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悬挑梁面筋一排、二排的长度算法。
一排钢筋长度= L-0.025+12d+锚固;二排钢筋长度=L*0.75+锚固。
一排钢筋之角筋伸到自由端端部-30mm后90度下弯12d;一排钢筋之非角筋当梁长1<4hb时,不伸到自由端端部-30mm后90度下弯12d。
而是在适当位置45°斜向弯到梁底钢筋位置,沿梁底钢筋方向前行至自由端端部-30mm处收头。二排钢筋在0.751处45°斜向弯到梁底钢筋位置,沿梁底钢筋方向前行10d处收头。
(1)悬挑梁斜段钢筋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悬挑梁顶面的纵向受力筋应按计算确定,而且不少于两根。钢筋沿梁角配置,其伸入支座的长度应满足锚固要求,其余钢筋不应在梁的上部截断,且满足以下要求: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为45°;梁截面高h≥800 mm时,可弯起60°。
梁截面高较小时,可弯起30°;为了避免弯起钢筋在弯转处因其合力将混凝土压碎,钢筋在弯转处应有一定的圆弧形,圆弧半径一般不小于弯起钢筋直径的10倍。
B. 悬挑梁端上部筋向下弯锚45°的钢筋长度怎么计算
总长度=挑梁长-1*保护层+0.414*梁高-2*保护层。
下料长度扣除弯曲调整值,整体形状为:上部平直段长--45°斜段长--10d的下部挑头。
C. 悬挑梁 240*300 Φ6@100/200(2) 2 Φ12 ,3 Φ12 梁长1800 谁告诉我怎么算钢筋啊
悬挑1.8米,每根面筋长度=[1.8+1.8*1.5倍(锚固长)+(0.25+0.17+0.2-0.012*6)+12.5*0.012]*3根再乘以;理论重量0.888KG/米
底筋为构造设置,每根长度=(1.8+0.2+12.5*0.012)*2根再乘以0.888KG/米
箍筋=(0.2+0.26)*2*(12.5*0.0065KG/米)*(1.8/0.2+4个)。
悬挑梁计算公式:
上部钢筋悬挑端 第一排 L<4hb,全部伸至远端 伸至远端下弯再回弯5d(hb-2C+5d) C:保护层厚度 长度=悬挑端长度+悬挑远端下弯+支座宽度+跨内延伸长度(Ln/3) L>4hb,除角筋外,第一排总根数的1/2不伸至悬挑远端即下弯 按45度角下弯后平伸至远端 hb,悬挑远端高度 长度=悬挑端下平直段长度(10d)+下弯斜长+上平直段+支座宽度+跨内延伸长度(Ln/3) 第二排 伸至0.75L位置 L:悬挑梁长 长度=悬挑端下平直段长度(0.75L)+支座宽度+跨内延伸长度(Ln/3) 下部钢筋 锚固12d 长度=净长+锚固(12d) 箍筋 长度 悬挑远端变截面时按平均高度计算 根数 与边梁垂直相交时,布置至边梁边(箍筋距梁边有50mm的起步距离) 纯悬挑梁上部钢筋锚固 弯锚 Max(hc-c,0.4Lae)+15d [ La>hc:支座宽度] 长度=净长+悬挑远端下弯+端支座锚固 直锚 Max(La,0.5hc+5d)+5d [ La<hc:支座宽度] 长度=净长+悬挑远端下弯+端支座锚固。
D. 悬挑梁钢筋怎么算
悬挑梁 备注 计算公式 上部钢筋悬挑端 第一排 L<4hb,全部伸至远端 伸至远端下弯再回弯5d(hb-2C+5d) C:保护层厚度版 长度权=悬挑端长度+悬挑远端下弯+支座宽度+跨内延伸长度(Ln/3) L>4hb,除角筋外,第一排总根数的1/2不伸至悬挑远端即下弯 按45度角下弯后平伸至远端 hb,悬挑远端高度 长度=悬挑端下平直段长度(10d)+下弯斜长+上平直段+支座宽度+跨内延伸长度(Ln/3) 第二排 伸至0.75L位置 L:悬挑梁长 长度=悬挑端下平直段长度(0.75L)+支座宽度+跨内延伸长度(Ln/3) 下部钢筋 锚固12d 长度=净长+锚固(12d) 箍筋 长度 悬挑远端变截面时按平均高度计算 根数 与边梁垂直相交时,布置至边梁边(箍筋距梁边有50mm的起步距离) 纯悬挑梁上部钢筋锚固 弯锚 Max(hc-c,0.4Lae)+15d [ La>hc:支座宽度] 长度=净长+悬挑远端下弯+端支座锚固 直锚 Max(La,0.5hc+5d)+5d [ La<hc:支座宽度] 长度=净长+悬挑远端下弯+端支座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