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框架梁柱的主要内力有哪些相应要配何种钢筋
框架梁柱的主抄要内力有:拉、压、剪、弯、扭等几种;.
框架梁需要配纵向受力钢筋,主要作用是抗拉、抗剪及抗压,主要用来抵抗弯矩及剪力;框架柱的纵向钢筋主要是承受上部压力和建筑物的水平剪力;需要配置箍筋来抵抗剪力及梁柱的温度(裂缝)应力,梁中还有负弯矩筋,主要作用也是抗拉,就是抵抗负弯矩力。梁中还有抗扭钢筋,顾名思义也就是抵抗梁高内的扭力,构造钢筋只是属于构造需要的主要是抵抗混凝土温度及收缩变形应力。梁和梁节点处必要时候也得加设弯起钢筋,主要也是抵抗拉力和剪力的,主要也是用来抵抗弯矩的。
梁柱内的压力主要是混凝土来承担的。
2. 抗震规范中,框架结构中纵向受力钢筋是指哪些
指沿着构件抄的长度方向的钢筋。常见的受弯梁下部或上部就是受力钢筋,一般在梁的跨中的下方及梁的支坐的上方的钢筋是受拉力。
需要满足最小配筋要求来配置的钢筋,比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9.2.1条的规定:钢筋混凝土梁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10mm;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8mm必须满足。
(2)框架梁受力钢筋指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钢筋调直可采用机械调直和冷拉调直。当采用冷拉调直时,必须控制钢筋的伸长率。对于HPB235级钢筋的冷拉伸长率不宜大于4%;对于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E级钢筋的冷拉伸长率不宜大于1%。
全部纵向受压钢筋的配筋率p′不宜超过5%,也不应小于0.6%;当采用HRB400级、RRB400E级钢筋时,全部纵向受压钢筋强度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5%。
应沿截面四周均匀布置,钢筋净距不应小于50mm,其中距亦不应大于300mm;矩形截面钢筋根数不得少于4根,以便与箍筋形成刚性骨架;圆形截面钢筋根数不宜少于8根。
3. 受力筋与受压筋的区别
上部筋受压,下部筋受拉,所以一般梁的配筋是下部钢筋粗,上部钢筋细。简支梁的下部钢筋是受拉钢筋,上部钢筋是受压钢筋;
框架梁中间部分(一般按梁跨的1/3考虑)下部拉上部压,支座(一般按刚性支座考虑)范围下部压上部拉;但不是所有情况都是如此,在有的情况下可能出现下部压上部拉的情况(比如在两个大跨中间夹一个小跨时)。
梁在不同的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受压区和受拉区是不同的,经过不同荷载、作用的组合计算得出弯矩曲线,所有弯矩图组合形成的图形就是弯矩包罗图;梁的配筋是根据梁的弯矩包罗图来进行设计计算的。
(3)框架梁受力钢筋指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钢筋和混凝土结合形成了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力钢筋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主要承受拉力,一般都称纵向受拉钢筋为纵向受力钢筋。
纵向就是顺着长度构件的长度方向。如柱中的竖向钢筋;梁、板中的长方向钢筋。双向板中除了纵向受力钢筋外还有横向受力钢筋。在长度混凝土构件的长度方向承受拉力的主要钢筋就是纵向受拉钢筋。一般在梁的跨中的下方及梁的支坐的上方的钢筋是受拉;一般在梁的跨中的上方及梁的支坐的下方的钢筋是受压。
4. 梁钢筋构件代号G、N、T和B分别代表什么筋
G表示构造钢筋,N表示抗扭钢筋,T表示顶部贯通钢筋,B表示底部贯通钢筋
钢筋按在结构中的作用分: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
配置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按其作用可分为下列几种:
1、受力筋—承受拉、压应力的钢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于梁和柱内。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内钢箍的位置,构成梁内的钢筋骨架。
4、分布筋—用于屋面板、楼板内,与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将承受的重量均匀地传给受力筋,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热胀冷缩所引起的温度变形。
5、其它—因构件构造要求或施工安装需要而配置的构造筋。如腰筋、预埋锚固筋、预应力筋,环等。
(4)框架梁受力钢筋指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抗扭钢筋的搭接为Ll或者Lle(抗震),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构造钢筋锚固和搭接均取15d计算,在16G101-1中,规定梁的腹板hw大于等于(450)MM时,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间距的两倍)。
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立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架立筋也有贯通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立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立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
如果在梁的上下都有通长的钢筋,一般在梁上(受压区)且直径较小的是架立筋,在梁下的是都受力钢筋。
5. 什么叫受力钢筋,箍筋,水平筋,螺旋筋
1、受力钢筋: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按结构计算,承受拉力或压力的钢筋,是所配置钢筋中的主要部分,如纵筋,又叫纵向钢筋。纵筋是混凝土构件中最主要受力的钢筋,在混凝土构件内沿长方向布置的钢筋,多为受力钢筋,主要在构件中承受拉力或压力。如柱子的竖向钢筋。梁的沿梁长度方向的钢筋、板的短方向钢筋、桩的竖向钢筋。墙一般用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来表示。
2、箍筋:
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力主筋和受压区混筋骨架的钢筋。分单肢箍筋、开口矩形箍筋、封闭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边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圆形箍筋等。箍筋应根据计算确定,箍筋的最小直径与梁高h有关,当h≦800mm时,不宜小于6mm;当h>800mm时,不宜小于8mm。梁支座处的箍筋一般从梁边(或墙边)50mm处开始设置。支承在砌体结构上的钢筋混凝土独立梁,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s范围内应设置不少于两道的箍筋,当梁与混凝土梁或柱整体连接时,支座内可不设置箍筋。
3、水平筋:
水平筋是水平分布筋,拉结作用,提高墙体稳定性。
4、螺旋筋:
螺旋筋总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
方形螺旋箍筋又分为:
1).单串螺旋箍筋,是通用的类型,由若干圈组成,单串螺箍可做成等截面和变截面两种,等截面用于一般梁柱构件,变截面用于根粗稍细的悬挑梁中;
2).单片螺旋箍筋,由一根料连续弯折做成如同2~3个单箍联合在一起的形式;
3).连续复合螺旋箍筋,即将单片螺箍再连续起来,直接做成整体螺旋及内外复合螺旋的复杂形状;
螺旋箍筋是约束混凝土中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约束混凝土利用螺旋箍筋的整体连续特性,显著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及抗破坏能力,进而达到超越普通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效果,约束混凝土作为普通混凝土应用,可节省钢筋用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质量。
6. 钢筋 受力钢筋和受拉钢筋,在梁,板,柱,剪力墙,基础等构件中怎么区分
1、楼上两朋友都复认为混凝土里放进去制的钢筋,有受力筋和不受力的两种钢筋存在,这是错误的基本概念。请问,不受力的钢筋扔进去不就等于扔进垃圾箱,白白地浪费了吗?何况钢筋比混凝土贵将近40倍,设计人的脑子进了水?不要它受力也塞些进去!
应该说混凝土里放进去的钢筋,有经受力计算的和不需计算的两种钢筋存在,才正确。
2、楼上两朋友都认为钢筋在混凝土构件里不是所有钢筋都受拉力,这也是不正确的。充分利用混凝土强硬的抗压强度、充分利用钢筋极高的抗拉强度,巧妙地使两者结合起来,这是人类建筑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几乎所有的构件中都是利用钢筋承担拉力的,不信就好好学习混凝土结构学及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看看有没有关于钢筋受剪的计算、有没有钢筋受弯的计算、有没有钢筋受扭的计算,虽然也有钢筋受压的计算,但普遍的建筑工程实际中极少极少!
回到题目上,题目应该改个问法:怎么区分各种建筑构件里的计算受力钢筋与构造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