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钢筋下料长度
钢筋计算规则
建筑工程钢筋量的计算,首先要熟悉施工图纸,其次要了解国家现行的规范与标准图集, 对钢筋工程施工顺序与施工方法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准确计算出工程量。 一般框架梁钢筋的计算的规则 1、上部通长筋的计算 通长钢筋伸入支座应不小于Lae(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详见03G101-1第34页), 平直端长度自支座外边缘扣除一个保护层(25mm),并扣除一根框架柱钢筋直径(一般取25mm); 弯钩长度应不小于15d,当不满足锚固长度时可延长,见下式: 梁的外包尺寸-(25+25)*2 当框架梁跨度过大或为连续梁时,通长筋在跨中1/3处连接,并相互错开,连接方式具体要求如下: 绑扎接头:连接区段长度:1.3l1e; 机械连接:连接区段为35d; 焊接接头:连接区段为35d且≥500mm; 同一区段钢筋连接要求详见06G101-6第41页。
当受拉钢筋为三级钢时不宜采用焊接, 采用搭接或机械连接均可;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8时,宜采用机械连接或等强对接焊接,(闪光对接焊)。 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与结构的抗震等级、砼的强度以及搭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有关,具体见03G101-1第34页; 如是在做钢筋的预决算,不计算钢筋的搭接长度,只计算钢筋两端的锚固长度, 钢筋的搭接计算在钢筋用量的损耗当中
当上部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立钢筋时,其架立筋的下料长度一般为: ln/3+150*2 架立筋与支座负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钢筋的计算要求详见03G101-1第54页。
2、上部支座负筋及二排负筋的计算 一排支座负筋延伸到净跨的1/3处断开,二排负筋延伸到净跨的1/4处断开, 锚固长度的计算同通长筋;当在中间支座相邻两跨不相等时,延伸到短跨的长度应与长跨相等, 即为2/3的净长跨长度加支座的宽度,当图纸设计有三排钢筋时,三排负筋深入梁内的长度为净跨的1/5, 锚固长度的计算规则都是一样;以上钢筋的构造要求在03G101-1第54页都有具体要求。
3、框架梁下部受力钢筋的计算 框架梁下部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同上部钢筋的计算规则一样,当框架梁为高度相等的连续梁或 支座的截面积比较大,满足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ae),可以直锚,但同时钢筋深入支座的 长度不应小于0.5hc+5d。梁为受拉构件,下部受拉钢筋,严禁在跨中连接,如需连接时可在 梁的1/4范围内连接,尽量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
4、框架梁侧面构造钢筋(G打头)与抗扭钢筋(N打头)的计算 框架梁侧面构造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为15d,且不小于250mm,并伸入支座中心线,也可才用 搭接的方式,不考虑搭接的位置;当梁腹板hw≥450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 造钢筋。抗扭钢筋锚固长度应满足Lae,同时不小于250mm,并伸入支座中心线。
5、箍筋及拉筋的计算 框架梁箍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梁的图示长度减去四个保护层厚度,再加上四个钢筋的直径, 加两个1350弯钩长度,箍筋及拉筋弯钩长度的计算详见03G101-1第35页。当箍筋为多肢 复合箍筋时,应采用大箍套小箍的形式,大箍长度的计算同两肢箍,小箍高度同大箍,宽度 是按照等分上部钢筋间距,加上两个箍筋直径组成,其弯钩的计算规则是一样的。箍筋根数 是按照建筑物的抗震等级,框架梁的高度来计算,如下: 一级抗震:加密区范围为2hb; 二至四级抗震:加密区范围为1.5 hb; (hb为梁高) 第一道箍筋的设置在支座边50mm,那么箍筋的计算式如下: 箍筋根数=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根数 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100+1 非加密区根数=(Ln-100-加密区长度*2)/非加密区间距-1 Ln为梁的净跨长 当有主次梁交叉时,主梁在次梁口的两侧应设置不少于3道的加密箍筋,加密箍筋间距为 50mm,加密箍筋直径除注明外,一般同梁箍直径,次梁区域的正常箍筋照设;在计算箍 筋时还应加上次梁两侧的加密箍筋。当上部通长筋采用帮扎接头时,接头区段的箍筋应全加密。
拉筋的计算:因拉筋要拉在箍筋的外侧,所以拉筋的长度应为箍筋的宽度加两个拉筋的直 径再加两个1350的长度,一般情况之下,拉筋的直径同箍筋的直径,这与03G101-1图集 62-64页说明中不符;拉筋的间距是非加密区间距的2倍,当有多排侧面钢筋时,上下两排 拉筋竖向相互错开设置。顺便提一下,国家标准图集的制定本身就有冲突,如03G101-1与 03G329-1之间关于封顶框架柱的处理就有冲突,03G329是建筑物抗震详图。
6、附加吊筋的计算 附加吊筋的锚固长度为20d,不考虑结构的抗震等级与砼的强度,且不考虑钢筋的级别, 当附加吊筋为光圆钢筋时,应做1800弯钩;下部支座宽度为它所承受的次梁的宽度两侧 各加50mm,即:次梁宽度+100;斜长的计算,主梁的高度扣除上下两个保护层厚度再 减去一个主梁的通常钢筋直径(一般取25mm),另外再减去吊筋与通长筋之间的一个 保护层厚度(一般亦取25mm)即: (主梁高度-100)*i i的取值范围如下: 主梁高度≤800时,取450,i=1.414; 主梁高度>800时,取600,i=1.155; 当框架梁的上部通长筋大于25mm时,附加吊筋的锚固与通长筋之间的保护层为30mm, 且不小于通长筋的钢筋直径。
主次梁高度差距比较大时,附加吊筋的支座应在次梁底下50mm处,那么斜长的计算应 为,次梁高减去一个保护层厚度再减去通长筋的直径,及通长筋与吊筋锚固之间的保 护层厚度,加50mm再乘以i。
二、L梁钢筋的计算
1、L梁上部钢筋的计算 L梁上部锚入支座的长度应不小于la(受拉钢筋的做小锚固倍数),平直端的长度自支座 的外边缘扣除一个保护层厚度,再扣除一根主梁的主筋的直径(一般取25mm),弯钩长度 应不小于15d,当不满足锚固长度时可以延长,见下式: 梁的全长-(25+25)*2 当梁的跨度过大或为连续梁时,上部通长筋可在净跨的1/3除进行连接,其连接方式具体 要求同框架梁。当上部钢筋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架立筋的下料长度一般为 ln/3+150*2 架立筋与支座负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的计算要求详见03G101-1第65页。
2、上部支座负筋及二排负筋的计算 一排支座负筋延伸到净跨的1/3处断开,二排负筋延伸到净跨的1/4处断开,锚固长度的 计算同通长筋;当在中间支座相邻两跨不相等时,延伸到短跨的长度应与长跨相等,即为 2/3的净长跨长度加支座的宽度,以上钢筋的构造要求在03G101-1第65页都有具体要求。
3、下部纵筋的计算 次梁下部纵筋锚入支座的长度一般为12d,当支座为端支座或相邻两跨梁的下部标高不相 等时,锚固长度不能满足12d,可以向上弯锚;当次梁为弧形梁时,其下部纵筋的锚固长度 按la(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计算,直锚不能满足时,弯钩长度不得小于15d。
3、侧面构造钢筋(G打头)与抗扭钢筋(N打头)的计算 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的的计算同框架梁的计算,详见35G101-1第65页。
4、箍筋与拉筋的计算 箍筋的计算:箍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同框架梁箍筋的计算规则相同,当箍筋为多肢复合箍时, 应采用大箍套小箍的形式,其计算方法同框架梁箍筋的计算方法。次梁箍筋一般不做加密, 第一道箍筋设置在距离支座边50mm,计算式如下: 箍筋根数=(梁的净长-100)/箍筋间距+1 梁上部钢筋如采用帮扎接头,其接头区段箍筋应全加密。 拉筋的计算:拉筋的计算见前面第3页。
三、悬挑梁的计算
当框架梁或L梁有悬挑时,除注明外,一般两根角筋弯起,计算式如下: 弯起平直端为20d,不计结构的抗震等级以及砼强度; 斜长计算同附加吊筋的计算; 支座端(下端)长度为LL梁的截面宽度+50mm; 高度为悬挑梁高扣除上下两侧保护层厚度 悬挑端一般不宜做连接,如需连接可在悬挑梁后的连续梁跨中进行连接,连接部位在框架 梁或L梁的净跨1/3与悬挑端净跳长度取较大值;悬挑端上部支座负筋的长度计算,框架 梁或L梁的净跨1/3与悬挑端净跳长度取较大值,即时: 负筋长度=(ln/3与1.0L取较大值)+1.0L+hc 其中:ln为框架梁或L梁的净跨,L为净悬挑,hc为支座宽。 当设计有二排钢筋时,二排钢筋的计算如下: 二排筋长度=(ln/4与0.75L取较大值)+0.75L+hc 当悬挑梁1m<L≤1.5m时,设一排鸭筋;1.5m<L≤2.2m时,设两排鸭筋; L> 2.2m时,设三排鸭筋; 一排鸭筋的计算同附加吊筋的计算,详见吊筋的计算规则,只是安装时向反;当设计有 二排鸭筋时,二排鸭筋的支座宽度在一排鸭筋的支座宽度上再加上一个悬挑梁高,而三排 鸭筋的支座宽度在二排鸭筋的支座宽度上再加一个悬挑梁高。
因悬挑是反向受力,所以悬挑梁箍筋安装时锚固朝下,同时悬挑梁下部钢筋为构造钢筋, 锚入支座的长度为12d且不小与250mm。 当悬挑梁为纯悬挑梁时,上部受力钢筋锚入支座应不小于lae,且应伸至柱对边(柱纵筋内侧), 弯钩长度为15d,当不满足lae时可延长,上部支座负筋及二排负筋同时要满足上述规则。 详见03G101-1第66页。
四、现浇板钢筋的计算
1、 现浇板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现浇板筋应伸至梁中心线过5d,再加两个1800弯钩的长度,计算式如下: 下料长度=梁中到梁中的尺寸+5d*2+6.25d*2 第一根板筋设置在距离支座边50mm,那么板筋的下料根数为: 下料根数=(净板尺寸-100)/间距+1
2、 板面负筋的计算 当板面负筋图示长度一般为支座中心线的长度,在图纸说明当中,一般给于说明;板面负筋 的长度应是图示长度(当图示长度为到支座中的长度),加上一半支座的长度扣除一个保护层 的厚度,另加两个弯钩的长度,弯钩的长度为现浇板的厚度减去一个板保护层的厚度,当锚入 支座的一端不能锚固长度时,锚入支座的一端的弯钩可以延长,计算式: 下料长度=图示长度+支座/2-一侧保护层厚度+弯钩长度*2 如果图示长度就是到支座外边缘的长度,那么只要按照图示长度减去一个保护层厚度再加上 两个弯钩长度,即:下料长度=图示长度-一侧的保护层厚度+弯钩长度*2 当板面负筋为中间支座负筋,那么下料长度为两侧的图示长度之和加上两的弯钩长度。 当板面负筋为连续设置时,其可以在支座或梁上端开设置,亦可在跨中lo/3至lo/2处进行 连接,lo为板的净跨长,其连接要求如下: 当采用帮扎搭接连接,同一连接区段内两纵向受拉钢筋帮扎接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3l1; 当采用机械连接时,同一连接区段内两纵向受拉钢筋连接接头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35d; 当采用焊接连接时,同一连接区段内两纵向受拉钢筋焊接接头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35d且不小于500mm; 详见04G101-4第24-26页。
3、 分布筋的计算 分布筋在混凝土构件中只是起到固定受力筋的作用,使受力筋均匀受力;对于分布筋, 国家现行规范对此无明确要求,一般分布筋伸至梁中心线即可。板面负筋分布筋是以板面 负筋的图示长度,支座边及负筋婉拒点各扣除50mm,除以分布筋间距加一即可,计算较简单, 分布筋的间距一般为200mm或250mm。
五、框架柱钢筋的计算
1、框架柱纵筋的计算 框架柱纵筋锚入支座应不小于lae(最小抗震锚固长度),弯钩长度不小于150mm,详见 06G101-6第66页。框架柱的连接优选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首层在基础与一层框架梁 所形成的柱净高(Hn)的1/3以上,1/6以下进行连接,相邻纵筋交错连接,如采用机械 连接是,相邻纵筋连接接头距离不小于35d;如采用焊接连接,相邻纵筋连接接头错开距离 不小于35d且不得小于500mm。注意,柱净高的(Hn)1/6应与柱最大的截面(异形框架柱除外,hc)、 500mm取最大值。 在二层及以上时,连接部位应在框架柱上下各扣除Hn/6之间进行连接,Hn/6应与hc、 500mm三者中取最大值;连接区段同时应满足相邻纵筋连接接头错开距离不小于35d,采用 焊接连接是还应不小于500mm。框架柱纵筋的连接构造详见03G101-1第36页。
2、框架柱箍筋的计算 框架柱箍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同框架梁的计算。当框架柱的箍筋为井字箍时,内箍的截面 宽度为等分框架柱纵筋间距加两个箍筋直径,另两个侧面长度同外箍的长度。箍筋根数的计算 规则如下: 基础以下一般不少于两道箍筋; 基础±0.000以下为全加密布置,间距100mm; 底层柱根加密区不小于Hn/3,上部及二层以上是不应小于柱长边尺寸,且不小于Hn/6及500mm, 取其最大值;框架柱第一道箍筋应设置在支座顶面上和上部梁底下50mm。当Hn/hc≤4时, 箍筋沿柱全高加密。框架柱箍筋的加密取值范围详见03G101-1第40、41页。
六、独立基础钢筋的计算 独立基础为柔性基础,在各种基础中为最易操作的一种基础形式,一般设置一层或两层钢筋 网片,其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 当独立基础的A或B边小于2500mm时, 下料长度=A或B的长度-两侧的保护层厚度 当独立基础的A或B边大于等于2500mm时,除外侧钢筋外,底板配筋长度可减短10%配置,即: 下料长度=A或B边的长度*10%-一侧保护层,当独立基础为双柱基础时,不减短10%。
② 箱梁钢筋7n1@9/cos14是怎么解读的
≈57.6护憨篙窖蕻忌戈媳恭颅88°
解析:
直接使用计算器(角度模式)计算
arccos(√14/7)
≈57.688°
③ 楼梯钢筋怎么计算
你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你,是设计的计算还是施工图钢筋量的计算,如果是施工图钢筋量的,那么楼梯钢筋的计算应根据设计图纸的配筋图并参照现行的04G101钢筋平法进行计算。希望这个答案能对你有帮助
④ 请教建筑上的高人,图中圆弧钢筋长度怎么算要具体步骤,谢谢啦
说一个另外的方法:正弦定理,设圆心角为A,割线与半径夹角为90-A/2,专sinA/6900=sin(90-A/2)/4500,则,sinA/23=cos(A/2)/15可推出A,然属后求出弧长=R*A,加上光圆钢筋180°弯钩平直长度和圆弧长度,减去弯折损失,就得到下料长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