩承台的侧面加筋(如果存在的情况)
8、其他
直接根据基础平面图、详图大样绘制即可(也可绘制在图形算量)。
9、单构件输入
单构件输入一般有楼梯钢筋、阳台钢筋、阳角放射筋等一系列零碎的钢筋构件。其中楼梯钢筋是参照图集、结合施工图进行数据修改得到的,其他零星钢筋都需要手算。
三、其他知识
1、当画到标准层时,每层柱构件或者其他构件相同时,我们可以复制构件到该楼层。
2、当一个楼层存在同样的构件,我们可以采用镜像、复制的方法。如果是梁构件时,我们可以选择应用到同名称梁;
3、当绘图构件的位置和图纸有细小的偏差时,我们可以采用单对齐的方法,使绘图的构件和图纸的一致。当构件没有画到图纸中的位置,我们还可以采用移动或者拉伸的方法,使得构件和图纸中的一致。
4、所有的构件都需要注意标高的问题,应该仔细观察图纸,确定好标高。
更多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操作经验技巧总结请关注博毅教育武汉广联达培训班。
在钢筋2009软件的计算设置里有关剪力墙垂直钢筋根数的选项提供了,四舍五入+1,向上取整+1,向下取整+1,四舍五入,向上取整,向下取整,共六个选项可以选择,此项设置如何正确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在同一个工程中,剪力墙所处的位置不同,又如何进行计算设置,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避开软件设置,单从纯手工计算剪力墙竖向受力筋根数的理论上谈起,剪力墙的竖向受力筋根数的确定与剪力墙的受到的约束位置有密切关系,本人从事钢筋现场施工管理多年了,总结一下,剪力墙的竖向受力筋根数判断可以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两端均无约束边缘构造,完全处于自由端的时候,根数确定如下
第二种情况;一端无约束边缘构造,另一端有约束边缘构造,单端处于自由端的时候,根数确定如下
第三种情况;两端均有约束边缘构造,完全没有自由端的时候,根数确定如下
以上三种情况在纯手工计算剪力墙竖向受力筋的根数确定的问题,在如今推行电算化年代,如何在软件里进行准确计算呢,现就广联达2009钢筋718版本的模块下,如何对以上三种情况进行计算设置和画图计算做如下技巧分享,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广联达资深用户批评指正
使用软件要搞清楚软件的设置,支持哪些操作,不支持哪些操作,只有工程设置正确了,才能准确的计算工程量,如上面所描述的剪力墙竖向钢筋根数的计算,就可以通过剪力墙属性设置里的起步距离和钢筋根数计算方式来进行设置。设置前要明白一个问题,属性里的蓝色字体是公共属性,所有共同类别的构件都具有这个属性,而且是是互相联动的,这个公有属性是不能随便修改的,在设置里是黑颜色字体的,那是构件的私有属性,此属性的修改不会涉及到其他同类别构件的属性,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工程中的剪力墙按照不同位置分开定义,分别修改各自的属性,汇总计算时按照各自的属性进行工程量计算和汇总。
首先看第一种情况,两端都没有约束的全自由端剪力墙的设置,见下图
设置后画图汇总计算后,软件计算的根数与手工计算的根数完全吻合。见下图
再看第二种情况,一端有约束,一端无约束的单自由端剪力墙的设置,见下图
设置后画图汇总计算后,软件计算的根数与手工计算的根数完全吻合。见下图
第三种情况,两端均有约束,无自由端剪力墙的设置,见下图
【特别说明,上个图片截图中的向上取整有误,感谢各位用户细心的阅读本贴内容,因为软件里没有向上取整-1的选项,经过不同尺寸的计算对比,选向下取整是合理的,截图中向上取整是误点击造成,由于本人检查不细,截图中的选项与分析不一致,给各位造成很大疑惑,在此表示歉意。】
设置后画图汇总计算后,软件计算的根数与手工计算的根数完全吻合。见下图
小结:由于软件计算过程中,私有属性优先于公共属性,这对处理相同类别的构件出现不同属性时的设置,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道,对与同一个类别的剪力墙在不同位置的属性设置,我们可以利用构件名称来区分,如图示里的JLQ-1,在图纸里的属性是一样的,仅仅因为它所处的位置不同,需要单独设置计算竖向钢筋受力筋的根数,所以采用JLQ-1A,JLQ-1B,JLQ-1C来区分图元,
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大部分的剪力墙是两端都有约束暗柱的,所以,正常情况下在工程设置里要将剪力墙的公有属性设置为上面的第三种类型,把软件默认的S/2起步距离修改为S,将竖向钢筋根数计算软件默认的向上取整+1 修改为向下取整。这两个设置必须同时修改,才能保证计算结果与手工计算相一致。遇到不同位置的少数剪力墙采用单独修改私有属性来处理不同位置的剪力墙竖向钢筋根数的计算结果。最后希望广大用户对以上的论述多提宝贵意见,也希望哪位有更好的处理方法来与我分享,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相信经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操作经验技巧总结也是有了一定的认识。欢迎登陆中达咨询,查询更多相关信息。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❷ pkpm 内力计算书,由于建筑是扇形的,生成钢筋内力计算书时,数字都反过来了,造成对钢筋时很困扰!
你可以用PKPM的字符处理工具来解决你的问题(具体步骤见附图)
1.点击字符-修改角度-填写你需要让字符旋转到你想要的角度。
2.然后字符重叠了,但是位置已经符合我们的要求了。
3.点击字符-文字避让。
好了,看看是不是文字都按照要求旋转好了。
为了给你说明具体步骤,弄了半天PS,累死了,给我分哦?
❸ 钢筋手工算量注意事项
1、目前国内市场上没有直径为6的钢筋一般用直径为6.5的钢筋代替需要把直径为6的钢筋的比重修改为直径6.5的钢筋比重直接在表格中复制、粘贴即可。
第五步
弯钩设置
第六步
点击完成
二、计算设置
计算设置部分的内容 是软件内置的规范和图集的显示。包括各类构件计算过程中所用到的参数设置 直径影响钢筋技术结果 软件中默认的都是规范中规定的数值 和工程中最常用的数值。 图纸没有特殊说明 预算过程中不必
调整。
三、楼层设置
1、建立楼层 在软件中建立楼层时 按照以下原则确定层高和起始位置
A、基础层底设置为基础常用的底标高 基础层底标高注意设置为垫层底标高。
B、基础上面一层从基础层顶到该层的结构顶板顶标高。
C、中间层从层底的结构板顶到本层上部的板顶。
2、修改板的厚度 基础层板厚为筏板厚度。
3、楼层缺省钢筋设置
A、根据结构设计说明修改构件的混凝土标号
如果结构设计说明与各楼层图混凝土标号不同
按照结构设计说明设计
加以说明。
B、根据结构设计说明修改构件的保护层厚度。
四、轴网的定义
1、查看一层平面 根据一层平面图建立轴网。
2、轴网编辑 轴网绘制完毕后 如果需要对轴网图元进行编辑 可以使用“绘图工具栏”中的功能。
3、辅助轴线 为了方便绘制图元 软件提供了辅助轴线功能。
五、柱构件的定义和绘制
1、按照图纸定义柱子的构件名称。
2、按照图纸定义柱子的构件属性。特别注意图纸右下角是否有特殊说明注意柱子是否有标高变化软件默认竖向构件是按照层底标高和层顶标高可在其他属性中设置
3、柱类型分中柱、边柱和角柱对顶层柱的顶部锚固和弯折有影响直接关系到计算结果中间层均按中柱。进行柱定义时不用修改在顶层绘制完柱子后使用软件提供的“自动识别边角柱”功能来判断柱的类型。
4、如果图纸中柱是以柱表的形式来表示的可以直接利用软件中“柱表”的功能来定义柱子。
5、绘制柱图元异形柱可以按F4切换柱子的插入点。
6、柱图元绘制到图上后如果需要在图上显示图元的名称可以使用“视图”菜单下构件图元显示设置功能在图上显示图元的名称方便查看和修改。
六、剪力墙构件的定义和绘制
1、按照图纸定义剪力墙的构件名称
2、按照图纸定义柱子的构件属性。特别注意图纸右下角是否有特殊说明注意剪力墙是否有标高变化软件默认竖向构件是按照层底标高和层顶标高可在其他属性中设置。
3、按图纸结构设计说明剪力墙的拉筋形式横向与竖向间距均为600此处输入A8@600*600点开其他属性点击“节点设置”的三点按钮在第22项“墙身拉筋布置构造”中选择“梅花布置”。
4、绘制剪力墙图元。 绘制完剪力墙后下一步绘制剪力墙柱。
4.1、如果是非矩形柱可以选择新建参数化柱软件弹出“选择参数化图形”界面。选择与图纸所匹配的形状按照图纸中标注的截面尺寸在右侧的参数表中输入相应的数值。
4.2、截面参数设置成功下面进行其他属性的输入若图与参数化图形不符则可在截面编辑处画钢筋。缺少哪个钢筋在其它钢筋中自行添加。
4.3、如果为不规则柱 可新建异形柱 自行编辑箍筋。
4.4、绘制剪力墙端柱图元。可以按F4切换柱子的插入点 绘制完剪力墙暗柱后下一步绘制剪力墙连梁。
4.4.1、按照图纸定义剪力墙连梁的构件名称。
4.4.2、按照图纸定义剪力墙连梁的构件属性。
七、梁构件的定义与绘制
1、按照图纸定义梁的构件名称
2、按照图纸中梁的集中标注定义构件属性。特别注意图纸右下角是否有特殊说明 若图纸中单个梁标高有特殊标注应在设置梁构件中其它属性中修改量的起点标高和终点标高。 画梁时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方向来绘制以保
证所有梁都全部计算。
3、按照图纸进行梁的原位标注。进行原位标注时可选择屏幕旋转根据图纸方向绘制。
4、原位标注中支座不符时可用重提梁跨或进行支座的编辑。
5、按照图纸设置主次梁的吊筋可使用“自动生成吊筋”。
6、设置悬挑梁的弯起钢筋点击计算设置—节点设置—框架梁第22项设置悬挑梁钢筋图号 选择所需图号。
八、板构件的定义与绘制
1、按照图纸说明定义板的构件名称
2、按照图纸说明定义构件属性。特别注意图纸右下角是否有特殊说明定义板的顶标高看局部是否有标高变化定义板的厚度定义板的马蹬筋。
3、绘制板的图元。
4、按照图纸说明定义板的受力筋。
A、结构图中没有受力筋的名称按受力筋的钢筋信息定义构件名称。
B、钢筋信息 按图中钢筋信息输入。
5、按照图纸中受力筋位置定义和绘制板受力筋图元。
6、按照图纸中负筋位置定义和绘制板负筋图元。
九、砌体结构工程计算
在框架结构或框剪结构工程中砌体结构构件的配筋信息通常在工程结构设计总说明中进行描述。主要包括墙体中的加筋构造柱圈梁、构件的钢筋分析各构件钢筋的根数与长度计算公式。 注意下层对应位置梁标高有改动时
当前层墙的底标高也应变动。
1、按照图纸说明定义砌体墙构件注意分清构件名称的设定。
2、按照图纸中砌体墙位置绘制图元。
十、门窗洞口的定义与绘制
1、参照门窗表定义门窗门连窗为单独一项的构件属性。
2、按照图纸中门窗洞口位置布置门窗图元。注意每绘制完一个用铅笔画挑标记。
十一、构造柱、过梁、圈梁及砌体加筋的定义与绘制
1、构造柱的绘制可以使用“自动生成构造柱功能”设置好构造柱在砌体墙中的布置位置 然后根据图纸输入构造柱的属性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根据状态提示点选或拉框选择砌体墙右键确定。
2、砌体加筋的绘制流程概括如下新建—选择参数图—输入截面参数—输入钢筋信息—计算设置可统一在工程设置中调整绘制。
3、按照图纸说明定义过梁的构件属性。
❹ 桩基础钢筋怎么计算
按螺旋筋间距先划分段,计算出等间距段落内的螺旋筋斜直径D,计算斜周长L,用周长乘以该段螺旋筋圈数n,再加该段螺旋筋平周长即为该段螺旋筋长度。例如:螺旋筋间距为20cm,n=40,螺旋筋直径为1.46m, 计算如下:
斜直径D=(1.46*1.46+0.2*0.2)1/2=1.474m
该段螺旋筋长度:L=3.14*1.46+1.474*3.14*40=189.8m
螺旋筋会计算了,其他的应该没问题了。
❺ 在广联达钢筋算量里 这样的承台怎么画
这是环式配筋承台,选择环式配筋承台单元定义计算。
❻ 钢筋套筒正反丝和正丝如何计算数量
算量是不能精准算准的,同一栋建筑,找不同用户进行钢筋翻样,也会得出不同的套筒数量,如果是估算,可以算出某种规格的钢筋分别在梁板、墙柱中的用量,用梁板钢筋用量除以跨度得出水平向钢筋的接头数,用墙柱钢筋量除以层高得出竖向钢筋接头数,再进行适当放大。
正丝套筒两端的钢筋均能任意旋转,施工时用扳手拧钢筋可达到连接要求,套筒两端的钢筋不能任意旋转时需要采用正反丝套筒连接,用扳手拧套筒,即可将两端钢筋连接。
建筑人员在现场施工时,板中、梁中、柱中这些钢筋均为直棍,可任意旋转,通常采用正丝套筒,板端、梁端、柱端这些位置钢筋一头带拐并且拐头方向有要求,不能任意旋转,需要采用正反丝套筒。
(6)钢筋算量里如何使用旋转扩展阅读:
钢筋套筒注意事项:
1、注意检查钢筋丝头有效螺纹长度是否合格,有效螺纹过短的钢筋丝头不得使用,应重新加工。
2、钢筋丝头与连接套筒开始旋合时,注意观察两根钢筋丝头旋入是否同步。
3、钢筋接头拧紧前,确定连接套筒两端有外露螺纹且数量相等。
4、钢筋连接套筒加工的钢筋锥螺纹丝头的锥度、牙形、螺距等必须与连接套的锥度、牙形、螺距相一致,且经配套的量规检测合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钢筋套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钢筋翻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钢筋连接套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梁端
❼ 旋转楼梯的钢筋在广联达钢筋中要怎么画
目前钢筋软件是没有旋转楼梯的图集的,所以钢筋抽样软件画不出螺旋楼梯的钢筋,只能在单构件中建立楼梯构件后手动计算表格输入了。
可用螺旋板代替的。只针对钢筋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