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钢筋平法标注中 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有何区别或者说原位标注主要标注的什么集中标注主要标注的是什么
钢筋平法标注中,来集自中标注表示构件的通用信息,原位标注表示构件的特殊信息。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构件的某部位时,则用原位标注标注该部位信息。施工时,以原味标注取值优先。
如下图所示,集中标注标注了梁的通用信息,即梁的编号、梁的尺寸、箍筋、上部纵筋、构造钢筋;原位标注表明该跨梁的上部支座钢筋下部纵筋与通用配筋不同,施工时,以原味标注优先。
(1)钢筋标注以什么为准扩展阅读
梁的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注值(集中标注可以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
1、梁编号
2、梁截面尺寸
3、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4、梁上部通长钢筋或架立筋配置,通长筋可为相同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焊接的钢筋。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
B. 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图主要表示什么的图样它分为什么
界面尺寸及配筋钢筋规格、排列方式。分为平法标注和原位标注。当两个标注出现冲突时,以原位标注为准
C. 钢筋梁图标注(集中标注跟原位标注钢筋大小不一样)
根据平法原位标注优先,梁上部钢筋在没标注处是2根18,有原位标注处是2根20+1根16,或者5根20(满足左右跨长跨净跨的1/3,满足18的搭接长度)。
按11G101-1图集说明要求,集中标与原位标注不同时要按原位标注。所以此梁应该配25的钢筋。
左边应该是悬臂端,上面是7根25,分二排上5下2(其中4根25是通长钢筋,放在四肢箍筋的四角,上面多出的1根是按1/3LN,下面2根是1/4的LN),右边是4根25的(就是左边4根25的通长钢筋过来的)。
(3)钢筋标注以什么为准扩展阅读:
钢筋混凝土梁的典型配筋构造在主要承受弯矩的区段内,沿梁的下部配置纵向受力钢筋,以承担弯矩所引起的拉力。在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的区段内,配置横向箍筋和斜向钢筋,以承担剪力并和纵向钢筋共同承担弯矩。
斜向钢筋一般由纵向钢筋弯起,故也称弯起钢筋。为了固定箍筋位置并使其与纵向受力筋共同构成刚劲的骨架,在梁内尚须设置架立钢筋。
当梁较高时,为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及承受由于混凝土干缩和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应力,在梁的侧面沿梁高每隔300~400毫米需设置直径不小于10毫米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用拉筋连接。
为了保证钢筋不被锈蚀,同时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紧密粘结,梁内钢筋的侧面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为25毫米(对混凝土标号较高的预制构件,可减为20毫米)。
箍筋距离混凝土表面不小于15毫米。为了能有效地利用高强钢材,避免混凝土开裂或减小裂缝宽度,以及提高梁的刚度,对梁的纵向受力筋可以全部或部分施加预应力(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