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六支箍钢筋怎么算量
箍筋根数的算法: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向上取整)+1]+ (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向上取整)-1) 。
箍筋加密区长度取值: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四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用三级抗震的建筑为例,梁的高度为500,净跨为6000,加密区长度=500*1.5。
非加密区长度=净跨-2*加密区长度=6000-2 一个加密区箍筋根数=(500*1.5-50)/100+1=7.5(向上取整)非加密区箍筋根数=[(6000-2*500*1.5)/200-1]=22.5(向上取整为23)所以箍筋根数为:两个加密区箍筋根数+非加密区箍筋根数=2*9+22=40。
(1)钢筋算量中怎么看箍筋的量扩展阅读:
箍筋的肢数是看梁同一截面内在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数,小截面梁因宽度较小,相应产生的梁内剪力较小,采用单肢箍即可,类似于一个S钩。
像一般的单个封闭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两根钢筋,属于双肢箍。再如,截面宽较大的同一截面采用两个封闭箍并相互错开高度方向就有四根钢筋,属于四肢箍。
对一般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圆形箍筋的接头必须釆用焊接,焊接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矩形箍筋端部应有135°弯钩,弯钩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20cm。
㈡ 钢筋笼钢筋量怎么计算呀
钢筋笼制作按图示尺寸及施工规范以吨计算。钢筋笼运输及安装区别不同长度按相应项目回计算。
钢筋答笼的钢筋有主钢筋、箍筋和加强箍组成,
如图所示。
钢筋笼重量=主筋重量十箍筋重量十加强箍重量。
(1)主筋重量=直立钢筋长(加弯钩)×根数×单位重量
(2)加强箍箍筋(圆形)=(圆箍中心周长十搭接长度)×根数×单位重量
=〔π×(D-2C-2d1-d)+5d
〕
×根数×单位重量
式中:D—桩直径
d1—主筋直径
d—箍筋直径
C—桩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说明:一般在主筋内侧每隔2.5m加设一道直径25~30mm的加强箍。
(3)螺旋箍筋=螺旋箍筋长×单位重量
=[(H-2b)×
+2×1.5π(D-2C+d)+2×11.9d+搭接长度]×单位重量
式中:D—桩直径
d—箍筋直径
b—螺距
H—钢筋笼高度
2×1.5π(D-2C+d)是指螺旋箍筋开始与结束的位置应有的水平段,长度不小于一圈半(见03G101-1第40页)。
说明:如果在钢筋笼四侧主筋上每隔5m设置一个Ф20mm耳环作定位垫块之用时,应计算耳环的钢筋重量。
㈢ 钢筋工程量计算的步骤,如何计算箍筋根数
钢筋工程量计算步骤
(1)、确定构件砼的强度等级和抗震级别;
(2)、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3)、计算钢筋的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钢筋的搭接长度Ll,抗震搭接长度Lle;
(4)、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和重量
(5)、按不同直径和钢种分别汇总现浇构件钢筋重量
(6)、计算或查用标准图集确定预制构件钢筋重量;
(7)、按不同直径和钢种分别汇总预制构件钢筋重量 . 计算箍筋根数 一种是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另一种是 箍筋根数=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根数
一级抗震:加密区根数=[(梁高*2-50)/加密区间距+1]*2
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加密区长*2)/非加密区间距-1
二至级抗震:加密区根数=[(梁高*1.5-50)/加密区间距+1]*2
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加密区长*2)/非加密区间距-1
㈣ 钢筋工程量计算统计表中箍筋怎么区分长度和根数计算式
钢筋量与混凝土量并无具体数值关系。
钢筋工程量计算步骤 :
(1)、确定构件砼的强度等级和抗震级别;
(2)、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3)、计算钢筋的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钢筋的搭接长度Ll,抗震搭接长度Lle;(4)、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和重量;
(5)、按不同直径和钢种分别汇总现浇构件钢筋重量;
(6)、计算或查用标准图集确定预制构件钢筋重量;
(7)、按不同直径和钢种分别汇总预制构件钢筋重量 。
钢筋工程量基本计算规则及公式
(1)、计算规则:钢筋工程量应区分不同钢筋类别、钢种和直径分别以吨(t)计算其重量。
(2)、计算公式:钢筋工程量=钢筋下料长度(m)×相应钢筋每米重量(kg/m)
式中:钢筋下料长度(m) =构件图示尺寸-砼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弯起部分的增加长度-量度差(钢筋弯曲调整值)+图中已经注明的搭接长度
(3)、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搭接长度的,按规定搭接长度计算;自然接头损耗及下料损耗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得另计。钢筋的电渣压力焊、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二十五、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
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直钢筋净长=L-2C;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
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
(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3)、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 d)×2+(梁高-2×保护层+2 d)×2+14 d或24 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4)、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二十六、现浇板钢筋的计算方法与公式
现浇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 、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1)、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板净长-100MM)/布筋间距+1
(2)、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3)、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4)、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
现浇钢筋混凝土柱钢筋的计算方法与公式
(一)、基础层: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设计构造要求长度
(二)、中间层:柱纵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三)、顶层: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应根据规范设计要求计算其长度。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
(四)、柱箍筋:、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㈤ 钢筋工程量计算的步骤,如何计算箍筋根数
分别不同构件按长度减去保护层加弯钩或锚固算出单根钢筋
长度,乘以相同钢筋的根数算出
总长,乘以钢筋比重算出
重量,加损耗。就是构件内此种钢筋的重量
。箍筋根数用柱高或梁净长除以间距加一根再加上构件需加密的根数就是箍筋总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