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钢筋焊接的规范要求
钢筋焊接的规范要求:
1、接头应尽量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应避开结构受力较大的关键部位。抗震设计时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范围,如必须在该区域连接,则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2、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层高内的同一受力钢筋上宜少设连接接头,不宜设置2个或2个以上接头。
3、接头位置宜互相错开,在连接范围内,接头钢筋面积百分率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4、在钢筋连接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横向构造钢筋或箍筋。
5、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杆)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6、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5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28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1)钢筋焊接强制性规定是什么扩展阅读:
常用焊接方法
包括电阻电焊、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电弧焊,使用中应注意:
1、电阻电焊:用于钢筋焊接骨架和钢筋焊接网。焊接骨架较小钢筋直径不大于10_时,大小钢筋直径之比不宜大于3倍;较小直径为12~16_时,大小钢筋直径之比不宜大于2倍。焊接网较小钢筋直径不得小于较大直径的60%。
2、闪光对焊:钢筋直径较小的400级以下钢筋可采用“连续闪光焊”,钢筋直径较大,端面较平整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钢筋直径较大,端面不平整时,应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连续闪光对焊所能焊接的钢筋直径上限应根据焊接容量,钢筋牌号等具体情况而定,具体要求见《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径差不得超过4_。
3、电渣压力焊:仅用于柱、墙等构件中竖向或斜向(倾斜度不大于10°)钢筋。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径差不得超过7_。
4、气压焊:可用于钢筋在垂直位置、水平位置或倾斜位置的对接焊接。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径差不得超过7_。
5、电弧焊:包括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窄间隙焊和熔槽帮条焊。帮条焊、熔槽帮条焊使用时应注意钢筋间隙的要求。窄间隙焊用于直径≥16_钢筋的现场水平连接。熔槽帮条焊用于直径≥20_钢筋的现场安装焊接。
注: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接头百分率计算同机械连接。
参考资料:网络--钢筋连接
⑵ 什么规格的钢筋可以焊接什么的不能焊接,一般情况下都有什么规定
规范中是这样要求的,二级钢以上的钢筋,焊接的最小直径为16以上,也就是说18的可以焊,16及以下不能焊,但有个问题,这个是指耐卖采用搭接焊 帮条焊的要求x0dx0a 电渣压力焊的施工工艺 环境 和施焊的情况均不同于搭接焊,现在规范还没有昌袜逗规定,就看各地方的规定了,沈阳的是14及14以上可以x0dx0a 规范中,还规定了一级钢的焊接直径,是10及以上的钢筋可以焊接,以下,只能搭接x0dx0a 另,冷好谨加工钢筋,严禁焊接
⑶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介绍行业标准JGJ18—2012中主要修订内容的技术背景,解读大家关注的第五章“质量检查与验收”。希望土建专业人员学习和贯彻好JJG18-2012,确保钢筋焊接质量。
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6、4.1.3、5.1.7、5.1.8、6.0.1和7.0.4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同时废止。1)焊接细晶粒热轧钢筋
细晶热轧钢筋定义为热轧过程中通过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形成的细晶热轧钢筋。其金相组织主要是铁素体加珠光体,不能存在其他可能影响使用性能的组织(如基圆上的回火马氏体组织)。晶粒度不厚于9级。
冶金和建筑研究机构对细晶粒钢筋的焊接做了大量的试验。在本标准的评审会上,专家考虑到钢筋气动焊接和钢筋电渣压力焊接的大线能量会对接头热影响区的金相组织和晶粒尺寸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表4.1.1中,这两种焊接方法中未包括含F的细晶粒热轧钢筋,专家同意将细晶粒热轧钢筋的适用范围限定为线能量相对较小的电弧焊和闪光对焊。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多加注意,区别对待;同时,希望钢厂轧制钢材时,在细晶粒钢筋表面轧制出F亮痕。
2)钢筋电渣压力焊的钢筋直径下限从14mm延伸到12mm。
钢筋电渣压力焊在土木工程中应用广泛。从2009年开始,来自陕西、重庆、四川、河南等地的多家施工单位纷纷来信来电,有的还带着检测数据。经过分析比较,要求将JGJ18—2003中规定的电渣压力焊用钢筋的下限直径由14mm延长至12mm,以便用于钢筋混凝土柱、墙中,既方便施工,又节省钢材和人力。在本标准的修订中,进行了实验和试用,在效果良好的基础上,对原标准进行了修改,如上述规定。
3)“箍筋闪光对焊”单独分段。
箍筋闪光对焊最早始于贵州,十几年来在四川、陕西、广东、北京等地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在本次标准修订中,将箍筋闪光对焊列在原“钢筋闪光对焊”中,补充了技术内容,提高了箍筋的刚度,节省了弯钩钢筋,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该技术更快更好的发展。
4)增加钢筋的CO2气体保护焊。
CO2气体保护焊具有许多优点,在钢结构制造中已应用多年,但在钢筋工程中的应用才刚刚开始。该技术被添加到本标准中以促进其应用。
5)增加半自动钢筋固态压力焊和钢筋氧气液化石油气熔融态压力焊新技术。
宁波从国外引进半自动钢筋固态气动焊接设备,并在梅山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二桥、象山港大桥等工程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2010年3月,在技术论证会上,专家们肯定了成果,同时提出了设备国产化的建议。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研制出了国产设备,试用效果良好。获得“半自动钢筋固态气动焊接成套设备”和“一种钢筋常温直角切割刀片”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010年4月,贵州省科技厅在贵阳召开“钢氧液化石油气实验研究及工程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专家鉴定,采用上述工艺设备后,焊接成本明显降低,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政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贵阳,90%以上的钢筋都是通过这种技术进行热连接的,每年的接头数量在1000万个以上。
6)增加了钢筋埋弧螺柱焊。
将埋弧焊和螺柱焊很好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埋入式T型接头钢筋埋弧焊螺柱焊新工艺。在北京鸟巢工程和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工程中应用于32mm钢筋,取得了非常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7)提高接头的外观质量。
各种钢筋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要求很多,其中有两点是共同的:①接头轴线偏差(偏心);②关节弯曲角度。这两个项目的指标在本次标准修订中进行了修订:
(1)原规程JGJ18—2003规定钢筋焊接接头轴线偏差不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大于2mm。新修订的JGJ18—2012中规定接头处的轴线偏差不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大于1mm。与以上相比,1mm的差异增加了对焊工(尤其是焊工)的要求和难度;但这对防止钢筋焊接接头在拉伸试验中发生脆性断裂有很大帮助。如果画两张图,假设钢筋直径为20mm,一张图中有两个中心偏心距为2mm的重叠圆,另一张图中有两个中心偏心距为1mm的重叠圆。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后者的两个圆的面积加起来要比前者大得多。
②原规程规定,接头弯曲角度不得大于3°。新修订的《JGJ18-2012》中规定,接头处的弯曲角度不得大于2°,与上述规定类似。一度之差,增加了对焊工(焊工)的要求和难度。但这对于防止焊接接头在拉伸试验中发生脆性断裂是很有帮助的。画两个图,假设钢筋直径为20mm,一个是接头处弯曲角度为2°,一个是弯曲角度为3°。可以看出,钢筋焊接接头进行拉伸试验时,弯曲角度为3°的试样一侧提前达到屈服点,然后开裂;而弯曲角度为2°的试样两侧受力更均匀。
8)增加了“焊接安全”规定。
在钢筋焊接施工现场,焊接火花飞溅,造成火灾事故和重大损失的情况屡见不鲜。本标准修订中增加了“焊接安全”一章,将焊接作业区域的消防安全列为强制性条文,非常重要。建设单位应采取措施严加防范。
JGJ18—2012中的第5章是“质量检查与验收”,这是施工检测、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非常关注的一项技术内容。
1)取消了1.1倍的规定。
在JGJ18—2003的注释5.1.7中,有1.1倍的规定,在本规程的修订中取消了。原因:钢筋闪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中,焊缝面积与钢筋截面积相同;焊缝金属的抗拉强度与补强后的母材一致;此外,HRB400钢筋逐渐成为施工现场的主导钢筋,其实际抗拉强度并不比国标中540MPa的标准值高多少。所以焊接工程师问,如何使焊接接头获得钢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
2)修订的核心是控制脆性断裂。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结构工程师要求钢筋焊接接头在荷载作用下尽可能避免脆性破坏。因此,这次修订质量检验规定的指导思想是控制焊接接头的脆性断裂。虽然5.1.72条中列出了“另外两个试样在焊缝或热影响区断裂,呈脆性断裂”,但应进行复验,此处未规定脆性断裂试样的抗拉强度。看似是放宽了复验的条件,但实际上规定作为复验的结果,6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达到母材抗拉强度的标准值,且有4个及以上试件在母材中断裂,呈韧性断裂,应评定为复验合格。相反,如果有三处脆性断裂,无论多强,复检都会评定为不合格。这一要求相当严格,它限制了标准中脆性断裂的发生。
3)关键是提高焊接操作技术。
要通过钢筋焊接接头的拉伸试验或复验,关键是提高焊接操作技术,精心操作。首先是减少钢筋轴线的偏差(偏心),尽量使两根钢筋的弯曲角度最小,最好完全在一条直线上。
除上述两项指标外,还应注意其他焊接缺陷的发生,如咬边、裂纹、夹渣、氧化膜、过卷等。我们应该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接头拉伸试验不合格。
钢焊接接头首次抽样检验结果,3个试样均在焊缝处断裂,呈脆性断裂,L个试样抗拉强度小于钢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自然,该检验批的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应评定为不合格。或者,复验结果为6个试件中有1个试件抗拉强度未达到钢材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或3个试件发生脆性断裂,则该检验批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复验评定为不合格。
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应组织焊工,在有经验的焊接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加强技术培训,交流新老焊工技术,进行焊工考试,努力提高焊工的整体操作技术水平。
5)测试无效
在《规范》第5.1.7条的解释中,最后一段写道:如果一个试件在钢筋的母材中断裂,它是脆性的;或试样在母材中断裂,其抗拉强度小于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时,该试验应视为无效,应检验母材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
可以清楚地看到,以上两种情况并不是焊接工艺不好造成的,而是与钢母材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密切相关。因此,本次检测应视为无效,同时通知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检查钢厂出厂合格证上的钢筋品牌,是否错将HRBF钢筋作为HRB钢筋使用;仔细检查钢筋母材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是否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如果钢材母材质量合格,应重新进行钢筋焊接接头的拉伸试验。
⑷ 钢筋焊接规范重点简介
钢筋——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建筑材料。其最经常出现的楼房建筑中,和混凝土一起使用,并起到了承载预应力的作用,是我们所居住的楼房或者房屋是否坚固的决定因素。很多朋友们或许都会注意到,钢筋在使用的时候,一般都会采用焊接的方式来使用。那么钢筋焊接有哪些规范呢?下面,小编就为朋友们做个简单的介绍吧。
什么是钢筋焊接?
焊接是指的两种或者两种的以上的材料,通过加热的方式结合或者扩散连接在一起的一种施工工艺。而钢筋焊接,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使用焊接的方式将钢筋与钢筋连接在一起,一般情况下,钢筋的焊接方式主要有压焊和熔焊两种。
钢筋焊接规范有哪些?
钢筋焊接是钢筋在使用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为了保证钢筋焊接的质量以及焊接钢筋过程中安全,国家对于钢筋焊接有着明确的规定,并在钢筋的焊接施工中严明的执行规定与制度——《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下面,小编就为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钢筋焊接中的一些重点吧。
首先,钢筋焊接规范中,有着明确的规定,钢筋焊接工作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也就是说,能够进行焊接的工人必须要进过严格的焊工考试。值得一提的是,焊工考试和焊工证件是经过市以及市以上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和签发的。
其次,钢筋焊接的周围环境必须要安全,需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最好是在防水防潮的干燥环境中进行。因为,钢筋在焊接的过程中,不管使用哪一种钢筋焊接方式,都会产生高温,将大量的虚渗热量散发在周围环境中。
然后,焊接焊接是所使用的焊接设备与材料必须要符合焊接要求。焊接设备中必须要有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焊接材料包括焊接焊接过程中使用的焊条、焊剂、氧气、乙炔气等。
最后是,钢筋焊接过程中,一定要确保焊接的钢筋碰并的内部构成和应力承受能力不被破差吵脊坏。而且钢筋焊接后的焊口表面外观要符合验收标准,钢筋的连接方式和质量要符合验收要求。
总的来说,钢筋焊接是人们在钢筋使用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工艺,国家对于钢筋焊接的规范有着明确的要求。只要严格执行,一定能够保持钢筋焊接的质量和使用的安全的。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⑸ 钢筋焊接规范
钢筋焊接具体规范如下:
1、建筑钢筋焊接应优先采用机械连接,也可采用绑扎搭接或搭建方式。
2、钢筋焊接长度27分米,钢筋搭接长度33分米。
3、钢带搭接时,中间和两端共绑扎三处,并且必须分别绑扎后,再用交叉绑扎。
4、墙壁、柱立筋和底板的水平主筋交接处必须绑扎牢固,如悬臂长时,交叉部位必须焊牢,必要时加支撑,
5、焊接接头当设计有要求时,应采用双面焊缝,无特殊要求时可采用单面焊缝。Ⅱ级钢筋搭接焊或帮条焊的焊缝长度应不小于8d,Ⅱ、Ⅲ级钢筋的焊接长度应不小于10d,帮条焊接的焊缝长度应不小于10d,第二级和第三级钢筋的焊缝长度应不小于10d。
⑹ 钢筋焊接接头的有关规定是什么
钢筋焊接接头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直径35倍的区段范围内(不小于500mm),一根钢筋不得有2个接头(构件全长钢筋应尽量少设焊接接头)。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预应力钢筋:受拉区――不宜超过50%;受压区和装配式结构节点不限制,
2、预应力钢筋“受拉区不宜超过25%;当采用闪光对焊且有保证焊接质量可靠措施时,可放宽至50%;
3、受压区和后张法的螺丝端杆不限制。
4、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曲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