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梁钢筋的绑扎要求
下面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关于梁钢筋的绑扎要求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一、钢筋在安装前,首先核对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蓝图相符。二、梁钢筋的绑扎应确保主筋、箍筋的绑扎根数及间距,不得漏筋。三、梁主筋应按规范要求进行错位焊接,焊接接长应大于10d,焊接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四、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五、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同时配合进行。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为了保证次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将主梁上部钢鞘降低一个次粱上部主筋瞎凳直径的距离加以解决。六、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大于45d。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如图2-19。
七、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布置,箍筋弯钩采用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八、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梁柱节点处,由于梁筋穿在柱筋内侧,导致梁筋保护层加大,应采用渐变箍筋,渐变长度一般为600mm,以保证箍筋与梁筋紧密绑扎到位。九、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十、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键迅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磨亮旅大于50%。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❷ 桥梁施工中钢筋绑扎的规范要求及施工工艺有哪些
钢筋绑扎钢丝长度参考表(mm) 表10.4.2
钢筋直径(mm) 6~8 10~12 14~16 18~20 22 25 28 32
6~8 150 170 190 220 250 270 290 320
10~12 190 220 250 270 290 310 340
14~16 250 270 290 310 330 360
18~20 290 310 330 350 380
22 330 350 370 400
10.4.3主要机具
钢筋钩子、钢筋运输车、石笔、墨斗、尺子等。
10.4.4作业条件
(1)基础垫层完成,并符合设计要求。垫层上钢筋位置线已弹好。
(2)检查钢筋的出厂合格证,按规定进行复试,并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钢筋无老锈及污染,成型钢筋经现场检验合格。
(3)钢筋应按现场擅长平面布置图中指定位置堆放,钢筋外表面如有铁锈时,应在绑扎前清除干净,锈蚀严重的钢筋不得使用。
(4)绑扎钢筋地点已清理干净。
材料的关键要求
施工现场所用材料的材质、规格应和设计图纸相一致,材料代用应征得设计、监理、甲方的同意。
10.5.2技术关键要求
基础钢筋的绑扎一定要牢固,脱扣松扣数量一定要符合本标准要求;钢筋绑扎前要先弹出钢筋位置线,确保钢筋位置准确。
10.5.3质量关键要求
施工中应注意下列质量问题,妥善解决,达到质量要求;
(1) 施工中要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准确,若采用双排筋时要保证上下两排筋的距离。
(2) 钢筋的接头位置及接头面积百分率要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3) 钢筋的布放位置要准确,绑扎要牢固。
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1) 各类操作人员应进行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健康状况,并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手套、工具带等)并正确使用。
(3) 项目主要工种应有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应进行培训后持证上岗。
环境关键要求
(4) 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工艺、作业条件、队伍素质编制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列出工程威胁点和安全作业注意事项。
(5) 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按“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的要法语进行细化和补充,将操作者的安全注意事项讲明、讲清。
(6) 施工作业应有可靠的安全操作环境。
(7) 其他安全事项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和《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
操作工艺
(1) 将基础垫层清扫干净,用石笔和墨斗在上面弹放钢筋位置线。
(2) 按钢筋位置线布放基础钢筋。
(3) 绑扎钢筋。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交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成八字开,以免风片歪斜变形。
(4) 大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或混凝土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钢筋撑脚下应垫在下征钢筋网上。
钢筋撑脚的形式和尺寸如图所示。类型撑脚每隔1m放置1个。其直径选用:当析厚h≤300mm时为8~10mm;当板厚h=300~500mm时为12~14mm。当板厚h>500mm时选用图10.6.2-2所示撑脚,钢筋直径为16~18mm。沿短向通长布置,间距以能保证钢筋位置为准。
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双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
独立基础、为双向弯曲,其底面短向的钢筋应放在长向钢筋的上面。
现浇柱与基础连用的插筋,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箍筋的位置一定要绑扎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轴线偏移。
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0mm。
钢筋的连接:
钢筋连接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若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则接头相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绑扎接送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LL);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区段的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位于同一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25%;
3)当钢筋的直才能d>16mm时,不宜采用绑扎接头;
4)纵向受力的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值)且不小于50mm。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②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基础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❸ 请问道路桥梁的钢筋绑扎常用方法有哪些
钢筋为双排双向钢筋,水平筋在外,竖向筋在内且绑扎搭接;双排筋之间,梅花布置拉筋。
双层筋绑扎时先绑一侧钢筋,再绑另一侧钢筋,同时绑扎墙体拉结筋,且梅花形布置。
墙体钢筋绑扎丝采用八字扣。柱、梁筋绑扎采用兜扣。楼板钢筋绑扎采用满扣绑扎。墙体绑扎丝头都应朝向墙内。
❹ 桥面铺装钢筋网有两层怎么施工
一、桥面铺装施工工艺
桥面铺装共744.15m2,采用C40钢筋网10cm厚防水混凝土铺装。
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扎桥面钢筋网——设置高程控制带——浇筑混凝土——养护。
施工方法:
(一)测量放线
首先复测梁板顶面高程,在预应力段要复测跨中和支点处的中线、边线高程,如无特殊情况,根据建设单位和设计提供的原始水准点施放桥面铺装高程控制点,加密到顺桥向5m一点,横向3点。若处于加宽段,横向应加密1~2 点。
(二)绑扎桥面钢筋网
全桥N1、N2、N3、N4钢筋均采用φ12螺纹钢筋,桥面铺装上层采用φ10钢筋,间距为10*10cm,下层钢筋采用φ10及φ12两种,φ12为横桥布置。下层钢筋间距为20*20cm。其中N3钢筋在桥面连续位置需要桥面连续钢筋N1替代,搭接长度40cm,并需保证其搭接长度和位置的准确性。如图:
(三)设置高程控制带
在现有梁板顶面按事先定好的高程点焊接角钢,底部采用可调式螺栓,便于施工过程中调整,其必须具有较强的刚性,不易变形,待混凝土初凝后将其拆除。
(四)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前要保证梁板表面粗糙、清洁,不得在钢筋上搁置重物或运料小车在钢筋网上推行及人行践踏而使钢筋变位,必须搭设走道支架架空,并在浇筑过程中,随时注意纠正钢筋位置。
采用整幅浇筑法,原则上纵向以伸缩缝为界。混凝土浇筑从下坡向上坡进行。
在浇筑混凝土前处理好各构件的预埋,如伸缩缝等,浇筑混凝土采用商品砼,用平板振动器与振动棒振捣密实后,再用振动梁、刮尺、滚筒梁整平后,进行抹面收浆,初凝前再进行整平,为了提高粗糙度,待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后用钢刷横心刷纹。
(五)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采用浇水养护法,无纺布进行苫盖,以保持混凝土内部湿润及保持其温度,防止阳光曝晒,养护时间间隔以气温而定,必须保持混凝土的潮湿状态,养护水要采用混凝土搅拌用水,以保证混凝土的清洁。在养护人员进行养护的时候,要将水浇匀,不得将水固定一处自流,桥面养护必须有专职养护人员进行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