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剪力墙移位五分处理办法
目前,钢筋植筋技术普遍应用,施工单位在处理钢筋移位时,经常简单地切除移位钢筋,重新植筋。这种处理方法不需要剔凿混凝土,节省用工,纠偏速度快,不延误工期。笔者以为,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处理。
1、钢筋位移较小:如果钢筋位移在3厘米左右,剪力墙钢筋的保护层一般15mm,这时钢筋移出模板线10~15mm,可剔凿钢筋根部的混凝土,深度约6~8厘米,然后用扳手将钢筋移至模板线以内,保证模板支设即可。这样的处理,符合钢筋≥1:6改变位置的要求。禁止采用热处理的方式,将钢筋煨弯。
2、钢筋位移较大:如果钢筋位移在4~5厘米以上,需要剔凿混凝土的10厘米以上,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可采用植筋的方法进行处理模板线意外的钢筋。
3、模板线以内的位移钢筋:剪力墙只考虑其平面内的剪力,而不考虑平面外的剪力,所以剪力墙钢筋的位置对剪力墙的受力几乎没有影响,甚至有设计师明确表示:剪力墙钢筋位置是可以沿剪力墙平面任意布置的,而不影响结构,只要钢筋数量是按设计要求即可。而有些配筋很少的剪力墙,钢筋是单排布置的,也是这个道理。懂得了这个道理,剪力墙模板线以内的位移钢筋处理就很简单了,只需按照1:6的比例调整到位即可。
补充说明一下,按照≥1:6的比例调整钢筋意思:如果钢筋位移了5厘米,在顶板以上不小于5×6=30厘米的范围内调整到位。
『贰』 剪力墙钢筋搭接位置需要注意什么谁知道具体的注意事项
非抗震结构和抗震高层的非加强部位,剪力墙的竖向钢筋可以在同一高度搭接,水平钢筋错开500搭接。抗震结构的底部加强部位。竖向钢筋和横向钢筋都应该错开搭接,错开大于500。钢筋的搭接长度,非抗震结构1.2la。抗震结构按1.2lae。
『叁』 如果柱子,剪力墙钢筋移位过大,怎样处理
接绑扎,使得位移钢筋按1、位移的钢筋在柱子或剪力墙截面内。
剪力墙结构钢筋的安装要严格按照平法GB 50204-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11G101-1标准图集的要求施工。要抓住钢筋工程施工的重点,加强钢筋工程安装施工质量管理。
剪力墙竖向钢筋的连接,剪力墙钢筋的安装,要依据墙体外皮线位置和墙体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调整最外层钢筋的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按1/6坡度比要求,在校正竖向甩槎钢筋后,进行墙体竖向钢筋的连接。
(3)剪力墙钢筋插错位置会怎么样扩展阅读:
截面相同法举个例子,原来的直径是22,需要换算的直径是12,那么就需要2根直径为12的代换。记住只能大不能小。
质量相同法同样举个例子,原来为直径22的钢筋需要2根,其重量假设为50千克,那么需要换直径为12的钢筋,其质量必须大于直径为22的钢筋质量,就是要大于50千克。
这个只是作为施工员在实际中的简单作,不作为计算工程量。图纸上真的说:“剪力墙钢筋双向”的话,设计与施工就无法沟通了(设计没有采用平法规定)手中的图纸当心了。因问反映了图纸的水平。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剪力墙身,墙身编号,由墙身代号、序号以及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即您所问的剪力墙钢筋双向‘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组成,其中,排数注写在括号内。表达形式为:QXX(X排)当墙身所。
『肆』 装修时房子剪力墙错位了把钢筋全切断了,没事吧
有事,你把钢筋全切断了拉力就一定也没有了,你说有没有事啊?房子的设计是y有严格规定的,钢筋也不是随便加的,你把钢筋切断了严重影响了房子的质量,后果很严重,应该立马恢复原有的样子
『伍』 柱子及剪力墙钢筋位移怎么处理
如果柱子来,剪力墙钢自筋移位过大,处理情况分2种:
1、位移的钢筋在柱子或剪力墙截面内,直接绑扎,使得位移钢筋按1:6的倾斜角度矫正归位,底部加t字筋加强。2、位子的钢筋在柱子或剪力墙截面尺寸外,就只能植筋处理,植筋处理后还得做抗拉拔实验。这种情况的处理方案要报设计部门同意,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认可。处理措施资料要存档。
『陆』 谁能好好讲一讲关于墙体钢筋错开问题为什么外墙要内外错开,有四个高度的搭接位置这是25%搭接么
楼主说的是混凝土剪力墙 还是地下室外墙DWQ?
地下室外墙DWQ是挡土体侧压力的墙,其竖向钢筋是经计算配置的主要受力钢筋,必须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8章‘构造规定’,接头区段的面积百分率,墙类构件宜不大于25%;其水平钢筋是构造分布筋,适当错开就行。
剪力墙是承受竖向重力荷载和抵抗水平作用的墙,其竖向分布筋及水平分布筋是墙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配筋,竖向分布筋的接头除一二级抗震的加强层外,允许在同一高度搭接;水平分布筋的搭接也只须相邻钢筋错开≧500即可。见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4.6-1、9.4.6-2两条。或见11G101-1:
『柒』 顶板混凝土浇筑完,剪力墙放线,钢筋移位,怎么出处理方案
看你偏位多少,一般五公分以内可以像楼上说的那样,把面层混凝土剔除10公分左右,慢慢打弯就可以了,如果是大于10公分就要重新植筋进行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