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检查钢筋绑扎都检查那些方面
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钢筋绑扎质量问题分析如下:
一、楼梯梯段部位主筋在楼梯梁内锚固长度不够
1.现象
梯段主筋下滑,在下层楼梯梁内锚固长度超出规范要求,在上层楼梯梁内主筋锚固长度达不到规范要求,或主筋放置位置不准确,一侧梁内长度偏大,一侧梁内长度偏小。
2.原因
(1)下料时,施工人员严格照图计算、下料并制作,而钢筋工在绑扎时,由于主位置放置不准确,造成梯段主筋在楼梯梁内锚固长度有一定的偏差;(2)钢筋未采取防滑措施或由于混凝土的重量作用使钢筋向下位移;(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看筋工作不到位,发现问题未能及时改正、补救。
楼梯梯段主筋下料时,建议钢筋长度可以比图纸尺寸稍长一些,以防出现梯段主筋锚固长度不足的现象;或在钢筋绑扎时,在梯段主筋与楼梁箍筋相交部位附加一根分布筋,将分布筋与梯梁箍筋绑扎连接,以防止主筋下移,同时也能够确保此处钢筋保护层厚度;梯段钢筋不如现浇板钢筋位置容易保证,并且梯段部位混凝土留槎应在梯段长度1/3部位,如果混凝土浇筑中出现主筋下移,使上层楼梯梁内锚固长度不足,应对主筋进行搭接或焊接.这样,不仅费工费料,而且施工也不方便,不易保证工程质量。
二、条形基础钢筋垫块加设不到位
1.现象
(1)基础构造柱钢筋上标高标志点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部分标志点有下降现象;(2)条形基础厚度不足,实测混凝土条基断面厚度,局部厚度比设计厚度小1-3cm。
2.原因
条形基础施工时,标高往往标注在构造柱钢筋上,由于忽视在构造柱钢筋下加设垫块或垫块强度偏低,在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混凝土重量作用使垫块破碎造成钢筋下移,从而使标志点下降,同时造成基础钢筋局部整体下降,使基础断面厚度减小,减小的尺寸基本稍低于垫块的厚度。对这个问题,施工单位应认真制作和加设垫块,使垫块厚度偏差、垫块间距、垫块强度均符合规范要求。
三、吊筋制作、放置位置不符合要求
1.现象
(1)吊筋水平锚固长度不足,底部水平段长度未达到次梁宽度加100mm,弯起角度不准确;(2)吊筋未正确放在次粱正下方,且每侧宽出次粱50mm,或吊筋未放至主梁底部。而放至次粱底部。
2.原因:
钢筋制作绑扎不接图施工,或吊筋制作形状虽然正确,但各部位长度、角度不符合规范要求,放置位置不准确。
四、混凝土二次浇筑部位钢筋绑扎质量差
1.现象
(1)钢筋顺直度羞;变形现象存在,漏绑钢筋或锚固长度不足;(2)混凝土小构件成型基且出现裂纹;(3)混凝土接槎粗糙、不密实。
2.原因
此部位钢筋往往是预留钢筋(一部分为混凝土浇筑前绑扎),由于施工或保护措施不到血,造成钢筋变形现象严重,且钢筋修整不到垃,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不均匀;混凝土浇筑时接槎部位清理不干净,不注意混凝土成品养护;再加上施工、监理单位可能对小构件钢筋疏于管理,检查不到位、不细致。
五、现浇梁在支座内箍筋加设不到位
1.现象
(1)现浇粱在支座范围内仅加设一个箍筋或没有箍筋;(2)现浇梁作法不正确,遇圈梁处穿过支座与圈梁主筋绑扎搭接,未按要求锚固到支座内。
2.原因 (1)有部分设计单位在结构说明中注明:现浇梁在支座范围内加设两根箍筋,有的设计单位未注明,施工人员未认真阅读图纸;(2)项目部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不全面、不细致,对有特殊要求的内容未加明确。
六、挑梁弯起钢筋不符合要求
1.现象
(1)挑梁
弯起钢筋起角度不准确。弯起角一般为45°,当梁高大于800mm时,角度宜取60°;(2)弯终点位置不正确,按规范要求,弯终点距支座边缘的距离不应大于 50mm;(3)水平段锚固长度不足;(4)附加斜筋(鸭筋)放置位置不准确。
2.原因
(1)技术交底不认真、不细致,施工人员对规范理解不透;(2)质检人员对钢筋细部作法检查不到位。
就结构来说,悬挑构件的施工非常重要,技术、质检、监理部门应该认真对待,高度重视,以免施工失误,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2. 你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在钢筋绑扎环节应该做哪些检查验收工作。
钢筋绑扎环节做的验收,是检验批钢筋隐蔽的验收,验收的检验内容项目及表格应依据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除了检查钢筋原材料、钢筋加工、钢筋连接等外,主要是钢筋的绑扎,见表
3. 钢筋绑扎完毕后现场验收的内容有那些
主要包括:钢筋等级、直径、根数或间距、钢筋接头位置(错开)及接头质量、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骨架几何尺寸以及钢筋密集处钢筋间的净距、场地的清理等。
4. 梁.板.柱钢筋绑扎.主要要检查那几点
1、钢筋规格、型号、数量。
2、钢筋加工尺寸及绑扎后的间距、位置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3、钢筋保护层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钢筋骨架整体是否稳固。
5. 钢筋绑扎如何验收
钢筋绑扎质量要求及验收标准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 (2)钢筋绑扎允许偏差值符合下表,合格率控制在 90%以上。预 埋管、预埋线应先埋置正确、固定牢靠。
(3)钢筋工程施工前须按设计图纸提出配料清单,同时满足设计 要求。搭设长度、弯钩等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规定,品种、规 格需要代换时,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办妥手续。
(4)所用钢筋具有出厂质量证明,对各钢厂的材料均进行抽样检 查,并附有复试报告,未经验收不得使用,并且做好钢筋的待 检、已检待处理、合格和不合格的标识。
(5)注意满足砼浇筑时的保护层要求(可采用塑料垫块)。砼垫 块按设计的保护层厚度事先做好带铁丝预制砼垫块。砼垫块用普通 425#水泥按 1:1-1:2 的比例砂浆制作,垫块设置的间距宜控制 在 1 米左右,在园砼柱中,采用圆形砂浆块中间设洞套在钢筋 上。
(6)钢筋成品与半成品进场必须附有出厂合格证及物理试验报 告,进场后必须挂牌,按规格分别堆放,并做标牌标识。 (7)施工时要对钢筋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8)对钢筋要重点验收,柱的插筋要采用加强箍电焊固定,防止 浇混凝土时移位。
(9)验收重点为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绑扎牢固、搭接长度 等,并认真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交监理验收。 分项名称 允许偏差值(mm)钢筋骨架的宽度、高度 ±5 钢筋骨架的长宽度 ±10 受力筋间距 ±10 受力筋排距 ±5 箍筋、构造筋间距 ±20 受力筋保护层(梁、拄) ±5 受力筋保护层(墙、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